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乘六輯,王汝謙補註

《醫宗己任編》~ 卷三 (8)

回本書目錄

卷三 (8)

1. 痢疾

痢疾之病形何如。曰。痢疾一症。古人咸以赤白分寒熱。殊不知傷氣分為白。傷血分為赤。丹溪以先水瀉。後膿血。為脾傳腎。先膿血。後水瀉。為腎傳脾。此已發前人所未發。至損庵以為種種痢疾。總由濕熱入胃。此一句。便可悟病形矣。(濕熱入胃一語。道盡致痢之根。

蓋胃為多血多氣之海。故氣分血分。宜專指胃而言。所謂傷者。濕熱入而傷之也。夫濕陰氣也。入胃則傷胃之陽。熱暑毒也。入胃則傷胃之陰。古人以赤白分寒熱。蓋誤以濕為寒耳。茲以赤白分氣血。則的確分明。千古論定矣。)痢疾腹痛。必是繞臍以下。當小腸之分野。飲食入胃。

挾暑毒而歸於中脘。初食未成糟粕。後食以繼之。則初食挾毒而歸於下脘矣。夫中無毒邪。則氣血升降。得以循其正。所入之食變糟粕而從下脘歸小腸矣。若毒與食在下脘。則升降不得循其正。糟粕欲行而不行。然畢竟要行。(句)而不得行。則將臟腑脂膏逼迫而下。(此臟腑亦專指胃而言)迨交入小腸之後。

膿血由小腸而刮下。(白似膿。赤似血。即臟腑脂膏。為糟粕所逼迫而下者也。)小腸緣無毒而是糟粕。則得循其正。故小腸雖曲。而順下無礙。惟膿血則不得循其正而不肯下。故痛繞臍而下。屬胃之下口。(此小腸交界處。正將脂膏逼迫而下之地也。)及小腸也。(此是不得循其正而不肯下之膿血。

由此而刮下之地也。)小便不利者。小腸為毒邪所迫。不能分利。故短縮也。(又有膀胱為毒火所逼而不利者)噤口者。乃毒氣原盛。或破藥太過。挾傷上中二脘宗氣。邪毒乘虛而上逆也。(薑製黃連與人參同煎。一匙一匙。細細呷之。)有不從暑毒而得者。或食瓜果(甲午九月。

仲弟丹山年甫十七。怒後縱啖生菱。逾日腹痛不食。大便膿血。迎村醫治之。不知其為生冷所傷也。雜用痢門套藥十有餘劑。病勢垂劇。時予館安邑。家君走人召予急歸。時則循衣摸床。撮空見鬼。虛症具見。視所用藥。猶然檳樸芩連之輩也。更醫回挽。卒不能起。衰毀憤抑。

痛恨弟病之誤殺於庸手。始讀竅素類經並張李朱薛等書。日夜尋繹。如有夙𢍆。噫。醫之殺吾弟而使之不壽於世也。其中豈有天焉。欲就吾以醫。而並使吾弟之得壽於是編耶。識此以見痢之不因暑毒得。而誤以暑毒治。未有不偕吾弟而同抱泣於九原者。凡吾同道。中人。其可不細。

心而辨晰耶。)或臥高室大廈。皆由虛得。但隨感隨發。病止在下脘。寒氣所乘。脾亦不運。故為痢。如逾二三日。寒化為熱。其病形與暑毒同也。(正惟此處要誤人耳。不可不知。)

諸痢疾脈。流連細小者生。浮數洪大者死。

凡痢疾初起三日內。可皆用白芍藥湯立除。(東莊亦云。此方用之初起三日內。無不立效。無疑於肉桂之大熱。而畏不敢用也。)若初起但覺腹痛。水瀉無度。厚朴湯主之。一見紅白。毒勢凝結矣。但當解毒和血養氣。切莫破血行氣。是為大法。調金湯主之。如服調金湯後。

白話文:

痢疾這種病症的病狀是怎樣的呢?

一般來說,痢疾這種病,古人常常用大便中的紅、白來區分寒熱,但其實是因為傷了氣而出現白色的痢疾,傷了血則出現紅色的痢疾。朱丹溪認為,先拉水瀉,後出現膿血,這是脾傳染給腎;先出現膿血,後拉水瀉,這是腎傳染給脾。這已經道出了前人未曾發現的觀點。到了損庵,他認為各種痢疾都是因為濕熱進入胃部所致。這句話就點明了病症的本質。(濕熱進入胃部這句話,道盡了導致痢疾的根本原因。)

因為胃是充滿氣血的海洋,所以氣分和血分,都應該專指胃而言。所謂的傷,就是濕熱侵入而傷害了它。濕是陰氣,進入胃部就會傷害胃的陽氣;熱是暑天的毒邪,進入胃部就會傷害胃的陰氣。古人用紅、白來區分寒熱,其實是把濕氣誤認為是寒氣了。現在用紅、白來區分氣血,就能夠明確分辨,這是千古不變的定論。

痢疾引起的腹痛,一定是在肚臍以下,屬於小腸的範圍。食物進入胃後,會帶著暑天的毒邪聚集在中脘,剛開始吃的食物還沒變成糟粕,後來吃的食物會接著進入,那麼最初吃的食物就會帶著毒邪聚集在下脘。如果中脘沒有毒邪,那麼氣血的升降就能夠正常運行。進入的食物會變成糟粕,從下脘進入小腸。如果毒邪和食物都停留在下脘,那麼升降就不能正常運行,糟粕想排出卻排不出去。但終究還是要排出。(句)由於不能正常排出,就會迫使臟腑的脂肪往下移動。(這裡的臟腑也專指胃而言)等到進入小腸之後,膿血會從腸壁刮下來。(白色類似膿,紅色類似血,其實是臟腑的脂肪,被糟粕擠壓往下移動所形成的。)小腸因為沒有毒邪,所以糟粕能夠正常運行,因此即使小腸彎彎曲曲,也能夠順利向下排出。但是膿血卻無法正常運行而不肯向下,所以疼痛會繞著肚臍向下,屬於胃的下口。(這是小腸交界的地方,正是脂肪被擠壓向下移動的地方。)以及小腸本身。(這是膿血無法正常運行,被刮下來的地方。)

小便不利,是因為小腸被毒邪壓迫,不能正常分利水分,所以才會短縮。(也有可能是膀胱被毒火壓迫而導致不利。)嘴巴緊閉,是因為毒氣原本就很旺盛,或者因為藥物使用過猛,傷害了上中二脘的宗氣,毒邪趁虛而上逆。(可以用薑製黃連和人參一起煎煮,一勺一勺慢慢喝。)

有的痢疾不是因為暑毒引起的,有的是因為吃了瓜果,(例如,甲午年九月,我的弟弟丹山才十七歲,生氣後大吃生菱角,第二天腹痛不吃東西,拉出膿血。請了村裡的醫生治療,醫生不知道他是因為吃了生冷食物而引起的,隨意用了治療痢疾的成套藥方十幾劑,病情更加嚴重。當時我在安邑教書,家父派人急忙叫我回去,那時弟弟已經開始亂摸衣服、亂抓空氣,出現了看到鬼的幻覺,虛弱的症狀全都出現了。我看他吃的藥,依然是檳榔、厚朴、黃芩、黃連之類的藥。換了醫生也無法挽回,最終還是去世了。我悲痛欲絕,痛恨弟弟被庸醫誤殺,開始閱讀《醫學入門》等醫學書籍,日夜鑽研,好像前世就註定要研究這些。唉!是醫術害死了我的弟弟,使他不能長壽於世,難道是天意嗎?是不是想讓我學醫,順便也讓我的弟弟能長壽呢?我記錄這些是想說明,痢疾不一定是由暑毒引起的,如果誤以為是暑毒而治療,沒有不和我的弟弟一樣抱憾終生的。希望所有同道中人,都要仔細用心辨別清楚啊!)有的是因為住在高大房屋裡,這些都是因為虛弱引起的,但是會隨著感冒而發作,病灶只在下脘,被寒氣侵襲,脾胃也無法正常運作,所以會導致痢疾。如果超過兩三天,寒氣就會轉化為熱氣,那麼病狀就和暑毒引起的痢疾一樣了。(正因為這裡容易誤導人,所以一定要知道。)

各種痢疾病的脈象,如果脈象細小而連續不斷,表示病情輕微;如果脈象浮大、洪大,表示病情危重。

凡是痢疾剛開始的三天內,都可以用白芍藥湯來立刻解除。(東莊也說,這個方子在剛開始三天內使用,沒有不立即見效的。不要因為害怕肉桂的大熱而不敢使用。)如果剛開始只覺得腹痛,拉水瀉不止,可以用厚朴湯來治療。一旦出現紅、白痢,表示毒邪已經凝結了,這時應該解毒、調和氣血、養氣,千萬不要用破血、行氣的藥物,這是最重要的原則,可以用調金湯來治療。如果服用調金湯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