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求師意》~ 卷之下 (2)
卷之下 (2)
1. 內傷
東垣謂百病之源,皆由喜怒、飲食、勞役所傷脾胃而然。其元氣、穀氣、營氣;清氣、衛氣、生髮諸陽之氣,此六者皆胃氣之別稱也。脾胃既傷,則中氣不足;中氣不足,則不能滋養元氣;不能滋養元氣,則臟腑之真氣皆不足,惟陰火獨旺,上乘陽分無形質,元氣受病矣!系在上焦心肺之氣絕於外,心主榮,肺主衛,故榮衛失守,諸病生焉!此論發熱盡由於內傷也,及河間所言則又不止此也。
曰:天真者,造化之元氣也,在身亦得執天機而行六氣,分地紀而運五行,巡歷周身,化生萬物。若調攝適宜,邪不能傷,或憂愁思慮、飢飽勞逸、大驚卒恐,真氣耗亂,血氣分離,其五行六氣遂有愆陽伏陰興衰之變,則百病作矣!於是著《原病式》以明其道,取《至真要大論》之病機以為提綱;用五運主病者以言五臟所屬木火土金水之變;用六氣為病者以言三陰三陽所屬風寒濕熱燥火氣之變。在五行,則以金水易衰,火木易盛;在六氣,則以濕熱相火二氣為病獨多。
至於五行過極,亢則害,承乃制,反兼鬼賊之化,此皆得為發熱之病,豈止由於脾胃所始乎?先生不以一家之學自至,益求其未至。乃謂天之陽,大於地之陰;地之陰,常不敵夫天之陽。人稟天之陽為氣,地之陰為血,所以氣常有餘,血常不足,此年四十而陰氣已衰半矣!故人不可恣欲以自戕,必保養天和,庶幾陰無虧缺,可與陽齊,以終天年。夫天和者,天真元氣也。
負陰抱陽,元精立其體,元神致其用。苟不搖其精,則體全而用不竭;不勞其神,則用專而體不虧。然精之秘,非惟奉養天真而已,精秘則陰實。經曰:陰成形。陰實則形全,陰虛則形敝,敝則出入廢、升降息,孤陽之氣安得不亢而飛越乎?先生嘗曰:人因喜怒、勞役、色欲之火,煎熬腎水、枯竭精血而病者十常六七。
夫五臟皆屬陰而藏精者也,腎又五臟陰氣之主,故受五臟之精而藏之,故諸陰精血之病皆本於腎。其輸納之際必詳察焉!大抵效仲景八味丸以五味各入五臟益其精,其中桂、附之辛開腠理、致津液、通氣道,輸而與之。補腎之法,固不越規矩,然地道之陰虛,則天道之陽不降,或陽亂於下而少陰之氣不得收藏者,或精絕闢積而不輸者,或兩腎陰陽自有偏者,必皆揆度以治。然元氣者,在身有根有苗,在太虛非陰非陽。
其根也自天地開發,周流上下四方,隨其所至以化行者,仲景所謂五臟元真是也。在肝則溫化,其氣升;在心則熱化、其氣浮;在脾則沖和之化,其氣備;在肺則涼化,其氣降;在腎則寒化,其氣藏:猶天以一元之氣行於四時也。此苗也,各從其本臟之元真而論治。元氣所化者不足,則從其所化補之;元真所化者太過,則反其所化瀉之。
然則論元氣獨在脾胃者』此重水穀以資天真也。先生兼之受精以全形者,則又重兩腎為元精,立壽命本始之地也。錢仲陽於腎有補無瀉,正此意耳!二者皆從根本而治也。
白話文:
東垣說,所有疾病的根源,都是因為情緒(喜怒)、飲食不當、過度勞累損傷了脾胃。所謂的元氣、穀氣、營氣、清氣、衛氣、以及像頭髮生長等陽氣,這六種都是胃氣的不同稱呼。脾胃一旦受損,就會導致中氣不足;中氣不足,就無法滋養元氣;元氣無法滋養,五臟六腑的真氣都會不足,只有陰火獨自旺盛,向上侵擾陽氣,卻沒有具體的形體,元氣就因此生病了!這會導致上焦心肺之氣衰竭,心主血脈運行,肺主防禦,因此榮衛失守,各種疾病就會產生!這說明發熱都是因為內傷引起的,但河間學派的觀點認為原因不止於此。
他說,所謂的「天真」,是指大自然的元氣,在人體內也遵循自然的規律,運行六氣,分配五行,周遊全身,化生萬物。如果調養得當,邪氣就不能侵犯。但如果因為憂愁思慮、飢飽不均、過度勞累、或突然受到驚嚇,真氣就會耗散紊亂,氣血分離,導致五行六氣出現變化,陰陽失調,各種疾病就會產生!所以他寫了《原病式》來闡明這個道理,並以《至真要大論》的病機作為綱領;用五運來解釋五臟木火土金水的變化;用六氣來解釋三陰三陽風寒濕熱燥火的變化。從五行來看,金水容易衰弱,火木容易旺盛;從六氣來看,濕熱和相火這兩種邪氣導致的疾病特別多。
至於五行過於極端,太過就會有害,適當的抑制才能達到平衡,甚至會出現反常的變化,這些都會導致發熱的疾病,難道只是因為脾胃虛弱嗎?先生不只局限於一家之言,而是更深入地探討問題。他認為天的陽氣比地的陰氣強大,地的陰氣常常無法與天的陽氣抗衡。人稟受天的陽氣為氣,地的陰氣為血,所以氣常常有餘,而血常常不足。人到了四十歲,陰氣已經衰退一半了!所以人不能放縱慾望,自我傷害,必須保養天和之氣,這樣才能使陰氣不虧損,可以與陽氣平衡,以達到天年。所謂的天和,就是天真的元氣。
陰陽互相依附,元精是身體的根本,元神是身體的功用。如果不過度消耗精氣,身體就會完整,功用就不會衰竭;如果不勞累心神,功用就會專一,身體就不會虧損。精的儲藏非常重要,不僅僅是奉養天真的元氣而已,精氣充足,陰氣就充實。《黃帝內經》說:「陰成形」。陰氣充實則形體完整,陰氣虛弱則形體衰敗,衰敗就會導致出入失調、升降失常,單純的陽氣就會亢盛而向上飛散。先生曾說,人因為喜怒、勞累、色慾之火,煎熬腎水,枯竭精血而生病的情況,十之六七。
五臟都屬陰,是儲藏精氣的地方,而腎又是五臟陰氣的主宰,所以接受五臟的精氣並儲藏起來,因此各種陰精血虛的疾病都根源於腎。在輸納精氣的時候必須仔細觀察!大體上可以效法張仲景的八味丸,用五味藥材分別進入五臟,來補益其精,其中桂枝、附子辛溫可以開通腠理,產生津液,疏通氣道,輸布精氣。補腎的方法,雖然有固定的規矩,但是如果地道陰氣虛弱,天道陽氣就不會下降,或者陽氣擾亂於下,少陰之氣無法收藏,或者精氣閉塞積聚而不能輸布,或者兩個腎陰陽本身就有偏盛偏衰,都必須仔細觀察,然後對症治療。元氣在人體內有根有苗,在虛空中則非陰非陽。
它的根源來自於天地的開發,周流於上下四方,隨著所到之處而產生變化,這就是張仲景所說的「五臟元真」。在肝,則表現為溫化,其氣上升;在心,則表現為熱化,其氣浮散;在脾,則表現為沖和的變化,其氣完備;在肺,則表現為涼化,其氣下降;在腎,則表現為寒化,其氣潛藏,就像天以一種元氣運行於四季一樣。這就是元氣的苗,各自從所屬臟腑的元真來論治。元氣所化生的不足,就從它所化生的方向來補益;元真所化生的過度,就從它所化生的方向來疏泄。
那麼,如果說元氣只在脾胃,這是重視水穀對天真元氣的滋養。先生認為,元氣還接受精氣以保全形體,這就又重視兩腎為元精,是生命根本開始的地方。錢仲陽認為補腎不宜瀉腎,正是這個意思!這兩種觀點都是從根本來治療疾病的。
2. 中風
中風論治,先生以《內經》正《局方》之非,以濕熱內傷補仲景之未備,獨河間、戴人、東垣能發明此三者。河間曰:中風癱瘓,非肝木實甚而發中之也,亦非外中於風,由乎平日衣服飲食,安處動止,精魂神志:情性好惡,五志過極,不循其宜,致失其常,久則氣變興衰,而心火暴甚,腎水衰弱不能制之,則陰虛陽實而熱氣怫鬱,心神昏眊,筋骨不用,而卒倒無所知也。戴人曰:暴僵暴僕,皆屬厥陰肝木之無制也。
肝木自甚,獨風為然,蓋肺金為心火所制,不能勝木故耳!東垣曰:凡人年逾四旬,氣衰之際,或因憂喜忿怒傷其氣者,壯歲肥盛之人,形盛氣衰者,皆致中風,治法當和臟腑通經絡。
或曰:劉、張二氏猶用風藥,佐輔瀉火之劑,以開鬱結,散其風熱,今丹溪全然不用,乃從痿治何也?曰:先生但不用其發表傷衛之劑,至若鼠黏子之散支節筋骨、咽喉風熱毒,起陰氣,通十二經脈者也,則於是症嘗用之,雖作痿治,然於散肝木之風,解鬱結之熱,皆在其中矣!其大法:泄心火則肺金清,而肝木不實,故脾不受傷;補腎水則心火降,而肺不受熱。
脾肺安則陽明實,陽明實則宗筋潤,能束骨而利機關矣!復以東垣所治,黃柏與黃耆等補藥為佐輔,有兼痰積,有熱多,有濕熱相半,臨病制方,無一定之法,善於治痿者乎!竊論陽明者,胃脈也,胃乃水穀之海。經曰:人以胃氣為本,無胃氣則死。蓋元精、元氣、元神不可一日無水穀以養之,其水穀藥石入胃,而氣屬陽,味屬陰。
屬陽者,則上輸氣海;屬陰者,則下輸血海。二海者,氣血之所歸,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皆取資於此。故二海盈溢,則一身內外氣血皆充足矣。氣充則榮衛流行,而手足百骸之力湧出矣;血充則衝脈引以滲灌於溪谷,而四屬、九竅各為之用,而帶脈得以約束十二經脈,不至於緩縱痿弱矣。
先生用是以治中風癱瘓緩弱之病,可為法於後矣!嚴氏必先理氣為說,是不識氣因火而沖,反用辛溫助火散氣,誤人多哉!
白話文:
中風的治療,先生認為《內經》的觀點正確,糾正了《局方》的錯誤,用濕熱內傷的理論來補充張仲景的不足,只有張元素、朱丹溪、李東垣能闡明這三者的道理。
張元素說:中風癱瘓,並不是因為肝木過於強盛而發作,也不是因為外感風邪,而是由於平時的衣食住行、精神狀態、情緒好惡、五志(喜怒憂思恐)過度,不遵循常規,導致身體失去平衡。長久下來,氣機發生變化,心火過旺,腎水衰弱,無法制約心火,就會導致陰虛陽亢,熱氣鬱積,心神昏亂,筋骨無力,突然倒地,失去知覺。
朱丹溪說:突然僵硬、突然倒地,都屬於厥陰肝木失去控制。肝木之所以過於強盛,是因為肺金被心火所制,無法克制肝木的緣故!
李東垣說:一般人到了四十歲以上,氣血開始衰弱,或者因為憂愁、喜悅、憤怒而傷了氣,或者年輕時肥胖體壯但氣虛的人,都會導致中風。治療方法應該調和臟腑、疏通經絡。
有人問:張元素、劉完素都還會使用祛風藥,並佐以瀉火藥,來疏散鬱結、驅散風熱。現在朱丹溪完全不用,而是從痿證的角度治療,這是為什麼呢?先生回答說:我只是不用那些發散傷正氣的藥物,至於像鼠黏子這種能疏散肢體關節、筋骨,以及咽喉風熱毒的藥物,能提升陰氣、疏通十二經脈的,在這類病症中我經常會使用。雖然是當作痿證來治療,但其中也包含了疏散肝木之風、解除鬱結之熱的用意!
治療的大原則是:瀉心火就能使肺金清肅,肝木不會過於強盛,所以脾臟就不會受到損傷;滋補腎水就能使心火下降,肺臟也不會受熱。脾肺功能安穩,陽明(胃腸)之氣就會充足。陽明之氣充足,宗筋就會得到濡養,能約束骨骼、使關節活動靈活。
再配合李東垣所用的,如黃柏和黃耆等補藥來輔助,有的兼有痰積,有的熱象偏重,有的濕熱各佔一半,治療時要根據具體病情來制定方藥,沒有固定的方法,這才是善於治療痿證的表現啊!我認為,陽明指的是胃脈,胃是水穀之海。《黃帝內經》說:人以胃氣為根本,沒有胃氣就會死亡。人的精、氣、神,不能一天沒有水穀的滋養,水穀藥物進入胃後,氣屬陽,味屬陰。
屬陽的,向上輸送到氣海;屬陰的,向下輸送到血海。氣海和血海,是氣血歸屬的地方,五臟六腑、十二經脈,都需要從這裡獲取營養。所以氣血充足,全身內外的氣血才會充足。氣足,則營衛之氣運行流暢,手足百骸的力量就會湧現出來;血足,則衝脈會引導血液滲透到各個組織,使得四肢、九竅都能正常發揮作用,而帶脈也能約束十二經脈,使其不會鬆弛軟弱。
先生用這種方法來治療中風癱瘓、肢體軟弱無力的病症,可以作為後人的效法。嚴氏認為必須先調理氣機,這是因為不了解氣是因為火而上衝的,反而使用辛溫藥來助火散氣,實在是誤人太多了!
3. 暑
《金匱要略》云:太陽中暍,發熱惡寒,身重而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灑然毛聳,手足逆冷,小勞身即熱,口開前板齒燥。若發汗則惡寒甚;加溫針則發熱甚;數下之則淋甚。其人汗出惡寒,身熱而渴,白虎加人參湯主之。其人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夏傷水,水行皮中所致,一物瓜蒂湯主之。
東垣分暑病有二:或避暑深堂大廈,靜而得之,名中暑。中暑陰症也,必頭疼惡寒,身形拘急,支節疼痛而煩心,肌膚火熱無汗,當用大順散以發散是也。若行人、農夫於日中勞役,動而得之名中熱。中熱陽症也,為熱傷元氣,必苦頭痛,發燥熱,惡熱,捫之火熱,大渴引飲,汗大泄,無氣以動,乃天熱外傷肺氣,蒼朮白虎湯主之是也。舉此二方以為例耳,非令人執守之也。
別論有先因勞役,飲食虛損脾胃宿疾之人,遇暑將理失宜,違時伐化;必困乏無力,精神短少,氣弱氣促,似喘非喘,諸陽虛之症不一而見,甚則傳於腎肝,諸痿厥之病作矣,為脾主四肢故也。制黃耆人參湯主之,在長夏濕熱之令,有清暑益氣湯主之,隨症加減。
蓋此勞與行人之勞何異?此之飢飽於人寧無飲食之虛損者哉?豈非人參、黃耆可與白虎湯相參合一迭相為用耶?雖在脾胃先損,後或受暑熱之勝,至大渴引飲,煩悶肌熱,亦必於黃耆人參湯中加石膏、知母為佐可也。經曰:火淫所勝,治以辛寒,以甘瀉之。石膏味甘辛寒,治暑熱傷脾肌熱之功,他藥所不及。
然而清暑益氣湯治暑,而無石膏何也?因脾胃虛損,當夏令火熱而病,非中其熱;又胃弱不耐石膏之寒降,恐生髮之氣不升故耳!或暑熱乘虛而感之,又安得不用其為佐乎?若中熱者,雖以白虎為主,或元氣虛甚,亦安得不用參、耆為佐乎?
白話文:
《金匱要略》說:太陽中暍,會發燒、怕冷、身體沉重痠痛,脈象呈現弦細芤遲的狀態,小便後會感到寒冷起雞皮疙瘩,手腳冰冷,稍微勞動身體就發熱,嘴巴張開時前排牙齒會覺得乾燥。如果發汗,會更怕冷;如果用溫針,會發燒更嚴重;如果多次瀉下,會小便淋漓不盡。這種人會流汗、怕冷、發熱又口渴,可以用白虎加人參湯來治療。如果身體發熱、疼痛沉重,而且脈象微弱,這是因為夏天受了水邪的傷害,水停留在皮膚所導致的,可以用一物瓜蒂湯來治療。
東垣將暑病分為兩種:一種是躲在陰涼的深堂大廈中,靜止不動而得的,叫做中暑。中暑屬於陰症,一定會頭痛、怕冷、身體僵硬、四肢關節疼痛而心煩,皮膚發熱但不出汗,這時應該用大順散來發散。另一種是行路人、農夫在烈日下勞動,活動而得的,叫做中熱。中熱屬於陽症,是因為熱傷了元氣,一定會感到頭痛、發熱燥熱、怕熱,摸起來皮膚發燙,非常口渴想喝水,汗流不止,沒有力氣活動,這是因為天氣炎熱外傷了肺氣,應該用蒼朮白虎湯來治療。這兩個方子只是舉例而已,不是要人死守著用。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是先因為勞累、飲食虛弱損害了脾胃,本身就有舊疾的人,遇到暑熱時沒有好好調理,違背了時節的變化,一定會感到困乏無力、精神不濟、氣虛氣短、呼吸急促,像是喘但又不是喘,出現各種陽虛的症狀,嚴重的話會影響到腎臟和肝臟,導致各種痿軟無力、厥逆等疾病發生,這是因為脾主管四肢的緣故。可以用黃耆人參湯來治療,在長夏季節濕熱的時令,可以用清暑益氣湯來治療,並根據症狀加減藥物。
這些勞累和行路人的勞累有什麼不同呢?這些飢飽和一般人難道沒有飲食虛損的狀況嗎?難道人參、黃耆不能和白虎湯搭配一起使用,互相輔助嗎?即使是脾胃先虛損,後來又受到暑熱的侵襲,導致非常口渴想喝水、煩悶、皮膚發熱,也一定可以在黃耆人參湯中加入石膏、知母來輔助。醫經說:火邪過盛時,要用辛寒的藥物來治療,用甘味的藥物來瀉火。石膏味甘辛寒,能治療暑熱損傷脾胃引起的皮膚發熱,這是其他藥物比不上的。
然而,清暑益氣湯也是治療暑熱的,為什麼沒有石膏呢?這是因為脾胃虛損,在夏天炎熱的季節生病,不是真正中熱,而且胃氣虛弱,不能承受石膏的寒涼降泄,恐怕會使陽氣無法上升的緣故!如果暑熱趁著虛弱的時候侵犯人體,又怎能不用石膏來輔助呢?如果中熱的人,雖然以白虎湯為主,但如果元氣非常虛弱,又怎麼能不用人參、黃耆來輔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