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靖遠

《顧松園醫鏡》~ 卷六·射集 (21)

回本書目錄

卷六·射集 (21)

1. 傷寒溫病附方

本方加降香、穿山甲末,〔破血開氣。〕名代抵當湯。

此攻下蓄血之主方也。蓋傷寒蓄血,人多不識,若能識者,垂手取效。凡病神昏者,多死;此症神昏,宜急下之,遲則殺人。

茵陳蒿湯,陽明病,但頭汗出,身無汗,至頸而還,〔肌表之氣,鬱而不通。〕小便不利,〔邪郁上,氣不下達。〕渴飲水漿者,〔胃熱津枯也。〕此為瘀熱在裡,身必發黃,〔濕熱鬱蒸,邪無出路。〕此湯主之。

茵陳〔善去濕熱。三、五錢。〕,黑山梔〔能降火,從小便中泄去。二錢。〕,大黃〔為佐。以建驅濕除熱之功,以利小便,非下之也。一錢。〕可加麥冬,〔清胃熱,生津液,療目黃。〕花粉〔除熱療疸。〕燈心〔利水、清心火。〕此濕熱發黃通利之劑。若腹滿大便實者,加枳、樸,倍大黃用之。

蜜煎豬膽導法,治陽明病本自汗出,〔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為陽明外症。〕醫復發汗,〔津液重傷。〕小便自利者。〔胃中邪熱逼迫津液滲前陰,則又復奪之於下。〕

此為津液內竭,雖硬不可攻之,當須自欲大便,宜導而通之。〔白蜜煎之,作挺長如指許,納穀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時乃去之。或用大豬膽一枚,入醋少許,取蘆管五寸許,以一頭入膽扎定,一頭納入穀道中,擠汁灌入肛門內,頃當大便出〕此為大便不行,一無所苦者設;因邪低,故用異法迎而奪之之兵也。或用生地一、二兩,煎湯頓飲,大便立通。

老弱虛人,產後病後,津液不足者甚宜。

大柴胡湯,治表症未除,〔發熱或往來寒熱等症。〕里症又急,〔腹脹滿,大便實,或心下痞硬。〕通表裡而兩解之。

柴胡〔解表之邪。〕,黃芩〔清裡之熱。〕,大黃〔隨症量用。〕,枳實〔腸胃熱結,苦以泄之。〕,芍藥〔正氣虛弱,收而行之。各二錢。〕,半夏〔一錢,渴易花粉。〕,薑棗〔和榮衛。〕

大承氣湯,總以大便實為主,外則驗之潮熱,手足出汗,轉矢氣,臍腹滿痛,手不可按,脈沉有力。

大黃〔量人強弱,隨症輕重用之。一、二錢至一兩。〕

枳實,厚朴〔一、二、三錢。〕,芒硝〔一錢至五錢。〕本方去芒硝,即小承氣湯。硝、黃、甘草即調胃承氣湯。

大陷胸湯,治誤下因成大結胸,從心上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口渴舌燥,日脯潮熱,大便秘結,脈沉緊者。

大黃、芒硝、甘遂〔苦寒有毒,能直達水飲窠囊隱僻之處,峻藥不可輕用。多用半分或一分,得快利,止後服。〕

六一順氣湯,熱邪傳入陽明胃府,不惡寒,反惡熱,欲揭衣被,揚手擲足,自汗煩

躁,〔若周身無汗,但手、腋下汗出,非燥糞熱氣,不能使諸陽本之猶蒸蒸而潤也,尤為胃實之的症。〕口渴飲冷,咽燥唇裂,舌苔芒刺,譫語潮熱,氣短氣喘,甚則發呃,發厥發狂,不大便五、六日,繞臍痛,或腹滿痛,手不可按,頻轉矢氣,脈洪數有力,此有燥糞也,此方下之。又陽明病發熱,自汗如雨,〔恐胃汁內干。〕亦宜急下。〔以存津液。〕又熱病目不明,〔腎水將絕。〕亦宜急下。〔以救腎水。〕,大黃〔苦寒泄實去熱。〕,芒硝〔鹹寒潤燥軟堅。二味走而不守,均為盪滌之劑。〕,枳實〔苦寒泄漏。〕,厚朴〔苦溫去痞。〕,芍藥〔酸以收其正氣,又滋津液而益營血。〕,甘草〔甘以緩其速下,又補脾胃而建中氣。〕,黃芩〔苦寒能祛諸熱。〕,柴胡〔能引胃氣上升,若表症未除,更宜用之。〕以解表熱。加鐵鏽水,〔性以沉重能墜熱開結,用匙調服。〕大結胸症,去甘草換桔梗,加甘遂。〔服藥後,將鹽炒麩皮,絹包於腹上熨之,藥氣得熱則行,大便易通。若服湯則下,勿再服。〕若服湯不下,或次日方下,或半日後吐,仍原藥〔中氣大虛,不能運藥,大凶之兆。〕加煨姜〔和藥性一、二片。〕人參〔助胃氣,量其有邪實病重,輕劑不行者,當再下之,以腹中和,二便通為度。〕若脈弱或不能食,〔其人本虛勿輕議下,必不得已,用攻補兼施之法。〕或黃龍湯,〔顧其元氣。即小承氣湯加人參、歸、地。〕或承氣養榮湯,〔顧其津液,即小承氣湯加歸、地、白芍、麥冬、知母。〕隨宜用之。

白話文:

代抵當湯

這個方子加上降香和穿山甲末,可以破血開氣,就叫做代抵當湯。

這個方子主要是用來攻下體內積蓄的瘀血。傷寒病會導致瘀血積聚,很多人不認識這種情況,但如果能辨認出來,就能很容易地治療好。凡是生病到神志不清的,通常都很危險。這種瘀血導致的神志不清,要趕快用攻下法治療,拖延就會導致死亡。

茵陳蒿湯

這個方子治療陽明病,表現是只有頭部出汗,身體其他地方沒有汗,汗液到脖子就停止了,這是因為體表之氣鬱結不通暢。同時小便不利,是因為邪氣鬱結在上方,氣機不能下行。還會口渴想喝水,這是因為胃熱導致津液枯竭。這種情況是瘀熱在體內,身體一定會發黃,這是因為濕熱鬱積,沒有出路。這個時候用這個方子來治療。

方子裡的茵陳可以有效去除濕熱,用三到五錢;黑山梔可以降火,並且讓火邪從小便排出,用兩錢;大黃作為輔助藥,幫助去除濕熱,有利小便,但不是用來瀉下的,用一錢。可以加麥冬,清胃熱,滋生津液,治療眼睛發黃;可以加花粉,清熱治療黃疸;可以加燈心草,有利水、清心火的功效。這個方子是治療濕熱導致發黃,並使其通暢的藥劑。如果腹部脹滿,大便硬結,可以加入枳實和厚朴,並且加大黃的用量。

蜜煎豬膽導法

這個方法治療陽明病,本來就已經自汗出,身體發熱,有汗,不覺得寒冷反而覺得熱,這是陽明外證。如果醫生又用發汗的方法治療,會導致津液嚴重受損。小便自利,這是因為胃中邪熱逼迫津液,從前陰滲漏出去,結果又從下方被奪走了。

這種情況是體內津液已經耗竭,即使大便硬結也不能用攻下法,應該等患者自己想大便的時候,用導的方法來通便。用白蜜煎熬成圓條,像手指一樣長,塞入肛門中,然後用手按住,等有便意的時候拿出來。或者用一個豬膽,加入少許醋,取一截蘆葦管,一頭插入膽中紮緊,另一頭插入肛門,擠壓膽汁灌入肛門,很快就會大便出來。這個方法是為那些大便不通,但沒有其他痛苦的人準備的,因為邪氣比較弱,所以用特殊的方法來引導並奪走邪氣。或者用生地一到二兩,煎湯一次喝下,大便也會很快通暢。

這個方法特別適合老年人、體弱的人、產後或病後津液不足的人。

大柴胡湯

這個方子治療表症還沒有解除,但裡症又很緊急的情況。表症指發熱或者忽冷忽熱等症狀,裡症指腹部脹滿,大便硬結,或心下痞硬等症狀。這個方子可以同時解決表裡的問題。

方子裡的柴胡可以解除表邪,黃芩可以清除裡熱,大黃根據病情輕重調整用量,枳實針對腸胃熱結,用苦味藥來泄熱,芍藥針對正氣虛弱,用收斂的藥來扶正。用半夏,如果口渴,可以換成花粉。還要用生薑和紅棗來調和營衛。

大承氣湯

這個方子主要針對大便硬結的情況,同時還會有潮熱,手腳出汗,放屁多,肚臍周圍腹部脹痛,按壓會感到疼痛,脈象沉實有力等症狀。

方子裡的大黃用量要根據病人身體的強弱和病情輕重來調整,從一兩錢到一兩不等;枳實和厚朴用一到三錢;芒硝用一到五錢。這個方子去掉芒硝,就成了小承氣湯。如果加上芒硝、大黃、甘草,就成了調胃承氣湯。

大陷胸湯

這個方子治療因為誤用瀉藥而導致胸腹部出現硬結的情況。硬結從心口到小腹,硬滿且疼痛不能靠近,口渴舌燥,午後潮熱,大便秘結,脈象沉緊。

方子裡有大黃、芒硝、甘遂。甘遂藥性苦寒有毒,能夠直接到達水飲積聚的地方,是峻猛的藥,不能輕易使用,通常用半分或一分,達到快速通便的目的就可以停止服用。

六一順氣湯

這個方子治療熱邪傳入陽明胃腑,病人不覺得寒冷,反而覺得熱,想要脫去衣服被子,手腳亂動,自己出汗煩躁。如果全身沒有汗,只是手心和腋下出汗,這不是因為大便燥熱,而是體內陽氣蒸騰的表現,也是胃實的明確症狀。還會有口渴想喝冷飲,咽喉乾燥,嘴唇乾裂,舌苔有芒刺,說胡話,午後潮熱,氣短氣喘,嚴重的話會打嗝,暈厥發狂,五六天不大便,肚臍周圍疼痛,或者腹部脹痛,按壓疼痛,頻繁放屁,脈象洪大有力。這是體內有燥糞的表現,可以用這個方子來攻下。另外,陽明病發熱,自汗像下雨一樣,也應該趕快用攻下法,以免胃中津液耗竭。還有熱病導致眼睛看不清楚,也是因為腎水將要耗盡,也要趕快用攻下法來救腎水。

方子裡有大黃,用苦寒藥來泄熱;芒硝,用鹹寒藥來滋潤乾燥、軟化堅硬的燥糞。這兩種藥都走而不守,是滌蕩腸胃的藥物。枳實,用苦寒藥來泄熱;厚朴,用苦溫藥來去除腹部痞滿。芍藥,用酸味藥來收斂正氣,滋養津液,益氣養血;甘草,用甘味藥來緩解攻下藥的藥性,同時補益脾胃,建立中氣;黃芩,用苦寒藥來清除各種熱邪;柴胡,可以引導胃氣上升,如果表症還沒有解除,更應該用來解除表熱。還要加入鐵鏽水,因為鐵鏽水藥性沉重,能夠降熱開結,用湯匙調服。治療大結胸的症狀,可以去掉甘草,換成桔梗,加上甘遂。服藥後,用鹽炒過的麩皮用布包起來,熱敷在腹部,藥氣遇熱就會運行,大便容易排出。如果喝了湯藥就排出大便,就不要再服藥了。如果喝了湯藥沒有排出大便,或者第二天、半天之後才排出,就還是按照原來的方子,這是因為中氣大虛,不能運化藥力,是不好的預兆。可以加入煨薑來調和藥性。如果病邪重,輕劑藥效果不佳,就應該再次攻下,直到腹中舒服,大小便通暢為止。如果脈象虛弱或者不能進食,說明病人本來就虛弱,不能輕易用攻下法,迫不得已的時候,要用攻補兼施的方法,或者用黃龍湯,顧護元氣(這個方子是小承氣湯加上人參、當歸、地黃),或者用承氣養榮湯,顧護津液(這個方子是小承氣湯加上當歸、地黃、白芍、麥冬、知母),根據病情輕重適當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