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十二 (1)
卷之十二 (1)
1. 藥方
(《本事》)星附散,治中風能言,口不喎斜,而手足嚲曳,脈虛浮而數,宜汗而解之。
天南星,半夏(二味切薄片,薑汁浸透用),黑附子(炮),白附子,川烏,白殭蠶,沒藥,人參,白茯苓(各等分),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酒水各一盞,煎八分,熱服。二三服,汗出瘥。
青鹽丸,治腎虛,腰膝無力,而戰掉。
小茴香(三兩),菟絲子(末,四兩),青鹽(一兩),乾山藥(二兩),
上先將菟絲子洗淨,無灰酒浸,日中曬七日,冬天近火煨之,爆干,另為末。將諸藥為末和勻,酒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酒或鹽湯下。
(《三因》)獨活散,治氣虛感風,或驚恐相乘,肝膽受邪,使上氣不受正位,致手招搖,手足顫掉,漸成目昏。
獨活,地骨皮,細辛,芎藭,菊花,防風,炙甘草(各等分),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盞半,煎八分,取青汁入少竹瀝,溫服。
愈風湯,治顫振。(方見中風門。)
治手戰用浮萍搗自然汁,和酒空心服,立效。
白話文:
藥方
(《本事》)星附散,這個藥方是治療中風,患者雖然可以說話,但口眼沒有歪斜,只是手腳無力拖曳,脈象虛浮而快,這種情況應該用發汗的方式來解除。
藥材包含:天南星、半夏(這兩種藥材切成薄片後,用薑汁浸透)、黑附子(炮製過)、白附子、川烏、白殭蠶、沒藥、人參、白茯苓(每種藥材都取相同的份量)。
將以上藥材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二錢,用酒和水各一杯,煎煮至剩八分,趁熱服用。服用二、三次後,汗出病就好。
青鹽丸,這個藥方是治療腎虛,導致腰膝無力,並且身體顫抖。
藥材包含:小茴香(三兩)、菟絲子(磨成粉,四兩)、青鹽(一兩)、乾山藥(二兩)。
先將菟絲子洗乾淨,用沒有灰的酒浸泡,白天曝曬七日,冬天則放在火邊烘烤,使其爆裂乾燥,另外磨成粉。將所有藥材磨成粉後混合均勻,用酒糊做成藥丸,大小像梧桐子。每次服用五十丸,用酒或鹽湯送服。
(《三因》)獨活散,這個藥方是治療因為氣虛而感受風邪,或是驚嚇恐懼互相影響,導致肝膽受到邪氣侵擾,使得氣往上衝而不能歸位,造成手不停地擺動,手腳顫抖,慢慢地眼睛也開始昏花。
藥材包含:獨活、地骨皮、細辛、芎藭、菊花、防風、炙甘草(每種藥材都取相同的份量)。
將以上藥材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杯半,煎煮至剩八分,取藥汁加入少許竹瀝,溫熱服用。
愈風湯,這個藥方是治療顫抖的。(藥方記載在中風門。)
治療手顫抖,可以用浮萍搗爛取汁,和酒空腹服用,效果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