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靖遠
《顧松園醫鏡》~ 卷七 (3)
卷七 (3)
1. 燥
生地,當歸〔養營血,血主濡之也。〕生黃耆〔益衛氣,氣主煦之也。〕二冬〔清肺潤燥澤肌。〕秦艽〔養血活絡舒筋。〕甘菊〔療皮膚死肌。〕首烏〔治疥癬滿身。〕防風〔風藥之潤濟。〕薄荷〔表藥之辛涼,二味為佐以通達腠理。〕綠豆〔甘寒能潤皮膚。〕
此方清肺養血潤燥為主,佐以通達腠理之藥,蓋燥雖在表,全因肺金燥熱,榮血衰少,以致不能潤肌膚而養筋脈也。
白話文:
這個方子主要以滋養肺部、養血和潤燥為主,輔以疏通皮膚紋理的藥物。因為雖然乾燥的症狀表現在皮膚表面,但根本原因在於肺部燥熱,導致體內血液虧虛,無法滋潤皮膚和滋養筋脈。
這個方子的藥物組成是:生地黃、當歸(用來滋養營血,因為血液主要負責滋潤身體)、生黃耆(用來增強衛氣,因為氣主要負責溫煦身體)、麥門冬和天門冬(用來清肺、潤燥和滋潤皮膚)、秦艽(用來養血、活絡和舒緩筋骨)、甘菊花(用來治療皮膚的死肌)、何首烏(用來治療疥瘡和遍布全身的皮膚病)、防風(是風藥中比較滋潤的)、薄荷(是表藥中屬於辛涼性質的,這兩味藥作為輔助,可以疏通皮膚紋理)、綠豆(甘甜寒涼,能夠滋潤皮膚)。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