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三十三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十三 (3)

1. 積因地方而可證

丹溪云:凡積在中,是為痰飲,在左為死血,在右為食積痰氣。其不能作塊,或聚或散者,氣也。塊者,乃有形之物,痰與會積死血而成。治塊當降火消倉積死血,塊去須大補。

治積病不可峻用下藥,正氣虛者愈損真氣,積又不去,必先服補藥數次,然後攻之,或用磨積藥漸而消除融化可也。積塊在皮裡膜外,須用補氣,香附開之,兼二陳,加補氣藥,先須斷厚味。凡積病下之不退,當用消積藥融化開則消。

白話文:

朱丹溪說:所有積聚在身體裡面的,都可以歸類為痰飲;積聚在左邊的是死血;積聚在右邊的是飲食積滯和痰氣。那些不會形成硬塊,而是時聚時散的,通常是氣的積聚。而硬塊則是有形質的東西,是痰、飲食積滯和死血互相凝結而成的。治療硬塊應該用降火、消除積滯和死血的方法,等到硬塊消散後,需要好好地補充身體。

治療積聚的病症,不可以過度使用瀉下的藥物,因為正氣虛弱的人會更加損耗元氣,而積聚也無法去除。必須先服用幾次補藥,然後才能用攻積的方法,或者用磨積的藥物,慢慢地消除和融化積聚。如果硬塊在皮膚和肌肉之間,就要用補氣的方法,並用香附來疏通氣機,同時搭配二陳湯,加上補氣的藥物。首先要戒除肥甘厚膩的食物。所有積聚的疾病,如果用瀉下的藥物無法消除,就應該使用消積的藥物來融化開散,才能夠消除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