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九十五 (37)
卷之九十五 (37)
1. 本草蟲魚部
石龍子,味鹹,氣寒。有小毒。(惡硫黃、斑蝥、蕪荑。大者長七八寸,金碧色,生川穀,五月取,於石上令乾,有四名:在草澤者,名螈蠑、蜥蜴:在屋壁者名蝘蜓、守宮。)主五癃邪結氣,破石淋,下血,利小便水道。
䗪蟲,味鹹,氣寒。有毒。(畏皂莢、菖蒲,十月取曝乾。)主心腹寒熱洗洗,血積癥瘕,破堅下血閉,生子。
蜈蚣,味辛,氣溫。有毒。(赤頭足者良。七八月採,端午日者尤佳。入藥炙,去頭足用。)主鬼疰蠱毒,啖諸蛇、蠱、魚毒,殺鬼物老精溫瘧,去三蟲,心腹寒熱積聚,墮胎,去惡血。雞好食之,故中其毒,以烏雞屎水調塗咬處。又畏蛞蝓、蜒蚰,觸之則死,故取以治其毒,大蒜塗之亦效。
蛤蚧,味鹹,氣平。有小毒。(一雌一雄常相隨,形如大守宮。凡採之須存其尾,功力全在其尾也。入藥去頭足,洗出鱗鬣內不淨,以酥炙用良。)主久肺勞嗽,傳屍殺鬼物邪氣。療咳嗽出血,下淋瀝,通水道。入藥二用,又云男服雌,女服雄。
鼠婦,味酸,氣溫。無毒。(多在下濕處甕器底及土坑中,五月五日取。)主氣癃不得小便,婦人月閉血瘕,癇痓寒熱,利水道。
衣魚,味鹹,氣溫。無毒。(多在故紙中,即白蠹魚也。)主婦人疝瘕,小便不通。小兒中風項強,背起摩之。又淋閉,取以摩臍及小腹,溺即通。又敷瘡滅瘢。
蝦蟆,味辛、甘,氣寒。有毒。(五月五日取,陰乾。東行者良,入藥炙或燒灰用。)主邪氣,破症堅血,癰腫陰瘡,服之不患熱病。治小兒疳,又殺疳蟲、鼠瘻惡瘡,蟲食下部,猘犬傷瘡,狂犬傷發狂欲死。能合玉石,取肪塗玉刻之如蠟。丹溪云:煮食發濕,不宜食之。小兒洞泄下痢,(燒末,飯調方寸匕。)癬瘡,(燒末,豬脂和敷之。)跌折損傷,(生搗爛敷之,剝取皮貼亦效。)溫病發斑困者,(取一枚,生搗絞汁服之。)眉間白臘名蟾酥,治癰疽疔腫,蟲牙,齒縫中血出,以紙捻子蘸乾末少許,血出處按之,立止。以硃砂、麝香為丸如麻子大,小兒疳瘦者,空心一丸。如腦疳,以乳汁調滴鼻中立效。
綠桑螺,(似蝸牛黃小,雨後好緣桑葉故云。)主患脫肛,燒末和諸膏敷之立縮。
蛞蝓,味鹹,氣寒。無毒。(形類蝸牛,蛞蝓二角,蝸牛四角,兼背上有肉附殼而行。)主賊風喎僻,轉筋及脫肛,驚癇攣縮。蝸牛主治同。生研水服止消渴。取一兩燒灰,豬脂和敷脫肛,立縮。又研和真蛤粉,敷發背。
螻蛄,味鹹,氣寒。無毒,一云有毒。(夜出者良。夏至取曬乾,入藥炒用。)主產難,出肉中刺。潰癰腫,下哽噎,解毒,除惡瘡。十種水病,腫滿喘促,小便不利,研末溫酒或湯調一錢匕。又云自腰以前甚澀,主止大小便;從腰以後甚利,主下大小便。若出拔刺,多用其腦敷之。
白話文:
**石龍子:**味道鹹,性質寒涼,帶有微毒。它會與硫磺、斑蝥、蕪荑等藥材產生不良反應。體型大的約有七八寸長,身體呈金碧色,生長在山谷中。通常在五月捕捉,放在石頭上曬乾。在不同環境有不同名稱:生長在草澤的叫螈蠑或蜥蜴;生長在屋簷牆壁的叫蝘蜓或守宮。主要功效是治療五種小便不順的病症、氣血凝結、石頭引起的淋病,能幫助排血、利小便。
**䗪蟲:**味道鹹,性質寒涼,有毒。它會與皂莢、菖蒲產生不良反應。通常在十月捕捉曬乾。主要功效是治療心腹發冷發熱、血瘀積聚形成的腫塊,能破除堅硬的腫塊、幫助排血、幫助婦女生育。
**蜈蚣:**味道辛辣,性質溫熱,有毒。紅頭紅腳的品質較好。通常在七、八月採集,端午節採集的品質最佳。入藥前需要炙烤,並去除頭和腳。主要功效是治療鬼神作祟引起的疾病、蠱毒,能吞食蛇、蠱、魚的毒素,殺死鬼怪精靈,治療溫瘧,去除體內寄生蟲,治療心腹發冷發熱積聚,墮胎,去除惡血。雞喜歡吃蜈蚣,如果中毒,可用烏雞屎水調和後塗抹被咬的地方。蜈蚣害怕蛞蝓、蜒蚰,接觸到會死亡,因此可以利用這點來治療被蜈蚣咬傷的毒,用大蒜塗抹也有效果。
**蛤蚧:**味道鹹,性質平和,帶有微毒。雌雄通常成對出現,外形像大型的守宮。採集時必須保留尾巴,因為藥效主要在尾部。入藥前需要去除頭和腳,洗淨鱗片和不潔之物,用酥油炙烤後使用效果較好。主要功效是治療慢性肺虛咳嗽、傳染病、鬼怪邪氣,能治療咳嗽出血、小便淋漓不盡、疏通水道。入藥時有兩種用法,還有說法是男性服用雌蛤蚧,女性服用雄蛤蚧。
**鼠婦:**味道酸,性質溫和,無毒。通常在潮濕的地方、瓦甕底部或土坑中發現,在五月五日採集。主要功效是治療氣滯導致的小便不順,婦女月經閉止、血瘀,癲癇抽搐、發冷發熱,能疏通水道。
**衣魚:**味道鹹,性質溫和,無毒。通常在舊紙中發現,也就是白蠹魚。主要功效是治療婦女疝氣、小便不通,小兒中風導致的頸部僵硬,可以摩擦背部來治療。小便不通時,可以將衣魚摩擦肚臍和小腹,能幫助排尿。還可以用於敷瘡疤、消除疤痕。
**蝦蟆:**味道辛辣、甘甜,性質寒涼,有毒。通常在五月五日採集,陰乾。朝東邊走的蝦蟆藥效較好。入藥前需要炙烤或燒成灰使用。主要功效是治療邪氣、破除堅硬的腫塊、血瘀,治療癰腫、陰瘡,服用後不易得熱病。能治療小兒疳積,殺死疳蟲、鼠瘻惡瘡、蟲食下部,治療瘋狗咬傷的傷口,甚至能治療狂犬病發作瀕臨死亡的患者。蝦蟆能使玉石結合,取其脂肪塗在玉上,刻起來像蠟一樣。丹溪認為煮食蝦蟆會引發濕氣,不宜食用。小兒腹瀉時,可將蝦蟆燒成灰,用米飯調和後服用少量。對於癬瘡,可將蝦蟆燒成灰,用豬油調和後塗抹。跌打損傷時,可以將活蝦蟆搗爛敷上,剝下皮貼上也有效果。溫病發斑病情嚴重者,可以取一隻活蝦蟆搗爛絞汁服用。蝦蟆眉間的白色蠟狀物叫蟾酥,能治療癰疽疔瘡、蟲牙、牙縫出血,用紙捻子蘸取少許乾燥的蟾酥,按在出血處,能立即止血。用硃砂、麝香做成如麻子大小的丸,小兒疳積消瘦者,可空腹服用一丸。如患腦疳,用乳汁調和後滴入鼻中立即見效。
綠桑螺:(外形像蝸牛,黃色較小,雨後喜歡爬到桑葉上。)主要功效是治療脫肛,將其燒成灰,與其他藥膏混合塗抹,能立即收縮。
**蛞蝓:**味道鹹,性質寒涼,無毒。(外形像蝸牛,蛞蝓有兩隻觸角,蝸牛有四隻觸角,背部有肉附著在殼上移動。)主要功效是治療風邪引起的口眼歪斜、轉筋、脫肛、驚嚇抽搐。蝸牛的功效與蛞蝓相似。生研磨汁水服用能止渴。將一兩蛞蝓燒成灰,用豬油調和後塗抹脫肛處,能立即收縮。研磨後與真蛤粉混合,敷在背部疔瘡處。
**螻蛄:**味道鹹,性質寒涼,無毒,也有說有毒。(夜晚出來的品質較好。在夏至採集曬乾,入藥前需要炒一下。)主要功效是治療難產,拔出肉中的刺,治療潰爛的癰腫,治療哽咽,解毒,去除惡瘡。對於水腫、腹脹、呼吸困難、小便不順等十種水病,可將螻蛄研成粉末,用溫酒或開水送服少量。還有說法是腰部以上的部位藥性較澀,主要用於止大小便;腰部以下的部位藥性較利,主要用於通利大小便。如果是要拔出刺,大多將螻蛄的腦塗在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