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己任編》~ 卷一 (8)
卷一 (8)
1. 滑
往來流利名為滑。緩大相兼氣必傷。莫作痰看依古訣。當來陽分漫推詳。(如身熱而脈滑大無力。乃真氣虛也。法當驗症施治。或兼嘔惡腹痛。或兼食積痰火。俱宜調理脾胃為先。攻補兼行。不宜涼藥。如滑而且數。痰火也。宜吐下。不可汗。)
白話文:
脈象來去流暢、滑順,就叫做「滑脈」。如果脈象呈現緩慢而且脈體較大,兩者同時出現,代表身體的氣一定有損傷。不要輕易把它當成痰來看待,要依照古籍的訣竅,仔細推敲它所代表的陽氣狀況。
(例如,如果身體發熱,脈象卻是滑大而且無力,這代表是真氣虛弱的表現。治療時,應該仔細診斷並對症下藥。有的可能會伴隨噁心嘔吐、腹痛,有的可能同時有飲食積滯或痰火。這些情況都應該先調理脾胃功能,攻邪和補虛要同時進行,不宜使用寒涼藥物。如果脈象呈現滑數,則屬於痰火的症狀,應該用吐或下的方法來治療,不可以用發汗的方法。)
2. 澀
沾沙刮竹一般看。滑澀當分滯利間。氣鬱作疼痰血積。元虛久病命須艱。(乍病身熱。脈來洪大。獨有氣口脈帶澀。此真氣虛也。理宜溫補。不可寒涼)。
白話文:
好像用沾了沙子的東西在刮竹子一樣,粗糙不滑順的感覺,這就是「澀」。遇到滑溜或粗澀的情況,要分辨是停滯不通還是通利順暢。如果是因為氣鬱導致疼痛,或是痰、血等積聚,就會出現澀的感覺。如果因為身體元氣虛弱、久病不癒而出現澀的狀況,那病情就比較棘手了。(如果剛生病發熱,脈象洪大有力,只有寸口的脈象帶有澀的感覺,這表示是真氣虛弱。這時應該用溫補的方式來治療,不可以用寒涼的藥物。)
3. 大
脈大當思病進。臣欺君弱胡行。欲知厚薄細推情。實瀉虛溫隨症。(要略云。病人脈大為勞。以元氣虛也。蓋氣為君。火為臣。君弱臣欺。氣虛火盛。故脈反見洪大。脈本不實。寒藥宜忌。餘症脈大。寸尺舉按皆然。法當下之。)
白話文:
脈象變大,要考慮病情正在加重。就像臣子欺負虛弱的君王,行為胡作非為一樣。想要知道病情的輕重深淺,要仔細推敲病人的實際情況。實證的要用瀉法,虛證的要用溫補,治療方法要隨著病情的不同而改變。(《要略》說:病人脈象變大是因為過於勞累,導致元氣虛弱。因為氣是君主,火是臣子,君主虛弱,臣子就會欺負他,氣虛導致火氣旺盛,所以脈象反而看起來洪大,但實際上脈象是虛的。這種情況下要謹慎使用寒涼藥物。其他情況的脈大,不論是寸關尺哪個部位,按下去都一樣感覺到脈大,這種情況應該用瀉法治療。)
4. 細
細如一縷是元虛。若是滯弦積有餘。能辨久新求責治。依經據理莫差遲。(久病脈細無力。防危。凡脈來微細。真氣虛也。症雖有餘。亦從脈治。細而兼數。真陰虛也。形盛脈細。少氣不足以息者。死也。)
白話文:
脈象細微如絲線,代表是元氣虛弱。如果脈象細且弦,又感覺阻滯,表示體內有積聚的邪氣。要分辨是新病還是舊病,找出病因來治療。治療時要依照經典,根據道理,不要有偏差。(久病脈象細弱無力,要提防危險。凡是脈象微細,都是真氣虛弱的表現。即使症狀表現為有餘(例如實證),也要從虛的脈象來治療。脈象細而兼數(次數快),是真陰虛的表現。如果體型壯盛,但脈象細微,而且呼吸短促、氣不足,這是死亡的徵兆。)
5. 促
身熱脈來頻歇止。至數之中促不祥。若還病退漸無妨。愈進料應身喪亡。(此陽極之故。多致不救。)
白話文:
身體發熱,脈搏跳動快速且時常停止一下。在一定的脈搏次數中,如果出現間歇,這是不好的徵兆。如果病情好轉,這種間歇現象逐漸消失,就沒有關係。但如果間歇現象越來越頻繁,病情加重,很可能就會死亡。(這是因為陽氣太過旺盛的緣故,通常很難救治。)
6. 結
脈來帶結七情傷。歇止中間要忖量。痰血滯經多此候。當分新久實虛方。(此陰極之故。久病見之難治。暴病見之當溫補。受補必復。如補之不復。終至危也。又有痰凝經絡而歇止者。藥之必復也)。
白話文:
脈象如果呈現「結脈」,多半是情緒(七情)受到損傷所導致。脈搏跳動時會出現間歇,中間的停頓需要仔細衡量。痰和血滯留在經絡,也常常會出現這種脈象。此時要分辨是新病還是舊病,是實證還是虛證,才能對症下藥。(這是因為陰氣過於旺盛所導致的現象。如果是久病出現這種脈象,通常難以治療;如果是新發的疾病出現這種脈象,應該用溫補的方法來治療,如果身體能接受補益,脈象就會恢復。但如果經過補益卻沒有恢復,最終可能會危及生命。另外,也有因為痰阻礙經絡運行而導致脈搏間歇的情況,這種情況用藥治療通常可以恢復。)
7. 浮表
輕按之滿指。重按之則無。此陰虛也。傷寒得此。須用大劑參地。輕按之則無。重按之滿指。此陽虛也。輕按之滿指。重按之亦然。此傷風脈也。浮而不斂。散脈也。此大虛之候。不治。浮而遲。三至。此寒脈也。宜溫之。浮而數。此假熱也。宜溫之。浮而滑。痰脈也。六君子湯。
女人主有娠。浮而弦。真臟脈見也。必死。(假熱浮數。必重按全無。方可溫補。若屬火燥生風者。大非所宜)。
白話文:
輕輕按壓脈搏時感覺脈搏充滿指尖,但用力按壓時反而感覺不到脈搏,這是陰虛的表現。如果是感冒或傷寒出現這種脈象,需要使用大量的人參和生地黃來治療。輕輕按壓時感覺不到脈搏,用力按壓時反而感覺脈搏充滿指尖,這是陽虛的表現。輕輕按壓和用力按壓都感覺脈搏充滿指尖,這是傷風的脈象。脈象浮散而沒有收斂感,是散脈,代表身體極度虛弱,難以治療。脈象浮而且慢,一息之間脈搏跳動三次,這是寒脈,應該用溫熱的藥物來治療。脈象浮而且快,這是假熱的表現,應該用溫熱的藥物來治療。脈象浮而滑,是有痰的表現,可以用六君子湯來治療。
女人出現這種脈象,通常是懷孕了。脈象浮而且帶有弦的感覺,是臟腑的真氣已經衰竭的脈象,預示著將會死亡。(假熱的脈象是浮而且快,但用力按壓時完全感覺不到脈搏,這種情況才能使用溫補的藥物。如果脈象是因為火氣燥熱而引起的風,就不適合用溫補的藥物治療。)
8. 沉里
輕按之則無。重按之則有。有而有力。則脈實也。有而無力。則虛甚也。沉而遲。此寒也。沉而數。伏火也。沉而滑。有伏痰也。婦人或主有娠。沉而澀。有瘀血也。或失血。沉而弦。陽絕也。不治。沉而細必四至。此氣血虛也。太過不及不治。
白話文:
輕輕按壓時感覺不到脈搏,用力按壓時才能感覺到,而且脈搏強而有力,這表示是實脈。如果用力按壓感覺到脈搏,但脈搏虛弱無力,表示身體虛弱得很嚴重。脈搏沉而且慢,這是寒症。脈搏沉而且快,表示體內有潛伏的火熱。脈搏沉而且滑,表示體內有潛伏的痰濕,婦女有可能是懷孕了。脈搏沉而且澀,表示體內有瘀血,或是曾經失血。脈搏沉而且像琴弦一樣繃緊,表示陽氣衰竭,這種情況無法醫治。脈搏沉而且細,而且一息之間跳動四次以上,表示氣血虛弱。脈象太過或不及都屬於不好的情況,難以醫治。
9. 遲寒
四至以下。俱為遲脈。視其至數之微甚。為溫補之輕重。如脈遲而汗出不止者死。
白話文:
脈搏一分鐘跳動次數在四次以下的,都屬於遲脈。要觀察脈搏跳動次數的快慢程度,來決定溫補藥物的用量輕重。如果脈搏遲緩又不斷流汗的,會有生命危險。
10. 數熱
數而有力。陰敗也。數而無力。陽虛也。數而滑。辨其有力無力。分治。雖危不死。數而澀。血內熱也。數而弦。真臟脈也。不治。數而細。大虛也。急補之。
白話文:
脈搏跳動快速且強勁有力,是陰液虧損的表現。脈搏跳動快速但軟弱無力,是陽氣虛弱的表現。脈搏跳動快速且滑利,要分辨它是否有力或無力,然後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這樣即使病情危急也不會致命。脈搏跳動快速且艱澀,是體內有熱導致血液運行不暢。脈搏跳動快速且脈象如琴弦繃緊,這是臟腑真氣耗竭的表現,難以治療。脈搏跳動快速且細微,是極度虛弱的表現,必須趕緊進補。
11. 長脈
有形體之長。如無病而出魚際。寸與尺等。露而不陷也。有往來之長。謂來有餘韻也。此脈最善。
白話文:
脈搏摸起來有形狀上的長度。如果沒有疾病卻在手掌大魚際處摸到這種脈象,而且寸關尺三處都一樣長,顯露出來但不下陷,就屬於這種「有形體之長」的長脈。另外一種長脈是指脈搏跳動時,來的時候感覺還帶有餘韻,這就屬於「有往來之長」的長脈。這種脈象是最好的。
12. 短脈
與長脈相反。雖無病不佳。
白話文:
與長脈相反的脈象。即使沒有生病,也不是好的現象。
13. 滑脈
往來流利。此胃氣也。滑而浮主痰。滑而有力。有食也。滑而無力。胃虛也。滑而有力兼數。痰火盛也。滑而細。必四至。平人脈也。太過血虛。不及氣虛。
白話文:
脈象來去流暢滑順,這是胃氣正常的表現。脈象滑順且浮在表面,通常代表體內有痰。脈象滑順且有力,表示有飲食積滯。脈象滑順但無力,代表胃氣虛弱。脈象滑順、有力且次數較快,表示痰火旺盛。脈象滑順且細微,通常每分鐘跳動次數約為四次,這是正常人的脈象。脈象滑過頭,可能是血虛。脈象滑順程度不足,可能是氣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