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己任編》~ 卷七 (8)
卷七 (8)
1. 胃傷
有一種遇粗工攻伐過當。胃陰大傷者。濃煎六味飲與之。虛熱者。合生脈散。中氣虛者。六君理中建中補中益氣選用。
白話文:
有時候在治療過程中,如果手法過於粗暴,可能會對患者的胃部陰液造成嚴重的損傷。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選擇濃縮煎煮「六味飲」來幫助患者調理。
對於出現虛熱症狀的患者,我們可以將「六味飲」與「生脈散」結合使用,來達到清熱養陰的效果。
針對中氣虛弱的患者,我們可以選擇「六君理中建中補中益氣」等方劑進行調理,以補充和調節中焦氣血,恢復其功能。
2. 不能食
有一種不便而不食者。粗工必主便則邪去而膈清。才能思食。我獨曰不然。必須養胃以助正。助正以去邪。如養未到。邪不即去。不食不妨也。
白話文:
有個病人,表現為不便祕卻不想進食。初學的醫生可能會認為這是因為體內邪氣排除,腸胃清淨,所以開始想進食。然而,我的看法不同,認為應該先滋養胃部,以補助身體的正氣,並藉由增強正氣來驅除邪氣。如果滋養工作沒有到位,那麼邪氣可能不會馬上被清除。因此,即使暫時不想進食也無妨。
3. 不便
有不能便而能食者。推陳致新。倉廩盈溢。自能通利。不便無憂。
4. 癍疹
心煩不安。身痛如束。或足冷耳聾。或咳或嘔。乃是發癍之候。升麻葛根湯。(脈弱者可加人參。食少大便不實者。倍用白朮。)血熱者。犀角地黃湯。俱可入酒芩連桔梗連翹元參薄荷葉天花粉之類。熱甚者。(口乾舌燥。黃胎。)合白虎湯。以癍盡為度。脈伏心煩。謂之欲癍。
白話文:
感到心煩意亂,全身疼痛像是被束縛住,可能伴隨腳冷、耳聾,或是咳嗽、嘔吐,這些都是要發疹的徵兆。可以服用升麻葛根湯。脈搏虛弱者可以加人參。如果食慾不佳,大便不順暢,則白朮的用量加倍。如果體內有熱,可以服用犀角地黃湯。以上兩種湯劑都可以加入酒、黃芩、黃連、桔梗、連翹、玄參、薄荷葉、天花粉等藥材。如果熱度很重,例如口乾舌燥、皮膚發黃,可以配合白虎湯使用。直到疹子退去為止。如果脈象沉伏,心煩意亂,則稱為將要發疹。
煩止神靜。肌膚中無隱隱之狀。始為癍盡。癍已出而口乾脈洪者。竹葉石膏湯化之。或配涼藥一二味。生地丹皮之屬。洪而無力。兼體虛煩渴。本方加人參麥冬知母。令汗出自愈。嘔者。大半夏湯加減。脈洪數有力。心下硬痛。口乾而胎色漸黃黑色。乃燥矢為患也。大承氣湯或大柴胡湯。
看微甚而下之。更衣舌潤為愈。如未可下。有潮熱煩渴者。且與小柴胡去半夏。合解毒。加栝蔞根主之。或加大青亦佳。(大青味苦。大寒之物也。解心胸熱毒。治傷寒發赤癍煩痛。)有內傷元氣不足之症。誤作外感。虛火遊行於外。亦發癍。第脈虛大。倦怠。懶於言動。自汗。
白話文:
當煩躁停止,精神安靜,皮膚上沒有隱隱約約的疹子,才算疹子完全消失。如果疹子已經出現,卻伴隨口乾舌燥、脈象洪大,可以用竹葉石膏湯治療,也可以搭配一兩味涼性藥物,例如生地、丹皮等。如果脈象洪大卻無力,並且伴隨身體虛弱、煩躁口渴,可以在竹葉石膏湯中加入人參、麥冬、知母,讓汗水自然排出,病症就能痊癒。如果患者出現嘔吐,可以加減大半夏湯治療。如果脈象洪大、數而有力,心窩處硬痛,口乾舌燥,胎兒的顏色逐漸變得黃黑色,這是因為燥熱導致排便困難,可以用大承氣湯或大柴胡湯治療。
觀察病情嚴重程度,適當使用瀉藥治療,然後更換衣物,舌頭潤澤,就算痊癒了。如果暫時不能使用瀉藥,患者出現潮熱煩渴,可以用柴胡去除半夏,結合解毒藥物,再加上栝蔞根治療。也可以加些大青,效果更好。(大青性味苦寒,能解心胸熱毒,治療傷寒發熱、發紅疹、煩躁疼痛。)有些患者是內傷導致元氣不足,誤認為外感,虛火在外遊走,也可能出現發疹。但他們的脈象虛弱、倦怠無力、懶於說話行動、容易出汗。
為異耳。(因氣血虛。亦身痛心煩作熱。若作有餘治。立危。速進補中益氣。熟睡熱止為愈。)內傷發癍者。胃氣極虛。一身之火。遊行於外。宜補以降之。大建中湯。內有伏陰。或誤服涼藥。逼其虛陽浮散於外。而為陰癍。脈雖洪大。按之無力。或手足逆冷。過乎肘膝者。
先用炮姜理中湯。以復其陽。次隨症治。
大半夏湯
治諸嘔要藥。
赤茯苓(臣),半夏(制君),陳皮(佐),生薑(使)
白話文:
耳朵出現異常可能是氣血虛弱所致,還會伴隨身體疼痛、心煩、發熱。如果使用過於滋補的藥物治療,會有危險。應該立即補中益氣,等病人熟睡、熱退就痊癒了。內傷發斑的人,胃氣非常虛弱,身體的熱氣跑到體表,應該補氣降熱,服用大建中湯。如果內有伏陰,或者誤服涼藥,逼迫虛弱的陽氣浮散到體表,就會形成陰斑。雖然脈象洪大,但按壓無力,手腳冰冷,超過肘膝部位,先用炮姜理中湯補陽,之後再根據症狀治療。
大半夏湯是治療各種嘔吐的重要藥物,由赤茯苓、半夏、陳皮、生薑组成。
大建中湯
黃耆(君),人參(臣),當歸(臣),白芍(佐),桂心(使),黑附子(制使),甘草(佐),半夏(佐),生薑(引),大棗(引)
白話文:
建中湯 方劑組成:
君藥: 黃耆
臣藥: 人參、當歸
佐藥: 白芍、甘草、半夏、大棗
使藥: 桂心
制使藥: 黑附子
引藥: 生薑
5. 發黃
傷寒熱濕傷脾。則身發黃。黃如橘皮而明者。熱多。脈必數。(一身不痛。)解熱為主。黃如熏黃而暗者。濕多。脈必沉緩。(一身盡痛),滲濕為主。初起脈有力。能食不大便。茵陳大黃湯微利之。(或仲景茵陳蒿湯),次用茵陳五苓散。以滲濕解熱。稍久宜固脾胃。本方倍白朮。
氣虛。脈緩弱體倦。加人參。或參朮健脾湯。傷寒發汗不徹。有留熱。身面皆黃。多熱。期年不愈。食不減者。用茵陳梔子各三分(二錢五分為一分)升麻秦艽各四錢。共末。水煎服三錢。以知為度。(秦艽退黃極妙。以性能退陽明經濕熱邪氣也。無濕熱者。恐傷燥。宜慎之。
白話文:
傷寒導致熱濕侵犯脾胃,就會出現身體發黃。如果黃色像橘子皮一樣明亮,說明熱症比較重,脈象一定會很快。如果全身沒有疼痛感,治療以清熱為主。如果黃色像熏黃一樣暗沉,說明濕氣比較重,脈象一定會沉緩。如果全身疼痛,治療以利濕為主。初期如果脈象有力,能吃但大便不暢,可以用茵陳大黃湯微利小便。也可以用仲景的茵陳蒿湯。之後可以用茵陳五苓散來利濕解熱。時間久了,就要注重補益脾胃,可以用白朮加倍。
如果病人氣虛,脈象緩弱,身體倦怠,可以加人參,或者服用參朮健脾湯。如果傷寒發汗不透,留有餘熱,導致身體和臉都發黃,熱症較重,而且持續一年以上都不好轉,食慾也不減,可以用茵陳、梔子各三分,升麻、秦艽各四錢,研磨成粉末,用水煎服三錢,根據病情調整劑量。秦艽具有退黃的功效,因為它可以去除陽明經的濕熱邪氣,但如果沒有濕熱,則會傷津耗氣,需要謹慎使用。
)水濕傷脾。脾寒。色見於外。為陰黃。脈沉身冷是。四苓散。(即五苓去桂)加炮姜茵陳。重者加附子。從陰症治。傷冷中寒。脈弱氣虛。變為陰黃。理中湯加茵陳服之。海藏云。傷寒病。遇太陽太陰司天。若下之太過。往往變成陰黃。一則寒水太過。水來侮土。一則土氣不足。
水來侵之。(方治如下)發黃。小便不利。煩躁而渴。茵陳湯加茯苓豬苓滑石當歸官桂主之。(韓氏名茵陳茯苓湯)發黃。煩躁喘嘔不渴。茵陳湯。加陳皮白朮生薑半夏茯苓主之。(韓氏名茵陳陳皮湯)發黃。四支遍身冷者。茵陳附子甘草主之。(韓氏名茵陳附子湯)發黃。
白話文:
濕氣傷了脾胃,導致脾寒,這種寒氣表現在外,就會出現皮膚發黃的現象,稱為陰黃。脈象沉細,身體發冷,可以用四苓散(也就是五苓散去桂枝),再加上炮姜和茵陳。病情嚴重者,可以加附子。從陰症的角度來治療。如果傷風寒受涼,導致氣虛脈弱,也可能轉變為陰黃,可以用理中湯加茵陳服用。海藏說,傷寒病如果遇到太陽太陰司天,如果過度下瀉,很容易轉變為陰黃,這是因為寒水過多,水克土,導致脾土虛弱。
如果出現皮膚發黃,小便不利,煩躁口渴,可以用茵陳湯,加上茯苓、豬苓、滑石、當歸、官桂來治療,這也就是韓氏的茵陳茯苓湯。如果皮膚發黃,煩躁、喘息、嘔吐,但沒有口渴,可以用茵陳湯,加上陳皮、白朮、生薑、半夏、茯苓來治療,這也就是韓氏的茵陳陳皮湯。如果皮膚發黃,四肢和全身都發冷,可以用茵陳、附子、甘草來治療,這也就是韓氏的茵陳附子湯。
支體逆冷。腰上自汗。茵陳湯加附子甘草乾姜主之。(韓氏名茵陳四逆湯。)發黃。冷汗不止者。茵陳湯加附子乾薑主之。(韓氏名茵陳姜附湯)發黃。服前姜附諸藥未已。脈尚遲者。茵陳湯加吳茱萸附子乾薑木通當歸主之。(韓氏名茵陳茱萸湯。)趙宗顏因下之太過。生黃。
脈沉細遲無力。次第用藥。至茵陳附子湯大效。(次第用藥者。謂先投茵陳茯苓湯。次茵陳陳皮湯。又次茵陳附子也。後趙秀才下早病黃。寸微尺弱身冷。次第用至茵陳四逆湯。)有瘀血發黃。脈必微而沉。或沉結。不若瘀熱之脈。浮滑緊數也。又外症必有如狂。腹滿。小便自利等候。
白話文:
身體四肢冰冷,腰部自汗,可以用茵陳湯加上附子、甘草、乾薑治療。患者發黃、冷汗不止,可以用茵陳湯加上附子、乾薑治療。患者發黃,服用過薑、附子等藥物後仍未見好轉,脈象遲緩,可以用茵陳湯加上吳茱萸、附子、乾薑、木通、當歸治療。趙宗顏因服用瀉藥過度而導致發黃,脈象沉細遲緩無力,依次使用藥物後,服用茵陳附子湯效果顯著。趙秀才因過早服用瀉藥而導致發黃,寸脈微弱,尺脈無力,身體冰冷,依次使用藥物後,服用茵陳四逆湯效果顯著。如果患者發黃伴有瘀血,脈象一定微弱且沉,或沉而結實,與瘀熱的脈象浮滑緊數不同。此外,患者還會出現如狂躁、腹脹、小便自利等症狀。
宜於蓄血條求之。
茵陳大黃湯
治傷寒發黃。面目俱黃。小便赤。
茵陳(君),梔子(臣),柴胡(佐),黃柏(佐),膽草(使),大黃(炒使),升麻(使),黃芩(使)
上㕮咀。水煎。早晚食後溫服。
茵陳五苓散
上以茵陳濃煎湯。調五苓散二錢服。日三四次。黃從小便下。以小便清為度。
茵陳蒿湯
白話文:
這方適合用來治療傷寒引起發黃,表現為面色及全身皮膚發黃,小便發紅的患者。
茵陳(君),大黃(臣),梔子(佐)
參朮健脾湯
人參(君),白芍(臣),茯苓(佐),陳皮(使),當歸(臣),白朮(君),甘草(佐),大棗(使)
食前服。
白話文:
茵陳、大黃、梔子,配伍健脾湯,其中人參、白芍、茯苓、陳皮、當歸、白朮、甘草、大棗,於飯前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