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十五 (2)
卷之十五 (2)
1. 卷之八十九
2. 幼幼彙集(中)
3. 脾胃門(第一)
4. 病機
蓋小兒臟腑怯弱,乳食過度則傷脾胃,貴乎調理得中,無有太過不及。否則脾胃受傷,面恍無色,口中涼氣,不思乳食,嘔吐肌瘦,虛弱,腹中作痛,則當補脾益胃。凡人以胃氣為本,惟治病亦然。胃氣有虛有實,虛則有嘔吐不食之證,實則有痞滿內熱之證。虛者益之,實者瀉之,欲得其平則可矣。平胃散、觀音散、益黃散之劑皆壯胃之要藥,可對證而調治之。
白話文:
小孩的臟腑功能比較虛弱,如果餵食過多奶水或食物,就會傷害到脾胃,最重要的是要調理得恰到好處,不能過多或不足。不然的話,脾胃受到損傷,臉色會蒼白沒有光澤,嘴裡會有涼氣,不想喝奶或吃東西,容易嘔吐、身體消瘦、虛弱無力,肚子會疼痛,這時就應該補養脾胃。一般來說,人的健康根本在於胃氣,治療疾病也是一樣。胃氣有虛弱和實證兩種情況,虛弱會有嘔吐、不想吃東西的症狀,實證則會有腹脹、發熱的症狀。虛弱的要補養,實證的要瀉去,讓胃氣恢復平衡就好了。「平胃散」、「觀音散」、「益黃散」這些藥方都是強壯胃氣的重要藥物,可以根據不同的症狀來選用治療。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