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己任編》~ 卷三 (1)
卷三 (1)
1. 卷三
2. 四明心法(下)
3. 中風
中風之病形何如。曰。真中風者。其病不過在經絡。經絡之氣。為風所逐。則氣逆行。氣逆行則臟腑之氣血。不能外達。故多卒然仆倒。不省人事。感輕者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及經而止也。類中風者。其風自內出。(景岳故以匪風名之。東莊云。小兒慢驚慢脾皆此義。但治法不同耳)七情縱恣。
六淫外侵真陰不守。久之水衰火盛。風從火出。離其故宮。飛揚飄逐。卒然仆倒。故其人兩腎腰胯間及臍下。必冰冷如鐵。蓋別病必他臟先病。緩緩窮到腎經。(五臟相傷。窮必及腎也。然由腎經先病以及他臟者亦多。)惟中風竟是腎經與命門無形之水火自病。故一病竟絕也。
當其發病之際。必有一股虛氣。從兩腎中間。上夾脊。穿崑崙。過泥丸。直到命門。命門為三陰三陽聚處。此股氣一衝。三陰三陽之氣。亦突然而散。遂外不省人事。而在內臟腑之氣。亦隨之而去。臟腑之氣既去。而手撒眼合。(亦有開而直視者),遺尿聲𪖙口開等症。又相隨而來矣。
此命門即素問至陰之根。結於命門。乃兩腎之上下左右。各相去一寸。其中間便是丹家之元神也。(命門之義。景岳類經三焦辨。並呂批邯鄲形景圖最詳)此股虛氣。是即所謂無形之火也。緣無形之水。虛不能守。遂化作冷風。騰空而去。
真中風者。小續命湯。其人形體實。無類中風症。卒然仆倒者。北方有之。江南少見。(北方風厲。而臟腑經絡剛厚。南方風溫。而臟腑經絡柔薄。故北多真而南多類。其治迥不同也。然其間亦有互見者。非謂南必無真北必無類也。特治法宜稍變耳。四明於北方曰有之。於江南曰少見。
語意甚圓。總當因人以施治。不必域地以論症也。其有形體似剛厚。而若見一兩種類中脈症者。亦是形盛氣衰也。慎勿誤治。)類中風者。乃大虛也。其症卒然仆倒。眼合口角喎斜。手撒遺尿。大抵見一種猶可。數種俱見不治。尤當急以手按其少腹。冰冷如石者。當急灸氣海。
(穴在臍下一寸五分),並用蒸臍法。(薛氏治寒淫於內。治宜辛熱。而神脫脈絕。藥不能下者。急炒鹽艾附子。熱熨臍腹。以散寒回陽。又以口氣補接其氣。又以附子作餅。熱貼臍間。時許。神氣少蘇。四明所謂蒸臍法。大略如此。附錄以備參用)脈必二三至。闊大虛軟如棉花。
急煎人參一二兩。附子一兩。或有生者。(初發時可救。遲則無及矣。),俟其勢定。方用人參五錢。黃耆二兩。附子五錢。不數飲之。但覺臍下溫和。手足運動。口眼能動是矣。待飲食如常。二便如故。大劑補中益氣湯。加附子三錢。吞八味丸至兩許。其有頭目眩暈難開。
開即見居室百物俱倒轉。胸中漾漾。噁心欲吐。即類中風之漸也。(急須節飲食。戒七情。遠房事。以預防之。)治法同上。但不必灸藥物足矣。(服藥預防。當察其脈。如兩尺虛衰者。六味八味等丸培補肝腎。寸關虛弱者。六君十全等劑調補脾肺。才有補益。若服搜風順氣及清氣化痰等藥。
白話文:
中風這種疾病的型態是怎樣的呢?
所謂真正的中風,它的病變只發生在經絡。經絡中的氣,被風邪驅趕,就會逆行。氣逆行,臟腑的氣血就無法輸送到體表,所以常常會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症狀輕微的,會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然後就停止發展。
另一種像中風的病,它的風是從體內產生的。(所以張景岳把它稱為「非風」。王東莊說,小兒的慢驚風和慢脾風,都是這個意思,只是治療方法不同而已)。由於過度放縱情慾、受到外來的六淫邪氣侵襲,導致體內的真陰不足,時間久了,陰虛就會導致陽盛,火氣旺盛,風邪便從火而生,離開它原本的位置,在體內到處亂竄,所以會突然昏倒。因此,這種人兩腎之間、腰部、胯部以及肚臍下方,一定會像冰一樣寒冷。因為其他的疾病,一定是先從其他臟腑開始,然後慢慢影響到腎經。(五臟之間互相影響,最終一定會影響到腎。當然,也有從腎經先發病,然後影響到其他臟腑的情況)。只有中風,是腎經和命門無形的陰陽之氣自己發生病變,所以一旦發病就會很嚴重。
當發病的時候,一定會有一股虛弱的氣,從兩腎中間,往上夾著脊椎,穿過頭部的崑崙穴,經過泥丸穴,到達命門。命門是三陰經和三陽經交會的地方,這股氣一衝,三陰三陽之氣也會突然消散,所以外在就會不省人事。而在內的臟腑之氣,也會跟著散去。臟腑的氣散了,就會出現手撒開、眼睛閉合(也有眼睛睜開直視的)、小便失禁、打呼嚕、嘴巴張開等症狀。
這裡說的命門,就是《素問》說的「至陰之根」,它位於命門,也就是兩腎的上下左右各相距一寸的地方,中間就是道家所謂的元神。(關於命門的含義,張景岳的《類經》三焦辨和呂批的《邯鄲形景圖》有非常詳細的解釋)。這股虛弱的氣,就是所謂的無形之火,因為無形的陰液不足,無法守住它,所以化成冷風,向上升騰而去。
真正的中風,可以用小續命湯治療,這種人體格壯實,沒有類似中風的症狀。突然昏倒的情況,北方比較多,江南比較少。(北方風邪強烈,臟腑經絡比較剛強厚實,南方風邪溫和,臟腑經絡比較柔弱,所以北方多見真中風,南方多見類中風,治療方法也截然不同。當然,這兩者之間也會有互相出現的情況,並不是說南方一定沒有真中風,北方一定沒有類中風,只是治療方法要稍作調整而已。李時珍認為北方多見真中風,江南少見,說法很圓滿,總之要根據每個人的情況來治療,不能因為地域而論斷病情。那些體型看起來很強壯,卻出現一兩種類似中風的脈象的人,也是屬於形盛氣衰的情況,千萬不要誤診。)
像中風的病,是屬於大虛之症。它的症狀是突然昏倒,眼睛閉合,嘴角歪斜,手撒開,小便失禁。通常出現一種症狀還好,如果數種症狀同時出現,就非常危險。這時候要趕緊用手按壓他的小腹,如果像冰一樣寒冷,就要趕快灸氣海穴(穴位在肚臍下方一寸五分),同時用蒸臍法。(薛氏治療寒邪在內的症狀,應該用辛溫的藥物,但如果神氣脫失、脈搏消失,藥物無法進入,就要趕快炒熱鹽、艾葉和附子,熱敷肚臍和腹部,以驅散寒氣、恢復陽氣,同時用嘴對著病人口中吹氣,幫助他恢復元氣。還可以將附子做成餅狀,熱貼在肚臍上,過一段時間,神氣就會稍微恢復。李時珍所說的蒸臍法,大致就是這樣,附帶在這裡供大家參考)。此時脈象一定是每分鐘跳兩三下,而且寬大虛軟像棉花一樣。
要趕快煎煮人參一兩或二兩,附子一兩,或者用生附子(剛發病時還可以救治,晚了就來不及了)。等到病情穩定後,再用人參五錢,黃耆二兩,附子五錢,不要一次喝太多,只要感覺肚臍下方溫暖,手腳能活動,口眼能動就可以了。等到飲食恢復正常,大小便正常後,再服用大劑量的補中益氣湯,加上附子三錢,吞服八味丸一到二兩。
如果出現頭暈目眩,難以睜開眼睛,睜開眼睛就看到屋內的東西都在旋轉,胸中晃動,噁心想吐的症狀,就是類中風的先兆。(要趕快節制飲食,戒除情慾,遠離房事,來預防它的發生)。治療方法和上面一樣,但不必用灸法,服用藥物就可以了。(在服藥預防時,要仔細觀察脈象,如果兩尺脈虛弱,就要用六味丸或八味丸來補養肝腎;如果寸關脈虛弱,就要用六君子湯或十全大補湯來調理脾肺。只有補益才能起作用,如果服用祛風順氣或清熱化痰的藥,反而會招來風邪,導致中風。)
小續命湯
麻黃,桂枝,杏仁,防風,防己,川芎,白芍,黃芩,人參,附子,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