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六十九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十九 (1)

1. 秘結多由陰虛血少火盛水虧

凡人大便秘結,皆由房勞過度,飲食失節,或恣飲酒漿,過會辛熱。飲食之火,起於脾胃;淫欲之火,起於命門。以致陰虛血耗,火盛人虧,津液不生,故傳道失常,漸成燥結之證。有年高血少津液枯涸,或因有所脫血,津液暴竭,新產之婦氣血虛耗,以致腸胃枯澀。體虛之人攝養乖方,三焦氣澀,運掉不行,而腸胃壅滯,遂成秘結,諸若此,惟當養血滋陰,滑澀潤燥,不可妄用通利之藥,恐傷元氣,耗散真液,秘結愈甚也。

白話文:

大便秘結,通常是因為性生活過度、飲食不規律、或是過量飲酒和食用辛辣燥熱食物所導致。這些飲食造成的火氣,源自於脾胃;而性慾產生的火氣,則源自於命門。這些都會導致身體陰液虧虛、血液耗損,火氣過旺,身體虛弱,體內津液無法生成,使得腸胃傳導功能失常,逐漸形成大便乾燥秘結的症狀。

另外,年紀大的人,因為血液和津液減少而乾涸;或是因為大量失血,導致津液突然枯竭;剛生產完的婦女,因為氣血虛弱耗損,也容易使腸胃變得乾澀。體質虛弱的人,如果沒有好好調養,導致三焦氣機不暢,運化功能失調,腸胃阻塞,也會造成便秘。

這些情況,都應該以養血滋陰、潤滑腸道的方式來治療,切勿隨意使用瀉藥,以免損傷元氣,耗散真液,反而使便秘更加嚴重。

2. 秘結日深漸成嗝噎

七衝門:唇為飛門,齒為戶門,會厭為吸門,胃為賁門,太倉下口則為幽門,大腸小腸會為闌門,下極為魄門,此為七衝門也。蓋陰不可以無陽,水不可以無火。水火既濟,上下相交,榮衛流行,自然潤澤。若而幽門不通,則上衝;吸門不開,則噎塞。故云:燥秘不便,氣不得上下者,治在幽門。

白話文:

人體的七個重要關口:嘴唇是飛門,牙齒是戶門,會厭是吸門,胃是賁門,胃的下出口是幽門,大腸和小腸的交會處是闌門,最下面的出口是魄門,這就是所謂的七衝門。陰和陽必須互相協調,水和火也必須互相幫助。當水火調和,上下暢通時,身體的營養和防禦能力就能順暢運行,自然就會滋潤健康。如果胃的下出口(幽門)不通暢,就會向上衝;如果吸氣的關口(會厭)不打開,就會造成噎塞。所以說:大便乾燥不通暢,氣無法上下流動的情況,治療的關鍵在於疏通幽門。

3. 秘結之證其名有五

有風秘、氣秘、熱秘、寒秘、濕秘。風秘者,風痰燥結不通也。氣秘者,氣滯煩悶不通也。熱秘者,內府積熱,消耗津液,大便結燥不通也。寒秘者,年高臟冷,及痃癖冷氣結滯,大便不利也。濕秘者、濕熱鬱結,津液不行而秘澀也。所以病證不同,難以一例而施治也。

白話文:

便秘這個病症,名稱可以分為五種:

第一種是風秘,是因為風邪夾雜痰液,導致腸道乾燥結塊而不通暢。 第二種是氣秘,是因為氣機鬱滯,令人煩躁鬱悶而不通暢。 第三種是熱秘,是因為體內臟腑積熱,消耗體內津液,導致大便乾硬結塊而不通暢。 第四種是寒秘,是因為年紀大體內臟腑虛寒,或是體內有硬塊或寒氣凝結阻滯,導致大便難以排出。 第五種是濕秘,是因為濕熱鬱積,導致津液運行不順暢而使大便乾澀難解。

因為病症不同,所以治療方法也不能用同一種方式來處理。