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乘六輯,王汝謙補註

《醫宗己任編》~ 卷三 (3)

回本書目錄

卷三 (3)

1. 痢疾

痢疾之病形何如。曰。痢疾一症。古人咸以赤白分寒熱。殊不知傷氣分為白。傷血分為赤。丹溪以先水瀉。後膿血。為脾傳腎。先膿血。後水瀉。為腎傳脾。此已發前人所未發。至損庵以為種種痢疾。總由濕熱入胃。此一句。便可悟病形矣。(濕熱入胃一語。道盡致痢之根。

蓋胃為多血多氣之海。故氣分血分。宜專指胃而言。所謂傷者。濕熱入而傷之也。夫濕陰氣也。入胃則傷胃之陽。熱暑毒也。入胃則傷胃之陰。古人以赤白分寒熱。蓋誤以濕為寒耳。茲以赤白分氣血。則的確分明。千古論定矣。)痢疾腹痛。必是繞臍以下。當小腸之分野。飲食入胃。

挾暑毒而歸於中脘。初食未成糟粕。後食以繼之。則初食挾毒而歸於下脘矣。夫中無毒邪。則氣血升降。得以循其正。所入之食變糟粕而從下脘歸小腸矣。若毒與食在下脘。則升降不得循其正。糟粕欲行而不行。然畢竟要行。(句)而不得行。則將臟腑脂膏逼迫而下。(此臟腑亦專指胃而言)迨交入小腸之後。

膿血由小腸而刮下。(白似膿。赤似血。即臟腑脂膏。為糟粕所逼迫而下者也。)小腸緣無毒而是糟粕。則得循其正。故小腸雖曲。而順下無礙。惟膿血則不得循其正而不肯下。故痛繞臍而下。屬胃之下口。(此小腸交界處。正將脂膏逼迫而下之地也。)及小腸也。(此是不得循其正而不肯下之膿血。

由此而刮下之地也。)小便不利者。小腸為毒邪所迫。不能分利。故短縮也。(又有膀胱為毒火所逼而不利者)噤口者。乃毒氣原盛。或破藥太過。挾傷上中二脘宗氣。邪毒乘虛而上逆也。(薑製黃連人參同煎。一匙一匙。細細呷之。)有不從暑毒而得者。或食瓜果(甲午九月。

仲弟丹山年甫十七。怒後縱啖生菱。逾日腹痛不食。大便膿血。迎村醫治之。不知其為生冷所傷也。雜用痢門套藥十有餘劑。病勢垂劇。時予館安邑。家君走人召予急歸。時則循衣摸床。撮空見鬼。虛症具見。視所用藥。猶然檳樸芩連之輩也。更醫回挽。卒不能起。衰毀憤抑。

痛恨弟病之誤殺於庸手。始讀竅素類經並張李朱薛等書。日夜尋繹。如有夙𢍆。噫。醫之殺吾弟而使之不壽於世也。其中豈有天焉。欲就吾以醫。而並使吾弟之得壽於是編耶。識此以見痢之不因暑毒得。而誤以暑毒治。未有不偕吾弟而同抱泣於九原者。凡吾同道。中人。其可不細。

心而辨晰耶。)或臥高室大廈。皆由虛得。但隨感隨發。病止在下脘。寒氣所乘。脾亦不運。故為痢。如逾二三日。寒化為熱。其病形與暑毒同也。(正惟此處要誤人耳。不可不知。)

諸痢疾脈。流連細小者生。浮數洪大者死。

凡痢疾初起三日內。可皆用白芍藥湯立除。(東莊亦云。此方用之初起三日內。無不立效。無疑於肉桂之大熱。而畏不敢用也。)若初起但覺腹痛。水瀉無度。厚朴湯主之。一見紅白。毒勢凝結矣。但當解毒和血養氣。切莫破血行氣。是為大法。調金湯主之。如服調金湯後。

紅白減而漸見糞色。便當減芩連分數。芩用一錢猶可。連須漸減。加人參矣。此宜相機消息之。紅白盡除。六君子湯加歸芍調理。如初起發熱。此熱病也。竟以調金湯加柴胡與之。初熱只用芩。熱甚方用連。此則必視其熱之淺深。色之紅白。而分別用也。久痢能食。六君子湯加歸芍。

久痢發熱不能食。肌肉減者不治。

芍藥湯

治熱痢便血後重。經曰。溲而便膿血。此氣行而血止也。行血則便膿自愈。調氣則後重自除。

白芍當歸大黃黃芩,黃連,肉桂,檳榔木香甘草,如不減。加大黃。

按長洲云。此症多有因中氣虛弱。脾氣鬱結者。治當審察。

厚朴

厚朴,檳榔,枳實澤瀉青皮,黃芩,甘草

調金湯,

黃芩,黃連,澤瀉,當歸,白芍,丹皮,神麯,陳皮,厚朴,姜引

按四明自造澤瀉湯並加減四方。治痢甚驗。今錄於下。以備臨是症者之採用。

澤瀉湯

澤瀉,丹皮,楂肉,滑石,當歸,白芍,黃芩,青皮,厚朴,木香,甘草

紅積加川連八分至一錢五分。見血加生地二三錢。初起毒盛。人如壯實者。加酒製大黃二三錢。如身熱。加柴胡一錢。

初起方

澤瀉,丹皮,楂肉,滑石,當歸,白芍,黃芩

青皮,厚朴,柴胡,黃連,甘草

起數日腹痛後重方

澤瀉,檳榔,厚朴,當歸,白芍,川芎,柴胡,黃芩,黃連,桃仁,滑石,甘草

半月餘方

澤瀉,橘紅,厚朴,升麻,當歸,白芍,生地,黃芩,燈心,蓮肉,黃連,甘草

久痢方

澤瀉,茯神,人參,丹皮,生地,熟地,黃芩,黃連,當歸,白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