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其偉

《醫學妙諦》~ 卷中 (11)

回本書目錄

卷中 (11)

1. 汗症章

經曰:陽加於陰謂之汗。又曰:汗者心之液。又曰:腎主五液,故凡汗症未有不出心腎虛而得者。夫心為生陽之臟,凡五臟六腑、表裡之陽,皆心主之,以行其變化,故隨其所在之處而氣化為津,亦隨其火擾所在之處而泄為汗,是汗本乎陰,乃津液之所化也。

克肖天地名曰人,天地有雨人汗生。時逢久雨天地否,久汗之人病自成。覺來無汗寐時出,盜汗陰虛兼內熱。不動而汗時時來,自汗陽虛兼有濕。脈細陽弱太陰虧,自汗補陽調胃戢(戢者絕其汗也)。浮麥地芍陳蠣梅,加減歸脾服多帖。盜汗滋陰降火宜,當歸大黃功最奇。麻黃根兼知(母)杞(枸杞)骨,前方選用堪同施。寧神安心藥為妙,汗為心液當先知。

衛陽虛(宜鎮陽理陰)

陳參曰:火與元氣不兩立,氣泄為熱為汗,以治在無形實火,宜清虛火宜補。

真武湯,茯苓,白芍,白朮,附子,生薑,玉屏風散,黃耆,防風,白朮,人參,附子,西耆,於朮,人參,茯苓,炙草,浮小麥,半夏,牡蠣,南棗

營衛虛(自汗)

黃耆建中湯加防風根

勞傷心神

生脈散,四君子湯

胃陰虛

人參,茯神,棗仁,白芍,炙草,龍骨

陽虛自汗,補氣以衛外,陰虛盜汗,補陰以營內。

柏子仁丸,柏仁,牛膝,卷柏,澤蘭,續斷,熟地

陳參曰:津散於外而為汗,此為虛者言。若時證則不可拘泥也。心之陽虛不能衛外而固密,則外傷而自汗。腎之陰虛不能營內而退藏,則內傷而盜汗。自汗由陰蒸於陽分也,盜汗由陽蒸於陰分也。

白話文:

[汗症章]

經典上說:「陽氣加在陰液上,就形成了汗。」又說:「汗是心臟的液體。」還說:「腎臟主導體內五種液體」,所以凡是汗症,沒有不是因為心腎虛弱而產生的。心臟是產生陽氣的臟器,全身五臟六腑、表裡內外的陽氣,都由心臟主導,透過心臟運行變化。因此,陽氣會隨著所在部位而氣化成津液,也會隨著火熱擾動的部位而洩出變成汗,所以汗的根本來源是陰液,是津液轉化而成的。

人就像是縮小版的天地,天地會下雨,人會流汗。如果長時間下雨,天地間陰陽失調,長期流汗的人,就會生病。醒來時沒有汗,睡覺時才流汗,這是因為陰虛且體內有熱,稱為盜汗。沒有活動也一直流汗,這是因為陽虛且體內有濕,稱為自汗。如果脈象細弱、陽氣虛弱、太陰虧損,出現自汗,就要用補陽氣、調理脾胃的方法來止汗。可以用浮小麥、地黃、白芍、陳皮、牡蠣、烏梅等藥材,再依情況加減,服用多帖歸脾湯。盜汗則要滋陰降火,當歸和大黃的效果最好。麻黃根搭配知母、枸杞、骨碎補,也可以一起使用。要達到寧神安心的效果,藥物選用非常重要,要知道汗是心臟的液體。

衛陽虛(適合鎮陽氣、調理陰液)

陳參說:「火和元氣不能同時存在,元氣洩漏就會變成熱、變成汗,治療時要著重在無形的虛火,要清除虛火,並補益元氣。」

可以選用真武湯,藥材包含茯苓、白芍、白朮、附子、生薑。 也可以選用玉屏風散,藥材包含黃耆、防風、白朮、人參、附子。 還可以使用西耆、于術、人參、茯苓、炙甘草、浮小麥、半夏、牡蠣、南棗。

營衛虛(自汗)

可以使用黃耆建中湯再加防風根。

勞傷心神

可以使用生脈散、四君子湯。

胃陰虛

可以使用人參、茯神、酸棗仁、白芍、炙甘草、龍骨。

陽虛引起的自汗,要用補氣的方法來增強體表的防禦能力;陰虛引起的盜汗,要用補陰的方法來滋養體內。

可以使用柏子仁丸,藥材包含柏子仁、牛膝、卷柏、澤蘭、續斷、熟地。

陳參說:「津液散發到體表變成汗,這是針對虛弱體質來說的。如果遇到其他情況就不能拘泥於此。」心臟陽氣虛弱,無法守護體表使之緊密,就會因為外邪入侵而自汗。腎臟陰液虛弱,無法滋養體內使之潛藏,就會因為內傷而盜汗。自汗是由於陰液蒸騰到陽氣的部位而產生,盜汗是由於陽氣蒸騰到陰液的部位而產生。

2. 頭痛章

頭為諸陽之會,與厥陰脈會於顛,諸陰寒邪不上逆,惟陽氣窒塞,濁邪得以上據,厥陰風火乃能逆上作痛。頭痛症皆由清陽不升,風火乘虛上擾所致也。

頭痛之症雖主風,亦有痰火虛不同。頂顛屬風太陽火,眉稜骨痛由痙攻。腦後血脈虛來大,滑痰弦數火風逢。九味羌活湯主治,芩連治火殊多功。痰合二陳虛四物,氣血四君亦可庸(用也)。風亦屬陽頭為會(諸陽之會),兩陽相爭痛勢凶。氣血虛者無力拒,風不與爭痛故松。若因痰飲作痛者,胸膈飽悶非風從。

風火頭痛(宜辛散輕清法)

羚羊片,元參,薄荷,山梔,桑葉,夏枯草,連翹,丹皮,菊葉,黃芩,苦丁茶,荷葉,木通蔓,荊子,白芷

肝風頭痛(宜熄風滋肝法)

首烏,枸杞子,生地,菊花,白芍,料豆衣,柏仁

夏秋伏暑頭痛

石膏,連翹,羚羊片,蔓荊子,木通,山梔,苦丁茶,荷葉邊,飛滑石,生草,紫川樸,桑葉

膽胃伏邪

羚角片,菊葉,連翹,葛根,牛蒡子,赤芍,白芷

凡頭痛而屬陰,虛陽越者,用復脈湯、甘麥大棗法加阿膠、牡蠣、生地、白芍、沙參。因陽虛濁邪阻塞氣血,瘀痹而痛者,用蟲類搜逐血絡,宣通陽氣。

炮川烏,半夏,細辛,生薑汁,露蜂房,川芎,當歸,炙全蠍

陳參曰:頭風初起,以桑葉、山梔、丹皮、荷葉邊輕清涼泄,使少陽內遏之邪倏然而解。若久則傷及肝陰,參入酸涼柔劑可也。或肝陰久耗,厥陰無一息之寧,痛掣之勢已極,此豈輕劑可解?惟復脈湯之純甘壯水,膠芍之柔婉以熄風和陽,庶足俾剛亢之盛一時頓息。

白話文:

頭是所有陽氣匯聚的地方,與足厥陰肝經在頭頂相會。各種陰寒邪氣不會向上侵犯,只有陽氣阻塞不通,濁氣才能趁機上侵,導致厥陰肝經的風火之氣逆行向上而引起頭痛。各種頭痛的症狀,都是因為清陽之氣不能上升,風火之邪乘虛侵擾所造成的。

頭痛的症狀雖然主要與風有關,但也可能有痰、火、虛等不同的情況。頭頂部位的疼痛多屬風邪或太陽經的火熱,眉稜骨疼痛多因筋脈痙攣所致。後腦部位的疼痛,可能是血脈虛弱導致,而伴隨痰、火、弦脈、數脈的頭痛,多是風火所致。可以使用九味羌活湯來治療,黃芩、黃連等藥物對於治療火熱有很好的效果。痰濕引起的頭痛,可以配合二陳湯,虛弱引起的頭痛可以配合四物湯;氣血虛弱的頭痛可以配合四君子湯。風邪也屬於陽邪,頭部是陽氣匯聚之處,當兩個陽邪相爭時,疼痛會非常劇烈。如果是氣血虛弱,無力抵抗風邪,頭痛的程度就會比較緩和。如果頭痛是因為痰飲引起的,則會感到胸悶不舒服,不是風邪引起的。

風火頭痛(應該用辛散、輕清的方法來治療)

可以使用羚羊片、元參、薄荷、山梔、桑葉、夏枯草、連翹、丹皮、菊花、黃芩、苦丁茶、荷葉、木通蔓、荊子、白芷等藥材。

肝風頭痛(應該用熄風、滋養肝陰的方法來治療)

可以使用何首烏、枸杞子、生地、菊花、白芍、料豆衣、柏子仁等藥材。

夏秋季節因暑邪引起的頭痛

可以使用石膏、連翹、羚羊片、蔓荊子、木通、山梔、苦丁茶、荷葉邊、飛滑石、生甘草、紫川樸、桑葉等藥材。

膽和胃的邪氣引起的頭痛

可以使用羚羊角片、菊花、連翹、葛根、牛蒡子、赤芍、白芷等藥材。

凡是頭痛屬於陰證、虛陽上越的,可以用復脈湯、甘麥大棗湯,並加入阿膠、牡蠣、生地、白芍、沙參等藥材。如果因為陽虛導致濁邪阻塞氣血,造成瘀血痹阻而頭痛的,可以使用蟲類藥物來疏通血絡,宣通陽氣。

可以使用炮製過的川烏、半夏、細辛、生薑汁、露蜂房、川芎、當歸、炙全蠍等藥材。

陳參說:頭風剛開始發作的時候,應該用桑葉、山梔、丹皮、荷葉邊等輕清涼泄的藥物,使少陽內鬱的邪氣快速消散。如果病程較久,傷及肝陰,可以加入一些酸味、涼潤的藥物。或者肝陰長期耗損,導致厥陰肝經一刻都不得安寧,疼痛劇烈,這種情況就不能用輕劑來解決了。只有復脈湯這種純甘的滋養陰液的藥方,以及配合阿膠、白芍等柔潤的藥物來熄風和陽,才能使亢盛的陽氣暫時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