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己任編》~ 卷四 (1)
卷四 (1)
1. 卷四
2. 四明醫案
庚子六月。同晦木過語溪訪呂用晦。適用晦病熱症。造榻前與之語。察其神氣。內傷症也。予因詢其致病之由。曰。偶夜半。從臥室中出庭外與人語。移時就寢。次日便不爽快。漸次發熱。飲食俱廢。不更衣者數日矣。服藥以來。百無一效。將何以處之。予曰。粗工皆以為風露所逼。
故重用辛散。不進飲食。便曰停食。妄用消導。孰知邪之所湊。其氣必虛。若投以補中益氣湯。則汗至而便通。熱自退矣。用晦欣然。輒命取藥。立煎飲之。旁觀者。皆以熱甚。又兼飽悶。遽投補藥必致禍。予慰之曰。無容驚擾。即便矣。頃之索器。下燥矢數十塊。覺胸膈通泰。
旁觀者始賀。是晚熟寐至五鼓。熱退進粥。用晦曰。不謂君學問如此之深也。不然幾敗矣。連服補中益氣數劑。神情如舊。逾日而別。景岳云。醫家不貴於能愈病。而貴於能愈難病。病家不貴於能延醫。而貴於能延真醫。如此症若非東莊篤信不疑。一為旁觀所阻。則必誤於粗工矣。
無如病家之能延真醫者。不易多得。遂使醫家之能愈難病者。亦不易多覯。則且奈之何哉。為之一慨。
七月初一日。用晦以室人病相邀。同黃晦木至語溪。用晦言室人病可緩治。業師徐五宜先生之長君。傷寒危甚。須即往。子為我救之。我已致之業師矣。頃之有人來言。病者晚來狂叫。暈去五六次。早起一暈竟絕。醫不必往也。用晦為之痛惜。予問病來幾日。云九日矣。予又問胸尚熱否。
曰胸但不冷耳。予語用晦曰。可救也。急趨用晦同晦木往視之。至則殭屍在床。口鼻無氣。面色青黯。口噤。目閉。手撒。獨唇色紫黑。予笑謂晦木曰。此人不死。陰虛症。誤服白虎所致耳。切其脈。兩尺尚在。時旁觀者皆笑予妄。遂取人參一兩。熟地二兩。炮姜五錢。濃煎湯。
挖而灌之。盡劑。口開面色轉紅。不及一時。大叫冷甚。連以熱湯飲之。即發壯熱。通身淋漓汗下而蘇矣。此晚腹脹不便。予曰。無憂也。大汗之後。虛不能出耳。再飲藥一鍾即得解。次曰。其尊人五宜先生來曰,諸病悉除。但多妄言怒罵。如有鬼神驅之者。先生將何以教之。
予為之調治數日不得間。因就宿其家。至夜半診其脈曰。虛至此乎。復以大劑附子理中建中投之。數日而愈。病熱至九日。則其舌必黑。而脈之洪數無倫可知。斯時即以大劑參地養其陰。何至陽無所附。而狂叫暈絕哉。猶幸胸尚不冷。則知陽分未盡。尚得起死回生耳。彼始焉。
雜用風燥以亡其陰。繼焉。縱加霜雪以亡其陽。遂使雖有明哲。亦只袖手以視。而莫可施其回挽者。蓋不知其幾也。有活人之心者。尚其於此等案中。細加參究。將自不致有操刀之患矣。
(謙按。陰虛之陰字。當作寒字看。乃陰中之陽虛。實元氣不足也。非丹溪謂陽常有餘陰常不足陰道常虛之陰虛。用知柏龜板鱉甲之症也。今之人解陰中之陽虛症。往往混入陰中之陰虛者。禍如反掌耳。胃液告匱。久病神魂離散。即見此。狀。與陽明實狂燥矢譫妄者。天淵之判。
白話文:
庚子年六月,我和晦木一同去語溪拜訪呂用晦。當時用晦正患熱病,我在他床邊和他交談,觀察他的神情,發現他是內傷引起的病症。我便問他發病的原因,他說:「有天半夜,我從臥室走到庭院和人說話,過了一段時間才去睡覺。隔天就覺得身體不舒服,漸漸發熱,食慾全無,而且好幾天都沒排便。吃藥以來,都沒有效果,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我說:「那些庸醫都認為你是受了風寒侵襲,所以大量使用辛散的藥物。看你不吃飯,就說你是停食,隨便使用消導藥。哪裡知道邪氣侵襲,是因為你的正氣虛弱。如果用補中益氣湯,就會出汗並且排便,熱也會退了。」用晦聽了很高興,立刻叫人去拿藥,煎好喝下去。旁邊的人都認為他發燒很嚴重,而且又覺得胸悶,立刻服用補藥一定會出問題。我安撫他們說:「不要驚慌,很快就好了。」過了一會,用晦要了便器,排出幾十塊乾燥的糞便,覺得胸口和肚子都暢通了。
旁邊的人這才道賀。當天晚上,他睡得很熟,到早上五更時,熱就退了,開始可以喝粥。用晦說:「真沒想到你的醫術這麼高明,不然我就完蛋了。」他連續服用幾劑補中益氣湯,精神就恢復如初。隔天我們就告別了。張景岳說:「醫生不只是要能治好病,更重要的是要能治好難治的病。病人不只是要能找到醫生,更重要的是要能找到真正的醫生。」像這種情況,如果不是東莊先生對我深信不疑,稍微被旁人的意見所阻撓,一定會被庸醫給耽誤了。
但是能找到真正的好醫生,實在不容易。所以能治好難病的醫生,也不容易遇到。這真是令人感嘆啊!為此我感到很感慨。
七月初一,用晦因為他太太生病請我過去。我和黃晦木一起到語溪。用晦說他太太的病可以慢慢治療,他的老師徐五宜先生的長子,得了傷寒非常危急,需要馬上過去,請我救他,他已經派人去請他的老師了。過了一會,有人來報說,病人晚上大聲狂叫,昏過去五、六次,早上又昏過去就這樣斷氣了,看來不用去了。用晦為此感到很惋惜。我問他生病幾天了?他們說九天了。我又問他胸口還發熱嗎?他們說胸口不熱,只是不冷而已。我告訴用晦說:「還可以救。」立刻和用晦、晦木一起去看看。到那裡時,病人已經像殭屍一樣躺在床上,口鼻沒有氣息,面色青黑,嘴巴緊閉,眼睛也閉著,手也鬆開,只有嘴唇是紫黑色的。我笑著對晦木說:「這個人不會死,是陰虛症,被誤用白虎湯造成的。」我把他的脈,發現兩尺脈還在。當時旁邊的人都笑我說大話。我立刻拿出一兩人參、二兩熟地、五錢炮薑,濃煎成湯。
撬開病人的嘴灌下去,整碗都灌完後,病人的嘴巴張開了,面色也轉紅。不到一會兒,他大叫說好冷。我馬上讓人連續給他喝熱湯,他立刻開始發高燒,全身出汗,就這樣甦醒過來了。當天晚上,他肚子脹痛不能排便。我說:「不用擔心,大汗之後,是因為虛弱排不出來,再喝一碗藥就排得出來了。」隔天,他的父親五宜先生來了,他說,所有病都好了,只是常常胡言亂語,發怒罵人,好像被鬼神驅使一樣,請問我該怎麼辦?
我為他調養好幾天都不得空閒,因此就在他家住了下來。到了半夜,我替他把脈說:「虛弱到這種程度了!」我又給他開了大劑量的附子理中湯和建中湯。過了幾天就痊癒了。熱病持續九天,他的舌頭一定會變黑,而且脈象一定會洪大而數,這是可以預期的。如果當時就用大量人參和熟地來滋養他的陰氣,怎麼會導致陽氣無所依附,而狂叫昏迷呢?幸好他的胸口沒有發冷,就知道陽氣還沒有完全耗盡,還可以起死回生。他一開始,因為誤用風燥的藥物耗損陰氣,接著又濫用寒涼的藥物耗損陽氣,就連聰明的人都只能袖手旁觀,無法挽回了。這樣的情形,大概已經數不清了。有救人濟世之心的人,應該好好研究這些案例,自然就不會犯下殺人於無形的錯誤了。
(謙按:這裡的陰虛,應該理解為「寒」字來看,是陰中的陽虛,實際上是元氣不足,不是像丹溪說的「陽常有餘,陰常不足,陰道常虛」的那種陰虛,需要用知柏、龜板、鱉甲來治療的陰虛。現在的人理解陰中陽虛的病症,常常和陰中陰虛的病症混淆,後果就像翻手一樣簡單就能造成。胃液耗盡、久病神魂離散,就會出現這種情況,和陽明實熱的狂躁、譫妄,有天淵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