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己任編》~ 卷三 (22)
卷三 (22)
1. 帶下
帶下。是脾土虧損。不能攝水也。六君子湯加炮姜以實之。甚者補中益氣湯加白芍半夏。久服自除。如脾土濕熱下流者。六君子湯加柴胡黃芩丹皮白芍。如惱怒傷肝者。加味逍遙散加人參。虧損者。起於勞力。面色痿黃。不思飲食。脈必大而無力。且遲。腰痠。濕熱者。起於飲食不節。
或多嗜酒。帶色必兼黃濁而濃。脈必大而有力。兼見腰痠。惱怒者。以前諸症俱無。但見面色常帶紅。胸中覺悶熱。脈必弦數而有力。
白話文:
帶下這種情況,是因為脾胃功能虛弱,無法控制體內的水液。可以用六君子湯加上炮薑來加強脾胃的功能。如果情況嚴重,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加上白芍和半夏。長期服用就可以改善。如果是因為脾胃濕熱往下流引起的,可以用六君子湯加上柴胡、黃芩、丹皮和白芍。如果是因為生氣發怒傷肝引起的,可以用加味逍遙散加上人參。
如果是因為勞累過度造成的,通常會面色萎黃、沒有食慾、脈象大而無力且遲緩,還會腰痠。如果是濕熱引起的,通常是因為飲食不節制,或者過度飲酒,帶下顏色會偏黃濁且濃稠,脈象大而有力,也會有腰痠的情況。如果是因為發怒引起的,通常沒有前面說的那些症狀,只會面色常常泛紅,胸口覺得悶熱,脈象會呈現弦數有力。
2. 淋症
淋症。婦女俱屬肝經濕火。或小腸移熱。一味逍遙散加味。(如屬小腸移熱者。合導赤散尤捷。)若見發熱。便屬陰虛。疏肝益腎湯。(胎產淋帶諸症。須看薛長洲訂婦人良方。近見邯鄲遺稿中亦有精論。宜參之。)
白話文:
淋症這種疾病,婦女通常是因肝經濕熱所引起,有時也可能是小腸的熱傳導過去所致。治療上,可用逍遙散再加些藥材來處理。(如果屬於小腸熱傳過去的,配合使用導赤散效果會更快。)如果出現發燒的情況,就屬於陰虛,需要用疏肝益腎湯來治療。(關於懷孕生產引起的淋症及其他婦科疾病,可以參考薛長洲所編訂的《婦人良方》,最近看到的《邯鄲遺稿》中也有詳細的論述,可以一併參考。)
3. 痘瘡
發熱時。先看有痘情。然後用藥。何謂痘情。必先見耳冷。尻冷腳冷。眼如含水。懶於言笑,是也。斯時投以加味葛根湯。服至見點。
升麻,葛根,前胡,桔梗,山楂,青皮,木通,荊芥,撫芎,燈心,甘草
三日後。用紅花湯。
紅花,蟬蛻,前胡,桔梗,山楂,木通,荊芥,撫芎,升麻,燈心,甘草
如服加味葛根湯後而不見點。是毒盛也。其症必重。若熱甚。氣悶。譫語。腰無力。冬月即於葛根湯加麻黃一錢。夏月加石膏一錢。甚者加至二錢。如冬月熱甚。過四五日。重症已見。而舌灰白色者。亦須以石膏合麻黃用之。夏月蘇葉薄荷。俱可進退用之。如見點如糠粞齊布。
熱甚口臭。此脾經痘也。死不治矣。如見點三日痘已齊。而熱不退。此是毒盛。危候見矣。須以涼藥涼血。紅花湯去升麻撫芎山楂。加生地丹皮與之。然此是乾紅候。百不一活。五六日已過。痘腳已齊。漿勢欲行矣。服桔梗湯。
桔梗,前胡,紅花,荊芥,蟬蛻,殭蠶,大力,燈心,通草
又三日。發熱起頂。濃漿至矣。當和其毒。
丹皮,丹參,花粉,連翹,荊芥,木通,殭蠶
其有變白色而發癢者。氣血虧也。五味異功散加白芍。以救其元氣。虛甚者。加人參白朮五六錢。大劑用之。自然有救。或泥於庸醫發未盡而禁補。或反咎發表欠透。以致今日內陷者。此殺人之論。不可信也。信手大補。下一二劑。必然窠下漿來。生氣勃然矣。即有撏掐破者。
亦自循皮爛臭而回生。有一種變黑者。乃毒盛變黑歸腎。火盛水反制之。從其化也。非真有毒能歸腎經也。要在放點時。必然部位不妙。或根窠腳地。有不如式。醫者須先決。到某日。變黑歸腎而死。
又有一種灰白色者。亦毒盛也。然不癢。須以當歸黃連湯與之。
當歸,黃連,生地,銀花,花粉,大力,荊芥,殭蠶,丹皮,燈草
自行起發至頂已起矣。至第六日。當有回意。用保元湯。
人參,黃耆,甘草
至七八日。竟用加味異功散。加白朮。
人參,黃耆,白芍,茯苓,陳皮,甘草,煨姜,大棗
如漿有不起。頂不充滿而發癢。窠殼脫落如梅花片。下發瀉者。虛甚也。五味異功散加黃耆木香。甚者。附子肉桂吳茱萸俱當用。
見點至回。十二日矣。斯時惟恐摧折之餘。虛寒必甚。醫者須謹慎將養之。切莫以為結痂在邇。不足慮也。一味加味異功散。直服至脫痂而色紅。方以飲食補之。
初起時。發熱一二日。便抽搐驚叫。不省人事。眼直。或閃爍無定。或舞唇弄舌魚口角弓等症。此是心經痘也。不必慌忙。但用加味葛根湯。當此之時。痘已隱隱在皮膚間矣。細看自然吉順。凡心經痘決稀。自起至收。只要順序調理。決無變症。肺經痘。見點熱久。或少見咳嗽。點數不多。不過百餘粒。吉多凶少。竟可不藥。不過發熱時。用幾劑表藥而已。
白話文:
發燒時,要先觀察是否有痘疹的情況,然後再用藥。所謂的痘疹情況,一定是先看到耳朵、屁股、腳都冰冷,眼睛像含著水一樣,懶得說話和笑,這就是痘疹的徵兆。這個時候,可以給予加味葛根湯服用,直到看到疹點出現。
(加味葛根湯組成:升麻、葛根、前胡、桔梗、山楂、青皮、木通、荊芥、川芎、燈心草、甘草)
三天後,改用紅花湯。
(紅花湯組成:紅花、蟬蛻、前胡、桔梗、山楂、木通、荊芥、川芎、升麻、燈心草、甘草)
如果服用加味葛根湯後沒有看到疹點出現,表示毒邪很盛,病情一定會很嚴重。如果發燒很厲害,感到胸悶、說胡話、腰部無力,冬天就需要在葛根湯中加入麻黃一錢,夏天加入石膏一錢,嚴重的話可以加到二錢。如果冬天發燒很嚴重,過了四五天,病情加重,而且舌苔呈現灰白色,也必須用石膏搭配麻黃來治療。夏天可以根據情況調整使用蘇葉和薄荷。如果看到疹點像糠皮一樣密布,
而且發燒很嚴重,口中發出臭味,這是脾經痘疹,屬於不治之症。如果疹點出現三天就全部發出來了,但是發燒不退,這是毒邪很盛,病情很危險,必須用涼血的藥物來治療。紅花湯去掉升麻、川芎、山楂,加入生地、丹皮。然而,這種情況屬於乾紅痘,很難存活。如果過了五六天,痘疹的根部都已形成,漿液將要產生,要服用桔梗湯。
(桔梗湯組成:桔梗、前胡、紅花、荊芥、蟬蛻、僵蠶、大力子、燈心草、通草)
又過三天,痘疹開始隆起,濃稠的漿液已經形成,這時要調和毒邪。
(調和毒邪方組成:丹皮、丹參、花粉、連翹、荊芥、木通、僵蠶)
如果痘疹出現後變成白色且發癢,這是氣血虛弱,要用五味異功散加上白芍來恢復元氣。如果虛弱很嚴重,要加入人參、白朮五六錢,大量使用,自然可以救活。如果誤信庸醫說痘疹沒有發透而禁止補益,或者反而責怪發散不夠,導致毒邪內陷,這是會害死人的說法,不可相信。應該大膽補益,服用一兩劑,痘疹內的漿液自然會產生,恢復生機。即使有被抓破的痘疹,也會從潰爛處恢復。有一種情況,痘疹會變成黑色,這是毒邪太盛,毒性回歸腎經,這是火盛而水反制之,是順應毒邪轉化的表現,並不是真的有毒能歸腎經。關鍵在於痘疹剛開始出現的時候,可能部位不好,或者根部、底部處理不好。醫生必須先判斷,到了某一天,痘疹會變黑歸腎而死亡。
還有一種情況,痘疹會呈現灰白色,這也是毒邪太盛,但是不會癢,要用當歸黃連湯來治療。
(當歸黃連湯組成:當歸、黃連、生地、銀花、花粉、大力子、荊芥、僵蠶、丹皮、燈心草)
痘疹從開始出現到隆起,到了第六天,應該有消退的跡象,這時要用保元湯。
(保元湯組成:人參、黃耆、甘草)
到了七八天,就要使用加味異功散,加上白朮。
(加味異功散組成:人參、黃耆、白芍、茯苓、陳皮、甘草、煨薑、大棗)
如果漿液沒有產生,痘疹頂部不飽滿而且發癢,痘疹的硬殼像梅花片一樣脫落,並且腹瀉,這是虛弱太嚴重了。要用五味異功散加上黃耆、木香,嚴重的話,附子、肉桂、吳茱萸都要使用。
從看到疹點到痘疹消退,大約要十二天。這個時候最怕的是病情突然惡化,虛寒的情況一定很嚴重。醫生必須謹慎調養,千萬不要以為快要結痂就不用擔心了。應該一直服用加味異功散,直到痘疹結痂且顏色轉紅,才可以開始用飲食來補養身體。
剛開始發病的時候,發燒一兩天,就出現抽搐、驚叫、昏迷、眼睛直視、或者閃爍不定、或者嘴唇顫抖、嘴角抽搐、身體彎曲像弓等等症狀,這是心經痘疹。不必驚慌,只要服用加味葛根湯,這時候痘疹已經隱藏在皮膚之間了。仔細觀察自然會順利康復。心經痘疹通常很少見,從開始到結束,只要按照順序調理,絕對不會有變化。肺經痘疹,發燒時間很久,或者偶爾咳嗽,痘疹數量不多,通常不會超過一百多顆,吉利的情況多於凶險的情況,甚至可以不用藥,只要在發燒的時候,使用幾劑發散的藥物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