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乘六輯,王汝謙補註

《醫宗己任編》~ 卷三 (6)

回本書目錄

卷三 (6)

1. 怔忡

怔忡心血少也。其原起於腎水不足。不能上升。以致心火不能下降。大劑歸脾湯。去木香。加麥冬五味枸杞。吞都氣丸。(治怔忡大法。無逾此旨矣)如怔忡而實挾包絡一種有餘之火兼痰者。則加生地黃連川貝之類以清之。(予治後窯簡長鱗之弟。先用歸脾都氣三十餘劑。後加生地連貝。一清即愈。)

2. 血症

絳雪丹書一卷。論詳而法備的是血症準繩。須細體之。)

吐血。世皆知火症。便以寒涼溫潤之劑投之。土死金衰。木勢轉熾。病反劇矣。除是瘀血抑蓄。折士而奔注。與傷寒變熱。追竅而出者。余俱當以大劑參耆回其氣。氣回則血循經絡矣。待稍定。即以重料六味左歸等飲。於水中養木。亦須加人參使氣自陰生也。(天地之理。陽統乎陰。

血隨乎氣。故治血必先理氣。血脫必先益氣。蓋有形之血。不能速生。無形之氣。所當急固。無形自能生有形也。特不可施於傷寒與蓄血者耳。)瘀血而吐。必先胸痛。(血色必紫或黑而成塊。脈必澀滯。)四物湯大黃(須醋製)桃仁丹皮香附以行之。後用六君子湯。加當歸以調之。

(紫黑盡。血鮮紅者見。即當用此。)傷寒必驟湧出。然傷寒大抵從鼻來者多。來而即住者。不藥可望愈。一來不止者不治。(此即紅汗是也。紅汗至而熱解。衄是妙事。如衄而不解。病轉深矣。衄而不止。病愈危矣。)其餘俱屬七情飢飽勞力等因。必見噁心。(驗症分明。

)一味固元湯主之。倪漱山曰。七情內傷。脾胃先病。固元之後。即繼補中益氣歸脾等飲。寒涼斷不可用。若治以童便秋石等。工之粗而庸甚者也。(有一種陰虛於下。格陽於上。則真陽失守。血隨而溢。以致大吐大衄。六脈細脫。手足厥冷。危在頃刻。而血不能止者。速宜用附子肉桂牛膝澤瀉熟地甘草

以鎮其陰。使孤陽有歸。則血自安也。如嘔惡加炒黑乾薑。脈微氣脫加人參。如格陽喉痹上熱者。當以前湯冷服。此症甚多。不可不知。)

固元湯

人參,黃耆(蜜炙),歸身,甘草,煨姜,大棗白芍(酒浸洗炒)

四物湯

川芎,當歸,白芍,熟地

上方加肉桂名五物煎。加大黃名清熱涼血飲。加柴胡丹皮山梔名加味四物湯

3. 弱症

陰虛為勞。即今所謂怯弱症也。雖有五臟之別。然皆起於心脾。脈必數而有浮大細小之分。浮大而數。陰虛甚也。細小而數。陰中之陽絕矣。此等症。必見咳嗽。或吐紅。或遺精。或女子不月。或諸般勞傷而起。要當治之於始。婦人產後。最易成此症。慎之慎之。治法只一歸脾湯

加麥冬五味白芍。去木香。吞六味丸。此外別無治法。有一種鬱而起者。即以前方雖味外,再加丹皮山梔。曾經庸醫用寒涼者。不可復服。又有一種陽虛者。脈不數。但緩而大不收。奄奄無力。夜臥不安。夢中常見神鬼不吉。醒來胸中戰跳。或下見遺精。口中無味。飲食不思。

略食即飽。此皆命門虛損。心火衰息。以致脾土不運。生氣不旺。大劑養榮湯。加附子。吞八味丸。(又有兩尺脈微弱。而陰陽俱虛者。宜十補丸。此皆滋其化源也。治弱之法。指不勝屈。然皆不得其要。必如此乃為不易之則耳。試於陰陽兩症。剖別分明。遵此守服。必無不效。

切勿誤用寒涼敗胃之劑。促人壽限也。有蹈前弊者。庶幾改之。)

4. 消症

三消之病形何如。曰。消之為病。一原於心火熾炎。火甚於上。為膈膜之消。甚於中。為腸胃之消。甚於下。為膏液之消。甚於外。為肌肉之消。上甚不已。則消及肺。中甚不已。則消及脾。下甚不已。則消及肝腎。外甚不已。則消及筋骨。四臟皆消甚。則其心始自焚而死矣。

然其病之始。皆由不節嗜欲。不慎喜怒。膏粱爆炙。酒酪湩乳。濕熱之氣。浸淫燔灼。郁成燥熱。氣不宣平。故其傳變之形。為飲水多而小便多。曰消渴。胃中津液乾枯。不能上榮舌本也。為善飢多食而渴。小便數而消瘦。曰消中。胃中熱極。所食之物。隨火而化也。為渴而飲水不絕。

腿消瘦而小便有脂液。曰腎消。是燥熱並及於胃底大小腸。故脂液凝濁。清陽與濁陰不能分疏也。三消之中。上中可治。下消最難治。然飲一溲未二。猶可治。飲一溲二。不可治矣。又三消久而小便不臭。反作甘氣。在溺桶中湧沸。其病為重。更有浮在溺面如豬脂油濺在桶邊。

如桕燭淚。此精不禁而真元竭矣。然何以甘氣為重。大抵水在天地與人身。皆有甘有咸。甘為生氣。而咸為死氣。小便本咸而反甘。是生氣泄也。是脾氣下陷入於腎也。土剋水。故死也。(有一種渴而惡甘。但飲茶為快者。屬腎消。趙邯鄲云。治消之法。無分上中下。先治腎為急。

惟以六味八味及加減八味。降其心火。滋其腎水。則消自止。然三消俱宜戒厚味酒面房勞。不守禁忌。雖藥無功。重生者其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