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思恭

《推求師意》~ 卷之下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下 (3)

1. 注夏

先生謂陽有餘陰不足,若恣欲泄精無度,至夏必陽氣輕浮,有頭痛,腳軟,食少,發熱之患,即注夏也。注者,灌也。先因陰虛不勝夏令暑熱,灌之其病則劇,非中熱也。仲景謂勞之為病,其脈浮大,手足煩,春夏劇,秋冬瘥是也。東垣所謂脾胃元氣先損,至夏而病作,用黃耆人參湯,亦注夏也。

蓋暑熱之氣,不止傷陰,而亦損陽。東垣治損陽者,重在於胃,以氣為要;先生治傷陰者,重在脾腎,以精血為要。精藏於腎,血化於脾,皆陰臟也。注夏之名固同,及分陰陽用藥則不同也。治陰虛者,非質重味厚屬脾胃之君藥,安能固其陽根而斂其輕浮之氣乎?

白話文:

先生認為陽氣有多,陰氣不足,如果過度縱欲洩精,到了夏天必然會出現陽氣飄浮的情況,會有頭痛、腳軟、食慾不振、發熱等症狀,這就是夏季疰夏症。疰是指灌注的意思。這是因為先前陰虛,無法承受夏日的暑熱,暑熱灌注後病情就會加重,並不是因為中了熱毒。張仲景說勞累導致的疾病,脈象會浮大,手腳煩躁,春夏時症狀會加重,秋冬時則會減輕。李東垣所說的脾胃元氣先受損,到了夏天病症就會出現,使用黃耆人參湯治療,也是疰夏。

由於暑熱不僅會傷害陰氣,也會損害陽氣。李東垣治療損害陽氣的病症,重點在於調理胃氣,強調氣的重要性;先生治療陰虛的病症,重點在於脾腎,強調精血的重要性。精藏在腎,血液由脾生成,都是屬於陰的臟器。雖然疰夏這個名稱相同,但在區分陰陽後用藥則有所不同。對於治療陰虛的情況,如果不是使用性質厚重、味道濃厚且屬於脾胃主要藥物的藥材,如何能夠鞏固陽氣的根本並且收斂飄浮的氣呢?

2. 暑風

即中暑也,可用吐法。其人必內先有火熱痰實、因避暑納涼,風入襲之,鬱而成病,或身熱,或昏冒,是以用吐,吐中有汗,火鬱得汗則解,風得汗則散,痰得湧則出,一舉三得。此先生當時治挾痰者,非通治暑風之大法也。無所挾者,惟宜汗散。

白話文:

這也就是中暑,可以用吐法治療。患病的人體內必定先有火熱痰實,因為躲避暑氣、納涼,導致風邪侵入身體,鬱積而發病,可能出現發熱、昏沉等症狀。因此用吐法治療,吐出物中有汗,火熱之氣得汗則消散,風邪得汗則散去,痰液得嘔吐則排出,一舉三得。這位先生當時治療的是夾雜痰液的患者,並不是治療暑風的通治大法。沒有夾雜痰液的患者,則只需用汗法散邪即可。

3.

濕有天之濕,霧、露、雨是也,天本乎氣,故先傷表之榮衛;水、泥,地之濕也,地本乎形,故先傷皮肉筋骨血脈;酒水、乳酪,飲食之濕也,胃為水穀之海,故先損脾胃;有汗液之濕,亦氣也,止感於外;有氣之濕,屬足太陽所化者也。

治天之濕,當同司天法,濕上甚而熱者,平以苦溫,佐以甘辛,以汗為故;治地之濕,當同在泉法,濕淫於內,治以苦熱,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飲食之濕,在上者吐之,在中者奪之,在下引而竭之;汗液同司天治。惟人氣屬太陰脾土所化之濕者,在氣交之分,與前四治有同有異。

何則?土兼四氣,寒熱溫涼,升降浮沉,備在其中。脾胃者,陰陽地位,更虛更實,更從更逆,是故陽盛則木勝,合為風濕;至陽勝則火勝,合為濕熱;陰盛則金勝,合為燥熱;至陰勝則水勝,合為寒濕。為兼四氣,故淫泆上下中外,無處不到。在上則嘔吐、頭重、胸滿;在外則身重、腫脹;在下則足脛跗腫、中滿痞塞。

白話文:

濕氣分為天濕、地濕、飲食濕和汗液濕。天濕指霧、露、雨,源於氣,所以先傷表面的榮衛;地濕指水、泥,源於形,所以先傷皮肉筋骨血脈;飲食濕指酒水、乳酪,源於胃,所以先損脾胃;汗液濕是氣,主要感於外。

治療天濕要參考司天法,濕氣上盛而熱者,用苦溫藥為主,佐以甘辛藥,以發汗為治;治療地濕要參考在泉法,濕氣侵入體內,用苦熱藥為主,佐以酸淡藥,以苦燥濕,以淡泄濕;飲食濕在上則吐之,在中則奪之,在下則引而竭之;汗液濕則參考司天法治療。

至於人體氣化而成的濕氣,屬於太陰脾土,位於氣交之分,與前四種濕氣的治療方法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這是因為脾土兼具四氣,寒熱溫涼,升降浮沉,皆存在其中。脾胃位於陰陽交匯處,虛實交替,變化多端。陽盛則木氣旺盛,合為風濕;陽氣極盛則火氣旺盛,合為濕熱;陰盛則金氣旺盛,合為燥熱;陰氣極盛則水氣旺盛,合為寒濕。由於脾土兼具四氣,所以濕氣可以浸淫上下中外,無處不到。濕在上則嘔吐、頭重、胸滿;濕在外則身重、腫脹;濕在下則足脛跗腫、中滿痞塞。

當隨其上、中、下,外兼寒、熱、溫、涼以為佐使。至若先因乘克以致脾虛津積而成濕者,則先治勝克之邪,或脾胃本自虛而生濕者,則用補虛為主;或熱鬱而成濕者,則以散熱為要;或脾胃之濕淫泆,流於四臟筋骨皮肉血脈之間者,大概濕主痞塞,以故所受之臟氣澀,不得疏通,故本臟之病因而發焉。

其筋骨皮肉血脈受之,則發為痿痹,緩弱痛重;不任為用,所治之藥各有所入,凡切於治,便為要藥,豈蒼朮一味儘可用哉?先生寧肯語此以示人也。濕淫諸症治藥,並在各病條下。

白話文:

依據病症的部位高低、寒熱溫涼,以及病因,選擇適當的藥物來治療。若因臟器相剋導致脾虛津積而生濕,則先要治療勝克之邪;若脾胃本就虛弱而生濕,則以補虛為主;若熱鬱積而生濕,則以散熱為要。若脾胃濕氣過盛,流入五臟六腑、筋骨皮肉、血脈之間,則會導致氣血不通暢,各臟器功能失調,進而引發疾病。濕氣侵犯筋骨皮肉血脈,則會導致痿痹、肢體無力、疼痛沉重等症狀。治療濕症的藥物,需要根據不同的病症而選擇,並非單純使用蒼朮就能解決所有問題。

4. 郁病

郁病多在中焦。六郁例藥,誠得其要。中焦者,脾胃也。胃為水穀之海,法天地,生萬物,體乾坤健順。備中和之氣,五臟六腑皆稟之以為主,榮衛天真皆有穀氣以充大。東垣謂人身之清氣、榮氣、運氣、衛氣、春升之氣,皆胃氣之別稱。然豈盡胃氣,乃因胃氣以資其生。故脾胃居中,心肺在上,腎肝在下。

凡有六淫、七情、勞役妄動,故上下所屬之臟氣;致有虛實克勝之變。而過於中者,其中氣則常先四臟,一有不平,則中氣不得其和而先郁,更因飲食失節停積、痰飲寒濕不通,而脾胃自受者,所以中焦致郁多也。

今藥兼升降而用者,蒼朮,陽明藥也,氣味雄壯辛烈,強胃健脾,開發水穀氣,其功最大;香附子,陰血中快氣藥也,下氣最速,一升一降以散其鬱;撫芎,手足厥陰藥也,直達三焦,俾生髮之氣,上至目頭,下抵血海,疏通陰陽氣血之使也。

白話文:

郁病多發生在中焦,六郁藥方真切抓住了要點。中焦指的是脾胃,胃是水穀的海洋,效法天地,孕育萬物,體現乾坤的健順。脾胃具有中和之氣,五臟六腑都依靠它來維持運作,氣血津液都依靠食物精華來充盈。東垣說人體的清氣、榮氣、運氣、衛氣、春升之氣,都是胃氣的不同稱呼。雖然它們不是完全的胃氣,但都是依靠胃氣來滋養。所以脾胃居中,心肺在上,腎肝在下。

如果受到六淫、七情、勞役妄動的影響,上下各個臟腑的氣機就會發生虛實克勝的變化。而中焦氣機最先受到影響,一旦不平衡,中氣就無法和諧,先出現郁結。再加上飲食不節、停積、痰飲寒濕不通,脾胃自身也會受到損害,所以中焦容易出現郁結。

現在使用的藥物兼具升降作用,蒼朮是陽明藥,氣味雄壯辛烈,可以健脾胃,開發水穀之氣,功效最大;香附子是陰血中快氣藥,可以迅速下氣,一升一降來散郁;川芎是手足厥陰藥,可以直達三焦,讓生髮之氣上升到頭部,下降到血海,疏通陰陽氣血。

然此不專開中焦而已,且胃主行氣於三陽,脾主行氣於三陰,脾胃既有水穀之氣行,從是三陰三陽各臟腑自受其燥金之郁者,亦必用胃氣可得而通矣,天真等氣之不達者,亦可得而伸矣!況蒼朮尤能徑入諸經,疏泄陽明之濕,此六郁藥之凡例,升降消導,皆自《內經》變而致之,殆於受病未深者設也(云云)。下郁乃燥之別名,屬肺金之化。

治郁之法,有中外四氣之異。在表者汗之。在內者下之。兼風者散之。熱微者寒以和之;熱甚者瀉陽救水,養液潤燥,補其已衰之陰。兼濕者審其溫之太過不及,猶土之旱澇也。寒濕之勝,則以苦燥之,以辛溫之;不及而燥熱者,則以辛溫之,以寒調之。大抵須得仲景治法之要,各守其經氣而勿違。

白話文:

然而,這不僅僅是單純打開中焦,因為胃主導三陽之氣的運行,脾主導三陰之氣的運行。脾胃有了水穀之氣的運行,那麼三陰三陽各個臟腑因燥金之氣鬱結而受影響的,也必然可以藉由胃氣而通暢。天真等氣不通暢的,也可以藉此而舒展!更何況蒼朮還能直接進入各經絡,疏泄陽明之濕,這是六郁藥的常用法則,升降消導,都是從《內經》演變而來,大概是用在病情尚未加重的人身上。下郁是燥的別稱,屬於肺金的變化。

治療郁證的方法,依據中外四氣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處理方式。表證者,用汗法。內證者,用下法。兼有風邪者,用散法。熱微者,用寒涼和解之法;熱甚者,則需要瀉陽救陰,養液潤燥,補益已衰的陰氣。兼有濕邪者,要仔細判斷溫度的過與不及,就像土地的旱澇一樣。寒濕過盛,就用苦燥之法、辛溫之法;不及而燥熱,就用辛溫之法,用寒涼來調節。總而言之,必須掌握仲景治法的精髓,各自遵循其經氣法則,不可違背。

5.

臟氣有實有虛。若陽盛水哀而動者,則從河間治法,瀉熱救水;若陽虛不足而動者,則陽愈虛,當從東垣必補胃氣,次瀉其火。陽虛不安其位而火乘於陰,依東垣自陰升陽提而出之;陽盛入於陰者,遵仲景下之。陰虛不勝夫火動者,用先生益精血、壯腎水以安之;或臟氣盛與火齊發,先瀉其盛;本臟氣血不足,先補其虛,次瀉其火;火與氣相持,鬱伏不行,則發臟氣(云云)。其半則散火為主,臟氣鬱其火。

白話文:

人體臟腑氣息有實有虛。如果陽氣過盛導致水液蒸發而引發疾病,就要採用河間的治療方法,瀉熱救水。如果陽氣虛弱不足而引發疾病,由於陽氣越虛弱,就越應該採用東垣的補益胃氣的療法,然後再瀉火。如果陽氣虛弱,不能安於其位,導致火氣乘虛而入陰,就應該依據東垣的療法,從陰升陽,提氣而出;如果陽氣過盛,侵入陰分,則應遵循仲景的療法,下瀉之。如果陰氣虛弱,不能勝過火氣而引發疾病,就應該採用益精血、壯腎水的方法來安撫之。或者,臟腑氣血旺盛與火氣同時發作,就要先瀉去其盛者;如果本臟腑氣血不足,就先補其虛,再瀉其火;如果火氣與氣息相互糾纏,鬱結不散,就會導致臟腑氣息失調。總的來說,治療的一半以散火為主,另一半則以疏通臟腑氣息,消除火氣為主。

6. 溺血

大抵溲血、淋血、便血三者,雖前後陰竅所出不同,然於受病不一,故治法分標本一也。其散血、止血之藥無下數十品,惟引導佐使各走其鄉者小異耳!溺血為熱客下焦,本草何仍用菟絲子、肉蓯蓉、續斷、鹿角輩溫補壯陽為主?《內經》謂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東垣謂火與元氣不兩立,一勝則一負。

火者,熱也。腎氣因熱而走,亦必用是臟真之藥,始可補其虛,以固衛氣之散走也。氣血相須為用,又何疑乎?

白話文:

總的來說,小便出血、尿道出血、大便出血,雖然從身體的前後兩個部位排出,但病因不同,所以治療方法也要分別針對本病和標證。治療出血的藥物有很多,但主要的區別在於引導藥物和輔助藥物如何針對不同的部位起效。小便出血是由於熱邪入侵下焦,為何要用菟絲子、肉蓯蓉、續斷、鹿角等溫補壯陽的藥物呢?《內經》說,邪氣聚集的地方,氣必然虛弱。李東垣說,火和元氣不能共存,一方強盛,另一方就會衰弱。火就是熱。腎氣因為熱而虛弱,就必須用補腎的藥物,才能補虛固氣,防止氣血散失。氣血相互依存,這點毫無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