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震亨

《格致余論》~ 吃逆論

回本書目錄

吃逆論

1. 吃逆論

吃,病氣逆也,氣自臍下直衝,上出於口,而作聲之名也。《書》曰:火炎上。《內經》曰:諸逆衝上,皆屬於火。東垣謂:火與元氣不兩立。又謂:火,氣之賊也。古方悉以胃弱言之,而不及火,且以丁香、柿蒂、竹茹、陳皮等劑治之,未審孰為降火,孰為補虛?人之陰氣,依胃為養。胃土傷損,則木氣侮之矣,此土敗木賊也。

陰為火所乘,不得內守,木挾相火乘之,故直衝清道而上。言胃弱者,陰弱也,虛之甚也。病人見此似為死證,然亦有實者,不可不知,敢陳其說。

白話文:

吃東西,會導致病氣逆流,氣從臍下直衝向上,從嘴巴出來,發出聲音。古書上說:「火炎上。」《內經》也說:「諸逆衝上,皆屬於火。」東垣說:「火與元氣不兩立。」又說:「火,氣之賊也。」古方都以胃弱來解釋,卻不提及火,而且使用丁香、柿蒂、竹茹、陳皮等藥物治療,但沒有區分哪些是降火,哪些是補虛。人的陰氣,依賴胃來滋養。胃土受損,就會被木氣侵犯,這就是土敗木賊。

陰氣被火攻克,無法內守,木氣挾帶著相火乘虛而入,所以直衝清道而上。說胃弱,就是陰氣虛弱,虛弱到極點。病人看到這種情況,似乎是死症,但也有實證,不可不知,所以才敢陳述我的觀點。

趙立道,年近五十,質弱而多怒。七月炎暑,大飢索飯,其家不能急具,因大怒,兩日後得滯下病。口渴,自以冷水調生蜜飲之甚快,滯下亦漸緩,如此者五七日,召予視。脈稍大不數,遂令止蜜水,渴時但令以人參、白朮煎湯調益元散與之,滯下亦漸收。七、八日後,覺倦甚發吃,予知其因下久而陰虛也,令其守前藥。

然滯下尚未止,又以煉蜜飲,如此者三日,吃猶未止。眾皆尤藥之未當,將以薑、附飲之。予曰:補藥無速效,附子非補陰者,服之必死。眾曰:冷水飯多得無寒乎?予曰:炎暑如此,飲涼非寒,勿多疑。待以日數,力到當自止。又四日而吃止,滯下亦安。

白話文:

趙立道,快五十歲了,體質虛弱,又容易生氣。七月天氣炎熱,他非常餓,想要吃飯,但家裡一時無法準備好,他就非常生氣。兩天後,他得了腹瀉的病。他口渴,就自己用冷水調和蜂蜜喝,感覺很舒服,腹瀉也漸漸緩解。這樣過了五七天,他請我診治。脈象稍微大了些,但不數,我就叫他停喝蜂蜜水,口渴時只用人參、白朮煎湯,調和益元散給他喝,腹瀉也逐漸好轉。七、八天后,他感覺很累,開始發燒,我知道這是因為他腹瀉時間長,導致陰虛的緣故,就叫他繼續服用之前的藥。

但是腹瀉還沒完全好,他又喝煉蜜水。這樣過了三天,燒還是沒退。大家都說藥方不對,想要用薑、附子泡水給他喝。我說:補藥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附子不能補陰,服用它就會致命。大家說:喝冷水、吃冷飯,會不會著涼了?我說:天氣這麼炎熱,喝涼水不算著涼,不要多疑。等過幾天,身體強壯起來,就會自然停止。又過了四天,燒退了,腹瀉也好了。

又陳擇仁,年近七十,厚味之人也。有久喘病,而作止不常,新秋患滯下,食大減,至五七日後吃作,召予視。脈皆大豁,眾以為難。予曰:形瘦者尚可為,以人參白朮湯下大補丸以補血,至七日而安。

此二人者虛之為也。

又一女子,年逾笄,性躁味厚,暑月因大怒而吃作,每作則舉身跳動,神昏不知人,問之乃知暴病,視其形氣俱實,遂以人參蘆煎湯。飲一碗,大吐頑痰數碗,大汗昏睡,一日而安。人參入手太陰,補陽中之陰者也。蘆則反爾,大瀉太陰之陽。女子暴怒氣上,肝主怒,肺主氣,經曰:怒則氣逆。

白話文:

陳擇仁,快七十歲了,平時愛吃大魚大肉。他長期患有喘病,時好時壞,最近初秋又犯了腹瀉,食慾大減,已經五七天了,一直拉肚子,於是請我診治。他脈象很虛弱,許多人都認為他病重難治。我說:「他雖然很瘦,但還有救,可以用人參白朮湯打底,再服用大補丸補血,七天后就會好。」

這兩個人都是虛症。

還有一位女子,已經過了及笄之年,性格急躁,也愛吃大魚大肉。盛夏時,她因為大怒而拉肚子,每次發作時都會全身抽搐,神志不清,問她也答不上來,看來是突然發病。我觀察她的身形和氣色,都偏實,於是用人參蘆根煮湯給她喝。她喝了一碗,就吐出很多粘稠的痰,出了一身大汗,昏昏沉沉地睡着了,一天之後就痊癒了。人參入脾經,補陽中之陰;蘆根則相反,能泻脾經之陽。女子突然發怒,怒氣衝上頭,肝主怒,肺主氣,古書上說:「怒則氣逆。」

氣因怒逆,肝木乘火侮肺,故吃大作而神昏。參蘆喜吐,痰盡氣降而火衰,金氣復位,胃氣得和而解。麻黃髮汗,節能止汗。谷屬金,糠之性熱;麥屬陽,麩之性涼。先儒謂物物具太極,學者其可不觸類而長,引而伸之乎!

白話文:

由於生氣導致肝氣逆上,肝木克制肺火,因此出現喘不過氣、昏迷的症狀。參蘆有助於止嘔,痰液排出後,肺氣下降,火氣消退,金氣恢復正常,胃氣調和,病症解除。麻黃可以發汗,但要控制用量,避免過度流汗。穀物屬金,糠性偏熱;麥屬陽,麩性偏涼。古人認為萬物皆有太極,學者應該以此類推,觸類旁通,不斷學習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