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致余論》~ 病邪雖實胃氣傷者勿使攻擊論
病邪雖實胃氣傷者勿使攻擊論
1. 病邪雖實胃氣傷者勿使攻擊論
凡言治國者,多借醫為喻。仁哉斯言也!真氣,民也。病邪,賊盜也。或有盜賊,勢須剪除而後已。良相良將,必先審度兵食之虛實,與時勢之可否,然後動。動涉輕妄,則吾民先困於盜,次困於兵,民困而國弱矣。行險僥倖,小人所為。萬象森羅,果報昭顯。其可不究心乎?請舉一二以為凡例。
永康呂親,形瘦色黑,平生喜酒,多飲不困,年近半百,且有別館。忽一日,大惡寒發戰,且自言渴,卻不飲。予診其脈大而弱,惟右關稍實略數,重取則澀。遂作酒熱內郁,不得外泄,由表熱而不虛也。黃耆一物,以乾葛湯煎與之,盡黃耆二兩,乾葛一兩,大得汗,次早安矣。
又葉先生患滯下,後甚逼迫,正合承氣證。予曰:氣口虛,形雖實而面黃稍白,此必平昔食過飽而胃受傷。寧忍一二日辛苦,遂與參、朮、陳皮、芍藥等補藥十餘帖。至三日後,胃氣稍完,與承氣兩帖而安。苟不先補完胃氣之傷,而遽行承氣,吾恐病安之後,寧免瘦憊乎!
又一婢,色紫稍肥,性沉多憂,年近四十,經不行三月矣。小腹當中有一氣塊,初起如慄,漸如炊餅。予脈之,兩手皆澀,重取卻有。試令按其塊痛甚,捫之高半寸,遂與千金消石丸。至四五次,彼忽自言乳頭黑且有汁,恐有娠。予曰:非也,澀脈無孕之理。又與三五帖,脈之稍覺虛豁。
予悟曰:藥太峻矣,令止前藥。與四物湯倍加白朮,佐以陳皮。至三十帖,候脈完再與消石丸。至四五次,忽自言塊消一暈,便令莫服。又半月,經行痛甚,下黑血半升,內有如椒核數十粒,乃塊消一半,又來索藥,以消余塊。余曉之曰:勿性急。塊已開矣,不可又攻。若次月經行當盡消矣。
次月經行下少黑血塊,又消一暈,又來問藥。余曰:但守禁忌,至次月必消盡。已而果然。大凡攻擊之藥,有病則病受之。病邪輕而藥力重,則胃氣受傷。夫胃氣者,清純沖和之氣也。惟與谷、肉、菜、果相宜。蓋藥石皆是偏勝之氣,雖參、耆輩為性亦偏,況攻擊之藥乎?此婦胃氣自弱,好血亦少,若塊盡而卻藥,胃氣之存者幾希矣。議論此至,醫云乎哉?
白話文:
凡是談論治理國家的人,大多會用醫學來比喻,真是仁慈的說法!人體的真氣,就好比人民;病邪,就好比強盜。有強盜出現,當然要將其剷除。但是英明的宰相和將領,必須先評估軍隊糧食的虛實狀況,以及局勢是否可行,才能出兵。如果輕率妄動,人民會先被強盜所害,接著又因戰亂而困苦,人民困苦國家就會衰弱。冒險僥倖,那是小人才會做的事。世間萬象的道理,都有因果報應,怎麼可以不深思熟慮呢?我舉幾個例子來說明。
永康的呂先生,身形瘦弱,皮膚黝黑,平時喜歡喝酒,而且酒量很好,年近五十歲,還有別的住所。有一天,他突然感到非常怕冷發抖,自己說口渴,卻不想喝水。我診斷他的脈象,發現脈象大而無力,只有右關脈稍微有力而且跳動略快,重按則感覺澀滯。我判斷這是因為酒熱鬱積在體內,無法發散出來,屬於表熱但不虛弱的狀況。於是,我用黃耆一味藥,加入葛根湯煎給他喝,總共用了黃耆二兩,葛根一兩,他出了很多汗,第二天早上就康復了。
另外,葉先生患有腹瀉不止的疾病,後來拉肚子非常急迫,這符合可以使用承氣湯的狀況。我說:「他的氣口脈虛弱,雖然看起來身體強壯,但面色黃中帶白,這一定是平常吃太飽導致胃受傷。寧可忍受一兩天的痛苦,」於是就開了人參、白朮、陳皮、芍藥等補藥十幾帖。到了三天後,胃氣稍微恢復,再給他服用兩帖承氣湯就康復了。如果沒有先補好他受傷的胃氣,就直接使用承氣湯,我擔心病好之後,他難免會變得瘦弱虛憊!
還有一個婢女,面色發紫,稍微肥胖,性格憂鬱,年近四十歲,月經已經三個月沒來了。她的小腹中間有一個氣塊,剛開始像栗子大小,後來像蒸餅一樣大。我診斷她的脈象,發現兩手脈象都澀滯,重按卻感覺脈象存在。試著按壓那個氣塊,她覺得很痛,摸起來高出皮膚半寸,於是我就給她服用千金消石丸。吃了四五次之後,她突然說乳頭變黑而且有乳汁流出,擔心自己懷孕了。我說:「不會的,澀脈不可能懷孕。」我又給她服用了三五帖藥,感覺脈象稍微變得虛弱空蕩。
我恍然大悟:「藥性太猛烈了!」就讓她停止服用之前的藥,改用四物湯加倍白朮,佐以陳皮。吃了三十帖之後,等脈象恢復正常,再給她服用消石丸。吃了四五次之後,她突然說氣塊消退了一部分,就讓她停止服藥。過了半個月,她來月經時疼痛劇烈,排出半升黑血,裡面還有幾十個像胡椒粒一樣的東西,表示氣塊已經消了一半。她又來要藥,想把剩下的氣塊消掉。我告訴她:「不要太急。氣塊已經被打開了,不能再攻伐了。如果下個月來月經,應該就能完全消退。」
下個月來月經時,她排出少量黑血塊,氣塊又消退了一部分,又來問我該怎麼用藥。我說:「只要注意飲食禁忌,等到下個月就一定會完全消退。」結果果然如此。一般來說,攻伐的藥,對於疾病有治療效果。但是如果病邪輕微而藥力過強,就會傷到胃氣。胃氣,是清純平和的氣,只適合穀物、肉類、蔬菜、水果。藥物都是偏性較強的氣,即使是人參、黃耆等補藥,藥性也有偏頗之處,更何況是攻伐的藥呢?這個婢女胃氣本來就虛弱,氣血也不足,如果氣塊完全消退就停止用藥,她剩下的胃氣又能有多少呢?討論到這裡,這才稱得上是醫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