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八 (5)
卷之八 (5)
1. 易簡諸方
一方:,治痃癖癥結及諸蟲並馬毒瘡。用馬齒莧和鹽醋煮一碗,空心食,有蟲盡出,汁塗瘡。
一方:,治蛇瘕,凡蛇精及液黏活菜上,人誤食之,腹內成蛇,或食蛇肉亦作蛇瘕。其人常飢,食之即吐,腹中如蛇狀。用赤頭蜈蚣一枚為末分服,酒調下。
一方:,治積聚痃癖氣塊,大小結胸,痛不能按。南星、半夏、芫花、自然銅生用,等分為末,醋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七丸,食前溫湯下。
一方:,治男婦遠近陳積,氣塊水腫,小腸偏墜,腳氣蠱毒,噎塞返食,心氣脾疼,喘急咳嗽,肺脹吐紅,腸風痔漏,左癱右瘓,丹毒瘡疥,紫白血斑,癰疽腫毒,瀉痢脾黃,山嵐瘴氣,小兒風癇。
大黃(春冬二斤,火炮熟用;秋夏一斤二兩,生用),甘草(半斤,炙),牽牛(十二兩),檳榔(十四),三稜,木香(一兩,為末)
上每服五錢,五更初面東溫水一盞調下,巳時取大病根,青紅赤白,或是蛇蟲蝦蟆蜈蚣,亂絲血塊,不問四季,老弱無妨。利後用白粥補之。孕婦勿服。
白話文:
**第一方:**治療痃癖(腹部腫塊)、癥結(腹內硬塊)以及各種寄生蟲病和馬毒瘡。用馬齒莧和鹽醋一起煮成一碗,空腹吃下,蟲會全部排出,汁液可以用來塗抹瘡口。
**第二方:**治療蛇瘕(腹內生蛇的疾病)。凡是蛇的精液或黏液沾在蔬菜上,人誤食後,腹內會形成蛇,或是吃了蛇肉也會得蛇瘕。患者會經常感到飢餓,但吃了東西又會吐出來,腹部有如蛇在蠕動。用赤頭蜈蚣一條磨成粉末,分次服用,用酒調服。
**第三方:**治療腹內積聚、痃癖、氣塊、胸部有大小結塊,疼痛不能按壓。用生南星、生半夏、芫花、生自然銅,等量磨成粉末,用醋調成糊狀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七顆,飯前用溫水送服。
**第四方:**治療男女老少久積的疾病,如氣塊、水腫、小腸墜落、腳氣、蠱毒、噎塞、嘔吐、心痛、脾痛、氣喘、咳嗽、肺脹吐血、腸風痔瘡、半身不遂、丹毒、瘡疥、紫白血斑、癰疽腫毒、腹瀉痢疾、黃疸病、山嵐瘴氣、小兒風癇等各種病症。
使用大黃(春天和冬天用二斤,炮製過;秋天和夏天用一斤二兩,生用),甘草(半斤,炙過),牽牛子(十二兩),檳榔(十四兩),三稜、木香(一兩,磨成粉末)。
每次服用五錢,在清晨五更時面向東方,用溫水一杯調服,到上午巳時會有大病根排出,可能是青紅赤白的膿液,或是蛇蟲、蝦蟆、蜈蚣,亂絲狀的血塊。不論四季、老人或體弱者都可以服用。腹瀉後要用白粥來滋養身體。孕婦禁用此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