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己任編》~ 卷五 (10)
卷五 (10)
1. 東莊醫案
利行而病不解。舌始燥。始痰起填膈。又用陷胸加化痰藥。又不效。熱益甚。乃用三黃合犀角地黃湯服之。舌始黑。唇始生皮。煩惋不得臥。今當如何。予曰。少陽之邪。不得上達。熱抑在下。病及衝任。以苦寒逼之。火急水爍。逆乘於上。腎肝竭矣。乃投熟地生地各一兩。
當歸芍藥丹皮茯苓山藥麥冬山萸肉甘草佐之。頓安。而唇舌症未退。予曰。無慮。得汗而便即解矣。曰。前已下而益甚。今何言便解也。予笑曰。正唯此處須讀書耳。遂大進參耆歸術而汗至。下黑矢甚夥。諸症悉退。唯痰尚多。舌胎尚有未盡。每至夜則煩惋不了了。予曰。
此衝任病未解也。仍用初方加芍藥及桃仁泥各三錢。一劑而起。
據所述病狀云。初病寒熱起。則知邪在少陽。顯屬小柴胡症矣。斯時若以小柴胡湯養汗以開玄府。使少陽之邪。得以上達。何至熱抑在下。而病及衝任哉。即病及衝任。經水適來矣。不以苦寒逼之。而仍以小柴胡湯加歸尾等調之。又何至唇焦舌黑。變出爾許肝腎陰虧之危候哉。
然此等處吾不咎若輩之悍於誅伐也。咎若輩之昧於審症耳。並不咎若輩之昧於審症也。咎若輩之誤於讀書耳。東莊醫道。得力於四明。四明於左歸飲條下云。傷寒舌黑唇焦。大渴引飲。此必服攻伐寒涼之藥過多也。此方主之。今即就此一案一一按其論病處方。足見高呂兩家。
固自心心相印也。
時方虎病三陰瘧。已四年矣。幸所治皆武林名醫。服藥得法。不至潰敗。用人參幾十余斤。然年久病深。至此遂不能支。形肉盡脫。飲食不進。每覺有氣從左脅上衝。即煩亂欲脫。奄奄幾殆。乃重用桂附芍藥地黃。加以養榮逐翳之藥。冬至日。正發期。是日遂不至。
四明治久瘧不愈。諸藥不效者。以養榮湯送八味丸。仍於湯中加熟附子一錢。謂十劑必除。東莊亦云久瘧用補中益氣不效者。八味丸有神應。予每得其力。按八味丸乃益火之原以消陰翳者。然則案中所謂養榮逐翳者。固即祖四明以養榮湯送八味丸之家法也。而其愈於冬至日者。蓋陽生於子。陽回則陰自退舍耳。
未幾又有適蔡氏妹病感症。遣力迎予。時以事滯武林。不得往。來促數次。及予至。則病亟矣。方虎道病狀。謂此病甚怪。攻之不可。補之不可。調和之又不可。真反覆無計。予曰。攻法吾可臆度得之。請問其補法調法。方虎曰。始用疏表及降火清痰之劑。半月愈甚。胸則脹痛。
用溫膽湯及花粉栝蔞等。此調劑也。服之嘔逆。痰氣反急。昨用理中。加肉桂延胡索陳皮枳殼香附半夏等。此補劑也。服之痛結不可忍。至今號呼不絕。醫謂調補不應。治法窮矣。予笑曰。所謂補與調和者是耶。無論理中湯外加入破氣傷胃之藥。反益其痛。即理中湯中。甘草一味。
白話文:
病人服用藥物後,病情沒有好轉。舌頭開始乾燥,痰也開始產生,堵塞在胸膈。又用了瀉胸化痰的藥物,仍然無效,發熱更加嚴重。於是用了三黃瀉心湯合犀角地黃湯來服用,舌頭開始變黑,嘴唇開始脫皮,煩躁不安,無法入睡。現在應該怎麼辦?我說,這是少陽的邪氣無法向上疏通,熱被壓在下焦,病邪已經影響到衝脈和任脈。用苦寒的藥物來逼迫它,如同用火烤水,反倒會讓虛火上逆,導致腎和肝的精氣衰竭。於是給予熟地黃、生地黃各一兩,並佐以當歸、芍藥、丹皮、茯苓、山藥、麥冬、山茱萸、甘草,病況立刻穩定下來。但是嘴唇和舌頭的症狀還沒有消退。我說,不用擔心,出了汗,排泄順暢就好了。病人說,之前已經用過瀉下的藥,病情反而加重,現在為什麼說排泄順暢就會好呢?我笑著說,這正是需要讀書理解的地方。於是大量使用人參、黃耆、當歸、白朮,隨後出了汗,排出了很多黑色糞便,各種症狀都消退了。只有痰還比較多,舌苔還有殘留,每到夜晚就煩躁不安。我說,這是衝脈和任脈的病還沒有完全解除,仍然用之前的藥方,加入芍藥和桃仁泥各三錢,服用一劑後,病情就好轉了。
根據他描述的病情,一開始有時發冷有時發熱,就知道邪氣在少陽,很明顯是小柴胡湯證。這個時候如果用小柴胡湯來養護汗液,打開玄府,讓少陽的邪氣能夠向上疏通,怎麼會導致熱邪被壓在下焦,而病情影響到衝脈和任脈呢?就算病情影響到衝脈和任脈,正逢月經來潮,也不應該用苦寒的藥物來逼迫它,而應該繼續用小柴胡湯加上當歸尾等藥來調理。又怎麼會導致嘴唇焦黑,舌頭變黑,變化出這麼多肝腎陰虧的危險徵兆呢?
然而,這些地方我不會責怪你們的粗暴用藥,而是責怪你們對於辨證的懵懂。我不是責怪你們對於辨證的懵懂,而是責怪你們對書本的誤讀。東莊的醫術,得益於四明先生。四明先生在左歸飲的條文下說:「傷寒導致舌頭變黑,嘴唇焦裂,口渴想喝水,這一定是服用太多攻伐寒涼的藥物所致。」這個藥方可以治療這種情況。現在就針對這個病例,一一分析他的論病和用藥,可以看見高先生和呂先生的醫學見解,確實是心心相印的。
當時,有人患上了虎瘧,也就是三陰瘧,已經四年了。幸運的是,他所治療的都是武林的知名醫生,用藥也算得當,沒有導致潰敗。已經用了幾十斤的人參。然而,由於時間長,病入膏肓,到了現在就支撐不住了。身體消瘦,飲食難以進食,時常感覺一股氣從左邊的肋骨向上衝,隨即就煩躁不安,虛脫,奄奄一息。於是大量使用桂枝、附子、芍藥、地黃,加上養榮祛邪的藥物。冬至那天,正好是瘧疾發作的日期,但是那天卻沒有發作。
四明先生治療久治不癒的瘧疾,其他藥物無效的情況,會用養榮湯送服八味丸,並且在湯藥中加入一錢的熟附子,認為服用十劑一定能治好。東莊也說過,久瘧用補中益氣湯沒有效果,用八味丸卻有神奇的功效。我每次用這個方法都得到很好的效果。據說,八味丸可以增補火的源頭,來消除陰翳。那麼,病例中所說的養榮祛邪,就是繼承了四明先生用養榮湯送服八味丸的家法。而能在冬至那天痊癒,是因為陽氣在子時產生,陽氣回升,陰氣自然退散。
沒過多久,又有蔡氏的妹妹得了感冒,派人來請我。當時我因為在武林有事耽擱,不能前往。來回催促了好幾次,等我趕到時,病情已經很危急了。方虎醫生說,這個病很奇怪,攻邪不行,補益也不行,調和更不行,實在是沒有辦法了。我說,攻邪的方法我可以猜到,請說說你們的補法和調和的方法。方虎說,一開始用疏散表邪和降火清痰的藥,半個月反而更加嚴重,胸部脹痛。於是用了溫膽湯和花粉、瓜蔞等藥,這是調和的方法。服用後出現嘔吐,痰氣反而更急。昨天用了理中湯,加肉桂、延胡索、陳皮、枳殼、香附、半夏等藥,這是補益的方法。服用後疼痛劇烈難忍,直到現在還在不停地號叫。醫生認為調補都沒有效果,治療方法已經用盡了。我笑著說,所謂的補和調和,是這樣用的嗎?先不說理中湯之外又加入破氣傷胃的藥,反倒加劇了疼痛,單說理中湯中,甘草這一味藥,就不應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