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十二 (1)
卷之十二 (1)
1. 藥方
中滿分消丸,治氣蠱腹脹如鼓,俗呼為梭子氣,又謂之單腹脹,皆因脾虛所致。且胃為水穀之海,水穀入胃,脾主運化。今胃虛不能運化,氣塊然不動,致水浸漬於脾,則為之脹滿,不有生意,肌肉消瘦,獨腹腫脹,其硬如鐵,將見臍下無紋,針所不入,藥所不救,坐以待斃矣。(方見脹滿門。)
(《簡易》)四炒枳殼丸,治氣血凝滯,腹內蠱脹。
枳殼(四兩去穰咀,分四制)
一分用蒼朮一兩同炒,一分用蘿蔔子一合同炒,一分用乾漆一兩同炒,一分用小茴香一兩同炒。
上各炒,枳殼黃色為度,揀出為細末,卻將蒼朮等四味用水二碗煎至半碗,去滓,以汁攪麵糊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遠米飲下。
萬金丸,治諸般氣血積或食積,欲成蠱症者。
石菖蒲(細銼,八兩),斑蝥(八兩去翅足,同菖蒲炒焦黃色,揀去蝥,用粗布袋盛起,兩手牽拽去斑蝥背上衣殼淨用,入菖蒲)
上將菖蒲為末,醋糊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五十丸,食遠溫酒或白湯送下。如蠱將成,用香附米一二錢煎湯下。
(《良方》)遇仙如意丸,治諸蠱脹虛弱。
白茯苓,青皮,陳皮(各一錢),白豆蔻,石菖蒲,人參,丁香,三稜(炮),白朮,砂仁,官桂,莪朮(炮),遠志,木香(各三錢),山藥(半兩),香附(炒,五兩),牽牛(取頭末,八兩),甘草(五分),
上為細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二十丸,臨臥溫白湯下。看老幼虛實加減服,忌一切生冷硬物。氣蠱水蠱每服三百丸立消。婦人月水不調,產後腹中有惡物,並宜服之。服後利三四行,飲水一口即止。利後脹消,可服甘露飲補之。
甘露散
人參,白朮,茯苓,豬苓(各半兩),滑石(六兩),澤瀉(半兩),甘草(三錢),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食後滾白湯調下。
神效木香散,治二十四種蠱證。(方見水腫門。)
廣朮潰堅湯,治中滿腹脹,內有積塊,堅硬如石,生臥不安,寢成蠱脹,面色痿黃。(方見積聚門。)
(秘方)七聖君子散,治一切氣血水食蠱證皆治,如患人面色青黑者肝死,兩眉凸者肺死,臍中突出脾死,兩手無絞心死,下注腳腫腎死。此五證內顯一證者不可治。
白樟柳枝,葛根,桑白皮,甘遂,續隨子(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三錢,重者五錢,綠豆湯調下,看大小虛實用之。忌一切生冷油膩葷腥鹽醬麵食魚肉等發病之物,及房室一百日,宜服白粥米食淡物,服藥取惡物如蟲如魚腦血塊者即去根。歌曰:蠱藥七聖君子,芳名著在煙霞。
白皮甘遂與乾葛,商陸檳榔配合。
葶藶牽牛等分,休將各物爭差。
豆湯調服勝丹砂,蠱脹諸膨消下。
(《聖惠》)檳榔丸,治水蠱。
白話文:
藥方
中滿分消丸:此藥方用來治療因氣滯導致的腹部脹滿,像鼓一樣,俗稱「梭子氣」,也叫「單腹脹」。這些都是因為脾虛引起的。胃是消化食物的場所,食物進入胃後,由脾負責運化。如果胃虛弱不能運化,氣就會凝結不動,導致水分積聚在脾臟,形成腹部脹滿,身體缺乏生機,肌肉消瘦,只有肚子腫脹,而且硬得像鐵一樣。嚴重的話,肚臍下的紋路會消失,針扎不進去,藥物也無法治療,只能等死。(這個藥方在「脹滿門」中可以找到。)
四炒枳殼丸:此藥方用來治療因氣血凝滯導致的腹部脹痛。
將枳殼(四兩,去除內部白色部分並切碎)分成四份,分別用不同的材料炒製:一份用蒼朮一兩同炒,一份用蘿蔔子一合同炒,一份用乾漆一兩同炒,一份用小茴香一兩同炒。
將以上四份枳殼分別炒至黃色,取出磨成細粉。然後將蒼朮、蘿蔔子、乾漆、小茴香這四味藥用水兩碗煎至半碗,去除藥渣,用藥汁攪拌麵粉做成丸子,像梧桐子一樣大小。每次服用三十丸,在飯後用米湯送服。
萬金丸:此藥方用來治療各種氣血積聚或食物積滯,想要發展成蠱症的情況。
將石菖蒲(切碎,八兩)和斑蝥(八兩,去除翅膀和腳)一起炒至焦黃色,然後取出斑蝥,用粗布袋裝好,用手揉搓,去除斑蝥背上的外殼,只留下內部與石菖蒲一同使用。
將處理好的石菖蒲磨成粉末,用醋調和成糊狀,做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五十丸,在飯後用溫酒或白開水送服。如果蠱症將要形成,可以用香附米一到二錢煎湯送服。
遇仙如意丸:此藥方用來治療各種因虛弱引起的蠱脹。
藥材包括:白茯苓、青皮、陳皮(各一錢),白豆蔻、石菖蒲、人參、丁香、三稜(炮製過)、白朮、砂仁、官桂、莪朮(炮製過)、遠志、木香(各三錢),山藥(半兩),香附(炒製過,五兩),牽牛子(取頭部末端,八兩),甘草(五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醋調和成糊狀,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百二十丸,在睡前用溫開水送服。可以根據老人、小孩的體質虛實情況酌情增減用量,忌食一切生冷、堅硬的食物。氣蠱和水蠱每次服用三百丸可以立即消除。此藥方也適合治療婦女月經不調和產後腹內惡物。服藥後會排泄三四次,喝一口水就能止住。排泄後腹脹消除,可以服用甘露飲來補益身體。
甘露散:
藥材包括:人參、白朮、茯苓、豬苓(各半兩),滑石(六兩),澤瀉(半兩),甘草(三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三錢,在飯後用熱白開水沖服。
神效木香散:此藥方用來治療二十四種蠱症。(這個藥方在「水腫門」中可以找到。)
廣朮潰堅湯:此藥方用來治療腹部脹滿,內有硬塊,堅硬如石頭,導致無法安臥,形成蠱脹,面色萎黃。(這個藥方在「積聚門」中可以找到。)
七聖君子散(秘方):此藥方可以治療一切氣血、水、食積引起的蠱症,如果患者面色青黑表示肝臟衰竭,兩眉突出表示肺衰竭,肚臍突出表示脾衰竭,雙手沒有力氣表示心衰竭,腳部腫脹表示腎衰竭。這五種情況出現一種就無法治療。
藥材包括:白樟柳枝、葛根、桑白皮、甘遂、續隨子(各等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病情嚴重者服用五錢,用綠豆湯調服,用量要根據體質虛實情況調整。服用此藥期間,忌食一切生冷、油膩、葷腥、鹽醬、麵食、魚肉等容易引發病症的食物,並且要禁房事一百天。宜食用白粥、米飯等清淡食物,服藥後如果排出像蟲子、魚腦或血塊等污穢物,表示病根已除。歌訣說:「蠱藥七聖君子,芳名著在煙霞。」
「白皮甘遂與乾葛,商陸檳榔配合。葶藶牽牛等分,休將各物爭差。豆湯調服勝丹砂,蠱脹諸膨消下。」
檳榔丸:此藥方用來治療水蠱。(《聖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