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松園醫鏡》~ 卷六·射集 (18)
卷六·射集 (18)
1. 傷寒溫病附方
此方因表裡俱熱,故內外分消其勢,兵之分擊者也。若無壯熱俱表症,惟大便燥結不通,及舌卷囊縮難治者,本方去薄荷、淡豉,加大黃、芒硝,名三黃巨勝湯,權用劫之,間有可生者。
黃連解毒湯,治三焦大熱,煩躁,舌苔錯語,〔上焦熱也。錯語者,雜之謂。譫語者,數數更端之謂,其聲高。鄭聲者,只將一事一語,鄭重諄復,其聲低。乃精氣奪之候也。故曰實則譫語,虛則鄭聲。〕呻吟,〔下焦熱也,腎在聲為呻,氣鬱則呻吟。〕乾嘔不眠,〔中焦熱也。〕脈數。宜用
黃連〔瀉中焦之火。〕,黃芩〔瀉上焦之火。〕,黃柏〔瀉下焦之火。〕,梔子〔瀉三焦火,屈曲下行。各一錢至三錢。〕如狂言躁亂,〔溫熱之邪傳入心包,乃似狂非狂,非胃實發狂可下之比,〕或喜笑不休,〔心包本病。以心在聲為笑。〕加生地、麥冬、犀角,心悸亦如之。
渴加麥冬、花粉。大渴合白虎湯。乾嘔合竹茹湯。煩躁加犀角、生地。脈熱小便不利者,加麥冬、知母。小便數,〔是熱邪傳入中焦,逼迫下行,火性急速故也,〕倍黃柏,加知母。此苦寒清熱之劑,通上中下三焦而治之。按舌苔之症,邪熱在表,則不生苔;在半表半裡,則生白苔;傳裡則生黃苔,熱甚則芒刺干燥。若見黑苔芒刺,刮去即生者難治。
夏令時火邪火,內外合燒,故易生黑苔芒刺,尚有可生,冬令見之必死。又有舌苔如黑漆之光者,舌為心苗,應南方火,譬如火之自焚,初則紅,過則薪為炭而色黑,熱之極矣。亦有舌上無苔,而赤紫干光者,皆因邪熱灼干腎水,不能上溉於心,火無制,自焚而死。治舌苔之法,如見少陽症,即用小柴胡湯去人參、半夏,加知母、花粉。
如自汗煩躁,大渴飲水者,用竹葉石膏湯合本方加減,黃連瀉心火,為必用之藥,有下症者,用承氣湯。自利者本方加減治之。一切苔狀,濕滑者吉,燥澀者凶。白苔亦有乾硬如沙皮者,因津液乾燥,邪雖入胃,不能變黃也。凡見舌苔,俱用井水浸青布拭淨,以薄荷末同蜜不時擦之。
熬氏云:見紅色,熱蓄於內也,隨症清之。又有舌裂舌硬舌短舌長舌卷,皆邪熱勝,真氣危,或清或下,隨病制宜。熱病多舌出,有病愈而不能入者,冰片少許,塗舌即入。有舌腫滿口,蒲黃為末滲上,即愈。
小陷胸湯,治誤下,熱邪乘虛陷入,與痰飲搏結胸間,謂之結胸病。〔誤下,心下滿而硬痛者為結胸,但滿而不痛者為痞。〕小結胸病心下硬滿,按之則痛,〔與大結胸之從心上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者較輕〕。脈浮滑者。〔外邪陷入原微,與大結胸之寸脈浮關脈沉緊者,亦不同。〕
黃連〔清解熱邪,一、二錢。〕,栝蔞實〔能洗滌胸膈中垢膩鬱熱。一,二枚搗。〕,半夏〔善消痰飲。一、二錢。渴易花粉。〕,可加尖檳榔〔性能散結,破滯降氣,下行最速。一、二錢。〕如挾熱下利,心下痞者,去半夏,調服益元散。
白話文:
這個方子是因為身體內外都有熱,所以要用內外一起消散熱勢的方法,就像軍隊分兵夾擊一樣。如果沒有高燒等表症,只有大便乾燥不通,以及舌頭蜷縮、陰囊收縮等難以治療的情況,這個方子就要去掉薄荷、淡豆豉,加入大黃、芒硝,改名為三黃巨勝湯,用猛攻的方式來治療,有時可能可以救活病人。
黃連解毒湯,可以治療三焦(上焦、中焦、下焦)都有大熱,導致煩躁、胡言亂語(上焦有熱的表現。胡言亂語是指說話雜亂,譫語是指說話重複且聲音高亢。鄭聲是指只重複說一件事,聲音低沉。這些都是精氣衰竭的表現,所以說實證會出現譫語,虛證則出現鄭聲。)、呻吟(下焦有熱的表現,腎在聲音表現為呻吟,氣鬱結就會呻吟。)、噁心乾嘔、失眠(中焦有熱的表現),脈搏跳動很快。應該使用:
黃連(瀉中焦之火),黃芩(瀉上焦之火),黃柏(瀉下焦之火),梔子(瀉三焦之火,使火氣下行。每味藥用一到三錢)。如果出現狂躁、胡言亂語(溫熱的邪氣侵入心包,所以像發狂但又不是真正的發狂,和腸胃實熱導致的發狂不同),或是喜笑不止(這是心包本身的疾病,心在聲音表現為笑),可以加生地黃、麥冬、犀角,心悸的情況也是這樣處理。
口渴可以加麥冬、花粉。口渴非常嚴重可以合用白虎湯。噁心乾嘔可以合用竹茹湯。煩躁可以加犀角、生地黃。脈搏快而且熱,小便不利的,可以加麥冬、知母。小便次數頻繁(這是熱邪傳入中焦,迫使小便下行,火的性質是快速的),可以加倍黃柏,並加知母。這個方子是用苦寒的藥來清熱,可以通上中下三焦的熱。觀察舌苔,如果邪熱在表,就不會有苔;在半表半裡,就會有白苔;傳入裡就會有黃苔,熱勢很嚴重就會乾燥有芒刺。如果出現黑色芒刺苔,刮掉後又長出來,就難以治療了。
夏天,火邪旺盛,內外夾攻,所以容易出現黑苔芒刺,但還有救活的機會;冬天出現黑苔芒刺,就一定會死亡。還有舌苔像黑色油漆一樣發亮的,舌頭是心的苗,對應南方的火,就像火自己燃燒一樣,開始是紅色,燒過頭就會變成碳黑色,這是熱到極點的表現。也有舌頭上沒有苔,卻呈現赤紫色、乾燥發亮的,都是因為邪熱灼傷腎水,導致腎水無法上行滋養心,火沒有制約,自己燃燒而死。治療舌苔的方法,如果出現少陽症,就用小柴胡湯去掉人參、半夏,加上知母、花粉。
如果出現自汗、煩躁、口渴想喝水的情況,就用竹葉石膏湯合本方加減,黃連是瀉心火的必要藥物,如果有腹瀉的情況,就用承氣湯。如果是腹瀉不止,就用本方加減來治療。各種舌苔的情況,濕潤光滑的就好,乾燥澀滯的就不好。白苔也有乾燥堅硬像砂紙一樣的,這是因為津液乾燥,邪氣雖然進入腸胃,但無法轉變成黃苔。所有舌苔的觀察,都要用井水浸濕的青布擦拭乾淨,然後用薄荷末和蜂蜜一起隨時擦拭。
熬氏說:看到紅色舌苔,表示熱蓄積在體內,要根據情況來清熱。還有舌頭裂開、僵硬、變短、變長、蜷縮的,都是邪熱太盛,真氣衰弱的表現,要根據病情來決定是清熱還是攻下。熱病常常會伸出舌頭,有的病好了舌頭卻收不回去,可以用少許冰片塗在舌頭上,舌頭就會收回去。有的舌頭腫大到滿口,可以用蒲黃末灑在舌頭上,就會好轉。
小陷胸湯,可以治療因為誤用攻下藥,導致熱邪趁虛陷入,和痰飲在胸間相互搏結,形成結胸病。(誤用攻下藥後,心下脹滿且硬痛的是結胸,只有脹滿而不痛的是痞。)小結胸病是心下硬滿,按壓會痛(和大結胸病從心上到少腹硬滿且痛到無法靠近的情況相比要輕微),脈搏是浮滑的(和外邪剛剛陷入的脈象相似,和大結胸寸脈浮、關脈沉緊的脈象不同)。
黃連(清解熱邪,一到二錢),瓜蔞實(可以洗滌胸膈中的污垢和鬱熱,一到二枚搗碎),半夏(善於消除痰飲,一到二錢,口渴可以換成花粉),可以加檳榔(可以散結、破滯、降氣,下行速度很快,一到二錢)。如果夾帶熱邪且腹瀉,心下痞悶的,就去掉半夏,服用益元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