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乘六輯,王汝謙補註

《醫宗己任編》~ 卷五 (7)

回本書目錄

卷五 (7)

1. 東莊醫案

好學深思士也。年十八。歲杪得齒衄及手足心熱。恍惚不寧。合目愈甚。盜汗胸前出如油。間或夢遺。或不夢而遺。伊叔錄脈症求方。予曰。脈不敢憑。據所示症。乃三焦包絡火遊行也。試用後方治之。方用連翹黃芩麥冬生地丹皮丹參茯苓石斛滑石粉辰砂甘草白荳蔻仁等。服七劑而愈。

及明年用功急迫。至夏其症復發。就便醫治。皆云不足症。用溫補腎經及澀精等劑。服之日劇。又進溫補腎經丸料斤許。愈劇。至不能立。立則足腕下刺痛。見者洶洶。謂為弱症矣。始疑俗醫之謬。乃駕舟就診。予曰。尊體雖尪羸而面色憔悴之中,精神猶在,已診問曰。迫服何等湯劑,出示方予曰。

生藥補矣。何得不凶。且少年樸實人。何必用溫補。曰。手足心熱奈何。曰。勞心人大抵如是。曰。夢泄則奈何。曰。夢泄人人各殊。子乃心腎下交所致。與夫盜汗恍惚等。皆三焦包絡之火遊行而然。藥宜清涼。遂用連翹生地黃芩丹皮茯苓丹參甘草升麻石斛麥冬北五味燈草。

服十餘劑。又用麥冬熟地生地滑石石斛茯苓芍藥丹參神麯辰砂作丸。守服而愈。

血從齒縫中或牙齦中出。名曰齒衄。系陽明少陰之症。蓋腎主骨。齒者骨之標。其齦則屬胃土。又上齒止而不動屬土。下齒動而不止屬水。凡陽明病者。口臭不可近。根肉腐爛。痛不可忍。血出或如湧。而齒不動搖。其人必好飲。或多啖炙爆。肥甘豢養所致。內服清胃湯。外敷石膏散。

甚者服調胃承氣湯。下黑糞而愈。或有胸虛熱者。以補中益氣加丹皮黃連亦得。少陰病者。口不臭。但浮動或脫落出血。或縫中痛而出血。或不痛。此火乘水虛而出。服安腎丸而愈。余嘗以水虛有火者。用六味加骨碎補。無火者。八味丸加骨碎補。隨手而應。外以雄鼠骨散敷之。

齒動復固。又小兒疳症。出血口臭肉爛者。蘆薈丸主之。東莊此案。可為凡症屬三焦包絡之火遊行者。立一準繩。並可使慣用溫補者。推而廣之。不致誤以此火認為無根之火。故從西塘治法備忘稿中錄存之。古人立一方。必有一旨。若近來醫方。見某病即用某藥。一方中必下數十味。

直是一紙藥帳矣。案中生藥補一語。快極。新安許開雍。病齒上齦從耳根痛起。便苦楚不可耐。醫用平胃降火藥。日增劇。予診之。關滯而尺衰。授方以熟地黃為君。杜仲枸杞子女貞子甘草黃柏山藥山茱萸為臣佐。其尊人青臣舉以問醫曰。此方何如。醫云。大謬不可服。問其謬狀。

曰。齒病為陽明之火。與腎何干。而俱用補腎藥耶。青臣曰。果爾。則吾知此方之妙矣。乃更邀予往視之。余曰。病見於上。而治當從下起。此有步驟。不可責速效也。青臣曰。唯命。乃仍用前藥數劑。繼用人參白朮茯神甘草白芍藥棗仁遠志肉當歸黃耆牡丹皮。數劑。痛已減而未去也。

白話文:

這個人是個好學又喜歡深入思考的讀書人。他十八歲那年年底,得了牙齦出血和手腳心發熱的毛病,精神恍惚不安,閉上眼睛會更嚴重,胸前盜汗像油一樣冒出來,有時會夢遺,有時沒有做夢也遺精。他叔叔紀錄了他的脈象和症狀來請教我,我說:「脈象不敢完全相信,根據你說的症狀,這是三焦包絡的火氣在身體裡亂竄啊!先試試這個藥方。」藥方用了連翹、黃芩、麥冬、生地、丹皮、丹參、茯苓、石斛、滑石粉、辰砂、甘草、白荳蔻仁等,吃了七劑就好了。

到了第二年,他用功讀書太過急迫,到了夏天又發作了。他隨便找醫生看病,醫生都說是虛弱的症狀,就用溫補腎經和收澀精液的藥,結果越吃越嚴重。又吃了快一斤的溫補腎經藥丸,病況更加惡化,到後來都站不起來。站立時,腳腕下方會刺痛。看到的人都說他是身體虛弱了。這時他才開始懷疑那些庸醫的錯誤,就坐船來找我看病。我說:「你的身體雖然虛弱,但面色憔悴中還帶有精神,我先問問你,你之前都吃些什麼藥啊?」他把藥方拿給我看,我說:「這些都是補藥啊!怎麼會沒事呢?而且,你這麼年輕,身體應該很結實,怎麼可以用溫補的藥呢?」他說:「那手腳心發熱怎麼辦?」我說:「勞心的人大多都會這樣。」他又問:「那夢遺又怎麼辦?」我說:「夢遺每個人情況不同,你是因為心腎無法正常協調導致的,和盜汗、恍惚等症狀一樣,都是三焦包絡的火氣在身體裡亂竄引起的。應該用清涼的藥才對。」於是就用了連翹、生地、黃芩、丹皮、茯苓、丹參、甘草、升麻、石斛、麥冬、北五味子、燈草。

吃了十幾劑後,又用了麥冬、熟地、生地、滑石、石斛、茯苓、芍藥、丹參、神麯、辰砂做成藥丸,持續服用後就痊癒了。

牙齒縫或牙齦出血,叫做「齒衄」。這是陽明和少陰兩經的病症。腎主骨,牙齒是骨頭的末端,牙齦則是屬於胃土。上面的牙齒固定不動,屬土;下面的牙齒可以動,屬水。凡是陽明經有問題的人,口氣會很臭,難以靠近,牙齦會腐爛,疼痛難忍,血會像湧出來一樣,但牙齒不會鬆動。這種人通常很愛喝酒,或是吃太多烤肉、油膩甜食等。可以用清胃湯來治療,外敷石膏散。

嚴重的,可以用調胃承氣湯,排出黑便就會好。有些是胸部虛熱的人,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加上丹皮和黃連也可以。少陰經有問題的人,口氣不會臭,但牙齒會浮動或脫落出血,或是牙縫中會痛而出血,有時也不會痛,這是因為虛火上炎所致。可以用安腎丸來治療。我通常用腎虛有火的人,用六味地黃丸加上骨碎補;無火的人,用八味地黃丸加上骨碎補,效果都很好。外用雄鼠骨粉敷在患處,牙齒就能恢復穩固。另外,小兒疳積症,出現出血、口臭、牙齦腐爛,可以用蘆薈丸來治療。我這次的醫案,可以作為凡是屬於三焦包絡之火遊走的病症的治療準則,也可以讓那些習慣用溫補藥的人推廣應用,不會把這種火氣當作無根的虛火。因此,我從西塘的醫案筆記中記錄下來。古人創立一個藥方,一定有一個目的。而現在的醫生開藥,看到是什麼病就用什麼藥,一個藥方裡往往開幾十種藥,簡直就像一張藥材帳單。病案中提到「生藥補」這句話,真是太到位了!新安的許開雍,牙齒上面的牙齦從耳朵根部開始疼痛,非常痛苦,醫生用平胃降火的藥,結果越來越嚴重。我為他診斷,發現他的關脈遲滯,尺脈衰弱。我開藥,以熟地黃為君藥,用杜仲、枸杞子、女貞子、甘草、黃柏、山藥、山茱萸為輔佐藥。他的父親青臣拿藥方去問醫生說:「這個藥方怎麼樣?」醫生說:「大錯特錯,絕對不能吃!」問他錯在哪裡,他說:「牙齒的病是陽明經的火,和腎有什麼關係?怎麼可以用補腎的藥呢?」青臣說:「如果真是這樣,那我就知道這個藥方的奧妙了。」於是又邀請我去看病。我說:「病在上面,但治療要從下面開始,這是有步驟的,不能要求馬上見效。」青臣說:「一切聽您的。」於是仍舊用了之前的藥幾劑,接著又用了人參、白朮、茯神、甘草、白芍、棗仁、遠志、肉當歸、黃耆、牡丹皮幾劑,疼痛就減輕了,但還沒完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