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四十二 (1)
卷之四十二 (1)
1. 止鼻衄歌
石榴花瓣可以塞,蘿蔔藕汁可以滴。
火煅龍骨可以吹,水煎茅花可以吃。
牆頭苔蘚可以塞,車前草汁可以滴。
火燒蓮房可以吹,水調鍋煤可以吃。
一方:,龍骨為細末,吹入鼻中少許即止。凡九竅出血,用此皆能止之。
白話文:
石榴花瓣可以塞入鼻孔,蘿蔔或蓮藕汁可以滴入鼻孔。
用火燒過的龍骨磨成粉末可以吹入鼻孔,用水煎煮茅花可以服用。
牆上的青苔可以塞入鼻孔,車前草汁可以滴入鼻孔。
用火燒過的蓮蓬可以將灰吹入鼻孔,用水調和鍋底的煤灰可以服用。
另外有一個單方:將龍骨磨成細粉,吹入鼻孔少許就能止鼻血。凡是九竅出血,使用這個方法都能止血。
2. 灸法止衄
上星(一穴,在前髮際上二寸,當頂門灸一壯,血即止。),百勞(一穴,在大椎節陷中是,灸二三十壯,斷根不發。)
白話文:
灸法止鼻血
上星穴(這個穴位只有一個,在前額髮際往上約兩寸的地方,在頭頂正中稍微前面一點的位置,用艾灸灸一次,鼻血馬上就能止住。)
百勞穴(這個穴位只有一個,在第七頸椎棘突下方的凹陷處,也就是大椎穴的下方,用艾灸灸二十到三十次,就能徹底根除鼻血的問題,不再復發。)
3. 蒸法
治鼻血如湧泉不止
用草紙摺疊於余層,井泉濕透,貼頂中心。分發,以熱熨斗熨之,微熱不妨,久之即止。
白話文:
治療鼻血如泉水般湧出、止不住的情況:
取用草紙折疊成數層,用井水浸濕完全濕透,貼在頭頂中心(即百會穴的位置)。然後將頭髮分開,用熱熨斗輕輕熨燙,稍微熱一點沒關係,過一段時間鼻血就會停止。
4. 咳血
(嗽出痰內有紅是,宜清痰、順氣、降火。)
(《集成》)二門冬飲,治腎虛咳血。
天門冬(去心),麥門冬(去心,各八分),紫菀,遠志(去心,各五分),知母(八分),地黃,澤瀉,貝母(各六分),黃柏(八分),桔梗(八分),牡蠣(一錢),桂(五分),百部(八分),
上水鍾半,煎七分,不拘時服。
當歸芍藥湯,治咳血。
當歸,芍藥,白朮(各一錢),牡丹皮,桃仁,梔子(炒黑。各八分),甘草(三分),青皮(五分),
上水盞半,煎七分,食遠服。
薏苡仁散,治咳嗽血,肺損。
薏苡仁(為細末),用豬肺煮熟,切塊,蘸而吃之。或以豬心一個,竹刀切開,勿令相離。以沉香末一錢,半夏七個,入在心內合定。紙里蘸小便,內令濕,煨熟,去半夏,止吃心。
雞蘇散,黃耆散,救肺散(並治咳血,方見吐血條下。)
白話文:
咳嗽時痰中有血絲,應該要清痰、理順氣息、降火氣。
《集成》提到二門冬飲,可以治療因腎虛引起的咳血。 它的組成為:天門冬(去除內心)、麥門冬(去除內心,各八分)、紫菀、遠志(去除內心,各五分)、知母(八分)、地黃、澤瀉、貝母(各六分)、黃柏(八分)、桔梗(八分)、牡蠣(一錢)、桂(五分)、百部(八分)。 用水半鍾煎煮至七分,不拘時間服用。
當歸芍藥湯,可以治療咳血。 它的組成為:當歸、芍藥、白朮(各一錢)、牡丹皮、桃仁、梔子(炒黑,各八分)、甘草(三分)、青皮(五分)。 用水一盞半煎煮至七分,在吃飯後服用。
薏苡仁散,可以治療咳嗽帶血,以及肺部損傷。 將薏苡仁磨成細粉,用豬肺煮熟,切成塊狀,沾著薏苡仁粉吃。或者用豬心一個,用竹刀切開,但不要完全切斷。放入沉香粉一錢、半夏七個在豬心裡面,然後合起來。用紙沾小便弄濕,把豬心包起來煨熟,去掉半夏,只吃豬心。
雞蘇散、黃耆散、救肺散(都是治療咳血的藥方,藥方內容請參見吐血的條目。)
5. 唾血
(血隨唾而出也。此血出於腎也)
治與咳血參用。雞蘇散、天門冬飲皆可用。
白話文:
(吐出的血是隨著唾液一起出來的。這種血是從腎臟出來的。)
治療方式可以參考治療咳嗽出血的方法。雞蘇散、天門冬飲這些藥方都可以使用。
6. 咯血
(咯出血疙瘩也。痰中帶血絲同)
丹溪用薑汁、童便、青黛入血藥中,如四物湯、地黃膏、牛膝膏之類。
七珍湯,治癆瘵咯血。
四君子湯加山藥、黃柏、粟米、薑棗煎。
腎餅子,治咯血。
青黛(一錢),杏仁(四十粒,去皮尖,黃蠟煎黃色)
上研杏仁細,入青黛,捏作餅子。用時以柿一枚,破開,以餅置其中合定,濕紙裹煨,研,米湯下。
四生丸,甘露飲,生地散(並治咯血,方見前。)
白話文:
(咯血指的是咳出血塊,痰中帶血絲的情況也一樣。)
朱丹溪會將薑汁、童子尿、青黛加入治療血症的藥方中,例如四物湯、地黃膏、牛膝膏等。
七珍湯可以治療肺結核引起的咯血。
也可以用四君子湯加上山藥、黃柏、小米、薑、棗一起煎煮服用。
腎餅子也能治療咯血。
青黛一錢,杏仁四十粒(去皮尖,用黃蠟煎至黃色)。
將杏仁磨成細粉,加入青黛,捏成餅狀。使用時,將柿子切開,把餅放入其中合攏,用濕紙包裹後煨熟,研碎,用米湯送服。
四生丸、甘露飲、生地散(都可以治療咯血,藥方在前面已經提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