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靖遠

《顧松園醫鏡》~ 卷六·射集 (23)

回本書目錄

卷六·射集 (23)

1. 傷寒溫病附方

〕不可下;陽明病心下硬滿者不可下;〔下之利遂不。止者死。誅伐無過,胃氣下陷也。〕脅下素有痞,連在臍傍者,〔此名臟結,必腹內拒痛,甚至不可忍。〕不可下,〔下之是速其病,小腹入陰筋而死也。〕結胸症脈浮大者〔表邪未清也。〕不可下。〔下之是令其結而又結,則死矣。

〕如誤用芒、黃而下不止者,宜大劑加味理中湯以救之。

芍藥黃芩湯,〔自制〕治熱邪傳入太陰,腹滿咽乾,〔太陰脈布於胃,絡於嗌。熱邪壅滯經氣不通,故而腹滿;熱邪循經沖咽,故咽乾。〕吐而食不下,〔邪迫於上也。〕自利而腹痛。〔邪迫於下也。〕

白芍〔安脾胃而和血脈,治腹痛而止瀉利。炒二、三、四錢,〕,甘草〔腹滿嘔吐者去之。〕,黃芩〔以上三味即黃芩湯,本熱邪入里,下利腹滿方。〕,黃連〔清熱邪,〕,枳殼〔破結氣。〕,橘紅〔通滯氣。〕,茯苓〔蓋脾胃,止吐瀉。各一、二、三錢。〕如便膿血加地榆,調服滑石末。

〔三、五錢。〕不止,佐以升麻、〔醋炒三、五、七分。〕葛根。〔錢許。〕若嘔吐者,〔忌用升提。〕加石蓮子、〔去心炒黃。〕陳松蘿茶。〔各三、五錢。〕

此方和解清熱為主,佐以利氣除濕之藥。蓋太陰本屬濕土,熱邪干之,濕熱壅滯,故見如上諸症。所以夏秋太陰司令之時,患此最多。今人輒云遵仲景法,遂用四逆湯,妄投薑、附,竭絕真陰而死者,如恆河沙數。要知熱邪傳入太陰,協熱自利必咽乾口燥,小便黃赤短澀,大便黃赤或黑,形狀如垢膩而極臭,肛門如暖湯而瀉出,或裡急後重,膿血錯雜,其所吐之物,必糟粕酸臭。

若臟寒下利,則口不燥渴,小便清白,大便瀉出,或清或白,有如騖溏,或完穀不化,而水液澄徹清冷,或吐出,亦如是,方可用溫中之法。然熱病中萬無此症,若過用寒涼,或亦有之。

黃連阿膠湯,治熱邪傳入少陰,口燥舌乾而渴,〔腎屬水,而邪熱涸之故也。〕身涼但欲寐。〔志氣昏倦。〕脈沉細數。又治濕熱下利膿血。

黃連,黃芩〔陽有餘者,苦以瀉之。各一、二、三錢。〕,芍藥〔陰氣耗者,酸以收之。二、三錢。〕,真阿膠〔二錢。如無可用龜甲。入腎補陰、除熱,兼止久痢。〕,生雞子〔一枚,調入。陰不足者,甘以補之。昔人謂其補陰血,與真阿膠同功。故產後虛痢,胎漏下血可用。

〕可加生地〔益腎陰。〕二冬〔除煩渴。〕知母、黃柏。〔瀉腎火。〕煩躁〔水虛火旺上衝故也。〕加犀角。咽痛〔腎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故也。〕加玄參、甘桔。〔甘桔湯,治少陰病咽痛。〕此清火滋陰之劑,仲景本治少陰病,心中煩不得臥之主方。蓋但欲寐為少陰之本症,因熱涸腎水,心相無制,神志無寧,致煩不得臥,為自焚欲死之徵。今雖身涼欲寐,而口舌乾渴,總由邪熱傷陰所致,故均以此治之。

白話文:

不可以隨便使用瀉藥;陽明病症狀為心下(胃部)脹滿硬結時,也不可以使用瀉藥;如果用了瀉藥後腹瀉不止,這表示病情嚴重,可能會導致死亡,這是因為過度使用瀉藥,導致胃氣下陷。如果脅肋下方原本就有痞塊,而且痞塊連接到肚臍旁邊,這叫做「臟結」,會導致腹內劇烈疼痛,甚至難以忍受,絕對不可以使用瀉藥,用了瀉藥會加速病情惡化,使小腹的陰部產生病變而死亡。如果結胸症的脈象是浮大,表示表邪還沒有清除乾淨,也不可以使用瀉藥,用了瀉藥會使結胸更加嚴重,最終導致死亡。

如果誤用了芒硝、大黃等瀉藥導致腹瀉不止,應該立即使用大劑量的加味理中湯來補救。

芍藥黃芩湯,(此方為自製)可以用於治療熱邪傳入太陰經,導致腹部脹滿、咽喉乾燥的症狀。(太陰經的脈絡分布在胃部,並聯繫到咽喉。熱邪阻滯經絡氣機運行不暢,因此導致腹部脹滿;熱邪循經上衝到咽喉,所以咽喉乾燥。)會出現嘔吐、吃不下東西的症狀,(這是因為邪氣上迫於胃部)也會出現腹瀉、腹痛的症狀。(這是因為邪氣下迫於腸道)

藥方組成:白芍(可以安撫脾胃、調和血脈,治療腹痛、止瀉。使用炒過的二錢、三錢或四錢),甘草(腹部脹滿、嘔吐時去除),黃芩(以上三味藥即為黃芩湯,本來是用來治療熱邪入裡導致腹瀉、腹滿的方劑),黃連(清熱邪),枳殼(破除氣結),橘紅(疏通滯氣),茯苓(健脾胃、止吐瀉。每味藥用一錢、二錢或三錢)。如果出現便血,可以加入地榆,再用滑石粉調服。(三錢、五錢)如果腹瀉不止,可以加入升麻(用醋炒過,三分、五分或七分)、葛根(約一錢)。如果有嘔吐,忌用升提藥,可以加入石蓮子(去心炒黃)、陳松蘿茶(每味藥用三錢、五錢)。

此方以和解、清熱為主,再輔以行氣、除濕的藥物。太陰經本來屬於濕土,受到熱邪的侵擾,導致濕熱壅滯,所以會出現上述各種症狀。因此,夏秋之時,太陰經主令時,患上此病的人最多。現在的人經常說要遵從張仲景的治療方法,隨意使用四逆湯,濫用薑、附子等溫熱藥物,導致真陰耗竭而死的人,多如恆河沙數。要明白熱邪傳入太陰經,協熱導致的腹瀉,必然會出現咽喉乾燥、口乾舌燥、小便黃赤短少、大便黃赤或黑色,形狀像污垢而且極臭,肛門像熱水一樣瀉出,或者裡急後重,膿血夾雜,嘔吐的物質必然是糟粕酸臭的。

如果是臟寒導致的腹瀉,則不會口渴,小便清白,大便瀉出清稀或白色,像水瀉,或者食物沒有消化就直接排出,水液清澈寒冷,嘔吐出來的也是如此,這種情況才能使用溫中散寒的方法。但是在熱病中極少出現這種情況,如果過度使用寒涼藥物,也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

黃連阿膠湯,可以用來治療熱邪傳入少陰經,導致口乾舌燥、口渴的症狀,(腎臟屬水,被邪熱耗竭水分所致)身體發涼、只想睡覺。(精神萎靡不振)。脈象沉細而數。也可以用來治療濕熱引起的下痢膿血。

藥方組成:黃連、黃芩(陽氣過盛的,要用苦寒藥瀉之。每味藥用一錢、二錢或三錢),芍藥(陰氣耗竭的,要用酸味藥收斂之。二錢、三錢),真阿膠(二錢。如果沒有可以用龜甲代替。可以入腎補陰、清除熱邪,兼能止久痢),生雞蛋黃(一枚,調入。陰液不足的,要用甘味藥補之。古人認為雞蛋黃可以補陰血,功效與真阿膠相同。所以產後虛痢、胎漏下血可以使用。)可以加入生地(滋養腎陰),麥冬、天冬(除煩解渴),知母、黃柏(瀉腎火)。如果出現煩躁,(這是因為水虛火旺上衝導致的)可以加入犀角。如果出現咽喉疼痛,(因為腎脈進入肺中,沿著喉嚨,連接舌根。)可以加入玄參、甘桔。(甘桔湯,可以用來治療少陰病引起的咽喉疼痛。)此方為清火滋陰的方劑,張仲景本來是用來治療少陰病,心煩不能入睡的主要方劑。因為只想睡覺是少陰病的根本症狀,由於熱邪耗竭腎水,導致心神失調,神志不安,因此心煩不能入睡,這是病情嚴重,將要死亡的徵兆。現在雖然身體發涼,只想睡覺,但是口乾舌燥,總之都是由於邪熱損傷陰液所導致,所以都用這個方劑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