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松園醫鏡》~ 卷七 (4)
卷七 (4)
1. 中風
此燥濕理氣化痰之劑,果屬濕痰可用,勿混投之。
獨參湯,治諸虛氣弱,危急之症。又治暴眩僕絕。〔陰虛則孤陽無附,亦自飛越。〕喉無痰聲,〔過不在痰。〕身無邪熱。〔病不因感。〕此陰虛陽暴絕也,急用大劑灌之。
人參〔一兩至三兩。〕陰虛者可加熟地。〔人參隨熟地,能直入三陰。一、二兩。〕煩躁脈微者,加童便。〔責其虛而有火。〕痰多者加竹瀝。〔責其痰隨氣亂。〕加黃耆名參耆湯。〔氣虛自汗可用。〕加白朮名參朮湯,〔脾胃虛弱可用。〕加附子〔一、二、三錢。〕名參附湯。
真陽不足,上氣喘急,氣短頭暈,〔陽欲上脫。〕汗出肢冷,〔陽欲外脫。〕方可暫用,切勿妄投。
此方固元益氣,單用多用,取其有專力耳。蓋有形之陰血,不能速生,無形之陽氣,所當急固。陽虛氣弱者,固宜用之,血虛陰虛者,亦可暫投,使其一息尚存,庶可以次第而生生矣。加諸藥方,因其所宜而施之。
六君子湯,治肥人氣虛,卒然昏憒,〔肥人多類中,以氣盛於外,而斂於內也。〕不省人事。〔氣不攝痰,痰迷心竅也。〕痰涎壅盛,〔肥人多濕痰也。〕舌本硬強,語言不清,口眼喎斜,肢體不遂等症。〔皆痰之故也。〕
人參〔一錢至一兩。〕,白朮,茯苓〔各一、二、三錢。〕,甘草〔補中氣以化痰。五、七分。酒家去之。〕,橘紅〔利氣以行痰。〕,半夏〔燥濕以制痰。各一、二、三錢。〕加竹瀝〔開經絡,導痰涎。一杯。〕,薑汁〔開痰。數匙。〕可合星香散。平素善飲酒患此症者,加甘蔗汁。
〔一杯。以解酒毒。〕如口渴者,本方去薑汁、半夏,加麥冬、石膏,〔清肺胃之熱,此方允為治虛風之儀式。〕桑枝湯煎藥。
此益氣健脾燥濕化痰之聖劑,若系肺經燥痰,非所宜也。按嘉言云:肥人最多熱痰,故口眼喎斜,手足麻木,不論左右,俱作痰治,誠為當矣。但肥人多虛風,宜用一派甘寒之藥,〔人參、葳蕤、胡麻、甘菊、生地。麥冬、栝蔞、石膏、梨汁、竹瀝之屬。〕忌用燥劑,臨症宜審。
按酒客每多類中風者,蓋酒為濕熱之物,能釀痰涎,痰多則內火易動,當少壯時,血強氣雄,不能為害,中年以後,經脈骨肉漸為糟粕之味所漬,穀食漸減,蒸胃腐腸,雖或色澤紅華,而中實敗壞,一或內傷勞役,或六淫七情,少有所觸,皆能卒中。譬如枯楊生華,忽遇大風而摧折矣。
故沉湎致虛而中,與房勞致虛而中,均為危症。趙晚林雲:酒客類中,宜大補胃氣,多加人參以挽之。
四君子湯,治面色痿白,〔望之而知其氣虛矣〕言語輕微;〔聞之而知其氣虛矣。〕四肢無力,〔問之而知其氣虛矣。〕脈來虛弱者。〔切之而知其氣虛矣。〕
白話文:
這個能燥濕、理氣、化痰的藥方,如果屬於濕痰的情況才可以使用,不要隨便亂用。
獨參湯,是用來治療各種虛弱、氣虛,以及病情危急的症狀。也可以治療突然頭暈、昏倒。〔陰虛的話,孤陽沒有附著,也會自己飄散。〕如果喉嚨沒有痰聲,〔就表示問題不在於痰。〕身上也沒有邪熱,〔表示疾病不是因為外感引起的。〕這是因為陰虛導致陽氣暴脫,要趕快用大劑量的藥灌服。
人參可以用一兩到三兩。陰虛的人可以加入熟地。〔人參和熟地一起用,能直接進入三陰經。用一兩或二兩。〕如果煩躁、脈搏微弱,可以加入童子小便。〔表示這是因為虛而有火。〕如果痰多,可以加入竹瀝。〔表示痰是隨著氣亂而產生的。〕加入黃耆,就叫做參耆湯。〔氣虛自汗可以用。〕加入白朮,就叫做參朮湯,〔脾胃虛弱可以用。〕加入附子,用一錢、二錢或三錢,就叫做參附湯。
如果真的陽氣不足,出現呼吸急促、氣短頭暈的症狀,〔表示陽氣要往上脫離。〕汗出、手腳冰冷,〔表示陽氣要往外脫離。〕才可以暫時使用這個方子,千萬不要亂用。
這個方子是用來鞏固元氣、補益氣的,單獨使用或大量使用,是因為它有專一的力量。因為有形的陰血,不能快速產生;無形的陽氣,必須要趕快鞏固。陽虛氣弱的人,當然適合使用;血虛陰虛的人,也可以暫時用,讓他們還有一口氣在,這樣才可以慢慢地恢復。可以根據病情需要加入其他藥材。
六君子湯,是用來治療肥胖的人因為氣虛,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肥胖的人大多屬於這種情況,因為氣盛於外,但內斂不足。〕痰涎壅盛,〔肥胖的人大多是濕痰。〕舌頭僵硬、說話不清、口眼歪斜、肢體不靈活等症狀。〔這些都是因為痰引起的。〕
人參可以用一錢到一兩。白朮、茯苓各用一錢、二錢或三錢。甘草,是用來補中氣以化痰,用五分或七分,喝酒的人要去掉。橘紅,是用來疏通氣機以行痰。半夏,是用來燥濕以制痰。橘紅和半夏各用一錢、二錢或三錢。可以加入竹瀝,用一杯,用來疏通經絡、引導痰涎。加入薑汁,用幾匙,用來開痰。可以合用星香散。如果平常喜歡喝酒的人患上這種病,可以加入甘蔗汁,用一杯,用來解酒毒。如果口渴,這個方子要去掉薑汁和半夏,加入麥冬和石膏,用來清除肺胃的熱,這個方子可以說是治療虛風的標準方。可以用桑枝湯煎藥。
這個是補益氣、健脾、燥濕、化痰的聖藥,但如果屬於肺經燥痰,就不適合用。根據嘉言說:肥胖的人多有熱痰,所以口眼歪斜、手腳麻木,不論左右,都要用治痰的方法治療,這是很正確的。但是肥胖的人大多有虛風,應該用一些甘寒的藥,例如人參、葳蕤、胡麻、甘菊、生地、麥冬、栝樓、石膏、梨汁、竹瀝等,要避免用燥熱的藥。看病的時候要仔細判斷。
喜歡喝酒的人常常會出現類似中風的症狀,因為酒是濕熱的,容易產生痰,痰多就容易使內火妄動。年輕的時候,血氣強盛,不會有什麼問題,但是中年以後,經脈骨肉都被糟粕浸泡,吃得也越來越少,導致腸胃功能不好,雖然外表看起來紅潤光澤,但內部已經敗壞了。一旦有內傷勞累、或是外感風寒、或是情緒波動,就很容易突然中風。就像枯萎的楊樹開花,突然遇到大風就會被摧折一樣。
因此,沉迷於酒導致虛弱而中風,和因為性生活過度導致虛弱而中風,都是很危險的。趙晚林說:酒客出現類似中風的症狀,應該大補胃氣,多用人參來挽救。
四君子湯,是用來治療面色蒼白,〔觀察就知道是氣虛了。〕說話聲音很小,〔聽就知道是氣虛了。〕四肢無力,〔詢問就知道是氣虛了。〕脈搏虛弱的人。〔把脈就知道是氣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