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十二 (3)
卷之十二 (3)
1. 藥方
黃連,柴胡,使君子,丹參,秦艽,知母,蕪荑(各一兩),鶴蝨(半兩),
上為末,以黃雄雞一隻,重一斤者,以火麻子餵之五、七日,去毛令淨,於肋上開一孔,去肚雜淨,拭乾,入前藥於中,以線縫之。用黑豆鋪甑底二寸厚,安雞於豆上,又以豆蓋之,蒸之,自早至晚,候冷,取雞肉和藥爛搗如泥,如硬,入酒糊和之,丸如綠豆大。每一歲兒服二十丸,米飲下,二歲三十丸。忌食豬肉、黃雞肉。
鱉血煎,治小兒癆疳。
川黃連,胡黃連(各二兩),柴胡,川芎(各半兩),蕪荑(三錢),使君子(煨二十枚),人參(三錢),
上用鱉血一杯,吳茱萸半兩拌和二連,醃一宿,次早炒乾,只用二連和前藥為末,粟米糊丸黍米大,米飲下十丸。
無辜疳
無辜疳者,腦後及項結核如彈,按之活動,軟而不痛,久則肢體癰瘡,便利膿血,壯熱黃瘦,頭露骨高是也。一雲兒衣夜露天空之下,無辜鳥羽所染,兒著此衣,感其惡氣,遂成無辜疳證。此其說之不近理者,君子審之。
蚵蚾丸(一名糞蛆丸,一名五穀精),治小兒無辜諸疳,一服退熱,一服止渴,一服住瀉。
蟾蜍(一枚,則癩蝦蟆。六月多在溝渠園地上,不跳不鳴,腹大,身如癩皮。投於尿桶中,取大糞蛆一杓投入,蝦蟆食蛆,蛆食蝦蟆,久久,蛆食之盡。然後,以布袋或密囊盛蛆於急流水中漂一日,取起鋪大石板上,於日中曬死,乾燥為末,入麝少許飯和)
上搗為丸,黍米大。每服二、三十丸,米飲下。此方累有活幼之功。
白話文:
藥方
將黃連、柴胡、使君子、丹參、秦艽、知母、蕪荑(各一兩),以及鶴蝨(半兩)全部磨成粉末。
取一隻重約一斤的黃色公雞,用火麻子餵養五到七天,去除雞毛後洗淨。在雞的肋部開一個小孔,去除內臟雜物並擦乾。將前面磨好的藥粉放入雞腹中,用線縫合。
在蒸籠底部鋪上二寸厚的黑豆,將雞放在豆子上,再用黑豆覆蓋住雞身。蒸煮從早到晚,等到冷卻後取出雞肉,與藥粉一起搗爛成泥狀。如果太乾硬,可以加入一些酒糊拌勻,然後搓成綠豆大小的藥丸。一歲的小孩每次服用二十丸,用米湯送服,二歲的小孩則服用三十丸。服藥期間忌吃豬肉和黃雞肉。
鱉血煎,用於治療小孩的癆疳病。
取川黃連、胡黃連(各二兩)、柴胡、川芎(各半兩)、蕪荑(三錢)、煨過的使君子(二十枚)、人參(三錢)。
先用一杯鱉血,與半兩吳茱萸拌勻,將兩份黃連醃製一晚。隔天早上炒乾,只用兩份黃連,再與前面其餘的藥材磨成粉末,用小米糊做成黍米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丸,用米湯送服。
無辜疳
所謂的無辜疳,是指小孩的後腦勺和脖子長出像彈珠一樣的腫塊,按壓時可以移動,柔軟但不疼痛。如果拖延太久,會導致身體長出癰瘡,排泄物中帶有膿血,出現高燒、身體消瘦、頭骨突出等症狀。還有一種說法是,小孩穿了夜間暴露在外的衣服,被鳥的羽毛污染,因此染上了這種病。這種說法並不合理,請大家仔細分辨。
蚵蚾丸(又名糞蛆丸、五穀精),用於治療小孩的各種無辜疳病,服用一次可以退燒,服用一次可以止渴,服用一次可以止瀉。
取一隻蟾蜍(也就是癩蛤蟆,牠們在六月時常出沒於溝渠、園地等處,不會跳躍、不會鳴叫,腹部大,皮膚像癩皮一樣)。將蟾蜍放入尿桶中,再放入一勺大糞蛆。蟾蜍會吃掉蛆,蛆會啃食蟾蜍,久而久之,蛆會將蟾蜍吃光。然後,將蛆用布袋或密網裝好,放入急流中漂洗一天,取出後鋪在石板上,在太陽下曬死,乾燥後磨成粉末。再加入少許麝香和米飯一起搗碎做成藥丸。
搓成黍米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三十丸,用米湯送服。這個藥方曾經多次成功救活幼小的孩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