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八 (1)
卷之八 (1)
1. 脈候
脈要精微篇曰:肝脈耎而散,色澤者,當病溢飲。溢飲者,渴暴多飲,而溢入肌皮腸胃之外也。
巢氏云:偏弦為飲,浮而滑為飲。
仲景云:脈雙弦者,寒飲也。或大下後善虛,脈偏弦者,飲也。肺飲不弦,但苦喘短氣。脈浮而細滑者,傷飲。脈沉而弦者,懸飲內痛,其人短氣,四肢歷節痛。肝脈澀甚為溢飲,沉者為留飲。脈弦數,有寒飲,冬夏難治。
《脈經》云:病人一臂疼痛,一時又移在一臂,其人脈沉細,非風也,必有飲在上焦。
陳無擇云:飲脈皆弦,微沉滑。
或云:左右關脈大實者,膈上有痰也,可吐之。病人百藥不效,關上肺浮而大者,痰也。眼胞及眼下如炭煙燻黑者,亦痰也。
丹溪曰:久得澀脈,痰飲膠固,脈道阻滯也,卒難得開,必費調理。
白話文:
《脈要精微篇》說:肝脈摸起來柔軟而散,臉色又看起來有光澤的人,應該是得了溢飲這種病。溢飲是指口渴卻又突然大量喝水,導致水分滲透到肌肉皮膚、腸胃以外的地方。
巢元方說:摸到偏弦的脈象,是飲證;摸到浮而滑的脈象,也是飲證。
張仲景說:摸到兩側脈象都是弦脈,是寒飲。或者大瀉之後身體虛弱,摸到脈象偏弦,也是飲證。肺部有飲邪不會出現弦脈,只會覺得呼吸急促、短氣。摸到脈象浮而細滑,是受到飲邪的傷害。摸到脈象沉而弦,是懸飲引起內臟疼痛,患者會覺得呼吸短促,四肢關節疼痛。肝脈摸起來很澀,是溢飲;摸起來沉,是留飲。脈象弦而數,是有寒飲,這種病冬天夏天都難以治療。
《脈經》說:病人一側手臂疼痛,過一會兒又換到另一側手臂疼痛,這個人脈象沉而細,不是風邪引起的,而是上焦有飲邪。
陳無擇說:飲證的脈象都是弦脈,稍微沉而滑。
有人說:左右關脈摸起來很大很實,是橫膈膜上有痰,可以用催吐的方法治療。病人吃很多藥都沒效,關脈上的肺脈浮而大,就是有痰。眼皮或眼睛下方像被炭火燻黑一樣,也是痰證的表現。
朱丹溪說:長期摸到澀脈,是痰飲凝結固化,阻塞了脈道,很難一下子打開,必須要慢慢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