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思恭

《推求師意》~ 卷之下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下 (3)

1. 注夏

先生謂陽有餘陰不足,若恣欲泄精無度,至夏必陽氣輕浮,有頭痛,腳軟,食少,發熱之患,即注夏也。注者,灌也。先因陰虛不勝夏令暑熱,灌之其病則劇,非中熱也。仲景謂勞之為病,其脈浮大,手足煩,春夏劇,秋冬瘥是也。東垣所謂脾胃元氣先損,至夏而病作,用黃耆人參湯,亦注夏也。

蓋暑熱之氣,不止傷陰,而亦損陽。東垣治損陽者,重在於胃,以氣為要;先生治傷陰者,重在脾腎,以精血為要。精藏於腎,血化於脾,皆陰臟也。注夏之名固同,及分陰陽用藥則不同也。治陰虛者,非質重味厚屬脾胃之君藥,安能固其陽根而斂其輕浮之氣乎?

白話文:

醫生說,人體陽氣過盛而陰氣不足,如果放縱性慾、過度洩精,到了夏天一定會陽氣浮散,產生頭痛、腳軟、食慾不振、發熱等毛病,這就是所謂的「注夏」。所謂「注」,是灌注的意思。這是因為先前陰氣虛弱,無法承受夏天的暑熱,熱邪灌注進來,病情就會加重,並不是單純中暑。張仲景說的因過度勞累導致的疾病,脈象呈現浮大,手足煩熱,春夏時節加重,秋冬時節好轉,就是這種情況。李東垣所說的脾胃元氣先受損,到了夏天病情發作,需要用黃耆人參湯來治療,也是「注夏」的一種。

其實暑熱之氣,不僅會損傷陰氣,也會損害陽氣。李東垣治療陽氣受損的狀況,重點在於顧護脾胃,以補氣為要;這位醫生治療陰氣受損的狀況,重點在於脾腎,以補精血為要。精藏在腎,血由脾所化生,兩者都屬於陰性的臟器。「注夏」的名稱雖然相同,但區分陰陽來用藥則各有不同。治療陰虛的人,如果不用質地厚重、味道濃郁、屬於脾胃的君藥,又怎麼能夠鞏固陽氣的根本,收斂浮散的陽氣呢?

2. 暑風

即中暑也,可用吐法。其人必內先有火熱痰實、因避暑納涼,風入襲之,鬱而成病,或身熱,或昏冒,是以用吐,吐中有汗,火鬱得汗則解,風得汗則散,痰得湧則出,一舉三得。此先生當時治挾痰者,非通治暑風之大法也。無所挾者,惟宜汗散。

白話文:

這就是中暑,可以用催吐的方法來治療。這種人通常體內原本就有火熱、痰多的情況,因為貪涼避暑,讓風邪侵入,鬱積而發病,可能會出現身體發熱或昏迷的症狀。所以用催吐的方法,吐出來的同時會帶有汗,體內鬱積的火熱遇到汗就會消解,風邪遇到汗就會散去,痰也能夠吐出來,這樣一舉三得。這(催吐)是以前醫生針對體內夾雜痰濕的患者所使用的治療方法,並不是治療所有中暑的通用方法。對於體內沒有夾雜其他症狀的中暑,只適合用發汗的方式來疏散風邪。

3.

濕有天之濕,霧、露、雨是也,天本乎氣,故先傷表之榮衛;水、泥,地之濕也,地本乎形,故先傷皮肉筋骨血脈;酒水、乳酪,飲食之濕也,胃為水穀之海,故先損脾胃;有汗液之濕,亦氣也,止感於外;有氣之濕,屬足太陽所化者也。

治天之濕,當同司天法,濕上甚而熱者,平以苦溫,佐以甘辛,以汗為故;治地之濕,當同在泉法,濕淫於內,治以苦熱,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飲食之濕,在上者吐之,在中者奪之,在下引而竭之;汗液同司天治。惟人氣屬太陰脾土所化之濕者,在氣交之分,與前四治有同有異。

何則?土兼四氣,寒熱溫涼,升降浮沉,備在其中。脾胃者,陰陽地位,更虛更實,更從更逆,是故陽盛則木勝,合為風濕;至陽勝則火勝,合為濕熱;陰盛則金勝,合為燥熱;至陰勝則水勝,合為寒濕。為兼四氣,故淫泆上下中外,無處不到。在上則嘔吐、頭重、胸滿;在外則身重、腫脹;在下則足脛跗腫、中滿痞塞。

當隨其上、中、下,外兼寒、熱、溫、涼以為佐使。至若先因乘克以致脾虛津積而成濕者,則先治勝克之邪,或脾胃本自虛而生濕者,則用補虛為主;或熱鬱而成濕者,則以散熱為要;或脾胃之濕淫泆,流於四臟筋骨皮肉血脈之間者,大概濕主痞塞,以故所受之臟氣澀,不得疏通,故本臟之病因而發焉。

其筋骨皮肉血脈受之,則發為痿痹,緩弱痛重;不任為用,所治之藥各有所入,凡切於治,便為要藥,豈蒼朮一味儘可用哉?先生寧肯語此以示人也。濕淫諸症治藥,並在各病條下。

白話文:

濕氣有來自天上的濕,像是霧、露、雨這些,天的本質是氣,所以濕氣先傷害身體表面的防禦功能(榮衛之氣);水、泥這些是地上的濕氣,地的本質是形體,所以濕氣先傷害皮膚、肌肉、筋骨和血脈;酒水、乳酪這些是飲食造成的濕氣,胃是消化食物的場所,所以濕氣先損傷脾胃;還有汗液形成的濕氣,也屬於氣,只會影響身體表面。另外,還有一種濕氣是足太陽經脈轉化而來的。

治療來自天上的濕氣,應該像處理氣候變化一樣,濕氣向上而且產生熱象時,要用苦溫的藥性來平息,並搭配甘辛的藥性,使濕氣從汗排出;治療來自地上的濕氣,應該像處理地氣一樣,濕氣在體內過盛時,要用苦熱的藥性來治療,並搭配酸淡的藥性,用苦味使濕氣乾燥,用淡味使濕氣排出;對於飲食造成的濕氣,在上的就用催吐的方法排出,在中間的就用藥物去除,在下的就引導並使之排出;汗液造成的濕氣,治療方法同天上的濕氣。只有人體內的濕氣,是太陰脾土轉化而來的,它在氣機交接的地方,和其他四種濕氣的治療方法有相同也有不同。

為什麼呢?因為脾土包含四種氣,寒熱溫涼,升降浮沉都包含在內。脾胃是陰陽交替的地方,有時虛弱有時強盛,有時順從有時違逆,所以陽氣過盛就會使木氣過強,結合就形成風濕;陽氣極度強盛就會使火氣過強,結合就形成濕熱;陰氣過盛就會使金氣過強,結合就形成燥熱;陰氣極度強盛就會使水氣過強,結合就形成寒濕。因為它包含了四種氣,所以濕邪會到處遊走,上下內外,沒有不到的地方。在上面就會引起嘔吐、頭重、胸悶;在外面就會引起身體沉重、腫脹;在下面就會引起腳踝和腳背腫脹、腹部脹滿。

應該根據濕氣在上、中、下、外,以及兼寒、熱、溫、涼等情況,來選擇合適的輔助藥物。至於因為外邪侵犯導致脾虛,津液積聚而成濕氣的,就先治療外邪,或者因為脾胃本身就虛弱而產生濕氣的,就以補虛為主;或者因為熱邪鬱結而產生濕氣的,就以疏散熱邪為主;或者脾胃的濕氣過盛,流竄到五臟六腑、筋骨、皮膚、肌肉、血脈之間的,大概是因為濕氣阻滯了氣機的運行,使得相關臟器的氣機運行不暢,因此就會導致原本的臟器疾病發作。

如果濕邪侵犯了筋骨、皮膚、肌肉、血脈,就會導致痿軟無力、麻木疼痛等症狀,身體無法正常活動。所使用的藥物各有其作用方向,只要對症下藥,就能成為關鍵的藥物,難道只有蒼朮這一味藥可以用嗎?先生願意說這些話來開導大家。濕邪引起的各種病症和治療方法,都在各種疾病的條目下。

4. 郁病

郁病多在中焦。六郁例藥,誠得其要。中焦者,脾胃也。胃為水穀之海,法天地,生萬物,體乾坤健順。備中和之氣,五臟六腑皆稟之以為主,榮衛天真皆有穀氣以充大。東垣謂人身之清氣、榮氣、運氣、衛氣、春升之氣,皆胃氣之別稱。然豈盡胃氣,乃因胃氣以資其生。故脾胃居中,心肺在上,腎肝在下。

凡有六淫、七情、勞役妄動,故上下所屬之臟氣;致有虛實克勝之變。而過於中者,其中氣則常先四臟,一有不平,則中氣不得其和而先郁,更因飲食失節停積、痰飲寒濕不通,而脾胃自受者,所以中焦致郁多也。

今藥兼升降而用者,蒼朮,陽明藥也,氣味雄壯辛烈,強胃健脾,開發水穀氣,其功最大;香附子,陰血中快氣藥也,下氣最速,一升一降以散其鬱;撫芎,手足厥陰藥也,直達三焦,俾生髮之氣,上至目頭,下抵血海,疏通陰陽氣血之使也。

然此不專開中焦而已,且胃主行氣於三陽,脾主行氣於三陰,脾胃既有水穀之氣行,從是三陰三陽各臟腑自受其燥金之郁者,亦必用胃氣可得而通矣,天真等氣之不達者,亦可得而伸矣!況蒼朮尤能徑入諸經,疏泄陽明之濕,此六郁藥之凡例,升降消導,皆自《內經》變而致之,殆於受病未深者設也(云云)。下郁乃燥之別名,屬肺金之化。

治郁之法,有中外四氣之異。在表者汗之。在內者下之。兼風者散之。熱微者寒以和之;熱甚者瀉陽救水,養液潤燥,補其已衰之陰。兼濕者審其溫之太過不及,猶土之旱澇也。寒濕之勝,則以苦燥之,以辛溫之;不及而燥熱者,則以辛溫之,以寒調之。大抵須得仲景治法之要,各守其經氣而勿違。

白話文:

鬱病

鬱病多半發生在中焦。治療六種鬱證的常用藥方,確實抓住了要點。中焦指的是脾胃。胃是水穀之海,效法天地,生成萬物,體現乾坤的健康順遂。它具備中和之氣,五臟六腑都依賴它為主導,精氣、衛氣等都需要穀氣來充養。東垣認為人體的清氣、榮氣、運氣、衛氣以及春升之氣,都是胃氣的不同稱呼。然而,這些氣並非全部都是胃氣,而是因為有胃氣的滋養才能產生。所以脾胃位居中央,心肺在上,肝腎在下。

凡是受到六淫邪氣、七情內傷、勞累過度等影響,就會導致上下各臟腑的氣機發生變化,出現虛實、相剋等情況。而中焦的氣機往往比其他四臟更早受到影響,一旦不平衡,中焦之氣就會失去和諧而先出現鬱滯。如果再加上飲食不節制、積食、痰飲、寒濕等阻礙,脾胃本身就會受到損害,這就是為什麼中焦容易產生鬱證的原因。

現在的藥方之所以兼顧升降,是因為其中蒼朮是屬於陽明的藥物,氣味濃厚辛辣,能夠強壯脾胃,開發水穀的精氣,功效非常顯著;香附子是陰血中行氣的藥物,能夠快速降氣,一升一降來疏散鬱滯;撫芎是手足厥陰的藥物,能夠直達三焦,使生髮之氣上至眼部,下至血海,疏通陰陽氣血的通道。

然而,這些藥物不僅僅是針對中焦,而且胃主導三陽經的氣機運行,脾主導三陰經的氣機運行。一旦脾胃有水穀之氣的正常運行,那麼三陰三陽各臟腑自身所受的燥金鬱結,也都可以藉由胃氣來疏通了,那些精氣等不能到達的地方,也可以得到伸展了!況且蒼朮尤其能夠直接進入各經,疏泄陽明的濕氣。這就是治療六種鬱證的基本藥方,它的升降、消導等作用,都是從《內經》的理論變化而來,主要是針對那些病程還不深的患者所設計的。下焦的鬱證,其實是燥的一種表現,屬於肺金的範疇。

治療鬱證的方法,要考慮內外四氣的不同情況。在表面的鬱證要用發汗的方法。在內部的鬱證要用瀉下的方法。兼有風邪的要用疏散的方法。熱象輕微的要用寒涼的藥物來調和;熱象嚴重的要用瀉陽來救陰,養液潤燥,補其已經衰弱的陰液。兼有濕邪的要仔細觀察溫化的程度是否恰當,就像土地的旱澇一樣。寒濕過盛的,要用苦味的燥藥、辛溫的藥物來治療;濕氣不足而出現燥熱的,要用辛溫的藥物、寒涼的藥物來調節。總之必須掌握仲景的治療方法,謹守各經的氣機,不要違背。

5.

臟氣有實有虛。若陽盛水哀而動者,則從河間治法,瀉熱救水;若陽虛不足而動者,則陽愈虛,當從東垣必補胃氣,次瀉其火。陽虛不安其位而火乘於陰,依東垣自陰升陽提而出之;陽盛入於陰者,遵仲景下之。陰虛不勝夫火動者,用先生益精血、壯腎水以安之;或臟氣盛與火齊發,先瀉其盛;本臟氣血不足,先補其虛,次瀉其火;火與氣相持,鬱伏不行,則發臟氣(云云)。其半則散火為主,臟氣鬱其火。

白話文:

身體臟腑的氣有實證和虛證的分別。如果是陽氣過盛導致陰液虧虛而產生動盪不安的狀況,就要依照河間學派的治療方法,瀉去熱邪來保住陰液。如果是陽氣虛弱不足而產生動盪不安的狀況,那陽氣會更加虛弱,就應該依照東垣學派的方法,必須先補養胃氣,然後再瀉去虛火。陽氣虛弱不能安守本位,導致虛火上乘於陰液,就要依循東垣學派從陰中升陽的方法,將火提引出來;如果是陽氣過盛而侵入陰液,就要遵循張仲景的方法,將其瀉下。如果是陰液虧虛而無法承受虛火擾動,就要用先賢的方法,滋養精血、強壯腎水來安定它。或者臟腑之氣過於旺盛與火邪同時發作,就要先瀉去其過盛的部分;如果臟腑本身的氣血不足,就要先補養虛弱的部分,然後再瀉去虛火;如果火邪與氣相持不下,鬱積伏藏而不能運行,就要宣發臟腑的氣機(諸如此類)。其中一半的情況是以疏散火邪為主,是因為臟腑之氣鬱積阻礙了火邪的運行。

6. 溺血

大抵溲血、淋血、便血三者,雖前後陰竅所出不同,然於受病不一,故治法分標本一也。其散血、止血之藥無下數十品,惟引導佐使各走其鄉者小異耳!溺血為熱客下焦,本草何仍用菟絲子、肉蓯蓉、續斷、鹿角輩溫補壯陽為主?《內經》謂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東垣謂火與元氣不兩立,一勝則一負。

火者,熱也。腎氣因熱而走,亦必用是臟真之藥,始可補其虛,以固衛氣之散走也。氣血相須為用,又何疑乎?

白話文:

大致上,尿血、淋血、便血這三種情況,雖然出血的部位分別是前陰、後陰不同,但造成疾病的原因不盡相同,所以治療方法要從根本與表象分別處理,但原理都是一樣的。治療散血、止血的藥物有很多,不下數十種,只是引導藥物和輔助藥物所到達的部位稍有不同罷了!尿血是因為熱邪侵擾下焦,為何本草仍採用菟絲子、肉蓯蓉、續斷、鹿角這類溫補壯陽的藥物為主呢?《黃帝內經》說過,邪氣侵入的地方,正氣一定虛弱。李東垣也說過,火和元氣不能同時存在,一個強盛另一個就會衰弱。

所謂的火,指的就是熱。腎氣因為熱而往外散失,也一定要用腎臟的真藥,才能補足虛損,鞏固衛氣的散失。氣和血需要相互配合才能發揮作用,又何必懷疑這些藥物的功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