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思恭

《推求師意》~ 卷之下 (1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下 (12)

1. 斑疹

受胎七月,其形已成,食母穢液入兒五臟,至十月滿胃脘中;生時口中有不潔,以手拭淨則無疾病,以黃連汁壓之,乃下臍糞及穢液也(云云)。內一臟受穢,乃出瘡疹,瘡疹未出,五臟皆見病症。初欲病時,先呵欠、煩悶,肝也;時發驚悸,心也;乍涼乍熱,手足冷,脾也;面赤,腮頰赤,嗽嚏,肺也;惟腎在臟腑下,不能食穢,故無候也。凡五臟毒,若去歸一症,肝則水疱,肺膿疱,心斑,脾疹,惟腎無症。

瘡黑屬腎,由不慎或內虛也,用抱龍丸數服愈,以其別無他候故也。又瘡疹因小兒真氣既盛,正氣既旺,邪無所客,故是以或因寒之傷表,或傷里,斑由是生焉!中外皆和,其斑自出。至於未顯時,外傷者,升麻湯主之;內傷者,枳朮丸;若傷冷濕,神應丸;惡寒者,宜防風蒼朮湯發之,表大熱者,奪之。通言三陽,陽盛則必氣上行。

大渴者,白虎湯;小渴者,涼膈散;大便秘結,桃仁承氣湯下之。四順飲子、柴胡飲子察其在氣在血;小便不通,導赤散、八正散之類,求上下二焦何經用之;驚者,涼驚丸,重者瀉青丸,泄者治分寒熱,寒則異功散、四君子湯,熱則澤瀉茯苓湯。

已顯斑症出皮膚時,如出不快,化斑湯;出太多,犀角地黃湯、地骨皮鼠黏子湯、咽喉不利,甘桔黏子湯;煩者,甘桔梔子楊;肺不利,紫草茸甘草枳殼湯;太陽出不快,荊芥甘草防風湯;四肢出不快,防風芍藥甘草湯。或發不透、倒靨黑陷,極為利害,紫草、木通、甘草、枳殼、黃耆等分服之。

斑疹遺毒,或肝虛入眼,或肺虛為疥癬,或為癰癤,發在骨節腎虛也,發在肌肉脾虛也,或在筋,或在頭面,或齒疳蝕、咽喉腫痛,各隨本經而見,皆毒蘊積而成,由其始不早治,或醫者之失時也。

斑疹膿不焦,此末治失清涼也,察何經而涼之;或下之而成大肅之氣,則必不致膿而不痂矣!斑疹,以瘡發焮腫於外,屬少陽三焦相火,謂之斑;以靨行於皮膚之中不出者,屬少陰,謂之疹(云云)。東垣謂太陽寒水起於右腎之下,煎熬左腎,足太陽膀胱寒水夾脊逆流上頭下額,逆手太陽丙丁火不得傳道,逆於面上故顯面赤諸症。蓋壬癸水克丙丁也,斑症皆從寒水逆流而作。

夫胞者,一名赤宮,一名丹田,一名命門,主男子藏精施化,女人系胞受胎,俱是化生之原,非五行也,非水亦非火,天地之異名,象坤土之生萬物。

夫人始生,血海始淨,一日二日,精勝其血則為男子;三日四日,血海已旺,精不勝血則為女子。乃二物相摶,常先身生謂之神,又謂之精,釋道以為本來面目是也。其子在母腹中,十月之間,隨母呼吸,母呼亦呼,母吸亦吸者,陽氣也,而主動作,滋益精氣神,飢渴食飲母血,兒隨日長,皮肉筋骨形氣血脈俱足,十月降生,口中尚有惡穢,啼聲一發,隨吸而下,復歸命門胞中,僻於一隅,伏而不發,直至內傷乳食,濕熱之氣下流合於腎中,二火交戰,營氣不從,逆於肉裡,惡血乃散發。諸斑瘡皆出於膀胱壬水,其瘍潰後,壞肉裡歸於陽明,此皆從足太陽傳變中來。

白話文:

懷孕七個月時,胎兒的形體已經發育完成。胎兒會吃母親的穢液進入五臟,直到十個月時,充滿胃部。嬰兒出生時,口中會有不潔之物,用手擦拭乾淨就沒有疾病。如果用黃連汁壓迫,就會排出臍帶下的糞便和穢液。如果有一個臟腑受到穢液影響,就會出現瘡疹。當瘡疹還沒發出來時,五臟都會出現病症。剛要發病時,會先打哈欠、煩躁不安,這是肝臟的徵兆;時常感到驚悸,是心臟的徵兆;忽冷忽熱、手腳冰冷,是脾臟的徵兆;臉色發紅、腮幫子紅、咳嗽、打噴嚏,是肺臟的徵兆;只有腎臟在臟腑的最下方,不會受到穢液影響,所以沒有明顯的徵兆。五臟的毒素如果歸到一個症狀上,肝臟會出現水疱,肺臟會出現膿疱,心臟會出現斑點,脾臟會出現疹子,只有腎臟沒有症狀。

瘡疹顏色發黑,屬於腎臟的問題,是因為不小心或體內虛弱所導致,服用抱龍丸幾次就能痊癒,因為它沒有其他徵兆。瘡疹的產生,是因為小孩子真氣旺盛,正氣充足,邪氣無法侵入。所以,有時是因為寒氣傷到體表,有時是傷到體內,斑疹就因此產生!當身體內外都平和時,斑疹就會自然發出。在斑疹還沒顯現出來時,如果是外傷引起的,用升麻湯來治療;內傷引起的,用枳朮丸來治療;如果是受寒濕影響,用神應丸;怕冷的人,宜用防風蒼朮湯來發散;體表發熱的人,要用藥物來泄熱。總的來說,三陽經氣盛,陽氣就會向上走。

如果口渴很嚴重,用白虎湯;口渴不嚴重,用涼膈散;大便不通暢,用桃仁承氣湯來通便。用四順飲子、柴胡飲子來分辨病症是在氣還是血;小便不暢通,用導赤散、八正散之類的藥方,找出上下二焦是哪個經絡的問題來對症下藥。如果出現驚嚇,用涼驚丸;如果驚嚇嚴重,用瀉青丸;如果腹瀉,要區分寒熱來治療,寒性腹瀉用異功散、四君子湯,熱性腹瀉用澤瀉茯苓湯。

當斑疹已經出現在皮膚表面時,如果出得不快,用化斑湯;出得太多,用犀角地黃湯、地骨皮鼠黏子湯;如果咽喉不舒服,用甘桔黏子湯;如果煩躁不安,用甘桔梔子湯;如果肺臟不舒服,用紫草茸甘草枳殼湯;如果太陽經的斑疹出不來,用荊芥甘草防風湯;如果四肢的斑疹出不來,用防風芍藥甘草湯。如果斑疹發不透,出現倒靨、黑陷等嚴重情況,要用紫草、木通、甘草、枳殼、黃耆等量混合服用。

斑疹痊癒後如果留下後遺症,有可能是肝虛導致眼睛問題,或是肺虛導致疥瘡癬,或是形成癰癤。發在關節處是腎虛,發在肌肉處是脾虛,也有可能出現在筋、頭面、牙齦潰爛、咽喉腫痛等部位,這些都隨著病變的經絡而顯現,都是毒素累積形成的,因為一開始沒有及早治療,或是醫生錯失了治療時機。

斑疹的膿液如果不焦結,表示沒有用清涼藥物來治療。要仔細觀察是哪個經絡的問題,然後用清涼藥物來治療。如果用瀉下的方法,讓體內氣機暢達,就不會出現膿液不焦結的情況。斑疹,如果瘡發紅腫在皮膚表面,屬於少陽三焦的相火,叫做斑;如果斑點潛藏在皮膚內不出,屬於少陰,叫做疹。東垣先生認為,太陽寒水起源於右腎之下,煎熬左腎,足太陽膀胱經的寒水夾著脊背逆流而上到頭部和額頭,逆著手太陽丙丁火的運行,導致火無法傳導,逆行於面部,所以會出現臉色發紅等症狀。這是因為壬癸水克制丙丁火的緣故,斑疹的產生都是因為寒水逆流所導致。

胞,又叫赤宮、丹田、命門,是男子儲藏精液、施展功能的地方,也是女子孕育胎兒的地方,是化生的本源,不屬於五行,既不是水也不是火,是天地之異名,如同坤土孕育萬物一樣。

人剛出生時,血海是乾淨的,出生一兩天,精勝過血,就會是男孩;出生三四天,血海旺盛,精不如血,就會是女孩。這是精血兩種物質互相搏鬥,在身體產生之前就有的,叫做神,也叫做精,佛家道家稱之為本來面目。胎兒在母親的肚子裡,十個月之間,隨著母親的呼吸而呼吸,母親呼氣他也呼氣,母親吸氣他也吸氣,這是陽氣的作用,主導活動,滋養精氣神。胎兒飢渴時,就吃母親的血液,隨著時間一天天長大,皮膚、肌肉、筋骨、形態、氣血、脈絡都齊備。十個月後出生,口中還有穢物,啼哭一發,就隨著呼吸下到體內,回到命門和胞中,潛伏在一個角落,不發作。直到因為吃乳食而受到內傷,濕熱之氣下流,與腎中的火相合,兩火交戰,營氣不順,逆行到肌肉裡,惡血就會散發出來。各種斑疹都出現在膀胱的壬水部分,潰瘍之後,壞死的肌肉會歸於陽明經,這些都是從足太陽經傳變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