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靖遠

《顧松園醫鏡》~ 卷一·禮集 (2)

回本書目錄

卷一·禮集 (2)

1. 草部

天門冬,〔甘苦寒,入肺腎、二經。忌鯉魚,去心用。色白而甘多者佳。〕止嗽消痰,而喘促得寧;除煩解渴而諸血可止。〔陰虛火動,上炎灼肺,而為咳、為喘、為煩渴,煎熬津液而為痰,水不制火而為血妄行。清熱保肺,而滋腎陰,故諸症自平。〕養肌膚,〔肺主皮毛,肺喜清潤,則肌膚得養而滑澤。又伏熱在中,飲食不澤肌膚,熱清而肌膚得養。〕去寒熱,〔補陰之力也。〕強骨髓,〔腎為作強之官,而主骨。濕熱下注,使人骨痿。苦能軟堅,寒能除熱,熱去則濕除,腎得滋補,而髓滿骨強矣。〕疔療癰。〔治肺痿、肺癰者,清金降火潤燥之功。〕善殺三,〔虛而內熱,三蟲生焉,補虛去熱。三蟲殺矣。〕能利二便,〔肺清肅而氣化及州都,性寒潤而利大腸。〕潤燥滋陰,清金降火。又下通於腎,為肺腎虛熱之要藥。

性寒而滑,若脾胃虛而泄瀉惡食者,人非所宜;即有前症,當同米仁、山藥、白芍、甘、茯用,或用麥冬代之,蓋陰虛之人脾胃久弱故也。

葳蕤,〔甘平,入肺、脾、肝、腎四經。蜜水拌蒸。〕補中益氣,〔味甘歸脾,脾主中焦,故補中。脾為後天生氣之源,故益氣。〕潤肺止咳,養肝而理目痛眥爛淚出,〔血虛火炎所致。又云:頭痛不安,加而用之,總借其滋補,則火自降也。〕益腎而除虛熱腰痛莖寒。〔陰精不足,則為發熱,為腰痛,上盛下虛,則陰莖中寒。補腎則皆療。〕滋益陰精,與地黃同功;增長陽氣,與人參同力。潤而不滑,和而不偏,譬諸盛德之人,無往不利。時珍每用治虛損寒熱勞瘧,及一切不足之症,用代參、耆,不寒不熱,大有殊功。

玄參,〔苦鹹微寒,入腎經。反藜蘆,忌銅器。蒸曬。〕補腎益精,退熱明目,理虛勞骨蒸,〔壯水之效。〕解傷寒斑毒。〔散火之功。〕止煩渴,利咽喉,〔俱滋陰降火之力。〕能散瘰癧,可消腫毒。〔寒能解熱,咸能軟堅。〕色黑味鹹。益陰除熱,乃腎經君藥也。《活人書》治傷寒汗下後,毒不散及心下懊憹,煩不得眠,心神顛倒欲絕者,俱用玄參,治胸中氤氳之氣,無根之火,此為聖藥。

性寒而滑,脾虛泄瀉者忌之。

沙參,〔甘苦微寒,入肺經〕清肺火,治久咳,肺痿須用,〔清肺之功。〕寒熱能除,〔補陰之效。〕兼治身癢,復醫瘡癬。〔肺主皮毛,清肺熱則自安。〕沙參甘寒體輕,專清肺熱,補陰而制陽。人參甘溫體重,專益肺氣,補陽而生陰。又云:沙參能補五臟之陰,人參能補五臟之陽,然亦須本臟藥同用之。

寒客肺經而嗽者勿服。

貝母,〔辛苦微寒,入心、肺二經。反烏頭。去心研,川者佳。〕下氣消痰,止咳定喘,療痰紅吐衄之血;〔皆清金潤肺之功。〕散胸中鬱結之氣,〔辛主散也。〕兼治淋瀝,〔清心家之煩熱,則小腸熱亦解。〕復理喉痹,〔散結除熱清心之功。〕乳難可通,〔肝、胃二經之氣結滯,則乳不通。辛能散結通滯。〕外科亦簡。〔取其散結除熱,以消癰腫,痰症尤宜。〕辛宜歸肺,苦宜歸心。大抵心清氣降,肺賴以寧,且潤而化痰,故多功於西方。貝母治肺經燥痰。若脾經濕痰及寒痰,食積痰,並禁用之。

白話文:

天門冬

味甘苦,性寒,主要作用於肺經和腎經。食用時要避開鯉魚,並去除中心部分。以顏色白且甘甜味濃的為佳。它能止咳化痰,使喘息平穩;消除煩躁口渴,並止住各種出血。這是因為當陰虛火旺時,會導致肺部灼熱,引起咳嗽、喘息、煩渴,煎熬津液形成痰,水無法抑制火,導致血液妄行。天門冬能清熱保肺,滋養腎陰,因此能平息這些症狀。它還能滋養肌膚,因為肺主管皮毛,肺喜歡清潤,所以能使肌膚得到滋養而光滑。此外,它還能去除寒熱,這是因為它具有補陰的功效。天門冬能強健骨髓,腎臟是主骨的器官,濕熱下注會導致骨頭痿弱。苦味能軟化堅硬,寒性可以清除熱,熱去除濕氣自然消失,腎臟得到滋養,骨髓充盈,骨骼自然強健。它還可以治療疔瘡和癰腫。對於肺痿和肺癰,它有清熱降火潤燥的功效。天門冬能殺滅三蟲,這是因為虛弱而體內有熱時,容易滋生三蟲,它能補虛去熱,從而殺滅三蟲。它能通利大小便,因為肺氣清肅,氣化功能正常,並且它性寒潤,能潤滑大腸。它能潤燥滋陰,清熱降火,還能下達腎臟,是治療肺腎虛熱的重要藥物。

由於天門冬性寒且滑利,如果脾胃虛弱,容易腹瀉、食慾不佳的人不宜使用。如果出現上述症狀,應搭配米仁、山藥、白芍、甘草、茯苓等藥材一同使用,或用麥冬代替,因為陰虛的人通常脾胃虛弱。

葳蕤

味甘性平,主要作用於肺經、脾經、肝經和腎經。需用蜜水拌勻後蒸製。它能補益中氣,因為味甘,歸於脾經,脾臟主管中焦,所以能補中。脾臟是後天產生氣的源泉,所以能益氣。它能潤肺止咳,滋養肝臟,治療因血虛火旺引起的眼痛、眼眶潰爛、流淚。也有說法認為,當頭痛不適時,使用它也有效果,總體來說是借助它滋補的功效,使火氣自然下降。葳蕤能益腎,消除因陰精不足導致的虛熱、腰痛和陰莖發冷。當陰精不足時,會導致發熱和腰痛,上實下虛則會導致陰莖發冷。補腎就能治療這些症狀。它滋養陰精的效果與地黃相似,增長陽氣的效果與人參相似。葳蕤潤而不滑,平和而不偏頗,就像道德高尚的人一樣,做什麼都順利。李時珍經常使用它治療虛損、寒熱、勞瘧以及各種不足之症,用來代替人參和黃耆,它不寒不熱,有顯著的功效。

玄參

味苦鹹,性微寒,主要作用於腎經。它與藜蘆相剋,忌用銅器盛放。需蒸製後曬乾。它能補腎益精,退熱明目,調理虛勞骨蒸,這是它滋補腎水的功效。它能解傷寒引起的斑疹和毒素,這是它散火的功效。它能止煩渴,利咽喉,都是它滋陰降火的功效。玄參能散結瘰癧,消除腫毒,這是因為它寒能解熱,鹹能軟化堅硬。玄參色黑味鹹,具有滋陰除熱的功效,是腎經的重要藥物。《活人書》記載,它能治療傷寒發汗或瀉下後,毒素未散、心中煩躁、難以入眠、心神恍惚等症狀,還能治療胸中鬱結之氣和無根之火,是治療這些症狀的良藥。

由於玄參性寒滑利,脾虛容易腹瀉的人應避免使用。

沙參

味甘苦,性微寒,主要作用於肺經。它能清肺火,治療久咳,是治療肺痿的必需藥物,具有清肺的功效。它能消除寒熱,具有補陰的功效。它還能治療皮膚瘙癢和瘡癬,因為肺主管皮毛,清肺熱自然能使皮膚安穩。沙參味甘性寒,質地輕盈,專門清肺熱,補陰以制約陽氣。人參味甘性溫,質地厚重,專門補益肺氣,補陽以滋生陰氣。也有說法認為,沙參能補五臟之陰,人參能補五臟之陽,但需要與針對各臟腑的藥物一同使用。

若因寒邪侵入肺經而咳嗽的人,不宜服用沙參。

貝母

味辛苦,性微寒,主要作用於心經和肺經。它與烏頭相剋。使用時需去除中心並研磨成粉,以川貝母為佳。它能降氣消痰,止咳平喘,治療痰中帶血,或吐血、衄血等症狀,這些都是它清熱潤肺的功效。它能疏散胸中鬱結之氣,因為辛味主疏散。它還能治療小便淋漓不盡,這是它清除心經煩熱,同時也能緩解小腸熱的功效。貝母能治療喉痹,這是它散結、除熱、清心的功效。它還能通乳,因為肝經和胃經之氣鬱結,會導致乳汁不通,辛味能疏散鬱結,使乳汁暢通。外科也常用它,因為它能散結除熱,消除癰腫,尤其適用於痰症。辛味適合歸於肺經,苦味適合歸於心經。總的來說,心氣清明,氣機下降,肺就能安寧,並且貝母能潤燥化痰,因此在治療肺部疾病方面有很好的療效。貝母主要治療肺經的燥痰。如果是脾經濕痰、寒痰或食積痰,則應禁用貝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