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宗海

《醫學見能》~ 卷一 (14)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4)

1. 大便

歌曰:痢症都緣濕熱侵,兼紅兼白用歸芩。

檳榔銀葛香柴芍,杏草連荷桔豆尋。

(伯未按:用陳紅茶葉、山楂炭、紅白沙糖各三錢,煨姜一錢,極簡效。)

便痢純赤,或見口渴溺赤者,熱結在血分也。宜地榆白頭湯。

黃連(二錢),黃芩(二錢),黃柏(二錢),秦皮(三錢),地榆(二錢),白頭翁(三錢),當歸(二錢),白芍(三錢),銀花炭(一錢),丹皮(二錢)

歌曰:紅痢當從血分醫,丹秦榆柏芍歸隨。

白頭翁與芩連共,再入銀花病自離。

(伯未按:或用一味白頭翁煎服,或用鴉膽子七粒,桂圓肉包,吞服。)

下痢純白,但見裡急下重者,熱鬱在氣分也。宜膏芩清痢散。

黃芩(二錢),石膏(二錢),兜鈴(二錢),防己(二錢),銀花(二錢),知母(三錢),杏仁(三錢),滑石(二錢),枳殼(一錢),荷梗(三錢),芍藥(三錢),甘草(一錢)

歌曰:痢如純白治如何,膏杏銀防枳與荷。

滑草兜鈴知共芍,服之病氣漸調和。

下痢禁口,其人飲食不納者,邪熱傷中氣也。宜人參開禁湯。

人參(三錢),黃連(二錢),黃芩(三錢),石膏(三錢),知母(三錢),連翹(二錢),木香(一錢),花粉(三錢),麥冬(三錢),桔梗(一錢),葛根(二錢),銀花(一錢),荷梗(二錢),甘草(一錢)

歌曰:禁口多緣津液枯,膏冬參粉極滋濡。

銀翹葛根芩連共,知桔香荷甘草俱。

大便久痢,諸藥不能禁止者,寒熱之錯雜也,宜姜連四神丸。

乾薑(二錢),黃連(二錢),烏梅(四枚),白芍(三錢),甘草(一錢)

歌曰:久痢諸湯治不靈,姜連梅芍草梢增。

症兼寒熱宜斟酌,漫借經方炫己能。

白話文:

大便

有首歌訣說:痢疾病症都是因為體內濕熱侵襲導致,如果大便帶有紅色或白色,要使用當歸和黃芩這類藥材。

還可以搭配檳榔、葛根、香附、柴胡、白芍、杏仁、甘草、黃連、荷葉梗、桔梗和豆蔻等藥材。

(伯未先生的按語:可以用陳年的紅茶葉、山楂炭、紅白砂糖各三錢,加上煨過的生薑一錢,這個簡易的配方效果很好。)

如果拉肚子,大便純紅色,或者口渴、小便顏色赤紅,這是體內熱邪積聚在血液的表現。應該使用地榆白頭翁湯來治療。

藥方組成:黃連(二錢)、黃芩(二錢)、黃柏(二錢)、秦皮(三錢)、地榆(二錢)、白頭翁(三錢)、當歸(二錢)、白芍(三錢)、銀花炭(一錢)、牡丹皮(二錢)。

有首歌訣說:紅色痢疾應該從血液方面來治療,使用牡丹皮、秦皮、地榆、黃柏、白芍和當歸。

再加上白頭翁、黃芩和黃連一起使用,再加入銀花,病自然就會好轉。

(伯未先生的按語:或者單獨使用白頭翁煎服,或者用七粒鴉膽子,用桂圓肉包裹後吞服。)

如果拉肚子,大便純白色,而且有裡急後重的感覺,這是熱邪鬱積在氣的表現。應該使用膏芩清痢散來治療。

藥方組成:黃芩(二錢)、石膏(二錢)、兜鈴(二錢)、防己(二錢)、銀花(二錢)、知母(三錢)、杏仁(三錢)、滑石(二錢)、枳殼(一錢)、荷梗(三錢)、白芍(三錢)、甘草(一錢)。

有首歌訣說:如果痢疾大便純白色,應該如何治療呢?可以使用石膏、杏仁、銀花、防己、枳殼和荷梗。

再加上滑石、甘草、兜鈴、知母和白芍一起服用,病氣會逐漸調和。

如果拉肚子,而且完全不能進食,這是因為邪熱損傷了脾胃的氣。應該使用人參開禁湯來治療。

藥方組成:人參(三錢)、黃連(二錢)、黃芩(三錢)、石膏(三錢)、知母(三錢)、連翹(二錢)、木香(一錢)、花粉(三錢)、麥冬(三錢)、桔梗(一錢)、葛根(二錢)、銀花(一錢)、荷梗(二錢)、甘草(一錢)。

有首歌訣說:不能進食多是因為體內津液枯竭,要用石膏、麥冬、人參和花粉來滋潤。

再加上銀花、連翹、葛根、黃芩和黃連,以及知母、桔梗、木香、荷梗和甘草一起使用。

如果長期拉肚子,用各種藥物都無法止住,這是因為體內寒熱交雜。應該使用姜連四神丸來治療。

藥方組成:乾薑(二錢)、黃連(二錢)、烏梅(四枚)、白芍(三錢)、甘草(一錢)。

有首歌訣說:長期拉肚子,用各種藥方都治不好,應該使用乾薑、黃連、烏梅、白芍和甘草。

如果症狀兼有寒熱,就要仔細斟酌,不要隨便拿古方的藥來炫耀自己的醫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