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靖遠

《顧松園醫鏡》~ 卷六·射集 (1)

回本書目錄

卷六·射集 (1)

1. 舉例

一婦新秋病,灑淅惡寒,寒已發熱,漸生咳嗽,服表散藥不愈,體日懨羸。延至初冬,飲以參、術補劑,轉覺懨懨欲絕,飲食不思,有咳無聲,瀉利不止,危在旦夕。嘉言診華,謂曰:是病總由誤藥所致,始先皮毛間灑淅惡寒發熱,肺金為時令之燥所傷也。

肺素有熱,表散已非,至用參、術補之,則肺氣閉錮,而咳嗽之聲不揚,胸腹飽脹,不思飲食,肺中之熱,無處可宣,急奔大腸,食入則不待運化而直出,食不入,則腸中之垢汙亦隨氣奔而出,是以瀉利無休也。故凡病之服辛熱補劑,而轉至下利者,悉蹈此弊。今以清金潤肺之藥,兼清潤其腸,則源流俱清,寒熱咳瀉,一齊俱止矣。

方用黃芩、骨皮、甘草、杏仁、阿膠。初進一劑,瀉即稍止。四劑畢而寒熱俱除。再數劑而咳嗽俱全愈。

白話文:

一位婦女在初秋生病,感到全身發冷、畏寒,接著開始發燒,然後逐漸出現咳嗽,吃了發汗解表的藥卻沒有好轉,身體一天比一天虛弱。拖到初冬,改喝人參、白朮等補藥,反而覺得更加虛弱,幾乎要斷氣,沒有食慾,咳嗽卻沒有聲音,腹瀉不止,情況非常危急。

一位名叫嘉言的醫師診斷後說:「這病完全是誤用藥物造成的。起初發病時,皮膚毛孔感到發冷、畏寒發燒,是因為肺臟受到秋季乾燥的影響所傷。她肺部原本就有熱,這時用發散的藥物就不對了,再使用人參、白朮等補藥,就會使肺氣閉塞,導致咳嗽無力,胸腹脹滿,沒有食慾,肺中的熱無法發散,只好衝向大腸,食物吃下去還沒消化就直接排出,不吃東西,腸子裡的穢物也會跟著氣一起衝出,所以才會腹瀉不止。凡是生病吃了辛熱的補藥,反而導致腹瀉的,都是犯了這樣的錯誤。現在用清肺潤肺的藥,同時也清潤腸道,這樣一來,源頭和下游都清淨了,寒熱、咳嗽、腹瀉就會一起停止。」

於是開了黃芩、地骨皮、甘草、杏仁、阿膠等藥。第一次服藥,腹瀉就稍微停止了。服完四劑,寒熱都消除了。再服用幾劑,咳嗽也完全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