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乘六輯,王汝謙補註

《醫宗己任編》~ 卷七 (2)

回本書目錄

卷七 (2)

1. 口渴

傷寒邪傳裡(里字當作胃腑看)則渴。故渴為陽明本病。昔人用黃連滑石花粉葛根及白虎。(無汗。則雖渴忌與白虎。)加人參清之。甚者大柴胡承氣下之是也。若夫腎虛火不歸經。渴飲冷水者。為十全大補八味之症。(此症亦有水虧不能配火。而火乘於上者。當從六味左歸。

以滋其陰。而火自降矣。)又有陰虛煩躁而渴者。不能飲水也。宜冷服四逆湯。(此等症。最易混入白虎症去。一或誤投。死生立判。臨症時當細心體認。)又有傷寒食少而渴者。當以和胃之藥主之。白朮茯苓是也。如用涼藥。胃愈損矣。(四君或補中。然必合生脈。其效乃捷。

白話文:

傷寒的邪氣傳入到胃腑,就會感到口渴。所以口渴是陽明經的本病。古人用黃連、滑石花粉、葛根以及白虎湯來治療。如果病人沒有出汗,即使口渴也不適合用白虎湯。可以用人參來清熱,如果病況嚴重就用大柴胡湯承氣湯來瀉下。

如果腎虛導致火氣不能歸經,病人感到口渴並且喜歡喝冷水,這就屬於十全大補八味湯的病症。這種病症也可能出現水氣不足,不能配合火氣,火氣上炎的情況,就應該使用六味地黃丸來滋陰,火氣就會自然下降。

還有一些病人因為陰虛而感到煩躁口渴,卻無法喝水,這就應該用冷服四逆湯來治療。這些病症最容易混淆成白虎湯的症狀,如果誤用藥物,就會造成生死立判的後果,臨症時一定要仔細辨別。

還有一些傷寒病人食慾不振並且感到口渴,應該用和胃的藥物來治療,白朮、茯苓就是適合的藥物。如果使用涼性藥物,反而會損傷胃氣。可以用四君子湯或補中益氣湯來補益,但一定要配合生脈散才能快速見效。

又有得之勞倦內傷者。乃脾胃元氣大虛而渴也。舌雖干煩。以陽藥為主。四君重加炙耆。更佐以歸杞熟地五味。有守服至二三十劑大汗而解者。(此非醫家真知。病家篤信。焉能取效。)此皆不得以陽明正治治。(有一等中氣虛寒。寒水泛上。逼其浮游之火於咽喉口舌之間者。

渴欲引飲。但飲水不過一二口即厭。少頃復渴飲。亦不過若此。蓋上焦一段。欲得水救。至中焦則以水見水。正其所惡也。如面紅煩躁者。理中湯送八味丸。或用附子理中加麥冬五味亦效。又有一等口欲飲水。但飲下少頃即吐。吐出少頃復求飲。藥食毫不能下。此是陰盛格陽。

白話文:

有些人因為勞累过度,损伤了内脏,导致脾胃元气虚弱,从而感到口渴。虽然舌头干涩,但还是以温补阳气为主,可以用四君子汤加炙黄芪,再佐以当归、枸杞、熟地、五味子,有些人服用二十到三十剂后,大量出汗而痊愈。但是这并非真正的医术,病人太过相信,所以才会有效果。这些病症都不能用阳明经的正治方法来治疗。

还有一些人,中气虚寒,寒水向上涌,逼迫浮游的阳火聚集在咽喉、口舌之间,也感到口渴。他们很想喝水,但只能喝一两口就厌烦,过一会儿又渴,也只能喝一两口。这是因为上焦需要水来救济,但水到达中焦时,却像看到水一样,反而厌恶它。如果患者面红烦躁,可以用理中汤送八味丸,或者用附子理中汤加麦冬、五味子也管用。还有一些人,想喝水,但喝下去一会儿就吐出来,吐完又想喝,食物也吃不下,这是阴盛格阳。

腎經傷寒之症。仲景以白通湯加人尿膽汁。熱藥冷探之法。一服即愈。女人多此症。此二症俱系陰症。但一屬太陰。一屬少陰。不得混看。)

白話文:

腎經傷寒是中醫的一種病症。張仲景建議使用「白通湯」加上人尿和膽汁來治療。這種方法是用熱性的藥物來探測冷性的病症,一次服用就能痊癒。女性較常出現這種病症。這兩種症狀都屬於陰性病症,但一個是太陰的病症,一個是少陰的病症,不能混為一談。

2. 譫語

胃中熱甚。上乘於心。心為熱冒。則神昏而言語謬妄也。宜白虎解毒及承氣等劑。看微甚用之。然必大便秘。小便澀。脈洪數有力者方可。(東莊治一人感症。六七日不解。熱甚胸滿不大便。發狂譫語。用熟地八錢。生地麥冬白芍各二錢。黃芩錢半。黃連枳實厚朴各八分。茯苓知母各一錢。

石膏五錢。甘草五分。生薑三片。竹葉三十片。煎成入蘆根汁小半鍾。又方用熟地八錢。生地麥冬各二錢。花粉枳實黃芩黃連知母各一錢。石膏八錢。栝蔞霜玄明粉各錢半。姜三片。竹葉三十片。此用白虎承氣之準的也。)若其人手足逆冷。脈微細。或洪大而數。按之無力者。

白話文:

胃火太旺,熱氣上衝到心臟,導致心火熾盛,就會出現神志不清、胡言亂語的症狀。應該用白虎解毒湯和承氣湯之類的藥物來治療,根據病情輕重來使用。但必須是便秘、小便困難、脈搏有力而快速的人才能使用。曾經有病人發病六七天,高燒不退,胸悶難受,而且便秘,神志不清,胡言亂語。醫生用熟地八錢、生地、麥冬、白芍各二錢、黃芩錢半、黃連、枳實、厚朴各八分、茯苓、知母各一錢、石膏五錢、甘草五分、生薑三片、竹葉三十片,煎好後加入蘆根汁一小半碗。還有一種方子,用熟地八錢、生地、麥冬各二錢、花粉、枳實、黃芩、黃連、知母各一錢、石膏八錢、栝蔞霜、玄明粉各錢半、薑三片、竹葉三十片,這個方子是結合了白虎湯和承氣湯的原理。但如果患者手腳冰冷、脈搏微弱細小,或是脈搏洪大而快速但按之無力,就不適合使用這些方子。

乃神不守舍。語言失次耳。須用參耆歸術等。甚者加附子。或附子理中湯。或附子湯加人參。(敗症往往有此。若誤投解毒等劑。立斃。)有已出汗身和而有妄者。此是汗後津液不和。乃非陽非陰者。慎不可下。宜小柴胡和建中湯各半帖和榮衛通津液。(分明不爽)有病後血氣未復。

精神未全。多於夢寐中。不覺失聲如魘。此不繫譫語鄭聲。宜六君子湯。溫膽湯去竹茹加人參半錢。(究竟不如六君加歸芍為穩)

白話文:

如果病人神志不守,胡言亂語,就需要用人參、黃耆、當歸、術等藥物治療,嚴重的情況下還要加附子,或者服用附子理中湯、附子湯加人參。 (許多病症到了後期都會出現這樣的症狀,如果誤用解毒類藥物,病人就會立刻死亡。)

如果病人已經出汗,身體感覺舒適,但神志依然不清,這是因為出汗後津液失調,屬於非陰非陽的情況,切不可服用瀉藥,應該用小柴胡湯和建中湯各半帖,調和營衛,通利津液。(這是明確無誤的辨證論治。)

如果病人病後氣血尚未恢復,精神也不完全,常常在夢中無意識地喊叫,就像被魘住一樣,這不屬於譫語或鄭聲,應該用六君子湯、溫膽湯去掉竹茹,再加人參半錢。(但最終還是六君子湯加當歸、芍藥更穩妥。)

附子湯

附子(臣),人參(君),茯苓(佐),白朮(臣),白芍

上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建中湯

肉桂(佐),白芍(君),甘草(臣),生薑(使),大棗(引)

上方宜加膠飴。乃合建脾土義。否則無以異於桂枝矣。

六君子湯

陳皮(佐),半夏(臣),人參(君),茯苓(佐),白朮(臣),甘草(使)

白話文:

附子湯由附子、人參、茯苓、白朮、白芍組成,用水八升煮成三升,溫服一升,每天服用三次。

建中湯則由肉桂、白芍、甘草、生薑、大棗組成,需加膠飴以合建脾土之義,否則與桂枝湯無異。

六君子湯由陳皮、半夏、人參、茯苓、白朮、甘草組成。

溫膽湯

竹茹(君),枳實(佐),陳皮(佐),半夏(臣),茯苓(臣),甘草(使)

上方加生薑。

白話文:

溫膽湯:

主要藥物為竹茹(作為主藥),輔助藥物為枳實(作為輔佐藥),陳皮(作為輔佐藥),半夏(作為臣藥),茯苓(作為臣藥),甘草(作為使藥)。

上方再加入生薑。

3. 自利

凡自利者。不因攻下而自泄瀉。俗言漏底傷寒是也。有協熱。有協寒。俱宜詳辨。原病式曰。瀉白為寒。青黃紅黑皆為熱。大抵瀉利完穀不化。色不變。有如鶩溏。或吐利腥臭。小便澄徹清冷。口無燥渴。其脈或沉細。或微遲無力。或身雖熱手足逆冷。惡寒蜷臥(蜷臥。身彎不能直睡也。

)此為寒也。凡熱症則口中燥渴。(若渴而不燥。則亦有協寒者。勿泥看)。小便黃赤。或澀而不利。或所下如垢膩之狀。其脈多數。或浮或滑或弦或大或洪。(皆兼數而有力。方是熱症。)或有邪熱不殺穀。其物不消化者。當以脈症別之。寒毒入胃者。臍下必寒。宜理中湯。

白話文:

如果人體自身有抵抗力,即使服用瀉藥,也不會導致腹瀉。俗話說漏底傷寒就是這個道理。傷寒有寒熱之分,必須仔細辨別。根據症狀來看,瀉白為寒,青黃紅黑皆為熱。總的來說,腹瀉後穀物不能消化,顏色不變,像鴨子糞便一樣稀軟,或者吐出腥臭的瀉痢,小便清澈冰冷,口不乾渴,脈象可能沉細,或者微弱無力,或者身體發熱但手腳冰冷,怕冷蜷縮著睡覺(蜷臥,身體彎曲不能直睡)。這些都是寒症。凡是熱症,則口乾舌燥。(如果口渴但不乾燥,也可能是寒症,不要一味地認為是熱症)。小便顏色黃赤,或者排尿困難,或者排泄物像油膩的污垢一樣。脈象多數,或者浮或者滑或者弦或者大或者洪。(這些脈象都伴隨著有力度,才是熱症。)也有一些邪熱不傷穀物,食物不能消化的情況,需要根據脈象和症狀來區分。寒毒入侵胃部,則肚臍下一定會冰冷,應該服用理中湯。

(寒甚者宜附子理中)白通加附子湯。協熱利者。臍下必熱。宜黃芩湯。白頭翁湯。(有內熱大結。注泄不止者。須以寒藥下之。結散而利自止。正所謂通因通用也。)凡胃虛內熱。煩渴瀉利。脈微弱者。七味人參白朮散。若發熱者。人參三白湯。加炒黃連。如腹滿小便不利者。

五苓散合理中湯。若嘔者。加藿香半夏陳皮生薑。如濕多而瀉不止者。加蒼朮白朮。如腹脹者。加厚朴。腹痛不止。加炒白芍肉桂木香溫之。(經云。麻黃。皆屬於熱。此條諸法。西塘蓋推廣之。以盡其變耳。若非審有是症。則不得概用溫燥之劑。)凡傷寒作利。脈浮表未解者。

白話文:

如果寒氣很重,就應該用附子理中湯來溫暖身體。如果寒氣化熱,身體發熱並且小便量多,腹部以下一定會感覺到熱,應該服用黃芩湯和白頭翁湯。如果體內有熱毒積聚,導致腹瀉不止,就需要用寒涼的藥物來排出毒素,等到熱毒消散,腹瀉就會自然停止,這就是「通因通用」的道理。如果胃虛弱,內有熱氣,感到口渴和腹瀉,脈象微弱,應該服用七味人參白朮散。如果伴隨發熱,可以服用人參三白湯,並且加入炒黃連。如果肚子脹滿,小便不暢,應該服用五苓散和理中湯。如果伴隨嘔吐,可以加入藿香、半夏、陳皮和生薑。如果濕氣過多,導致腹瀉不止,可以加入蒼朮和白朮。如果肚子脹滿,可以加入厚朴。如果腹痛不止,可以加入炒白芍、肉桂和木香來溫暖止痛。麻黃等藥物屬於溫熱性的,這些方劑都是西塘醫家根據實際情況推廣出來的,可以靈活運用。如果沒有對應的症狀,就不要隨便使用溫燥性的藥物。如果患了傷寒,出現腹瀉,脈象浮在表面,寒氣未解,就需要針對寒氣進行治療。

仲景以小青龍湯去麻黃。加芫花二錢。炒令赤色。蓋散表邪。兼治水也。(故知凡症皆不可執一說以概其餘也。試由此推之。)濕毒氣盛者。下利腹痛。大便如膿血。或如爛肉汁。宜地榆散。黃連阿膠湯(此條當入痢疾條中看)有內不大滿。猶生寒熱。未可下而便下之。內虛熱入。

挾熱自利。臍下必熱。大便赤黃色。及下腸間津液垢膩。名曰利腸。宜白頭翁湯。黃芩湯。又有不大便五六日。以藥利之。利遂不止。用極熱劑乃止。(上條因失表以致利。此則因誤下而得利者。而下後之利。又有寒熱不同。法當分治。如此可見辨症宜精晰也。)外熱內煩。

白話文:

張仲景在小青龍湯中去掉麻黃,加入兩錢炒至赤色的芫花。這是為了散發表面的邪氣,同時也能治療水腫。由此可知,任何病症都不能只用一個理論來概括所有情況,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析。

如果患者體內濕毒氣盛,會出現腹痛、下痢、大便如膿血或爛肉汁等症狀,適合使用地榆散。黃連阿膠湯則適用於內部不滿、仍然有寒熱症狀,尚未能排泄但卻被強制排泄的情況。這種情況屬於內虛熱入,挾熱自利,臍下會感覺熱,大便呈赤黃色,並且排泄出腸道黏液,稱為利腸。這時適合使用白頭翁湯或黃芩湯。

還有一些患者,原本沒有大便五六天,服用藥物後排便不止,只有用非常熱的藥物才能止瀉。這種情況是因失表而導致腹瀉,與誤下而導致腹瀉不同。下瀉後,又出現不同的寒熱症狀,必須針對不同情況進行治療。由此可見,辨症必須精準細緻。

外熱內煩,指的是身體外部有熱,內心卻感到煩躁。

下利上渴。或痞或痛或嘔。常法多用黃芩湯。不若生薑瀉心湯之當。(症兼痞痛嘔等。則黃芩湯自非對症矣。)凡下利不可發汗。蓋利下由內虛。若發汗則內外皆虛。變症蜂起矣。(先哲格言。不易多得。)

理中湯

人參(君),白朮(臣),乾薑(佐),甘草(使)

白通湯

蔥白(使),乾薑(臣),附子(君)

黃芩湯

黃芩(君),芍藥(臣),甘草(佐),大棗(使)

白話文:

拉肚子卻口渴,可能伴隨腹脹、疼痛或嘔吐。常見的做法是用黃芩湯,但不如生薑瀉心湯合適。如果症狀還包括腹脹、疼痛和嘔吐,那黃芩湯就不是對症的藥物了。一般來說,拉肚子不能用發汗的方法治療,因為拉肚子是由於內虛引起的,如果發汗,會導致內外虛弱,更容易出現其他問題。古人經驗之談,不可輕易改變。

理中湯以人參為主藥,白朮為輔,乾薑和甘草為佐使藥。

白通湯以附子為主藥,乾薑為輔,蔥白為佐使藥。

黃芩湯以黃芩為主藥,芍藥為輔,甘草為佐使藥,大棗為佐使藥。

白頭翁湯

白頭翁(君),秦皮(臣),黃柏(佐),黃連(使)

人參三白湯

人參(君),白芍(佐),茯苓(臣),白朮(臣),生薑(使),大棗(使)

五苓散

豬苓(佐),澤瀉(佐),茯苓(臣),肉桂(使),白朮(君)

小青龍湯

麻黃(佐),細辛(使),乾薑(佐),芍藥(臣),桂枝(君),甘草(臣),五味(使),半夏(君)

白話文:

白頭翁湯由白頭翁為主藥,秦皮為輔藥,黃柏和黃連為佐使藥。

人參三白湯由人參為主藥,白芍為輔藥,茯苓、白朮為臣藥,生薑、大棗為佐使藥。

五苓散由白朮為主藥,豬苓、澤瀉為輔藥,茯苓為臣藥,肉桂為佐使藥。

小青龍湯由桂枝為主藥,半夏為輔藥,麻黃、乾薑、芍藥為臣藥,細辛、甘草、五味為佐使藥。

地榆散

治傷寒熱毒不解。日晚即壯熱。腹痛。便利膿血。

地榆(君),犀角屑(使),黃連(臣),葛根(臣),黃芩(佐),梔子(佐)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入韭白五寸。(薤白尤妙),同煎溫服。

黃連阿膠湯

黃連(君),阿膠(臣),黃柏(佐),山梔(使)每服四錢。

生薑瀉心湯

白話文:

地榆散主治傷寒熱毒不退,傍晚加重,腹痛,大便稀薄帶膿血。方劑由地榆為主藥,犀角屑為使藥,黃連、葛根為臣藥,黃芩、梔子為佐藥,研磨成末,每次服用五錢,水煎服,加入五寸韭白(或薤白更佳)同煎。

黃連阿膠湯以黃連為主藥,阿膠為臣藥,黃柏為佐藥,山梔為使藥,每次服用四錢。

生薑瀉心湯省略。

生薑(君),人參(臣),甘草(佐),黃芩(使),半夏(臣),黃連(佐),乾薑(使),大棗(引)

按口渴詀語自利。本陽明太陰之症。緣六經只列陽病。而不及陰症。又無救敗之方。今此陰陽壞症俱具。則正所謂變也。

白話文:

這方劑以生薑為主藥,人參為輔,甘草和黃芩為佐藥,半夏和黃連為輔藥,乾薑為使藥,大棗為引藥,用於治療口渴、說話聲音嘶啞、腹瀉的疾病。這屬於陽明和太陰的病症,因為傳統六經只列出陽病,沒有提及陰症,也沒有針對病況加重的藥方。而此方劑同時涵蓋了陰陽兩方面的病症,可說是應變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