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震亨

《格致余論》~ 豆瘡陳氏方論

回本書目錄

豆瘡陳氏方論

1. 豆瘡陳氏方論

讀前人之書,當知其立言之意。苟讀其書,而不知其意,求適於用,不可得也。豆瘡之論,錢氏為詳,歷舉源流經絡,明分表裡虛實,開陳其施治之法,而又證以論辯之言,深得著書垂教之體。學者讀而用之,如求方圓於規矩,較平直於準繩,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可為無窮之應用也。

今人不知致病之因,不求立方之意,倉卒之際,據證檢方,漫爾一試,設有不應,並其書而廢之,不思之甚也。近因《局方》之教久行,《素問》之學不講,抱疾談醫者,類皆喜溫而惡寒,喜補而惡解利。忽得陳氏方論,皆燥熱補劑,其辭確,其文簡,歡然用之,翕然信之,遂以為錢氏不及陳氏遠矣。

白話文:

閱讀前人的醫書,應該要了解他們寫作的本意。如果只是單純閱讀,卻不懂得其意,想要直接拿來應用,就無法達到預期效果。錢氏對於痘瘡的論述非常詳盡,詳細闡述了其病因、經絡、表裡虛實以及治療方法,並以辯論的方式佐證,完全符合著書傳授知識的規範。學習者閱讀並運用這些知識,就像用規矩測量方圓,用準繩比對平直一樣,可以不斷引申、類推,應用無窮。

現代人卻不了解疾病的成因,也不去探究方劑的本意,遇到急症時,只憑證據隨便找方劑試用,如果效果不佳,就立刻丟棄醫書,完全沒有深入思考。近來因為《局方》的教條流行,而《素問》的學說不被重視,許多抱病求醫的人,大多喜歡溫補,排斥寒涼、解利。突然看到陳氏的方論,都是燥熱補劑,而且言辭精確、文字簡潔,就欣然使用、盲目相信,甚至認為錢氏遠不如陳氏。

或曰:子以陳氏方為不足歟?曰:陳氏方誠一偏論,雖然亦可謂善求病情者,其意大率歸重於太陰一經。蓋以手太陰屬肺,主皮毛也;足太陰屬脾,主肌肉。肺金惡寒而易於感,脾胃土惡濕而無物不受,觀其用丁香、官桂,所以治肺之寒也;用附、朮、半夏,所以治脾之濕也。使其肺果有寒,脾果有濕而兼有虛也。

量而與之,中病即止,何傷之有?今也不然,徒見其瘡之出遲者,身熱者,泄瀉者,驚悸者,氣急者,渴思飲者。不問寒熱虛實,率投木香散、異功散,間有偶中,隨手獲效。設或誤投,禍不旋蹱。何者?古人用藥制方,有嚮導,有監製,有反佐,有因用。若錢氏方固未嘗廢細辛、丁香、白朮、參、耆等,率有監製輔佐之藥,不專務於溫補耳!然其用涼寒者多,而於輔助一法,略開端緒,未曾深及。癡人之前,不可說夢,錢氏之慮至矣,亦將以候達者擴充推廣而用。

白話文:

有人問道:你認為陳氏方不夠好嗎?我回答:陳氏方確實只是偏重於單一論點,雖然也可以說善於探求病情,但它的主要思路是偏重於太陰經。因為手太陰經屬肺,主管皮毛;足太陰經屬脾,主管肌肉。肺金怕冷容易受寒,脾胃土怕濕,什麼都容易受影響。你看它使用丁香、官桂,就是為了治療肺部的寒氣;使用附子、白朮、半夏,就是為了治療脾的濕氣。如果肺真的有寒氣,脾真的有濕氣,並且同時伴有虛弱的情況。

按比例給藥,治癒疾病就停止,有什麼傷害呢?現在卻不是這樣,只看到瘡瘍出現遲緩、發熱、腹瀉、心悸、呼吸急促、口渴想喝水,不問寒熱虛實,就一股腦地使用木香散、異功散,偶爾碰巧有效,就隨手就用。如果誤投藥物,後果不堪設想。為什麼呢?古人用藥配伍,有引導、有監製、有反佐、有因用。像錢氏方也沒有廢棄細辛、丁香、白朮、人參、黃芪等,都有監製輔佐的藥物,只是不專注於溫補而已!但是它使用寒涼藥物較多,在輔助方面,只是略微開了個頭,沒有深入研究。對愚昧的人,不必說夢話,錢氏的考慮很周全,也是為了讓明白人擴充推廣使用。

雖然渴者用溫藥,癢塌者用補藥,自陳氏發之,迥出前輩。然其多用桂、附、丁香等燥熱,恐未為適中也。何者?桂、附、丁香輩,當有寒而虛,固是的當,虛而未必寒者。其為害當何如耶?陳氏立方之時,必有挾寒而豆瘡者,其用燥熱補之固其宜也。今未挾寒而用一偏之方,寧不過於熱乎?予嘗會諸家之粹,求其意而用之,實未敢據其成方也。試舉一二以證之。

從子六七歲時患痘瘡,發熱,微渴,自利。一小方脈視之,用木香散,每帖又增丁香十粒。予切疑焉。觀其出遲,固因自利而氣弱。察其所下,皆臭滯陳積,因腸胃熱蒸而下也。恐非有寒而虛,遂急止之,已投一帖矣。繼以黃連解毒湯加白朮,與十帖以解丁香之熱,利止瘡亦出。其後肌常有微熱,而手足生癰癤,與涼劑調補逾月而安。

白話文:

雖然說口渴的人要用溫性藥物,皮膚癢的人要用補藥,這是陳氏醫學的創新,遠超前輩。但陳氏醫學經常使用肉桂、附子、丁香等燥熱藥物,恐怕並不適合所有人。因為肉桂、附子、丁香這些藥物,適用於寒性體虛的人,但並不是所有虛弱的人都是寒性。使用這些藥物過度,可能造成不良影響。陳氏在制定方劑時,必定是考慮到患者同時伴有寒性症狀和豆瘡,所以才使用燥熱補藥。但如果患者沒有寒性,只用偏燥熱的方劑,是否過於熱了呢?我曾經彙集各家醫學精華,理解其意圖再加以運用,從未拘泥於成方。以下舉兩個例子說明。

我的孩子六七歲時患了痘瘡,發燒、稍微口渴,拉肚子。一位醫生看過脈象後,用木香散治療,每帖還加了十粒丁香。我感到非常疑惑。觀察他出痘的時間較晚,是因為拉肚子導致氣虛。觀察他拉的糞便,都是臭氣熏天、陳積的廢物,是因為腸胃熱蒸導致的。我認為他不屬於寒性體虛,便立即停止使用木香散,那時已經服下一帖了。之後改用黃連解毒湯加白朮,連續服用十帖來解丁香的燥熱,腹瀉止住,痘瘡也順利長出。之後他經常感到身體微熱,手腳長了癰瘡,我用涼性藥物調補了一個多月才痊癒。

又一男子,年十六、七歲,發熱而昏,目無視,耳無聞,兩手脈皆豁大而略數,知其為勞傷矣。時里中多發痘者,雖不知人,與藥則飲,與粥則食。遂教參、耆、當歸、白朮、陳皮大料濃煎與之,飲至三十餘帖痘始出,又二十餘帖,則成膿泡,身無全膚。或曰:病勢可畏,何不用陳氏全方治之?余曰:此但虛耳,無寒也。

只守前方,又數十餘帖而安。後詢其病因,謂先四、五日恐有出痘之病,遂極力樵採,連日出汗甚多,若用陳氏全方,寧無後悔?

至正甲申春,陽氣早動,正月間,邑間痘瘡不越一家,卒投陳氏方,童幼死者百餘人。雖由天數,吾恐人事亦或未之盡也。

白話文:

有一位十六七歲的男子,發燒昏迷,眼睛看不見,耳朵聽不到,兩手的脈搏都很大而跳動得很快,我判斷他應該是勞損過度導致的。當時村子里很多人長痘,雖然他不認識我,但我給他藥他就喝,給他粥他就吃。於是,我用人參、黃耆、當歸、白朮、陳皮等藥材,濃濃地煎熬,給他喝。喝了三十多帖藥後,痘疹才開始冒出來,又喝了二十多帖藥,痘疹才變成膿包,全身幾乎沒有一塊好皮膚。有人說:這病很嚴重,為什麼不用陳氏全方治療呢?我說:這只是虛弱而已,沒有寒症。

我只繼續用之前的方法治療,又喝了幾十帖藥之後,他就好了。後來我問他生病的原因,他說四五天前,他擔心自己會長痘,就拼命地砍柴,連續多天出汗很多。如果用陳氏全方治療,難道不會後悔嗎?

至正甲申年的春天,陽氣早早地就動了起來,正月的時候,村子里只有一個家庭長痘,他們都用陳氏全方治療,結果很多兒童和年輕人死了,超過一百人。雖然這是天意,但我擔心可能是人們沒有盡到人事方面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