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見能》~ 卷三 (3)
卷三 (3)
1. 外科瘡證
[總訣]癰疽早治勿延遲,寒熱相蒸已就時。初起急當消散法,成膿托毒是相宜。
瘡癰初起,紅腫而極痛癢者,風火血相結也。宜消散撤癰散。
歸尾(三錢),紅花(八分),銀花(三錢),赤芍(一錢五分),黃連(二分),杏仁(三錢),甘草(一錢),連翹(三錢),紫蘇(一錢五分),花粉(三錢),黃柏(一錢五分),荊芥(一錢五分),乳香(八分),黃芩(一錢五分),防己(二錢)
白話文:
治療癰疽要早點,拖延時間會加重病情。初期以消散為主,化膿後則需引流排毒。癰疽剛開始時,紅腫疼痛難忍,這是風火熱邪侵入血液凝結所致,可用消散撤癰散治療。
歌曰:瘡癰初起痛兼紅,歸芍銀連杏草攻。
蘇芥紅花翹黃柏,芩防花粉乳香通。
(伯未按:凡毒初起,欲其不大,用蜒蚰灰、生大黃各四兩,五倍子、白芨各二兩,生半夏、白蘞各二兩,百草霜、礬紅、生南星、陳小粉、草烏各一兩,熊膽一錢,共研末,以廣膠化烊,芙蓉葉絞汁,共量和搗成錠,醋磨圍之,有效。)
白話文:
瘡癰剛開始發作,又痛又紅,可以用歸芍、銀花、杏仁等藥攻治;如果出現紅腫,可以使用蘇芥、紅花、翹黃柏、黃芩、防風、花粉、乳香等藥物來治療。
癰疽初起,白陷而不痛癢者,氣滯寒痰聚也。宜宣陽撤疽湯。
麻黃(八分),乳香(八分),沒藥(八分),桂枝(一錢五分),大棗(三枚),黃耆(三錢),遠志(一錢),蔻殼(八分),煨姜(一錢五分),甘草(一錢)
歌曰:瘡疽色白要宣揚,沒藥麻黃及乳香。
遠志黃耆同蔻草,再加大棗桂枝姜。
凡瘡初起,無論紅白寒熱者,當破血行氣也。宜外敷百效散。
白話文:
癰疽剛開始,表面發白,沒有痛癢,是氣滯寒痰凝聚的緣故。應該服用宣陽撤疽湯。方劑包括麻黃、乳香、沒藥、桂枝、大棗、黃耆、遠志、蔻殼、煨姜、甘草。
歌訣說:「瘡疽顏色發白,要宣陽氣,沒藥麻黃配乳香。遠志黃耆和蔻草,再加上大棗桂枝姜。」
所有瘡瘍剛開始,不論紅白寒熱,都要破血行氣。宜外敷百效散。
白芷(六分),細辛(五分),川烏(八分),南星(一錢五分),草烏(一錢),陳皮(二錢),薑黃(一錢),黃連(三分),大黃(一錢五分),遠志(一錢),黃柏(一錢五分),梔子(一錢五分),雄黃(一錢),五穀蟲(三錢),白礬(一錢),白芨(一錢)
共為細末,醋酒合調,蒸熱厚敷即散。已成者,留頂即穿。
白話文:
將白芷六分、細辛五分、川烏八分、南星一錢五分、草烏一錢、陳皮二錢、薑黃一錢、黃連三分、大黃一錢五分、遠志一錢、黃柏一錢五分、梔子一錢五分、雄黃一錢、五穀蟲三錢、白礬一錢、白芨一錢,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醋和酒調和,蒸熱後厚厚地敷在患處,即可使腫消散。如果腫塊已經形成,可在頂部留個孔,穿針引線。
歌曰:氣血凝時瘡始成,二烏辛芷伴南星。
軍連雄柏薑黃入,梔芨蟲礬敷上精。
凡瘡已成,欲其化膿速潰者,當排膿內托也。宜黃耆托裡湯。
黃耆(三錢),當歸(三錢),遠志(一錢),皂刺(一錢五分),銀花(三錢)
花粉(三錢),生薑(三片),大棗(三枚),山甲(一錢五分),甘草(一錢)
歌曰:瘡已成時欲化膿,黃耆托裡志歸功。
銀花皂甲同薑棗,花粉甘梢煮汁濃。
凡瘡已潰,膿腐不能速去者,當化腐去毒也。宜消凝還肌丹。
白話文:
氣血凝結就會長瘡,可以用烏頭、辛夷、南星來治療。也可以用金銀花、雄黃、柏樹、生薑、黃梔子、明礬等藥物塗抹。
如果瘡已經長出來,想要加速化膿潰爛,就應該排膿內托。可以用黃耆托裡湯來治療,它是由黃耆、當歸、遠志、皂刺、金銀花、花粉、生薑、大棗、山甲、甘草等藥物組成。
如果瘡已經潰爛,膿腐無法快速消失,就應該化腐去毒。可以用消凝還肌丹來治療。
巴豆(一錢),雄黃(一錢),共為末,炒至黑色,研細,納瘡孔中,化腐提膿。再用乳香、沒藥炒過,加麝香少許研末,提膿生肌。再加珍珠更妙、外貼萬應膏。
歌曰:瘡膿已潰腐難消,巴豆雄黃力最饒。
乳沒珍珠同麝研,生肌專賴二方調。
瘡後陽虛,食少體寒便滑者,衛氣不充足也。宜十全大補湯。
茯苓(三錢),甘草(二錢),生地(二錢),人參(一錢五分),當歸(三錢),川芎(二錢),白芍(二錢),黃耆(三錢),安桂(四分),生薑(二片),大棗(四枚)
白話文:
將巴豆和雄黃各取一錢,研磨成粉末,炒至黑色,再研磨細緻,填入瘡口,以化腐提膿。之後再將乳香、沒藥炒過,加入少許麝香研磨成粉末,用來提膿生肌。若再加入珍珠效果更佳,最後以萬應膏外敷。
歌訣:瘡膿已潰,腐肉難消,巴豆雄黃效果最佳。
乳香、沒藥、珍珠與麝香一同研磨,生肌就靠這兩種藥方調配。
如果瘡瘍癒合後,患者陽虛、食慾不振、體寒怕冷,容易腹瀉,說明衛氣不足。應服用十全大補湯。
十全大補湯的藥方為:茯苓三錢、甘草二錢、生地二錢、人參一錢五分、當歸三錢、川芎二錢、白芍二錢、黃耆三錢、安桂四分、生薑兩片、大棗四枚。
歌曰:瘡後陽虛氣不充,參耆苓草四般同。
歸芎術芍和安桂,大補仍資薑棗功。
瘡後陰虛,煩渴便黃髮熱者,營血不滋養也。宜四物養營湯。
生地(三錢),當歸(三錢),玉竹(二錢),茯苓(三錢),連翹(三錢),川芎(一錢五分),白芍(一錢五分),黨參(二錢五分),麥冬(一錢五分),銀花(三錢),杏仁(三錢,),竹茹(一錢五分),甘草(八分)
歌曰:瘡後陰虛溺便黃,歸芎四物養營湯。
地苓參芍銀翹竹,玉竹甘冬杏子良。
白話文:
瘡瘍癒合後,若陽氣虛弱,氣血不足,可以用人參、黃芪、茯苓、白朮四味藥一起服用。
如果加上川芎、白術、芍藥、肉桂,再輔以生薑、大棗,便能更有效地補益氣血。
瘡瘍癒合後,如果出現陰虛的症狀,比如口渴、小便發黃、發熱等,說明氣血不足,滋養不到位。建議服用四物湯來滋養氣血。
四物湯的藥方是:生地三錢、當歸三錢、玉竹二錢、茯苓三錢、連翹三錢、川芎一錢五分、白芍一錢五分、黨參二錢五分、麥冬一錢五分、銀花三錢、杏仁三錢、竹茹一錢五分、甘草八分。
瘡瘍癒合後,如果出現陰虛的症狀,比如小便發黃,可以用當歸、川芎、四物湯來滋養氣血。
藥方中包含地黃、茯苓、人參、白芍、銀花、竹茹、玉竹、甘草、麥冬、杏仁,這些藥物都有滋陰補血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