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宗海

《醫學見能》~ 卷一 (1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1)

1. 手臂

[總訣]手為四末屬脾經,兩掌中心屬少陰。厥熱兩條須辨治,熱潮時節要分明。

手發厥冷,或兼泄利清穀者,脾腎之虛寒也。宜附子理中湯。

乾薑(三錢),附子(三錢),黨參(三錢),白朮(三錢),甘草(炙,二錢)

歌曰:脾腎虛寒手冷僵,不離朮附與乾薑。

再加參草調中胃,四末陽回正氣昌。

手發潮熱,兼見譫語舌黑者,胃中有燥屎也。宜調胃承氣湯。

枳殼(二錢),朴硝(三錢),大黃(二錢),厚朴(二錢),甘草(一錢)

歌曰:手熱還同譫語增,胃中燥屎有明徵。

草梢枳樸能調胃,加入硝黃氣可承。

手心發熱,多在入夜以後者,瘀血在陰分也。宜四物化瘀湯。

生地(三錢),當歸(三錢),川芎(一錢),白芍(三錢),丹皮(三錢),桃仁(三錢),荊芥(炒,二錢),麥冬(三錢),桑葉(三錢),浮麥(三錢),竹葉(三錢),燈心(一錢),蒲黃(二錢),地骨皮(二錢)

歌曰:手心夜熱地歸芎,化血桃丹芍芥同。

桑竹全蒲燈草心,麥冬浮麥養陰崇。

手腕疼痛,或兼身痛拘急者,風、寒、濕合痹也。宜五物逐瘀湯。

桂枝(二錢),當歸(三錢),黃耆(二錢),苡仁(三錢),甘草(一錢),生薑(三片)

歌曰:手及身疼風濕痹,逐瘀湯內用耆歸。

苡能除濕甘能緩,再入生薑與桂枝。

(伯未按:可加薑黃、秦艽各二錢。)

手心發熱,必在午飯以後者,脾胃停飲食也。宜加味平脾湯。

蒼朮(二錢),厚朴(二錢),陳皮(二錢),甘草(一錢),神麯(二錢),白芍(二錢),酒軍(一錢)

歌曰:手心飯後熱脾傷,蒼朮陳皮厚朴良。

再入草梢同建曲,酒軍白芍細推詳。

手腕麻木,通腕皆痛不仁者,血虛生風濕也。宜養血消風湯。

當歸(三錢),白芍(三錢),川芎(一錢),秦艽(二錢),苡仁(二錢),桑皮(二錢),竹茹(二錢),殭蠶(二錢),紅花(一錢),荊芥(一錢),續斷(二錢),生地(三錢),鉤藤(二錢),清酒(一杯)

歌曰:血虛腕痛總因風,和血艽歸地芍芎。

苡竹桑藤蠶作引,紅花芥續酒煎同。

(伯未按:大活絡丹亦可服。)

白話文:

手臂總論

手屬於身體的四肢末端,對應中醫的脾經,兩手掌的中心則屬於手少陰心經。手部出現發冷或發熱兩種情況,需要仔細辨別並對症治療,特別是發熱時,要注意分辨是持續發熱還是間歇性發熱。

手發冷

如果手部發冷,甚至伴隨腹瀉、大便中有未消化食物的情況,這是脾腎虛寒的表現。應該使用附子理中湯來治療。

附子理中湯的藥物組成是:乾薑(9克),附子(9克),黨參(9克),白朮(9克),炙甘草(6克)。

歌訣說:脾腎虛寒導致手冷僵硬,治療不能離開白朮、附子和乾薑。再加上黨參和炙甘草調理中焦脾胃,就能使四肢末梢的陽氣恢復,正氣就會強盛起來。

手發熱

如果手部發熱,同時出現胡言亂語、舌苔發黑等症狀,這是因為胃中有燥屎積滯。應該使用調胃承氣湯來治療。

調胃承氣湯的藥物組成是:枳殼(6克),芒硝(9克),大黃(6克),厚朴(6克),甘草(3克)。

歌訣說:手部發熱,同時出現胡言亂語的症狀,明顯是胃中有燥屎的表現。用甘草、枳殼、厚朴能夠調理胃氣,再加入芒硝和大黃就可以使積滯通暢排出。

手心發熱(夜間)

如果手心發熱,而且多在晚上入睡後出現,這是因為體內有瘀血,而且瘀血位置偏在陰分。應該使用四物化瘀湯來治療。

四物化瘀湯的藥物組成是:生地(9克),當歸(9克),川芎(3克),白芍(9克),丹皮(9克),桃仁(9克),炒荊芥(6克),麥冬(9克),桑葉(9克),浮小麥(9克),竹葉(9克),燈心草(3克),蒲黃(6克),地骨皮(6克)。

歌訣說:手心在夜晚發熱,通常是因為有瘀血,方中當歸、川芎、白芍、生地可以活血化瘀,再加入桃仁、丹皮、荊芥等,以及桑葉、竹葉、蒲黃、燈心草、麥冬、浮小麥養陰滋潤。

手腕疼痛

如果手腕疼痛,同時身體也感到疼痛、拘攣不適,這是風寒濕三種邪氣合在一起導致的痹症。應該使用五物逐瘀湯來治療。

五物逐瘀湯的藥物組成是:桂枝(6克),當歸(9克),黃耆(6克),薏苡仁(9克),甘草(3克),生薑(3片)。

歌訣說:如果手腕和身體都感到疼痛,是風濕痹阻的表現,用逐瘀湯,其中黃耆和當歸是主要的藥物。薏苡仁可以去除濕氣,甘草可以緩和藥性,再加上生薑和桂枝溫通經絡。

(補充說明:可以加入薑黃、秦艽各6克)

手心發熱(午飯後)

如果手心發熱,而且通常在午飯後出現,這是因為脾胃有飲食停滯。應該使用加味平脾湯來治療。

加味平脾湯的藥物組成是:蒼朮(6克),厚朴(6克),陳皮(6克),甘草(3克),神麯(6克),白芍(6克),酒製大黃(3克)。

歌訣說:手心在飯後發熱,是脾胃受損的表現,蒼朮、陳皮、厚朴有很好的健脾作用。再加上炙甘草、神麯一起來幫助消化,再用酒製大黃和白芍來調理脾胃。

手腕麻木

如果手腕麻木,整個手腕都疼痛且感覺遲鈍,這是因為血虛導致生風、濕氣。應該使用養血消風湯來治療。

養血消風湯的藥物組成是:當歸(9克),白芍(9克),川芎(3克),秦艽(6克),薏苡仁(6克),桑白皮(6克),竹茹(6克),殭蠶(6克),紅花(3克),荊芥(3克),續斷(6克),生地(9克),鉤藤(6克),清酒(一杯)。

歌訣說:手腕疼痛麻木,通常是由於血虛生風引起的,用當歸、芍藥、川芎、生地可以補血,再用秦艽等祛風,配合薏苡仁、竹茹、桑白皮、殭蠶來通絡,紅花、荊芥和續斷來活血,用清酒送服效果更好。

(補充說明:也可以服用大活絡丹)

2. 腳腿

[總訣]足居下部腎之分,又屬陽明灌大筋。寒熱腫疼依法治,總於胃腎問原因。

腳冷厥逆,或兼下利清穀者,脾腎之虛寒也,宜加味四逆湯。

乾薑(二錢),附片(三錢),甘草(二錢),白朮(三錢),茯苓(三錢)

歌曰:洞瀉脾虛腎亦虛,陽微足冷厥難舒。

茯苓朮草和中胃,姜附回陽暖氣噓。

腳發熱厥,夜睡不欲被複者,腎中真陰虛也。宜六味地黃丸。

熟地(五錢),山萸(三錢),山藥(四錢),茯苓(三錢),丹皮(三錢),澤瀉(三錢)

歌曰:夜中足熱腎陰虧,苓地山萸澤瀉宜。

山藥滋陰當重用,再加涼血牡丹皮。

腳跗腫大,青白如蠶明亮者,寒濕之氣注也。宜神仙雞鳴散。

吳萸(二錢),蒼朮(二錢),紫蘇(二錢),生薑(三錢),苡仁(三錢),木瓜(二錢),陳皮(二錢),檳榔(一錢),桔梗(二錢),雲苓(三錢)

歌曰:腳腫皮光白似蠶,吳萸蒼朮苡瓜探。

檳榔陳桔姜蘇入,除濕雲苓性要參。

(伯未按:當在五更時冷服,故名「雞鳴」。)

腳跗赤腫,以及生瘡潰爛者,濕熱之下注也,宜蒼朮知母湯。

蒼朮(二錢),知母(三錢),白朮(二錢),雲苓(二錢),黃芩(二錢),白芍(二錢),續斷(二錢),秦皮(二錢),茵陳(二錢),桑皮(二錢),地骨皮(二錢),甘草(一錢),防己(一錢五分)

歌曰:足跟赤腫或生瘡,二術三皮知芍匡。

苓續茵陳防己入,枯芩甘草共清涼。

腳痛瘦削,無論乾枯發熱者,肝肺之痿弱也。宜去痿治血湯。

生地(三錢),當歸(三錢),元參(二錢),白芍(二錢),杏仁(二錢),丹皮(二錢),麥冬(三錢),知母(二錢),膽草(二錢),秦艽(二錢)

歌曰:腳疼瘦削屬痿痹,藥用元參歸地施。

杏芍麥冬知共膽,秦艽再入牡丹皮。

婦人腳心疼痛,如刀錐刺者,少陰經瘀血也。宜仲景溫經湯。

當歸(三錢),白芍(二錢),阿膠(二錢),川芎(一錢),桂枝(二錢),丹皮(三錢),麥冬(四錢),半夏(二錢),人參(二錢),吳萸(一錢)

甘草(一錢),生薑(三片)

歌曰:腳底煩疼痛似錐,婦人瘀血用丹皮。

歸芎膠芍同薑桂,參草吳萸冬夏施。

白話文:

腳腿

總結來說,腳位於身體的下部,屬於腎所管轄的範圍,同時也屬於陽明經脈,這條經脈灌注著腿部的大筋。腳的寒熱腫痛,要依照症狀來治療,總體來說要從胃和腎這兩個方面去尋找病因。

如果腳冰冷,甚至出現手腳冰涼、下痢、大便稀薄等情況,這是因為脾腎虛寒,適合使用加味四逆湯來治療。

加味四逆湯的藥方包括:乾薑(二錢)、附子(三錢)、甘草(二錢)、白朮(三錢)、茯苓(三錢)。

口訣說:腹瀉、脾虛也連帶腎虛,陽氣衰微導致腳冷,很難感到舒適。茯苓、白朮、甘草可以調和脾胃,乾薑、附子可以恢復陽氣,使身體溫暖。

如果腳發熱、發冷,晚上睡覺不喜歡蓋被子,這是因為腎中的陰液不足,適合服用六味地黃丸來治療。

六味地黃丸的藥方包括:熟地(五錢)、山茱萸(三錢)、山藥(四錢)、茯苓(三錢)、丹皮(三錢)、澤瀉(三錢)。

口訣說:夜晚腳發熱是因為腎陰虧損,要用茯苓、熟地、山茱萸、澤瀉來治療。山藥滋陰的作用要加重用量,再加入可以涼血的牡丹皮。

如果腳背腫大,顏色青白,像蠶一樣光滑明亮,這是因為寒濕之氣停留在這裡,適合服用神仙雞鳴散來治療。

神仙雞鳴散的藥方包括:吳茱萸(二錢)、蒼朮(二錢)、紫蘇(二錢)、生薑(三錢)、薏仁(三錢)、木瓜(二錢)、陳皮(二錢)、檳榔(一錢)、桔梗(二錢)、雲苓(三錢)。

口訣說:腳腫得像蠶一樣,顏色青白,要用吳茱萸、蒼朮、薏仁、木瓜來治療。加入檳榔、陳皮、桔梗、生薑、紫蘇,利用雲苓的利濕功能。

(說明:雞鳴散要在清晨五更時服用,所以叫做「雞鳴」)

如果腳背紅腫,甚至出現潰爛,這是因為濕熱下注所導致的,適合服用蒼朮知母湯來治療。

蒼朮知母湯的藥方包括:蒼朮(二錢)、知母(三錢)、白朮(二錢)、雲苓(二錢)、黃芩(二錢)、白芍(二錢)、續斷(二錢)、秦皮(二錢)、茵陳(二錢)、桑皮(二錢)、地骨皮(二錢)、甘草(一錢)、防己(一錢五分)。

口訣說:腳跟紅腫甚至潰爛,要用蒼朮、白朮和三種皮來治療,還有知母、白芍來輔助。加入茯苓、續斷、茵陳、防己,再配合黃芩、甘草來清熱。

如果腳痛又消瘦,無論是乾燥還是發熱,都是因為肝肺虛弱,適合服用去痿治血湯來治療。

去痿治血湯的藥方包括:生地(三錢)、當歸(三錢)、元參(二錢)、白芍(二錢)、杏仁(二錢)、丹皮(二錢)、麥冬(三錢)、知母(二錢)、膽草(二錢)、秦艽(二錢)。

口訣說:腳痛又消瘦,屬於痿痹症,要用元參、當歸、生地來治療。配合杏仁、白芍、麥冬、知母、膽草,最後加入秦艽、牡丹皮。

如果婦女腳心疼痛,像刀子刺一樣,這是因為少陰經脈有瘀血,適合服用仲景溫經湯來治療。

仲景溫經湯的藥方包括:當歸(三錢)、白芍(二錢)、阿膠(二錢)、川芎(一錢)、桂枝(二錢)、丹皮(三錢)、麥冬(四錢)、半夏(二錢)、人參(二錢)、吳茱萸(一錢)、甘草(一錢)、生薑(三片)。

口訣說:腳底疼痛像錐刺,是婦女瘀血造成的,要用牡丹皮來治療。再用當歸、川芎、阿膠、白芍、生薑、桂枝,配合人參、甘草、吳茱萸、麥冬、半夏來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