顧靖遠

《顧松園醫鏡》~ 卷八·御集 (3)

回本書目錄

卷八·御集 (3)

1.

清熱滲濕湯,治一切濕熱、加減用之。

黃連,黃柏〔清熱〕。蒼朮〔燥濕。蒼、柏即二妙散,治濕熱腰膝疼痛,然上下皆效也。〕白朮〔健脾。〕茯苓,澤瀉〔滲濕。〕甘草〔調中。〕可加銀花。〔清熱除濕。〕有表症加柴胡。〔除在表之濕熱。〕

此清熱祛濕,亦夏月之尤宜也。喻云:夏月所受之濕,為熱濕、暑濕,而群方所主之藥,多在寒濕,殊不兼耳。此方甚合鄙意。

白朮酒,治中濕、骨節疼痛。

白朮〔一兩。〕酒〔三盞。〕白朮投於酒,煎一盞,不時頻服。不能飲酒者,以水代之。

此方專一補脾,不多功於利小便。蓋以脾能健運,濕自不留,而從水道出耳,然則胃中津液不充、不敢利其小便者,此方豈非聖藥乎。

仲淳丸方,〔亦作煎服。〕陰虛人,有濕熱不能服燥劑者宜之。

生地〔涼血祛諸濕熱。〕甘菊〔各一斤。〕牛膝〔補陰,〕人參〔益脾。各半斤。〕真茅朮〔緣脾虛有濕,不得不用。故以黑芝麻水浸,研漿拌蒸用之。二斤。〕茯苓〔半斤。乳制至一斤。〕車前子〔利水而不走氣,與茯苓同功。半斤。〕用天冬熬膏為丸服。

此方涼血補陰,益脾祛濕,亦治濕之一法也,腎為水臟,水則流濕。腎陰虛,則脾濕易流入,故用參、蒼,益脾勝濕;地、冬、菊、膝補腎清熱;腎得補而濕邪自無所容,況有茯苓、車前以導之乎。

金匱腎著湯,治腎著之病,〔此寒濕但留著腎之外廓也。〕身重腰冷,〔寒濕凝聚故也。〕如坐水中,〔溶溶不定之貌。〕形如水狀。〔微脹如水也。〕腰以下冷痛,腰重如帶五千錢,口不渴,小便自利,飲食如故。〔腸胃無病也。〕此因身勞汗出,衣里冷濕,久久得之所致。

白朮,茯苓〔健脾利水。〕甘草〔恐其僭上。〕乾薑〔溫散寒濕。〕

此散寒、驅濕、健脾、利水之劑。病在腎之經絡,與腎之中臟無預,若用桂、附,反傷腎之陰矣。果如上症,方可用之。

金匱桂枝附子湯,治真中寒濕,〔或居處寒濕,或冒雨經雪。或涉水塗河等類。〕肢體重著,骨節疼痛,不得屈伸。

桂枝〔宣行榮衛。〕附子〔最散寒濕,以桂、附治濕,如濕地得太陽,曝之則干。〕白朮〔脾能健運。濕自不流。〕炙甘草〔能緩熱性。〕

此散寒、驅濕、健脾之劑,果屬寒濕,未郁為熱者,方可用之。經論濕寒之中人,皮膚不收,而為縱緩;肌肉堅緊,而為瘦削。榮血澀於脈中,衛氣祛於脈外,故曰虛。虛者,語言輕小,足弱難行,氣虛乃痛,按之則止。又嘉言謂:人身陽盛則輕矯,濕盛則重著,乃至身重如山,百脈痛楚,不能轉側,此而不用附子回陽勝濕,更欲何待。在表之濕,其有可汗者,用附子合桂、甘、薑、棗以驅之外出。

白話文:

清熱滲濕湯,這個方子可以治療各種濕熱症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加減藥材使用。

藥材包括:黃連、黃柏(清熱)、蒼朮(燥濕,蒼朮和黃柏合用就是二妙散,可以治療濕熱引起的腰膝疼痛,但這個組合上下都有效)、白朮(健脾)、茯苓、澤瀉(滲濕)、甘草(調和藥性)。可以加入銀花(清熱除濕)。如果有表症,可以加入柴胡(去除在表的濕熱)。

這個方子主要是清熱祛濕,特別適合夏天使用。就像喻氏說的,夏天感受到的濕氣多是熱濕、暑濕,而很多方子用的藥材多是針對寒濕,很少兼顧到熱濕。這個方子很符合我的想法。

白朮酒,這個方子治療身體中部有濕氣,引起的骨節疼痛。

藥材包括:白朮(一兩)、酒(三盞)。將白朮放入酒中煎煮至一盞,不時頻繁服用。如果不能喝酒,可以用水代替。

這個方子主要是補脾,不是特別著重於利小便。因為脾的功能正常運轉,濕氣自然不會停留,會從水道排出。如果胃中津液不足,不敢用利小便的藥,那這個方子可以說是好藥了。

仲淳丸方,也可以煎煮服用。適合陰虛的人,有濕熱卻不能服用燥烈藥材的人。

藥材包括:生地(涼血,去除各種濕熱)、甘菊(各一斤)、牛膝(補陰)、人參(益脾,各半斤)、真茅朮(因為脾虛有濕,所以必須用,用黑芝麻水浸泡後研磨成漿,蒸熟使用,二斤)、茯苓(半斤,用乳汁炮製到一斤)、車前子(利水而不傷氣,和茯苓作用相同,半斤)。用天冬熬成的膏做成藥丸服用。

這個方子可以涼血補陰,益脾祛濕,也是治療濕的一種方法。腎是水臟,水可以流動濕氣。腎陰虛的時候,脾濕容易流入腎臟。所以用人參和茅朮來益脾勝濕;用生地、天冬、甘菊和牛膝來補腎清熱。腎臟得到補益,濕邪自然沒有容身之處,而且還有茯苓、車前子引導濕氣排出。

金匱腎著湯,這個方子治療腎著病,這個病是寒濕停留在腎臟的外部。症狀是身體沉重,腰部冰冷(因為寒濕凝聚),感覺像坐在水中一樣(身體溶溶不定),身體像水腫一樣微脹。腰部以下冰冷疼痛,腰部沉重像帶了五千錢一樣,口不渴,小便正常,飲食正常(說明腸胃沒有問題)。這是因為身體勞累出汗後,衣服內層冰冷潮濕,久而久之導致的。

藥材包括:白朮、茯苓(健脾利水)、甘草(防止藥性過於向上發散)、乾薑(溫散寒濕)。

這個方子是散寒、驅濕、健脾、利水的藥劑。這個病在腎臟的經絡,與腎臟內部沒有關係。如果用桂枝、附子,反而會傷到腎陰。如果症狀符合上述情況,就可以使用這個方子。

金匱桂枝附子湯,這個方子治療真正的中寒濕症狀,可能是因為居住在寒濕的地方,或者冒雨經雪,或者涉水過河等原因引起的。症狀是肢體沉重,骨節疼痛,無法彎曲伸展。

藥材包括:桂枝(宣通行走營衛之氣)、附子(最能驅散寒濕,用桂枝和附子治療濕氣,就像濕地被太陽曝曬後就會乾),白朮(脾功能正常運轉,濕氣自然不會停留)、炙甘草(可以減緩藥性的燥熱)。

這個方子是散寒、驅濕、健脾的藥劑。如果確實是寒濕引起的,而且還沒有化熱,就可以使用這個方子。醫書上說寒濕侵入人體後,皮膚會鬆弛,肌肉會變得堅硬而瘦削。營血滯澀在脈中,衛氣被排斥在脈外,所以說虛。虛的表現是說話聲音小,腳無力難以行走,因為氣虛而疼痛,按壓後疼痛會減輕。還有人說,人體陽氣旺盛就會輕捷,濕氣旺盛就會沉重,甚至身體沉重如山,全身疼痛,不能轉身。這種情況如果不用附子回陽勝濕,還等什麼呢?在表的濕,如果有可以發汗的,可以用附子配合桂枝、甘草、乾薑、大棗將濕邪驅趕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