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靖遠

《顧松園醫鏡》~ 卷一·禮集 (3)

回本書目錄

卷一·禮集 (3)

1. 草部

知母,〔苦寒,入肺、胃、腎三經。去毛。上行、酒焙,下行、鹽水焙。〕瀉肺火,疔喉中腥臭痰嗽;滋腎水,治命門相火有餘。〔故陽強不痿者,每同黃柏、天冬、甘草、車前治之有效。〕消肢體浮腫,〔諸病浮腫,皆屬於火。能瀉肺、胃、膀胱、腎家諸經之火,而又能利水,浮腫自消矣。〕除傷寒煩躁。〔煩躁不眠者,肺熱則煩,腎熱則躁,胃不和則不臥也。〕善止消渴,能醫色疸。〔皆清熱滋陰之效。〕主瀉腎家之火,而又最能清肺、胃之熱。

陰寒之品。久服則令人泄。故腎虛陽痿,脾虛溏泄,不思食、不化食者,皆不可用。

天花粉,〔甘苦微寒,入心、肺二經。反烏頭。〕生津止渴,除煩消痰,利膈清心。除腸胃痼熱,而疔諸疽,〔純陰清寒,故除熱療疽。〕消撲損瘀血,而通月經。〔非若桃仁、薑黃之能直行血分;熱清則血不瘀,而經自通。〕治耳鳴猝聾、〔清痰降火之功。〕能散腫排膿。實名栝蔞。〔搗爛〕滌痰結而療胸痹,止消渴,〔又治傷寒結胸,皆取其下氣降火消痰之功。且又能洗滌胸膈中垢膩鬱熱,為治消渴之神藥。〕潤肺燥而除咳嗽,利咽喉。〔肺受火逼,失降下之令,則生痰咳嗽。今得甘緩潤下之助,則痰自降,宜其為治咳之要藥。利咽喉者,清潤之力也。〕能利大腸,〔煅末服之,可治久痢。〕又消腫毒。子名栝蔞仁,〔炒研用。〕潤肺化燥痰。天花粉為潤燥止渴,消痰解熱之品,微苦降火,甘不傷胃,作粉食之,大宜虛弱人。

脾胃虛寒作瀉者,仍宜忌之。

百部,〔甘苦微寒,入肺經。言微溫誤也。〕主咳嗽上氣,〔清熱潤肺下降之功。〕治傳屍骨蒸。〔傳屍勞有蟲,其性善殺蟲。能治骨蒸,則性微寒可知。〕殺蛔蟲、寸白,除蠅、蝨、蛀蟲。〔燒煙燻之,闢蠅去蝨,殺樹木蛀蟲。〕祛蟲蠶咬毒,治疥瘡瘍。〔俱浸酒服之。〕清熱潤肺,性善殺蟲。

脾胃虛人,須兼保脾胃藥同用,恐其傷胃滑腸耳。

款冬花,〔辛甘溫。入肺經。蜜水焙。〕化痰則喘嗽無憂,〔又能降氣。〕潤肺則癰痿有賴。〔辛苦能潤。〕辛溫開豁,而又能降下,並不助火,無分寒熱虛實,皆可施用。為治嗽要藥。

紫菀,〔辛苦溫,入肺經,蜜水焙。〕療肺病咳喘,〔苦能下氣,辛能散邪。〕治胸中結氣。〔亦辛之力。〕

冬花、紫菀皆辛溫暫用之品。陰虛肺熱者不宜專用、多用,須二冬、桑皮共之。

鬱金,〔辛苦寒,入心、肺、胃、肝四經。折之光明脆徹,苦中帶甘味者真,但難得耳。〕治血氣心腹之痛,〔以其為血分之氣藥。故治血積氣壅有神。〕止大怒氣逆之血。〔氣降則血歸經。〕能開鬱滯,故為調逆氣、行瘀血之要藥。

白話文:

知母,味苦性寒,主要作用於肺、胃、腎三條經脈。使用前要去除表面細毛。處理方式有兩種,若要使其藥性向上行,可以用酒浸泡後烘乾;若要向下行,則用鹽水浸泡後烘乾。能清瀉肺火,治療因肺熱引起的喉嚨腥臭痰多咳嗽;能滋養腎水,治療因腎火過旺導致的陽亢現象。因此,對於陽氣過盛而勃起不倒者,常與黃柏、天冬、甘草、車前子等藥材一同使用,效果良好。知母能消除肢體浮腫,因為各種浮腫多半與體內火熱有關。它能瀉肺、胃、膀胱、腎等經脈的火氣,並有利水作用,所以能消除水腫。知母還能解除傷寒引起的煩躁不安。這是因為煩躁與肺熱有關,而躁動與腎熱有關,胃不舒服則難以入睡。知母善於止渴,也能治療黃疸病,都是它清熱滋陰的功效。主要作用是瀉腎火,也能清肺胃之熱。

知母屬於陰寒性質的藥材,長期服用容易導致腹瀉。因此,腎虛陽痿、脾虛泄瀉、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者,都不宜使用。

天花粉,味甘苦,性微寒,主要作用於心、肺兩條經脈。不能與烏頭類藥材同用。具有生津止渴、消除煩躁、化痰、疏通胸膈、清心火的功效。能清除腸胃積熱,治療各種疔瘡。因為其性寒涼,能清熱解毒。還可以消除跌打損傷造成的瘀血,並能使月經暢通。它的作用不是直接作用於血液,而是通過清熱來消除血瘀,使月經自然順暢。能治療耳鳴、突發性耳聾,是因為其能清痰降火。天花粉還能消腫排膿。它的別名是栝蔞。搗爛後可以化解痰結,治療胸痹;能止渴,也用於治療傷寒結胸,都是因為其能降氣、降火、消痰。它還能清潔胸膈中的污垢鬱熱,是治療消渴病的良藥。能潤肺燥、止咳嗽,並能利咽喉。當肺受火邪侵擾,失去肅降功能時,會產生痰多咳嗽。天花粉甘緩潤下的作用能使痰降,因此是治療咳嗽的重要藥物。利咽喉是因為其有清潤的作用。它還能通利大腸,煅燒成末服用,可治療久痢。此外,還能消除腫毒。栝蔞的種子稱為栝蔞仁,炒熟研磨後使用,能潤肺化燥痰。總之,天花粉是潤燥止渴、消痰解熱的藥物,味微苦能降火,味甘不傷胃,磨成粉食用,尤其適合體質虛弱的人。

但脾胃虛寒容易腹瀉的人,仍應避免使用。

百部,味甘苦,性微寒,主要作用於肺經。說它性微溫是錯誤的。能治療咳嗽氣喘,因為它有清熱潤肺下降的功效。能治療傳屍骨蒸勞病,此病有蟲,百部有殺蟲作用。能治骨蒸,可見其性微寒。能殺死蛔蟲、寸白蟲,並能驅除蒼蠅、蝨子、蛀蟲。燃燒後煙薰,能驅蠅、除蝨、殺樹木中的蛀蟲。還能解蟲蠶咬傷的毒,治療疥瘡、瘡瘍。這些用法都需要浸酒服用。總之,百部能清熱潤肺,而且善於殺蟲。

對於脾胃虛弱的人,必須搭配保護脾胃的藥物一同使用,以免損傷脾胃、導致腹瀉。

款冬花,味辛甘,性溫。主要作用於肺經。使用時用蜜水浸泡後烘乾。具有化痰止喘的功效,還能降氣。能夠潤肺,有助於治療癰痿等病。性味辛溫,能開散疏通,又能使氣下降,並不助長火邪,無論寒證、熱證、虛證、實證都可使用,是治療咳嗽的重要藥物。

紫菀,味辛苦,性溫,主要作用於肺經,使用時用蜜水浸泡後烘乾。能治療肺病引起的咳嗽氣喘,因為苦味能使氣下降,辛味能驅散外邪。還能治療胸中氣結,也是辛味的作用。

款冬花和紫菀都是辛溫性質的藥物,只能短時間使用。陰虛肺熱的人不宜單獨或大量使用,應與麥冬、天冬、桑白皮等藥材一同使用。

鬱金,味辛苦,性寒,主要作用於心、肺、胃、肝四條經脈。以折斷後呈現光澤,味道苦中帶甘的為佳,但很難找到。能治療血氣心腹疼痛,因為它是作用於血分的氣藥,能有效治療血瘀氣滯。可以止息因大怒而導致的氣逆血行。能疏通氣機鬱滯,是調節逆氣、活血化瘀的重要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