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震亨

《格致余論》~ 痎瘧論

回本書目錄

痎瘧論

1. 痎瘧論

《內經》謂夏傷於暑,秋傷於風,必有痎瘧。痎瘧,老瘧也。以其隔兩日一作,纏綿不休,故有是名。前賢具有治法,然皆峻劑。有非稟受性弱,與居養所移者所宜用也。惟許學士方有用參、耆等補劑,而又不曾深論,後學難於推測。因見近年以來,五十歲以下之人,多是怯弱者,況嗜欲縱恣,十倍於前。

以弱質而得深病,最難為藥。始悟常山、烏梅、砒丹等為劫痰之劑,若誤用之,輕病為重,重病必死。何者?夫三日一作,陰受病也。作於子、午、卯、酉日,少陰瘧也;作於寅、申、巳、亥日,厥陰瘧也;作於辰、戌、醜、未日,太陰瘧也。瘧得於暑,當以汗解。或涼臺水閣,陰木冷地,他人揮扇,泉水澡浴,汗不得泄,鬱而成痰。

其初感也,胃氣尚強,全不自覺。至於再感,懵然無知,又復恣意飲食,過分勞動,竭力房事,胃氣大傷,其病乃作。深根固蒂,宜其難愈。病者欲速愈,甘辛峻劑,醫者欲急利,遽便將投。殊不知感風、感暑,皆外邪也,當以汗解。所感既深,決非一二升汗可除。亦有胃氣少回,已自得汗,不守禁忌,又復觸冒,舊邪未去,新邪又感,展轉沉滯,其病愈深。況來求治者,率皆輕試速效。

劫病之藥,胃氣重傷,吾知其難免於禍矣。由是甘為遲鈍,範我馳驅,必先以參、朮、陳皮、芍藥等補劑,輔以本經之藥,惟其取汗。若得汗而體虛,又須重用補劑以助之,俟汗出通身,下過委中,方是佳兆。仍教以淡飲食,省出外,避風就溫,遠去帷薄,謹密調養,無有不安。

若感病極深,雖有大汗,所感之邪,必自臟傳出至腑,其發也必亂而失期,亦豈是佳兆?故治此病,春夏為易,秋冬為難,非有他也,以汗之難易為優劣也。或曰:古方用砒丹、烏梅、常山得效者不為少,子以為不可用乎?予曰:腑受病者淺,一日一作。間一日一作者,是胃氣尚強,猶可與也。

彼三日一作者,病已在臟矣,在臟者難治。以其外感猶可治也,而可用劫藥以求速效乎?

前歲憲僉詹公,稟甚壯、形甚強,色甚蒼,年近六十,二月得痎瘧,召我視之。知其飫於醲肥者,告之曰:須遠色食淡,調理浹月,得大汗乃安。公不悅。一人從旁曰:此易耳,數日可安。與劫藥三五帖病退,旬日後又作,又與又退,綿延至冬,病猶未除,又來求治。予知其久得藥,痰亦少,惟胃氣未完,又天寒汗未透。

遂以白朮粥和丸與二斤,令其遇飢時且未食,取一二百丸以熱湯下,只與白粥調養,盡此藥,當大汗而安。已而果然。如此者甚多,但藥略有加減,不必盡述。

白話文:

《內經》說,夏天因暑氣傷身,秋天因風邪侵襲,就容易得痎瘧這種病。痎瘧,就是老瘧疾,因為它會隔兩天才發作一次,反覆糾纏,所以有這個名稱。以前的醫家有治療的方法,但都用藥性猛烈的藥劑。這些藥劑並不適合那些體質虛弱、或者生活習慣不佳的人。只有許學士的藥方,會用到人參、黃耆等補氣藥,但又沒有詳細說明,後代的醫家難以推測。我看到近年來,五十歲以下的人,多數體質虛弱,加上嗜欲放縱,比以前的人更甚。

以虛弱的體質得了深重的疾病,最難用藥醫治。我這才明白常山、烏梅、砒霜等藥,都是用來強行祛痰的藥,如果誤用,輕病會變成重病,重病一定會死。為什麼呢?因為三天發作一次的瘧疾,是身體的陰氣受病了。如果瘧疾在子、午、卯、酉日發作,是少陰瘧;在寅、申、巳、亥日發作,是厥陰瘧;在辰、戌、醜、未日發作,是太陰瘧。瘧疾是因為暑氣引起的,應該用發汗的方法來解除。如果因為在涼台水榭、陰涼潮濕的地方,或者使用扇子、泡冷水澡,導致汗液無法排出,鬱積就會形成痰。

剛開始生病的時候,胃氣還比較強,完全沒有感覺。等到再次感染,也還是糊里糊塗的,又放縱飲食,過度勞累,竭力縱慾,導致胃氣大傷,疾病就發作了。病根已經很深,所以很難治癒。病人想要快速痊癒,就喜歡用辛辣猛烈的藥物,醫生為了快速見效,就立刻投藥。卻不知道,無論是感受風邪還是暑邪,都是外來的邪氣,應該用發汗的方法來解除。但因為感受的邪氣已經很深,絕對不是一兩次的發汗就能去除的。也有胃氣稍微恢復,自己能出汗的,卻不注意禁忌,又再次觸犯,舊的邪氣還沒去除,新的邪氣又侵入,反覆纏綿,病情就更加嚴重。況且來求診的人,大多都希望用藥後能快速見效。

用猛藥來強行去除疾病,會嚴重傷害胃氣,我認為這種做法很難避免災禍。因此我寧願用慢一點的方法,按照我的步驟來治療,一定先用人參、白朮、陳皮、芍藥等補氣的藥,輔助治療瘧疾的藥物,最重要的是讓身體發汗。如果發汗後身體虛弱,還需要大量服用補氣藥來幫助恢復,等到全身都出汗,汗液從腳底排出,才是好的徵兆。還要教病人飲食清淡,減少外出,避開風寒,注意保暖,遠離蚊帳,謹慎調養,這樣就能平安無事。

如果疾病已經很深,即使出了很多汗,感受的邪氣,一定會從內臟傳到六腑,發作的時候一定會不規律,這也絕對不是好的徵兆。所以治療這種疾病,春夏比較容易,秋冬比較困難,沒有其他原因,只是因為發汗的難易程度有差異而已。有人說,古代的藥方用砒霜、烏梅、常山這些藥,也有不少見效的,你認為不能用嗎?我說:如果邪氣只是在六腑,發作時一天一次。或者間隔一天發作一次,這是因為胃氣還比較強,還可以使用這些藥。

但是三天發作一次的,邪氣已經深入到內臟了,在內臟的疾病很難治療。既然外感邪氣還可以治療,難道可以使用猛藥來求快速見效嗎?

前年,憲僉詹公,身體很壯,體格也很強,但是臉色很蒼白,將近六十歲,二月得了痎瘧,請我去看診。我知道他平時喜歡吃肥膩的食物,就告訴他:必須禁慾,飲食清淡,調理一個月,等到大量出汗才會痊癒。詹公不高興。旁邊有人說:這很容易啊,幾天就能治好。就用猛藥給他吃了三五帖,病是退了,十天後又發作,又吃藥又退,一直拖到冬天,病還沒有除根,又來找我治療。我知道他長期吃藥,痰液也少了,只是胃氣還沒有恢復,加上天氣寒冷,汗液也無法排出。

於是我就用白朮粥磨成藥丸給他兩斤,讓他餓的時候還沒吃飯,就用熱水吞下一兩百丸,只用白粥來調養,吃完這些藥,就會大量出汗而痊癒。後來果然是這樣。像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只是藥方略有增減,不必一一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