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十五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五 (1)

1. 病機

小兒發斑有二:有溫毒發斑,有胃爛發斑。溫毒發斑者,冬月溫暖,人感乖戾之氣未即病,至春或被積寒所折,毒氣不能泄,至天氣暄熱,溫毒始發,則肌肉斑爛,疹如錦紋。治法用葛根橘皮湯、黃連橘皮湯主之。若胃爛發斑者,傷寒未下即發斑,下早亦發斑,蓋不當下而下之,熱乘虛而入胃,當下而失下,則胃熱不得泄,所以皆發斑。

不可用表藥,蓋表虛里實,若發其汗,重令升泄,更增斑爛,表虛故也,玄參升麻湯、化斑湯主之。傷寒發斑只是熱在臟腑,先攻腸胃,里蘊成瘡,方發出外。赤者易冶,黑者難治。蓋毒氣入胃之深故也。羌活散(見傷寒)加蟬蛻治赤斑。

白話文:

小孩出疹子有兩種原因:一種是溫熱毒邪引起的,另一種是胃腸腐敗引起的。

溫熱毒邪引起的疹子,通常是因為冬天不夠寒冷,人感受了不正常的氣候卻沒有立刻生病,等到春天可能因為之前累積的寒氣被驅散,毒氣無法排出,直到天氣轉熱,溫熱毒邪才發作,導致皮膚出現斑點潰爛,像錦緞一樣的花紋。治療方法可以用葛根橘皮湯或黃連橘皮湯。

至於胃腸腐敗引起的疹子,通常是傷寒沒有及時治療就出疹子,或是太早用藥反而導致出疹子。這是因為不該用藥卻用了,熱邪趁虛進入胃部,或是該用藥卻沒有用,導致胃熱無法排出,所以都會出現疹子。

這種情況不可以用發汗的藥,因為體表虛弱,體內卻有實熱,如果再發汗,會讓體內的熱邪更加往外發散,導致疹子更加嚴重,這是因為體表虛弱的緣故。治療方法可以用玄參升麻湯或化斑湯。傷寒引起的疹子只是因為熱邪在內臟,先侵犯腸胃,導致體內形成瘡瘍,然後才發到皮膚表面。紅色的疹子比較容易治療,黑色的疹子比較難治療,因為毒氣侵入胃部的程度比較深。可以用羌活散(方子在傷寒篇)加上蟬蛻來治療紅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