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九十四 (39)

回本書目錄

卷之九十四 (39)

1. 草部

附子,味辛、甘,氣溫。大熱。有大毒。(惡蜈蚣。畏防風、黑豆、甘草、黃耆、人參、烏韭。冬月採為附子,春月採為烏頭。凡使水浸,文武火炮令裂,表裡皆黃,折去皮臍用。俗方每用須人參、甘草、生薑相配者,制其毒也。)主風寒咳逆,邪氣,溫中。金瘡。破癥堅積聚血瘕,寒濕踒躄,拘攣膝痛,不能行步。腰脊風寒,陰毒。傷寒煩躁,迷悶不省,四肢厥逆,心腹冷痛,霍亂轉筋,下痢赤白。除腎中寒甚,白朮為佐。除濕之聖藥。又墮胎,為百藥之長。通行諸經引用之藥,入手少陽三焦、命門,性走而不守,浮中沉無所不至,陽中之陽,故行而不止,非若乾薑止而不行。(丹溪云:童便煮而浸之,以殺其毒,且可助下行之力,入鹽尤捷。此佐使之藥,世俗相襲用為治風及補藥,殺人多矣。治丁腫甚者。(生末,醋調塗之,干即再塗。)口噤卒不開,(用末納管中,吹入喉中瘥。)久患口瘡,(生末醋面調,男左女右,貼腳心,日再摻。)腳氣連腳腫滿,久不瘥。(生末,生薑汁調如膏,塗敷腫上,干再塗之。)

烏頭,味辛、甘,氣溫,大熱。有大毒。(遠志為之使,反半夏、栝蔞、貝母、白蘞、白芨。惡藜蘆。忌豉汁。春時初生有腦,形似烏鳥之頭,故名也。)主中風惡風,洗洗出汗。除寒濕痹,咳逆上氣。破積聚寒熱,消胸上痰冷。臍間痛,肩胛痛不可俯仰。又墮胎,治風痹血痹,半身不遂,行經藥也。其汁煎之,名射罔,味苦,殺禽獸,一名鳥喙。主瘻瘡根,結核瘰癧,毒腫及蛇咬。(先取藥塗尖畔,漸漸近瘡,習習逐痛至骨,瘡有熱膿及黃水出,塗之。若無膿水,有生血及新傷肉破,即不可塗,立殺人。中之者,以甘草、藍青、小豆葉、浮萍、冷水解之。)

天雄,味辛、甘,氣大溫。有大毒。(遠志為之使。忌豉汁。)主大風寒濕痹,歷節痛,拘孿緩急,關節重不能行步。頭面風,去來疼痛。破積聚邪氣,金瘡。強筋骨,輕身健行,長陰氣,強志,令人武勇,力作不倦。又墮胎。

治一切風,一切氣,通九竅,利皮膚,調血脈,消風痰。

側子,味辛,氣大熱。有大毒。(是又附子旁尖並角削下者。附子傍生絕小如大棗核者,亦是。)主癰腫濕痹,大風筋骨攣急歷節,腰腳疼冷,寒熱鼠瘻。治遍身風疹,冷酒調服神妙。療腳氣亦多驗,又墮胎。附子、烏頭、烏喙、天雄、側子五物同出而異名。似烏鳥頭者為烏頭。又云:原種者為烏頭。兩歧狀如牛角者,為鳥喙。細長至三、四者為天雄。根旁如芋散生者,為附子。旁連生小者,為側子,烏頭旁出側子。後世補虛寒須用附子,仍取端平而圓大半兩以上者,其力全。風家即多用天雄,亦取大者,以其尖角多熱性不肯就下,取其能散也。

白話文:

附子

味道辛辣、甘甜,藥性溫熱,屬於大熱的藥材,而且毒性很強。(害怕蜈蚣。畏懼防風、黑豆、甘草、黃耆、人參、烏韭。冬天採收的叫附子,春天採收的叫烏頭。使用時要用水浸泡,用小火和大火交替燒烤到裂開,表裡都呈現黃色,去除外皮和頂部臍狀的部分才可以使用。民間的配方常常搭配人參、甘草、生薑一起使用,是為了減輕它的毒性。)主要治療風寒引起的咳嗽、呼吸不順、邪氣,溫暖身體的中部,也可以用來治療外傷。能破除身體內堅硬的腫塊、血塊、寒濕引起的四肢無力、抽筋、膝蓋疼痛,導致無法行走的情況。還能治療腰背部的風寒、陰毒。對於傷寒引起的煩躁、昏迷、四肢冰冷、心腹冷痛、上吐下瀉、抽筋、痢疾等症狀也有療效。能夠去除腎臟深層的寒冷,配合白朮一起使用效果更佳。是去除濕氣的神藥。另外,它還有墮胎的作用,被認為是藥材中的佼佼者。附子能通行全身各經絡,主要進入手少陽三焦經、命門,藥性是走竄而不停滯,無論是身體的表面、中間還是深層都能到達,是陽藥中的陽藥,因此具有不停留的特性,不像乾薑那樣只停留在原地。 (朱丹溪說:用童子小便煮過再浸泡,可以去除它的毒性,而且可以幫助藥力向下行走,加入鹽後效果更快。這種藥屬於輔助藥,但世俗常常把它當作治療風濕和補藥使用,導致很多人死亡。)還可以治療嚴重的疔瘡。(將附子磨成粉末,用醋調和塗抹在患處,乾燥後再塗抹。)對於口噤無法張開的情況,(可以用管子吹入喉嚨中治療。)長期患有口腔潰瘍,(可以用生粉和醋、麵粉調和,男性塗在左腳底,女性塗在右腳底,每天塗抹兩次。)腳氣連帶腳腫,久治不癒的情況,(可以用生粉和生薑汁調成膏狀,塗抹在腫脹部位,乾燥後再塗抹。)

烏頭

味道辛辣、甘甜,藥性溫熱,屬於大熱的藥材,而且毒性很強。(遠志是它的使藥,反半夏、栝蔞、貝母、白蘞、白芨。畏懼藜蘆。忌諱豆豉汁。春天剛長出來的時候有腦狀的突起,形狀像烏鴉的頭,因此得名。)主要治療中風、怕風、易出汗。能去除寒濕引起的麻痹、咳嗽、呼吸急促。可以破除體內積聚的寒熱、消除胸部以上的痰和冷感。也能治療臍部疼痛、肩胛疼痛無法彎腰和抬頭。另外,它還有墮胎的作用,能治療風濕麻痹、血瘀,半身不遂,屬於行經藥。它的汁液煎煮後,叫做射罔,味道苦澀,可以殺死禽獸,又叫做鳥喙。主要治療瘻瘡的根部,結核、瘰癧、毒瘡和蛇咬。(先取藥塗抹在瘡的邊緣,然後逐漸接近瘡口,慢慢地讓疼痛到骨頭,如果瘡有膿液或黃水流出,就可以塗抹。如果沒有膿液,有出血和新生的傷口,就不能塗抹,會立即致人死亡。中毒的人,可以用甘草、藍青、小豆葉、浮萍、冷水解毒。)

天雄

味道辛辣、甘甜,藥性大溫,而且毒性很強。(遠志是它的使藥。忌諱豆豉汁。)主要治療嚴重的風濕麻痹,關節疼痛,抽筋,關節沉重導致無法行走。對於頭部和面部風邪引起的來回疼痛也有療效。能破除體內積聚的邪氣,治療外傷。可以強健筋骨,使身體輕盈健壯,增強體內的陽氣,使人意志堅強,勇敢有力,勞動不疲倦。另外,它還有墮胎的作用。能夠治療一切風邪、一切氣滯,疏通九竅,使皮膚通暢,調和氣血,消除風痰。

側子

味道辛辣,藥性大熱,而且毒性很強。(它是附子旁邊尖端和稜角削下來的部分。附子旁邊長出像大棗核一樣小的部分,也屬於側子。)主要治療癰腫、濕痹、嚴重的風濕引起的筋骨抽搐、關節疼痛,腰腿疼痛寒冷、寒熱、鼠瘻等症狀。治療全身風疹,用冷酒調服效果神奇。治療腳氣也很有療效,另外,它還有墮胎的作用。附子、烏頭、烏喙、天雄、側子這五種藥材同出一源,但名稱不同。像烏鴉頭的叫做烏頭。也有說:原種的叫做烏頭。分叉像牛角的叫做鳥喙。細長到三、四寸長的叫做天雄。根部像芋頭散生的叫做附子。旁邊連生較小的叫做側子,烏頭旁邊長出側子。後世如果要用來補虛寒,需要選擇端正、圓大、半兩以上的附子,它的藥力才完全。治療風邪時多使用天雄,也要選擇大的,因為它的尖角多熱性,不肯向下,取它的發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