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求師意》~ 卷之下 (7)
卷之下 (7)
1. 驚
急慢驚風病機,以一言統之,謂諸熱瞀瘈,諸病驚駭,皆屬於火(云云)。方論急驚為陽癇,慢驚為陰癇。治法清心、涼肝、安神、定魄,用辰砂、牛黃、吊藤、蘆薈、全蠍、天麻、龍齒、虎睛、南星、膩粉、腦、麝之類。
錢氏謂急驚屬腑受病,熱客於心膈,少陽相火旺,熱則生風,聞木音而作,蓋風木得火而發搐,火得邪風而動,用利驚丸、導赤散、瀉青丸、地黃丸,搐服安神丸;慢驚屬臟受病,蓋因吐瀉病久,脾胃虛損、不早治而成也,瘛瘲似發搐不甚搐,因脾胃虛損,大便不聚,當去脾間風,先以利道,後用使君子丸、益黃散,則利自止矣!若脾胃俱虛,被肝木所勝為慢驚,用溫補羌活膏。五福丸治急驚風,生蚯蚓一條,斫爛,入五福化毒研如泥,薄荷湯化下。
有發搐,潮熱於寅卯辰位,是肝症,補腎水以制心火,瀉肝木以止搐;潮熱於巳午未者,心熱也,導赤散,瀉青丸瀉肝,益黃散補脾。夜發因大病後脾胃虛,補脾涼心。傷風發搐,口中熱,呵欠,頓悶急絕;手足搖,亦陰陽二症,有汗無汗,用大青膏、小續命湯之類。傷食發搐、煎羌活防風湯化下大青膏,後用白餅子下其食,漸已,調中丸、異功散養其氣。
由是,急慢驚風即為癇也。先生治痰有輕重,未嘗獨用吐湧。若小兒胎氣弱,色白,骨細,肉軟,聲微者,必用補氣血兼治其驚。臟腑堅壯,痰壅不得已,而吐未常例施。小兒少火縱盛,陰氣未壯,不當攻擊。《內經》謂肝腎虛者,脈急為受寒。肝不足者皆發驚候,必隨所變而治。
予述諸書五邪補瀉與先生之法而參用。
白話文:
驚風的病因,總體來說,就是各種熱邪引起的昏迷抽搐,以及因病驚嚇,都屬於火熱的範疇。一般來說,急驚風是屬於陽性的癲癇,慢驚風則是屬於陰性的癲癇。治療方法主要以清心火、涼肝火、安定神志、鎮定魂魄為主,會使用像辰砂、牛黃、吊藤、蘆薈、全蠍、天麻、龍齒、虎睛、南星、膩粉、腦、麝香等藥物。
錢乙認為急驚風是因為臟腑受到病邪侵擾,熱邪積聚在心臟和膈膜之間,導致少陽相火旺盛,熱極生風,聽到木頭的聲音就會發作。這是因為風木得到火熱而導致抽搐,火熱又因邪風而躁動。治療上會使用利驚丸、導赤散、瀉青丸、地黃丸,抽搐時服用安神丸。慢驚風則是內臟受到病邪侵擾,多因嘔吐腹瀉病久不癒,導致脾胃虛弱而形成,沒有及早治療就會變成慢驚風,抽搐的情形和急驚風不同,抽搐的情況不嚴重,主要是因為脾胃虛弱,大便失常。這時應該先祛除脾胃間的風邪,先用藥物通利腸道,然後用使君子丸、益黃散,腹瀉自然會停止。如果脾胃都虛弱,又受到肝木的剋制,就成為慢驚風,可以使用溫補的羌活膏。五福丸可以用來治療急驚風,用一條活蚯蚓,搗爛,加入五福化毒藥粉研成泥狀,用薄荷湯送服。
如果發作抽搐,而且在寅時、卯時、辰時(凌晨3點到早上9點)發熱,這是肝臟的問題,要補腎水來抑制心火,瀉肝木來止抽搐;如果在巳時、午時、未時(早上9點到下午3點)發熱,這是心臟的問題,可以用導赤散、瀉青丸來瀉肝火,用益黃散來補脾。如果在晚上發作,是因為大病之後脾胃虛弱,要補脾和涼心。如果是因為感冒而抽搐,口中發熱,打哈欠,精神不振,甚至昏迷,手腳抖動,這些也分為陰陽兩種情況,有汗或無汗,會使用像大青膏、小續命湯等藥物。如果是因為吃太多食物而抽搐,可以用煎煮的羌活防風湯送服大青膏,然後用白餅子來幫助消化食物,慢慢就會好轉,之後再用調中丸、異功散來調養身體。
由此可知,急驚風和慢驚風都屬於癲癇的範疇。先生治療痰邪時,會根據情況輕重使用不同的方法,並非一味使用催吐的藥物。如果小孩天生體質虛弱,臉色蒼白,骨骼細小,肌肉鬆軟,聲音微弱,一定要用補氣血的方法同時治療驚風。如果小孩體格強壯,只是因為痰液阻塞不得已才催吐,並不是常用的方法。小孩的陽氣雖然旺盛,但陰氣尚未強壯,不應過度攻伐。《內經》說,肝腎虛弱的人,脈搏會急促,這是因為受到寒邪的影響。肝不足的人都會出現驚風的症狀,必須根據具體情況來治療。
我將各家醫書的五邪補瀉之法和先生的方法結合起來使用。
2. 疳
疳有五,皆以肥美而得之,故曰疳。五臟所受不同,在肝為風疳,在心為驚疳,在脾為食疳,在肺為氣疳,在腎為急疳。五疳之外。十二經氣血所受變狀不一,復有驚絕疳、乾疳、漏疳、腦疳、絕急疳、無辜疳、齒疳、濁疳、痢疳、慝疳、五疳出蟲等候(云云)。數百方中雖有攻補,終無先後設施與相兼分輕重而治的然之法,所治五疳,亦未見有分五臟補瀉之藥,且宜於金者不宜木,宜於火者不宜土。五臟升降浮沉之氣,寒熱溫涼之性,不及則順而調之,太過則逆而治之。
吃黃土,因脾經濕熱,故口失味也。宜用干黃土些少,碾細,炒過,濃煎黃連湯調服,或作丸服亦妙。
小便不通,炙內關三壯立通。
白話文:
疳病有五種,都是因為過於肥胖而引起的,所以稱為疳。五臟承受的病因不同,在肝臟的稱為風疳,在心臟的稱為驚疳,在脾臟的稱為食疳,在肺臟的稱為氣疳,在腎臟的稱為急疳。除了這五種疳病之外,十二經脈的氣血受損狀況各有不同,還衍生出驚絕疳、乾疳、漏疳、腦疳、絕急疳、無辜疳、齒疳、濁疳、痢疳、慝疳、五疳出蟲等各種病症。
雖然有許多治療疳病的藥方,但大多沒有按照先後順序或兼顧輕重來治療,所用的藥方也沒區分五臟,沒有對應五臟進行補瀉,而且適合金的藥不適合木,適合火的藥也不適合土。五臟氣機的升降浮沉、寒熱溫涼等性質,不足時要順著調養,太過時則要逆向治療。
吃黃土,是因為脾經有濕熱,所以口中失去味覺。應該用少許乾燥的黃土,磨成細粉,炒過,用濃煎的黃連湯調服,或者做成藥丸服用也很好。
小便不通暢,灸內關穴三次,就能立即通暢。
3. 變蒸
變蒸以長血氣。變者,上氣;蒸者,體熱。亦有輕重:輕者體熱微驚,耳冷,髖亦冷,上唇有白疱如魚目珠子,微汗出,近者五日而歇,遠者八、九日乃歇;重者體壯熱而脈亂,或汗,或不汗,不欲食,食輒吐哯無所苦也。十變蒸時,白睛微赤,黑睛微白,亦無所苦,蒸畢目自明矣。
先變五日,後蒸五日,十月熱除。變蒸之時,不欲驚動,勿令傍邊多人。變蒸有早有晚,依時如法者少也。初變之時,通日數熱甚不歇,用肝黑散,發熱汗不止,服紫霜丸,少瘥便止。變蒸時遇寒加之,則寒熱交爭,腹痛嬌啼不止者,慰之則愈。變蒸為溫壯傷寒相似,若身熱;耳熱,髖熱,此乃他症,非變蒸也。
其變蒸日數,從初生至三十二日一變,六十四日再變,比三百二十日而十變,五蒸為小蒸,後六十四日為太蒸,凡四蒸,總積五百七十六日,而變蒸足氣血就也。其變蒸運動於陰陽之間者少火也,少火運動,遂有生新推陳之功,氣血之新者既生,何胎毒不散之有?
白話文:
變蒸是為了增長血氣。所謂「變」,指的是向上衝的氣;所謂「蒸」,指的是身體發熱。變蒸也有輕重之分:輕微的變蒸,身體會稍微發熱,有些微的驚嚇,耳朵冰涼,髖部也冰涼,上嘴唇會長出像魚眼睛一樣的白色小水泡,微微出汗,短則五天就會停止,長則八、九天才會停止。嚴重的變蒸,身體會發高燒,脈搏紊亂,可能出汗,也可能不出汗,不想吃東西,吃了就想吐,但沒有其他痛苦的感覺。經歷十次變蒸時,眼白會微微發紅,黑眼珠會微微發白,也沒有什麼不舒服,變蒸結束後眼睛自然會變得明亮。
通常是先「變」五天,然後「蒸」五天,十個月後熱就會消退。變蒸期間,不要驚動寶寶,也不要讓太多人在旁邊。變蒸發生的時間有早有晚,能按時按規律發生的很少。剛開始「變」的時候,整天發燒不退,可以使用肝黑散來幫助發汗,如果發燒出汗不止,服用紫霜丸,稍微好轉就應該停止服藥。變蒸時如果遇到寒冷,會導致寒熱交替,引起腹痛、哭鬧不止,安撫一下就會好轉。變蒸和溫壯傷寒的症狀相似,如果身體發熱,耳朵發熱,髖部也發熱,這就是其他疾病,不是變蒸。
變蒸的天數,從出生到三十二天會經歷第一次變蒸,六十四天會經歷第二次變蒸,直到三百二十天經歷十次變蒸。五次變蒸稱為小蒸,之後六十四天為太蒸,總共四次,總共累積五百七十六天,這時變蒸完成,氣血就充盈了。變蒸是在陰陽之間運行的,屬於「少火」的作用。「少火」的運行,具有產生新物質、排除舊物質的作用,新的氣血產生後,胎毒自然就會消散。
4. 婦人門
安胎、固胎、養胎必當察其由來之邪,分其胎之所損在氣在血,何者之虛?其胎與母受病孰先孰後?方制君臣佐使各適其宜,豈可守已定之方執而不通耶!
白話文:
婦女安胎、固胎、養胎,必須要仔細觀察導致胎動不安的病邪從何而來,分辨胎兒的損傷是在氣方面還是在血方面,哪一方面是虛弱的?還要了解是胎兒先發病還是母親先發病?用藥時要根據情況,使君藥、臣藥、佐藥、使藥各個都能發揮適當的作用,怎麼可以固守已有的方子,不加以變通呢?
5. 惡阻與胎化不成
惡阻與胎化不成何如?曰:一月始形,二月始膏,三月精血始化為胎,男女分矣。所謂惡阻與胎之成否,皆在三月相火化胎之時。惡阻者,由相火化精血為胎,而子宮穢腐因火沖逆,上攻於胃,有傷其味,故食不得入,津液亦不化,停積為痰為飲為嘔吐,此以子宮穢氣所阻其食,故名惡阻。前人未明相火之道,故止言由中氣壅實,故惡聞食氣。
若夫不成胎者有二焉,一為母身之天真不足以化其胎,一為父精不足,皆致子宮與天賦凝結之真不全。故在三月則化不成形也。有當時即漏下者,有待十月如產者。
一婦年三十餘,或經住,或成形未具,其胎必墮。察其性急多怒,色黑氣實。此相火火盛,不能生氣化胎,反食氣傷精故也。因今住經第二月,用黃芩、白朮、當歸、甘草,服至三月盡止藥,後得一子。
一婦經住三月後,尺脈或澀,或微弱,其婦卻無病,知是子宮真氣不全,故陽不施陰,不化精血,雖凝終不成形,至產血塊,或產血胞。
一婦腹漸大如懷子,至十月,求易產藥。察其神色甚困難。與之藥,不數日,產白蟲半桶。蓋由婦之元氣大虛,精血雖凝不能成胎,而為穢腐蘊積之久,濕化為熱,濕熱生蟲,理之所有。亦須周十月之氣發動而產,終是不祥,其婦不及月死。濕熱生蟲,譬之溝渠汙濁積久不流,則諸蟲生於其中矣!
白話文:
「孕吐與胎兒發育不良是什麼情況呢?一般來說,懷孕第一個月開始形成胚胎,第二個月開始長出肉,第三個月精血開始轉化成胎兒,男女也在此時分化。所以說,孕吐與胎兒能否順利發育,都與懷孕第三個月相火轉化胎兒的過程有關。孕吐是因為相火將精血轉化成胎兒時,子宮內的穢濁之氣,因火氣上衝而逆行,影響到胃部,導致食慾不振,無法進食,津液也無法正常運化,停滯而形成痰、飲,或導致嘔吐。這是因為子宮內的穢氣阻礙了食物的消化,所以稱為孕吐。過去的人不了解相火的作用,只認為是中焦的氣機壅塞,才會討厭聞到食物的味道。
至於胎兒發育不良的情況有兩種,一種是母親本身的先天精氣不足,無法讓胎兒順利發育;另一種是父親的精氣不足,都會導致子宮與先天的精氣凝結不全。因此,到了第三個月,胎兒就無法正常發育成形。有的情況會立即流產,有的則會等到十個月像生產一樣才流出。
有個婦女三十多歲,月經時來時停,或者胎兒發育不完全,這種情況胎兒一定會流掉。觀察她性情急躁,容易發怒,臉色黑,氣血旺盛,這是相火過盛,不能產生精氣來化育胎兒,反而耗損精氣。這個婦女這次停經第二個月,我開給她黃芩、白朮、當歸、甘草等藥,讓她服用到第三個月結束才停藥,後來她順利產下一個兒子。
另一個婦女停經三個月後,寸關尺脈象或澀或微弱,但她身體沒有其他疾病,這表示是子宮的真氣不足,陽氣無法施展,導致精血無法順利轉化,即使有凝結,也無法發育成形,最後生產時會排出血塊,或像血胞一樣的東西。
還有一個婦女肚子逐漸變大,像懷孕一樣,到了十個月,要求我開幫助生產的藥。觀察她的精神狀態很差,給她藥後,沒幾天竟然排出半桶白色的蟲子。這是因為婦女的元氣大虛,精血雖然凝結,卻無法發育成胎兒,久而久之,穢濁腐敗之氣積聚,濕氣轉化成熱,濕熱就產生蟲子,這是自然現象。這也要等到十個月的氣機發動才會排出,終究是不吉利的徵兆,這個婦女不到一個月就過世了。濕熱生蟲的道理,就像水溝污濁積久不流通,就會滋生各種蟲子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