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震亨

《格致余論》~ 房中補益論

回本書目錄

房中補益論

1. 房中補益論

或問:《千金方》有房中補益法,可用否?予應之曰:《傳》曰吉凶悔吝生乎動。故人之疾病亦生於動,其動之極也,病而死矣。人之有生,心為火居上,腎為水居下,水能升而火能降,一升一降,無有窮已,故生意存焉。水之體靜,火之體動,動易而靜難,聖人於此未嘗忘言也。

儒者立教曰:正心、收心、養心。皆所以防此火之動於妄也。醫者立教:恬淡虛無,精神內守,亦所以遏此火之動於妄也。蓋相火藏於肝、腎陰分,君火不妄動,相火惟有稟命守位而已,焉有燔灼之虐焰、飛走之狂勢也哉?《易·兌》取象於少女。兌,說也。遇少男,艮為咸。

咸,無心之感也。艮,止也。房中之法有艮止之義焉。若艮而不止,徒有戕賊,何補益之有?竊詳《千金》之意,彼壯年貪縱者,水之體非向日之靜也,故著房中之法為補益之助。此可用於質壯心靜,遇敵不動之人也。苟無聖賢之心、神仙之骨,未易為也。女法水,男法火,水能制火,一樂於興,一樂於取,此自然之理也。

若以房中為補,殺人多矣。況中古以下,風俗日偷,資稟日薄,說夢向癡,難矣哉!

白話文:

有人問:《千金方》裡有關於房中補益的方法,可以使用嗎?我回答說:《易經》說吉凶、悔恨、羞辱都是因為行動而產生的。所以人的疾病也是因為行動而產生的,當行動達到極限的時候,就會生病而死亡。人活著的時候,心臟像火一樣在上方,腎臟像水一樣在下方,水能上升而火能下降,一升一降,循環不已,所以生命才能存在。水的本質是靜止的,火的本質是動的,動容易而靜很難,聖人對於這一點從未忘記提醒。

儒家教導人要端正心思、收斂心思、涵養心思,都是為了防止心火妄動。醫生教導人要恬淡虛無、精神內守,也是為了遏制心火妄動。因為相火藏在肝腎的陰分之中,如果君火不妄動,相火就只是謹守本分而已,又怎麼會有焚燒的火焰、飛奔的狂勢呢?《易經》中的兌卦取象於少女,兌代表喜悅,遇到少男,艮卦就代表感應。

感應是無心的,而艮代表停止。房中的法則有停止的含義。如果只知道感應而不知道停止,只是會造成傷害,又怎麼會有補益的效果呢?我仔細研究《千金方》的意思,它所指的那些年輕力壯、貪圖享樂的人,他們的水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寧靜了,所以才寫下房中的方法來幫助他們補益。這個方法適用於身體強壯、心性平靜、遇到誘惑而不動心的人。如果沒有聖賢的心性和神仙的骨骼,是很難做到的。女人屬水,男人屬火,水能制火,一個喜歡主動,一個喜歡被動,這是自然的道理。

如果把房中術當作補益的方法,會害死很多人。況且中古以後,社會風氣越來越敗壞,人們的資質也越來越差,說夢話一樣的人都執迷不悟,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