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松園醫鏡》~ 卷五·樂集 (12)
卷五·樂集 (12)
1. 辨證大綱
大有羸狀,誤補益疾,至虛有盛候,反瀉含冤。陰症似乎陽,清之必斃:陽症似乎陰,溫之必亡。蓋積聚在中,按之則痛,色紅氣粗,脈來有力,實也;甚則嘿嘿不欲語,肢體不欲動,或眩暈昏花,或泄瀉不止,是大實有羸狀也。若誤補之,是盛盛也。心下痞痛,按之則止,色悴聲短,脈來無力,虛也;甚則脹極而食不得入,氣不得舒,便不得利,是至虛有盛候也。若誤瀉之,是虛虛也。
陰盛之極,往往格陽,身熱面紅,口乾喜冷,手足躁擾,語言詀妄,脈來洪大,悉似陽症,但身雖熾熱,而欲得衣被,口雖喜冷,而不得下咽,手足雖躁擾,而神則靜,語言雖詀妄,而聲則微,脈雖洪大,而按之無力,若誤清之,是以水濟水也。
陽盛之極,往往發厥,手足逆冷,自汗發呃,身臥如塑,六脈細微,悉似陰症;審其內症,必氣噴如火,咽乾口臭,舌苔芒刺,渴欲飲冷,詀語太息,喜涼惡熱,心腹脹滿,按之痛甚,小便必黃赤短少,大便必臭穢殊常,若誤溫之,是以火濟火也。
外感則人迎脈大,內傷則氣口脈大,外感惡寒,雖近烈火不除;內傷惡寒,得就溫暖即解。外感鼻氣不利,內傷口不知味。外感邪氣有餘,故發言壯厲;內傷元氣不足,故出言懶怯。外感頭痛,常痛不休,內傷頭痛,時作時止。外感手背熱,內傷手心熱。
真瘧有邪,由衛氣之會,以為止作;似瘧無邪,由水火爭勝,以為盛衰。此則一責在表,一責在裡,一治在邪,一治在正。
東垣以手捫熱有三法:以輕手捫之則熱,重按之則不熱,是熱在皮毛血脈也。重按之筋骨之間則熱,輕摸之則不熱,是熱在骨髓也。輕手捫之不熱,重手按之亦不熱,不輕不重按之而熱者,是熱在肌肉,正內傷勞倦之熱也。若內傷真陰者,以手捫熱,亦有二法:捫之烙手,骨中如火炙者,腎中之真陰虛:捫之烙手,按之筋骨之間反覺寒者,腎中之真陽虛也。
面必赤者,陰虛於下,陽浮於上也;口必渴者,腎水枯乾,引水自救也;骨痛如折者,骨髓衰而火乘也;腰脅痛者,腎肝虛也;足心如烙者,湧泉涸竭也,口咯痰如沫者,水沸為痰,陰火熬煎,口必渴也;若口吐痰多如清水者,腎水泛上為痰,口必不渴也;膝以下冷者,命門火衰也;尺脈數者,陰火旺也;尺脈弱而無力,或欲絕者,真陽衰也。
陽病則晝重而夜輕,陽氣與病氣交旺也;陰病則晝輕而夜重,陰氣與病氣交旺也。若夫陽虛病則晝輕,陰虛病則夜輕,陰陽各歸其分也。此亦言其變耳,勿泥。此著治之者,既定其時,以證其病,若未發之時,當迎而導之,若正發之際,當避其銳鋒,若勢已殺,當擊其惰歸。
至於或晝或夜,時作時止,不時而動,是純虛之症,又不拘於晝夜之定候,當廣服補藥,以養其正。
白話文:
辨證大綱
身體極度虛弱,如果錯誤地用補藥,反而會使病情惡化。出現虛弱的症狀,卻可能有虛火旺盛的假象,若用瀉法治療會導致冤枉的結果。陰虛的病症可能看起來像陽證,如果用清熱的藥物治療,病人一定會死亡;陽虛的病症可能看起來像陰證,如果用溫熱的藥物治療,病人也會死亡。
如果體內有積聚,按壓時會感到疼痛,臉色紅潤,呼吸粗重,脈象強勁有力,這屬於實證。嚴重時可能沉默寡言不想說話,肢體不想動,或頭暈眼花,或腹瀉不止,這是表面上虛弱,實際上是實證的表現。如果錯誤地用補藥,會使實證更加嚴重。如果心下痞悶疼痛,按壓後疼痛會減輕,臉色憔悴,說話聲音微弱,脈象虛弱無力,這是虛證。嚴重時可能腹脹到吃不下飯,氣無法順暢,大小便不通,這是極度虛弱卻出現虛火旺盛的表現。如果錯誤地用瀉法治療,會使虛證更加虛弱。
陰證到了極點,會出現陽氣被格拒的現象,出現身體發熱,面色潮紅,口乾喜歡喝冷水,手腳煩躁不安,說胡話,脈象洪大,這些都像陽證。但是,雖然身體發熱,卻想蓋被子;雖然喜歡喝冷水,卻喝不下去;雖然手腳煩躁,但精神是安靜的;雖然說胡話,但聲音很小;雖然脈象洪大,但按下去卻沒有力。如果錯誤地用清熱的藥物,就如同用水去澆水,毫無作用。
陽證到了極點,會出現陽氣外脫的現象,出現手腳冰冷,自汗,打嗝,身體僵硬如雕塑,六脈細微,這些都像陰證。但仔細觀察內在的症狀,一定會發現呼吸氣息像火一樣噴出,咽喉乾燥,口臭,舌苔有芒刺,口渴想喝冷水,說胡話,嘆息,喜歡涼爽厭惡炎熱,心腹脹滿,按壓疼痛劇烈,小便一定是黃色或紅色而且量少,大便一定是臭穢異常。如果錯誤地用溫熱的藥物,就如同用火去助火,會更加嚴重。
外感疾病會使人迎脈變大,內傷疾病會使氣口脈變大。外感疾病引起的怕冷,即使靠近烈火也無法緩解;內傷疾病引起的怕冷,只要得到溫暖就會緩解。外感疾病會出現鼻塞,內傷疾病會出現味覺減退。外感疾病是因為邪氣有餘,所以說話聲音宏亮;內傷疾病是因為元氣不足,所以說話有氣無力。外感疾病引起的頭痛,通常會持續疼痛;內傷疾病引起的頭痛,會時好時壞。外感疾病會出現手背發熱,內傷疾病會出現手心發熱。
真正的瘧疾是由於邪氣侵入衛氣的交會處,所以發作時間有一定的規律;假性的瘧疾是由於水火不平衡而引起的,發作時間沒有規律。前者是邪氣在表,後者是正氣在裡。前者要驅邪,後者要扶正。
張元素用手摸發熱有三種方法:用輕輕的手指摸,感覺發熱,用力按壓就不熱了,這是熱在皮膚、毛髮和血脈。用力按壓在肌肉和骨骼之間感覺熱,輕輕摸反而不熱,這是熱在骨髓。輕輕摸不熱,用力按壓也不熱,不輕不重地按壓卻感到熱,這是熱在肌肉,屬於內傷勞累引起的熱。如果因為內傷而導致真陰虧虛的人,用手摸發熱也有兩種情況:摸起來很燙,感覺像骨頭在火上烤一樣,這是腎中的真陰虛;摸起來很燙,按壓在肌肉和骨骼之間反而覺得冷,這是腎中的真陽虛。
如果臉色一定是紅色的,那是陰虛導致陽氣上浮;如果一定口渴,那是腎水枯竭,身體引水自救;如果骨頭疼痛像要斷了一樣,那是骨髓衰弱而火邪上炎;如果腰脅疼痛,那是腎肝虛弱;如果腳心像烙鐵一樣燙,那是湧泉穴的水液枯竭;如果口中吐痰像泡沫一樣,那是因為體內的水液像沸騰一樣化成痰,是陰火在煎熬,口一定會渴;如果口中吐出的痰像清水一樣,那是腎水上泛成痰,口一定不會渴;如果膝蓋以下冰冷,那是命門火衰;如果尺脈跳動次數很快,那是陰火旺盛;如果尺脈虛弱無力,甚至快要摸不到了,那是真陽衰弱。
陽病在白天嚴重,晚上減輕,因為白天陽氣和病氣都旺盛;陰病在白天減輕,晚上嚴重,因為晚上陰氣和病氣都旺盛。如果陽虛的病,白天反而減輕;陰虛的病,晚上反而減輕,這是陰陽各回其所歸。這裡所說的是一般情況下的變化,不要固執地認為所有情況都如此。對於治療,既然已經確定了病症發作的時間,就可以用來判斷病情。在疾病還沒發作的時候,要提前引導病邪向外;在疾病正發作的時候,要避開其最猛烈的攻擊;在疾病勢頭減弱的時候,要徹底清除它。
至於疾病有時白天發作,有時晚上發作,時好時壞,沒有固定的發作時間,這屬於純虛的症狀,不拘泥於白天或晚上發作的規律,應該廣泛服用補藥,來扶正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