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九十一 (1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九十一 (11)

1. 順逆險按期候法

【逆候】,十三四日,毒未脫,形雖結痂,而諸邪仍作,為逆。

【險候】,十三四日內,漿老結痂之際,尚有雜證相仍,此要臨時酌量消息調和,不可輕妄為妙。

痘瘡還原候十四五日間

【順候】,十四五日,氣血十全,痂脫瘢明,神清氣爽,此為順也。

【逆候】,十四五日,痂未易落,譫語狂煩,齩於寒戰,疔腫雜病並仍,此無生意,為逆。

【險候】,十四五日,痂落而少食,口渴煩熱,此餘毒也,為險。宜用四君子加黃連、鼠黏子、連翹解毒湯之屬,治之可愈。

白話文:

【逆候】 在發病後的十三、十四天,毒素還沒有完全消除,雖然皮膚表面已經結痂,但各種不適症狀仍然持續出現,這是不好的情況。

【險候】 在發病後的十三、十四天內,當膿液變老準備結痂的時候,身體還會出現其他各種複雜的症狀,這時候需要根據情況臨時調整治療方式,謹慎處理才是最好的做法。

痘瘡(天花)恢復期間的觀察點在十四、十五天之間

【順候】 在發病後的十四、十五天,身體的氣血充足,結痂脫落後疤痕清晰,精神清爽,這代表身體恢復順利。

【逆候】 在發病後的十四、十五天,結痂不容易脫落,並且出現胡言亂語、煩躁不安、發抖怕冷,還伴隨著其他疔瘡腫痛等各種併發症,這表示情況非常危險,沒有好轉的希望。

【險候】 在發病後的十四、十五天,結痂脫落後卻出現食慾不振、口渴發熱等症狀,這是體內還有殘留毒素的現象,情況比較危險。這時候應該使用四君子湯加上黃連、牛蒡子、連翹等藥材組成的解毒湯來治療,有可能可以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