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求師意》~ 卷之上 (6)
卷之上 (6)
1. 小便不通
治以吐法何也?曰:取其氣化而已。經曰: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故上、中、下三焦之氣,有一不化,則不得如決瀆之水而出矣。豈獨下焦膀胱氣塞而已!上焦肺者,主行榮衛,通調水道,下輸膀胱,而腎又上連肺,豈非小便從上焦之氣化者乎?仲景謂胃氣行則小便宣通。《內經》謂脾病則九竅不通。
小便不利者,其病一也。由是三焦所傷之邪不一,氣之變化無窮,故當隨處治邪行水,大要在乎陰陽無相偏負,然後氣得以化。若方盛衰論曰:至陰虛,天氣絕;至陽盛,地氣不足。夫腎、肝在下,地道也;心、肺在上,天道也;脾胃居中,氣交之分也。故天之陽絕而不下交於地者,尚且白露不下,況人同乎天,其上之陽不下交於陰,則下之陰虛;在上之陽盛不務其德而乘之,致腎氣之不化,必瀉其陽而舉之,則陰可得而平也。
若此條所敘之症,皆用吐法,蓋因氣道閉塞,升降不前者而用耳!其他眾法,何嘗舍之而獨施是哉?先生嘗曰:吾以吐法通小便,譬如滴水之器,開其上竅則下竅水自出焉!
一婦年五十,患小便澀,治以八正散等劑,小腸脹急不通,身如芒刺。余以所感霖淫雨,濕邪尚在表,因用蒼朮為君,附子佐之發表,一服即汗,小便隨通。
一人年八旬,小便短澀,分利太過,致涓滴不出。蓋飲食過傷,其胃氣陷於下焦。用補中益氣湯,一服即通。
白話文:
為何要用催吐的方法來治療小便不通呢?是因為要藉此來促進身體的氣化功能。醫書上說,三焦是負責疏通水道的官,水液由此排出;膀胱則是儲藏津液的官,氣化功能正常才能順利排泄。所以,上、中、下三焦的氣,只要有一處氣化功能失常,就無法像疏通水道一樣順利排出小便。不單單只是下焦膀胱的氣不通而已!上焦的肺,主管運行體內的精氣,調節水道,將水液向下輸送到膀胱,而腎又與肺相連,難道小便的產生不是來自於上焦的氣化功能嗎?張仲景說,胃氣運行順暢,小便就能順利排出。《內經》說,脾病則全身九竅都無法通暢。
小便不順暢,雖然病症都是小便不暢,但病因卻不盡相同,可能是三焦受到不同邪氣的侵擾,導致氣的變化無窮,所以治療時要根據不同的情況來祛邪行水,最重要的是要讓陰陽平衡,氣才能順利運行。如果過分強調陰陽的盛衰,就會導致陰虛時陽氣無法下降,陽盛時陰氣不足。腎和肝在下,屬於地;心和肺在上,屬於天;脾胃居中,是陰陽交會的地方。如果天的陽氣無法下降到地,就會像露水無法降落一樣,更何況人與天地相通,如果上方的陽氣無法下降到陰,就會造成下方的陰虛;如果上方的陽氣過盛又不發揮應有的作用,反而壓制腎氣的氣化,這時就要瀉掉過盛的陽氣,讓陰陽平衡。
上述提到的這些小便不通的症狀,都使用了催吐的方法,是因為氣機閉塞,無法順利升降才這樣做的!其他的治療方法,又怎麼會被捨棄不用而只單獨使用催吐法呢?我曾說過,我用催吐的方法來治療小便不通,就像一個裝水的器皿,打開上面的開關,下面的水自然就會流出來!
有一位五十歲的婦女,小便不順暢,用八正散等藥物治療後,反而導致小腸脹滿不通,身體感覺像針刺一樣。我認為她是因為感受了連綿陰雨的濕邪,濕邪還停留在體表,所以用蒼朮為主藥,配上附子來發汗,吃了一劑藥就出汗了,小便也跟著順暢了。
另有一位八十歲的老人,小便短少不暢,使用利尿的藥物過度,導致小便完全排不出來。這是因為飲食過量損傷脾胃,導致胃氣下陷。我用補中益氣湯治療,吃了一劑藥小便就通暢了。
2. 泄瀉
泄瀉多類,得於六淫五邪、飲食所傷之外,復有雜合之邪,似難執方而治。先生治暴氣脫而虛,頓泄不知人,口眼俱閉,呼吸甚微,殆欲死者,急灸氣海,飲人參膏十餘斤而愈。治陰虛而腎不能司禁固之權者,峻補其腎。治積痰在肺,致其所合大腸之氣不固者,湧出上焦之痰,則肺氣下降而大腸之虛自復。
治憂思太過,脾氣結而不能升舉,陷入下焦而泄者,開其鬱結,補其脾胃,使穀氣升舉也。凡此不可枚舉。因問:先生治病何其神也?先生曰:無他,員機活法,具在《內經》,熟之自得矣!退讀《內經》三年,乃知先生於泄利症,凡內外之邪,有傷生化之用,則陰陽失其居處之常,臟腑失其所司之政,以致腸胃傳化之職不修,故泄利也。
白話文:
腹瀉的原因有很多種,除了因為受到風、寒、暑、濕、燥、火等六種外邪侵襲,以及飲食不當所傷之外,還有其他複雜的因素,很難用固定的方法來治療。
先生治療突發性元氣虛脫,導致腹瀉不止、神智不清,甚至口眼緊閉、呼吸微弱,幾乎要死亡的人,會立刻在氣海穴施灸,並讓他喝下十幾斤的人參膏,就能痊癒。治療因為陰虛導致腎臟無法控制固攝的人,會用強力的補腎藥來治療。治療因為痰積在肺部,導致與肺相連的大腸之氣不固的人,會將上焦的痰排出,讓肺氣下降,大腸的虛弱自然就會恢復。
治療因為憂思過度,導致脾氣鬱結而無法上升,反而下陷到下焦而腹瀉的人,會開解他的鬱悶,並補養脾胃,讓食物的精華之氣可以上升。像這些治療方法,實在是說不完。
有人問:先生您治病為何如此神奇?先生說:沒有什麼特別的,只是活用《黃帝內經》的原理,只要熟讀《內經》自然就能掌握。
我回去仔細研讀《內經》三年後,才了解先生治療腹瀉的道理,不論是內在或外在的邪氣,只要損傷到身體的生化功能,就會導致陰陽失衡、臟腑失去它們正常的功能,進而使腸胃的消化功能失調,所以才會發生腹瀉。
3. 膈噎
膈噎之病,得之七情、六淫,遂有火熱炎上之化,多升少降,津液不布,積而為痰,為飲,為嘔吐。必須外避六淫,內節七情,飲食自養,滋血生津,以潤腸胃,則金無畏火之炎,腎有生水之漸,氣清血和,則脾健運而食消磨,傳送送行矣!治者例用辛香燥熱,痰飲被劫,時暫得快,七情、飲食不節,其症復作,前藥再行,積成其熱,血液俱耗,胃脘乾槁,大便秘少若羊矢,則難治矣。
嘗治番胃未至於胃脘乾槁者,一少年,食後必吐出數口,卻不盡出,膈上時作聲,面色如平人。病不在脾胃而在膈間,問其得病之由,乃因大怒未止輒吃曲,即有此症,想其怒甚則死血菀於上,積在膈間,礙氣升降,津液因聚為痰為飲,與血相摶而動,故作聲也。用二陳湯加香附、韭汁、萊菔子,服二日,以瓜蒂散、敗醬吐之,再一日又吐,痰中見血一盞,次日復吐見血一鍾而愈。
一中年人,中脘作痛,食已乃吐,面紫霜色,兩關脈澀,乃血病也。因跌僕後中脘即痛,投以生新推陳血劑,吐血片碗許而愈。
白話文:
「膈噎」這種疾病,多半是因為情緒波動、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所導致,這些因素會使體內產生火熱往上衝的現象,造成上升多於下降,使得體內水分無法正常運行,積聚成痰、變成水飲,進而引發嘔吐。要治療這種病,必須從外在避免受到環境影響,內在控制情緒,飲食要有所節制,並且要滋養血液、生發津液,來潤澤腸胃。這樣才能讓肺金不怕火的燃燒,腎臟也能逐漸產生水分,使氣血清澈調和,脾胃才能正常運作,消化食物,並順利將食物殘渣排出。如果治療時只用辛辣燥熱的藥物,雖然可以暫時消除痰飲,但如果情緒和飲食沒有節制,病症就會再次發作。如果繼續使用之前的藥物,反而會累積熱氣,耗損血液,導致胃部乾枯,大便像羊糞一樣又乾又少,那就很難治癒了。
我曾經治療過一位胃部還沒到乾枯程度的年輕人,他每次飯後都會吐出幾口食物,但又沒有完全吐出來,胸膈部位時常發出聲響,臉色看起來跟一般人沒兩樣。他的病不在脾胃,而是在胸膈之間。問他得病的原因,才知道是因為大怒之後馬上吃東西,就產生了這種症狀。我認為他因為過度憤怒,導致體內瘀血積聚在胸膈之間,阻礙了氣的升降,津液因此積聚成痰和水飲,和瘀血相互搏動,所以會發出聲響。我用二陳湯加上香附、韭菜汁、萊菔子來治療,吃了兩天後,再用瓜蒂散和敗醬草來讓他吐出東西,隔一天又吐了,這次吐出的痰裡面有血,約一小杯。隔天又吐,這次吐出血約一大杯,病就好了。
另一個中年人,他感到中脘部位疼痛,吃完東西就吐出來,臉色發紫,兩手的關脈摸起來很澀,這是屬於血病。問他原因才知道是跌倒撞到後,中脘部位就開始疼痛。我用活血化瘀的藥物來治療,他吐出了一碗血,病就好了。
4. 傷食
飲食入胃,多停中脘。中脘乃盛水穀之海、上脘只納食,行水穀,所化精悍之氣,上輸於肺,下脘消化糟粕,入大小之腸。如食入於腸胃有停留不化者,有食物已去而害其脾胃轉運之氣者,有因之而致其清濁不分者。三脘者,則皆惡食,其物停留三脘有輕重。重在中下,則大小承氣、備急丸之類;輕在中下,則枳朮丸之類。
食納上脘,未入中脘而傷之重者,而出之;其已入中脘,而食物塞之,其氣反壅於下脘,致氣口脈大於人迎二、三倍者,亦必吐之。經曰: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其人當吐不吐者死。若物已去而脾胃中元氣受傷者,則東垣內傷補益之法是矣。所謂食傷胸中如有物者,非所食穀肉之物,由飲食過度,消化之氣清濁不分,溷亂之液自上脘至胸中,積成痰飲,乃傷之輕者,故宜分清濁、化痰飲、和中益胃、開鬱則鬱。
白話文:
食物進入胃部,大多會停留在中脘這個位置。中脘是儲存水穀精微的地方,上脘只負責接收食物,運送水穀,轉化成精微之氣,向上輸送至肺部;下脘則負責消化食物殘渣,送入大小腸。如果吃進去的食物在腸胃中停留不消化,或是食物雖然離開但損害了脾胃的運化功能,又或者因此導致清氣濁氣無法分辨,這三脘都會厭惡食物。食物停留在三脘的情況有輕重之分。如果積滯嚴重在中脘或下脘,就用大、小承氣湯、備急丸等藥物來治療;如果積滯較輕在中脘或下脘,就用枳朮丸等藥物來治療。
如果食物剛進入上脘,還沒到中脘就造成嚴重損傷,應該要讓它吐出來。如果食物已經進入中脘,卻阻塞了它,使得氣反而壅塞在下脘,導致寸口脈比人迎脈大二、三倍,也一定要讓它吐出來。《黃帝內經》說:上部有脈,下部無脈,這種人如果應該吐卻不吐,就會死亡。如果食物已經排出,但脾胃的元氣受損,就應該用李東垣的內傷補益方法來治療。所謂「食傷胸中好像有東西」,並不是指吃進去的五穀肉類,而是因為飲食過量,導致消化之氣清濁不分,混濁的液體從上脘積到胸中,形成痰飲,這是屬於較輕微的損傷,所以應該分清清濁,化解痰飲,調和脾胃,開解鬱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