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十五 (1)
卷之十五 (1)
1. 病機
小兒大便不通者,乃是肺家有熱在裡,流入大腸,以致秘結不通,乃實熱也。當以四順清涼飲加柴胡,或神芎丸、大柴胡湯以流利之。小便不通者,皆因心經不順,或伏熱、或驚起。心火上炎,不能降濟,腎水不上升,故使心經愈熱,而小腸與心合,所以小便不通也。宜木通散主之,甚者,八正散服之。
小便不通,臍腹妨悶,心神煩熱,宜梔子散主之。又有傷寒體熱,頭目昏沉,不思飲食,夾驚夾食,寒熱,大小便皆閉澀不通,煩躁作渴,冷汗妄流,變積傷滯,膈滿脹急,青黃體瘦,日夜大熱,及傷風、傷暑、驚癇、客忤、筋骨腎臟疳氣等熱,大小便不通者,並宜脫甲散、大連翹飲加大黃、神芎丸皆可服之。
小兒驚風、積熱、大小便閉澀,用掩臍法,以連須蔥不洗帶土、生薑塊、淡豉二十一粒,鹽二匙同研爛作餅𤢖子,烘熱掩臍中,以綿條札定,良久氣通自利。不然再換一劑,如不通,服藥。
白話文:
小兒大便不通,是因為肺部有熱積在體內,熱流到大腸,導致大便乾結不通,這是屬於實熱的症狀。應該使用四順清涼飲,並加入柴胡,或者使用神芎丸、大柴胡湯來疏通腸道。
小便不通,多半是因為心經不順暢,或是體內有潛伏的熱,或是受到驚嚇引起的。心火向上燃燒,不能下降滋潤,腎水也不能向上升,導致心經更加燥熱,而小腸與心相連,所以小便不通。應該使用木通散來治療,症狀嚴重的,可以使用八正散。
小便不通,同時感到肚臍周圍脹悶,心煩燥熱,應該使用梔子散來治療。另外,還有因為傷寒導致身體發熱,頭暈目眩,不想吃東西,同時伴隨驚嚇、消化不良,忽冷忽熱,大小便都不通暢,煩躁口渴,盜汗不止,病情變化導致積食,胸膈脹滿,身體消瘦,整天發高燒,以及因為感冒、中暑、驚嚇、癲癇、外邪侵襲、筋骨腎臟發育不良等原因引起的發熱,導致大小便不通的,都應該使用脫甲散、大連翹飲並加入大黃,或者服用神芎丸來治療。
小兒驚風、積熱、大小便不通暢時,可以使用敷臍法,用未洗帶泥的連須蔥、生薑塊、淡豆豉二十一粒、鹽二匙一起搗爛做成餅狀,烘熱後敷在肚臍上,用棉布條固定,過一會兒氣順了,大小便自然就通了。如果沒有效果,可以再換一劑,如果還是不通,就應該服用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