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乘六輯,王汝謙補註

《醫宗己任編》~ 卷七 (8)

回本書目錄

卷七 (8)

1. 胃傷

有一種遇粗工攻伐過當。胃陰大傷者。濃煎六味飲與之。虛熱者。合生脈散。中氣虛者。六君理中建中補中益氣選用。

2. 不能食

有一種不便而不食者。粗工必主便則邪去而膈清。才能思食。我獨曰不然。必須養胃以助正。助正以去邪。如養未到。邪不即去。不食不妨也。

3. 不便

有不能便而能食者。推陳致新。倉廩盈溢。自能通利。不便無憂。

4. 癍疹

心煩不安。身痛如束。或足冷耳聾。或咳或嘔。乃是發癍之候。升麻葛根湯。(脈弱者可加人參。食少大便不實者。倍用白朮。)血熱者。犀角地黃湯。俱可入酒芩連桔梗連翹元參薄荷葉天花粉之類。熱甚者。(口乾舌燥。黃胎。)合白虎湯。以癍盡為度。脈伏心煩。謂之欲癍。

煩止神靜。肌膚中無隱隱之狀。始為癍盡。癍已出而口乾脈洪者。竹葉石膏湯化之。或配涼藥一二味。生地丹皮之屬。洪而無力。兼體虛煩渴。本方加人參麥冬知母。令汗出自愈。嘔者。大半夏湯加減。脈洪數有力。心下硬痛。口乾而胎色漸黃黑色。乃燥矢為患也。大承氣湯大柴胡湯

看微甚而下之。更衣舌潤為愈。如未可下。有潮熱煩渴者。且與小柴胡半夏。合解毒。加栝蔞根主之。或加大青亦佳。(大青味苦。大寒之物也。解心胸熱毒。治傷寒發赤癍煩痛。)有內傷元氣不足之症。誤作外感。虛火遊行於外。亦發癍。第脈虛大。倦怠。懶於言動。自汗。

為異耳。(因氣血虛。亦身痛心煩作熱。若作有餘治。立危。速進補中益氣。熟睡熱止為愈。)內傷發癍者。胃氣極虛。一身之火。遊行於外。宜補以降之。大建中湯。內有伏陰。或誤服涼藥。逼其虛陽浮散於外。而為陰癍。脈雖洪大。按之無力。或手足逆冷。過乎肘膝者。

先用炮姜理中湯。以復其陽。次隨症治。

半夏湯

治諸嘔要藥。

赤茯苓(臣),半夏(制君),陳皮(佐),生薑(使)

建中湯

黃耆(君),人參(臣),當歸(臣),白芍(佐),桂心(使),黑附子(制使),甘草(佐),半夏(佐),生薑(引),大棗(引)

5. 發黃

傷寒熱濕傷脾。則身發黃。黃如橘皮而明者。熱多。脈必數。(一身不痛。)解熱為主。黃如熏黃而暗者。濕多。脈必沉緩。(一身盡痛),滲濕為主。初起脈有力。能食不大便。茵陳大黃湯微利之。(或仲景茵陳蒿湯),次用茵陳五苓散。以滲濕解熱。稍久宜固脾胃。本方倍白朮

氣虛。脈緩弱體倦。加人參。或參朮健脾湯。傷寒發汗不徹。有留熱。身面皆黃。多熱。期年不愈。食不減者。用茵陳梔子各三分(二錢五分為一分)升麻秦艽各四錢。共末。水煎服三錢。以知為度。(秦艽退黃極妙。以性能退陽明經濕熱邪氣也。無濕熱者。恐傷燥。宜慎之。

)水濕傷脾。脾寒。色見於外。為陰黃。脈沉身冷是。四苓散。(即五苓去桂)加炮姜茵陳。重者加附子。從陰症治。傷冷中寒。脈弱氣虛。變為陰黃。理中湯加茵陳服之。海藏云。傷寒病。遇太陽太陰司天。若下之太過。往往變成陰黃。一則寒水太過。水來侮土。一則土氣不足。

水來侵之。(方治如下)發黃。小便不利。煩躁而渴。茵陳湯茯苓豬苓滑石當歸官桂主之。(韓氏名茵陳茯苓湯)發黃。煩躁喘嘔不渴。茵陳湯。加陳皮白朮生薑半夏茯苓主之。(韓氏名茵陳陳皮湯)發黃。四支遍身冷者。茵陳附子甘草主之。(韓氏名茵陳附子湯)發黃。

支體逆冷。腰上自汗。茵陳湯加附子甘草乾姜主之。(韓氏名茵陳四逆湯。)發黃。冷汗不止者。茵陳湯加附子乾薑主之。(韓氏名茵陳姜附湯)發黃。服前姜附諸藥未已。脈尚遲者。茵陳湯加吳茱萸附子乾薑木通當歸主之。(韓氏名茵陳茱萸湯。)趙宗顏因下之太過。生黃。

脈沉細遲無力。次第用藥。至茵陳附子湯大效。(次第用藥者。謂先投茵陳茯苓湯。次茵陳陳皮湯。又次茵陳附子也。後趙秀才下早病黃。寸微尺弱身冷。次第用至茵陳四逆湯。)有瘀血發黃。脈必微而沉。或沉結。不若瘀熱之脈。浮滑緊數也。又外症必有如狂。腹滿。小便自利等候。

宜於蓄血條求之。

茵陳大黃湯

治傷寒發黃。面目俱黃。小便赤。

茵陳(君),梔子(臣),柴胡(佐),黃柏(佐),膽草(使),大黃(炒使),升麻(使),黃芩(使)

上㕮咀。水煎。早晚食後溫服。

茵陳五苓散

上以茵陳濃煎湯。調五苓散二錢服。日三四次。黃從小便下。以小便清為度。

茵陳蒿

茵陳(君),大黃(臣),梔子(佐)

參朮健脾湯

人參(君),白芍(臣),茯苓(佐),陳皮(使),當歸(臣),白朮(君),甘草(佐),大棗(使)

食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