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見能》~ 卷一 (5)
卷一 (5)
1. 舌本
[總訣]舌乃心苗胃亦診,赤紅便作火來侵。有胎屬火分真假,枯潤之間仔細詳。
凡舌有胎,或兼口苦溺黃者,三焦經鬱熱也。宜加味柴胡湯。
柴胡(二錢),黃芩(二錢),甘草(一錢),當歸(三錢),白芍(三錢),麥冬(三錢),車前子(三錢),花粉(三錢),知母(三錢),滑石(三錢)
歌曰:舌胎不論白和黃,但有皆為熱內臟。
加味柴胡芩草粉,知冬前滑芍歸良。
舌尖赤痛,或生巨齒紅點者,心經之遊火也。宜加減瀉心湯。
黃芩(三錢),黃連(二錢),當歸(三錢),赤芍(三錢),丹皮(三錢),生地(三錢),花粉(三錢),連翹(二錢),車前子(三錢),木通(一錢),甘草(一錢),牛蒡子(三錢)
歌曰:舌尖赤痛用芩連,牛蒡翹歸地芍先。
花粉車前丹草和,木通瀉熱火全捐。
(伯未按:舌脹滿口,生蒲黃末搽舌上,若舌脹出口,冰片一錢研敷。)
舌胎黃燥,兼見消渴引飲者,胃中有熱邪也。宜加味虎湯。
知母(三錢),石膏(三錢),花粉(三錢),酒軍(一錢),甘草(一錢),生地(三錢),枳殼(一錢)
歌曰:舌胎黃燥用知膏,花粉軍甘地枳調。
白虎西方金氣稟,再加清品散涼飈。
舌胎滑潤,兼見二便清利者,真寒而假熱也。宜加味益元湯。
乾薑(二錢),附片(三錢),黃連(二錢),知母(二錢),黨參(三錢),白朮(三錢),五味(八分),吳萸(二錢),麥冬(三錢),艾葉(一錢),蔥白(三根),童便(一杯)
歌曰:舌胎滑潤便清和,假熱真寒姜附科。
冬味知連蔥便引,艾萸參朮不嫌多。
舌黑生刺,手足日晡潮熱者,胃中有燥屎也。宜調胃承氣湯。
芒硝(二錢),大黃(二錢),枳殼(二錢),厚朴(二錢),甘草(五分)
歌曰:燥屎留中舌刺芒,熱潮日晡細端詳。
硝黃枳樸同甘草,調胃長沙有妙方。
舌黑生刺,心煩不得安臥者,心火之亢熱也。宜銀翹瀉心湯。
黃柏(二錢),炒梔(二錢),黃連(二錢),黃芩(三錢),生地(三錢),白芍(二錢),花粉(三錢),銀花(二錢),連翹(一錢),竹茹(二錢),草梢(一錢),燈心(一束)
歌曰:舌生黑刺臥難安,梔柏芩連用苦寒。
地芍銀翹花粉共,燈心甘草竹茹餐。
白話文:
總論
舌頭是心臟的外在表現,也能反映胃的情況,舌頭呈現紅色,表示體內有火氣入侵。舌苔的出現,可能是真火或假火,必須仔細分辨舌苔的濕潤或乾燥程度。
如果舌頭有舌苔,同時感到口苦、小便黃,表示三焦經有鬱積的熱氣,適合服用加味柴胡湯。
加味柴胡湯的組成:柴胡二錢、黃芩二錢、甘草一錢、當歸三錢、白芍三錢、麥冬三錢、車前子三錢、花粉三錢、知母三錢、滑石三錢。
口訣說:舌苔不管是白色或黃色,只要出現就代表體內有熱。
治療熱證,可使用加味柴胡湯,方中包含柴胡、黃芩、甘草、花粉、知母、麥冬、車前子、滑石和白芍、當歸等藥材。
如果舌尖紅腫疼痛,或出現像鋸齒狀的紅色點狀物,表示心經有虛火,適合服用加減瀉心湯。
加減瀉心湯的組成:黃芩三錢、黃連二錢、當歸三錢、赤芍三錢、丹皮三錢、生地三錢、花粉三錢、連翹二錢、車前子三錢、木通一錢、甘草一錢、牛蒡子三錢。
口訣說:舌尖紅腫疼痛,可使用黃芩、黃連,搭配牛蒡子、連翹、當歸、生地、赤芍。
加上花粉、車前子、丹皮和甘草,再以木通來疏散熱氣。
(編者按:如果舌頭腫脹滿口,可以使用蒲黃粉塗抹舌頭,如果腫脹到伸出口外,可用冰片一錢研磨後塗抹。)
如果舌苔黃而乾燥,同時有口渴、頻繁飲水的情況,表示胃裡有熱邪,適合服用加味白虎湯。
加味白虎湯的組成:知母三錢、石膏三錢、花粉三錢、酒製大黃一錢、甘草一錢、生地三錢、枳殼一錢。
口訣說:舌苔黃燥用知母和石膏,搭配花粉、酒製大黃、甘草、生地、枳殼來調理。
白虎湯是西方金氣的代表,再加入清熱藥可以散去熱邪。
如果舌苔濕潤光滑,同時有小便清澈量多,表示是體內真寒假熱的狀況,適合服用加味益元湯。
加味益元湯的組成:乾薑二錢、附子三錢、黃連二錢、知母二錢、黨參三錢、白朮三錢、五味子八分、吳茱萸二錢、麥冬三錢、艾葉一錢、蔥白三根、童便一杯。
口訣說:舌苔濕潤,小便清澈,這是假熱真寒,適合使用乾薑、附子。
用麥冬、五味子、知母、黃連、蔥白、童便來引導藥力,再加艾葉、吳茱萸、黨參、白朮,多多益善。
如果舌頭變黑且長出刺,同時在午後感到發熱,表示胃裡有乾燥的糞便,適合服用調胃承氣湯。
調胃承氣湯的組成:芒硝二錢、大黃二錢、枳殼二錢、厚朴二錢、甘草五分。
口訣說:乾燥的糞便堆積在腸胃,舌頭會長出黑刺,且在午後感到發熱。
用芒硝、大黃、枳殼、厚朴搭配甘草,這是張仲景《傷寒論》中調胃承氣湯的妙用。
如果舌頭變黑且長出刺,同時感到心煩意亂、難以入睡,表示心火過旺,適合服用銀翹瀉心湯。
銀翹瀉心湯的組成:黃柏二錢、炒梔子二錢、黃連二錢、黃芩三錢、生地三錢、白芍二錢、花粉三錢、銀花二錢、連翹一錢、竹茹二錢、甘草梢一錢、燈心草一束。
口訣說:舌頭長出黑刺,心煩難以入睡,這是心火過旺,要用黃柏、炒梔子、黃連、黃芩等苦寒藥來清熱。
再加入生地、白芍、花粉,搭配銀花、連翹,以及燈心草、甘草梢、竹茹一起服用。
2. 咽喉
[總訣]最重咽喉出納關,那禁邪氣壅其間。清心開肺還平胃,惟望醫師妙轉旋。
咽喉紅腫,其色多帶痰黏者,風火之壅塞也。宜加味甘桔湯。
山豆根(一錢),連翹(一錢),炒梔(一錢),甘草(一錢),杏仁(三錢),荊芥(一錢),薄荷(五分),桔便(二錢),枳殼(八分),花粉(二錢),枯芩(二錢),貝母(三錢),旋覆(二錢),射干(二錢)
歌曰:咽喉紅腫豆翹梔,甘杏荊荷枳桔宜。
花粉枯芩清火用,射旋貝母滌痰施。
(伯未按:蜀刻本無花粉、旋覆。)
(又按:若大便燥結者,當用涼膈散三錢入煎。)
咽喉白爛,其聲嘶小不出者,火熱乘肺金也。宜滋肺百合湯。
百合(一錢),知母(一錢),天冬(二錢),麥冬(三錢),花粉(二錢),杏仁(三錢),銀花(一錢),生地(三錢),紫菀(一錢),甘草(一錢),桑葉(一錢),五倍子(一錢)
歌曰:咽喉白爛總宜滋,杏草銀桑合倍醫。
知母二冬和紫菀,地黃花粉咽徐徐。
(伯未按:須防白喉,切勿大意。)
咽中疼痛,生黃起泡起點者,濕熱之結氣也。宜清散薄荷湯。
薄荷(五分),荊芥(一錢),柴胡(一錢),知母(三錢),黃芩(三錢),檳榔(一錢),草果(一錢),羌活(五分),枳殼(一錢),連翹(一錢),射干(二錢),杏仁(三錢),殭蠶(三錢),蟬蛻(五個)
歌曰:咽疼起泡薄柴荊,羌枳翹干芩母清。
草果檳榔除濕積,殭蠶蟬杏熱俱平。
咽中生蛾,壅塞關隘不通者,心經火上逆也。宜加減導赤散。
生地(三錢),知母(二錢),枳殼(一錢),甘草(一錢),薄荷(七分),羌活(七分),木通(一錢),竹葉(三錢),靈仙(一錢),皂刺(三錢),黃連(三錢),酒軍(一錢),山甲(炒,二片),牛蒡子(三錢)
歌曰:靈仙皂刺破喉蛾,山甲知連及薄荷。
牛蒡軍甘羌地枳,木通竹葉與調和。
(伯未按:乳蛾症於結喉兩旁,按之有核,可購貼喉異功散,置太乙膏上,貼之半日,即起泡,用針刺破,易紅膏藥貼之。)
凡紅喉證,無論癰蛾腫起者,總屬血分熱也。宜唫點膽礬丸。
膽礬(三分),熊膽(一錢),皂刺(一錢),硼砂(一錢),火硝(一錢),麝香(一分),蜣螂(二枚),大黃(五分),鬱金(一錢),牛黃(一分)
為末,蜜丸,點唫喉間,有痰則吐去。
歌曰:膽礬熊膽點紅喉,皂刺蜣螂一例收。
硼麝二黃硝合研,鬱金加入症全瘳。
(伯未按:可另購玄參三錢泡,代茶飲。)
凡白喉證,無論癬爛疳蝕者,總屬氣分熱也。宜吹唫珠黃散。
珍珠(一錢),牛黃(三分),麝香(一分),明雄(一錢),硼砂(一錢),甘草(一錢)
白話文:
[總論]
咽喉是身體氣息出入的重要關口,最怕邪氣阻塞。治療的原則是清心火、宣通肺氣、調和脾胃,希望醫生能靈活運用這些方法。
咽喉紅腫
如果咽喉紅腫,而且顏色看起來帶有黏稠的痰液,這通常是風熱邪氣阻塞所造成的。可以服用加味甘桔湯來治療。
**加味甘桔湯的組成:**山豆根(3.8克),連翹(3.8克),炒梔子(3.8克),甘草(3.8克),杏仁(11.3克),荊芥(3.8克),薄荷(1.9克),桔梗(7.5克),枳殼(3克),花粉(7.5克),枯芩(7.5克),貝母(11.3克),旋覆花(7.5克),射干(7.5克)。
**歌訣:**咽喉紅腫用豆翹梔,甘杏荊荷枳桔宜。花粉枯芩清熱用,射旋貝母化痰施。
(**編者註:**有些版本沒有花粉和旋覆花這兩味藥。)
(**編者又註:**如果便秘,可以加入涼膈散11.3克一起煎服。)
咽喉白爛
如果咽喉潰爛呈現白色,而且聲音嘶啞微弱,通常是火熱之邪侵犯肺臟所引起的。可以服用滋肺百合湯來治療。
**滋肺百合湯的組成:**百合(3.8克),知母(3.8克),天冬(7.5克),麥冬(11.3克),花粉(7.5克),杏仁(11.3克),銀花(3.8克),生地(11.3克),紫菀(3.8克),甘草(3.8克),桑葉(3.8克),五倍子(3.8克)。
**歌訣:**咽喉白爛要滋養,杏草銀桑合倍方。知母二冬和紫菀,地黃花粉慢咽湯。
(**編者註:**必須小心預防白喉,不可輕忽。)
咽中疼痛
如果咽喉疼痛,並且出現黃色的小泡或紅點,這通常是濕熱之邪阻滯氣機所引起的。可以服用清散薄荷湯來治療。
**清散薄荷湯的組成:**薄荷(1.9克),荊芥(3.8克),柴胡(3.8克),知母(11.3克),黃芩(11.3克),檳榔(3.8克),草果(3.8克),羌活(1.9克),枳殼(3.8克),連翹(3.8克),射干(7.5克),杏仁(11.3克),殭蠶(11.3克),蟬蛻(五個)。
**歌訣:**咽痛起泡薄柴荊,羌枳翹干芩母清。草果檳榔除濕滯,殭蠶蟬杏熱俱平。
咽中生蛾(扁桃腺發炎)
如果咽喉長出像鵝口瘡一樣的東西,阻塞咽喉導致呼吸不暢,這通常是心經火氣上逆所引起的。可以服用加減導赤散來治療。
**加減導赤散的組成:**生地(11.3克),知母(7.5克),枳殼(3.8克),甘草(3.8克),薄荷(2.6克),羌活(2.6克),木通(3.8克),竹葉(11.3克),靈仙(3.8克),皂刺(11.3克),黃連(11.3克),酒大黃(3.8克),山甲(炒過,兩片),牛蒡子(11.3克)。
**歌訣:**靈仙皂刺破喉蛾,山甲知連及薄荷。牛蒡軍甘羌地枳,木通竹葉與調和。
(**編者註:**如果扁桃腺發炎長在喉嚨兩旁,按壓時有硬塊,可以購買貼喉異功散,敷在太乙膏上,貼半天,會起泡,用針刺破,再換上紅色藥膏敷。)
所有紅喉證
無論是癰腫或扁桃腺發炎,只要咽喉發紅,都屬於血分有熱。可以含服或點塗膽礬丸來治療。
**膽礬丸的組成:**膽礬(1.1克),熊膽(3.8克),皂刺(3.8克),硼砂(3.8克),火硝(3.8克),麝香(0.4克),蜣螂(兩個),大黃(1.9克),鬱金(3.8克),牛黃(0.4克)。
將所有藥材研成粉末,用蜂蜜做成藥丸,點在咽喉處,如果有痰就吐掉。
**歌訣:**膽礬熊膽點紅喉,皂刺蜣螂一例收。硼麝二黃硝合研,鬱金加入症全瘳。
(**編者註:**可以另外購買玄參11.3克泡茶飲用。)
所有白喉證
無論是潰爛、發癬還是像蟲蛀一樣的病變,只要咽喉發白,都屬於氣分有熱。可以吹塗珠黃散來治療。
**珠黃散的組成:**珍珠(3.8克),牛黃(1.1克),麝香(0.4克),明雄黃(3.8克),硼砂(3.8克),甘草(3.8克)。
**歌訣:**雄麝珠黃點白喉,硼砂甘草一分求。須知白爛關虛熱,不與紅喉一例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